《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论文目次、摘要及关键词
01 政治学研究
辛 菲 列宁“市场问题”批判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杨思涵,方 雷 认知性、规范性与规制性: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三维特性
02 经济学研究
秦 青 经济内循环视角下省域产业供给网络结构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李麦收,高 星 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影响研究——基于动态模型和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陈 冲,杨自伟,张彩玉 动态股权:共同富裕在企业中实现的制度逻辑与路径探索
03 法学研究
柴雨润 法官参与执行和解的实践逻辑及其限度
蔡倩梦 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制度研究
刘文涛 论违法减资情形下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
04 历史学研究
王向远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分期与“近世”问题——日本东洋史学的理论探索及其价值
金美兰 想象中国的窗口:朝鲜汉籍中吴三桂形象的嬗变
05 文学研究
李伟民 具有明确舞台意识的莎士比亚戏剧文本——《墨克白丝与墨夫人》
王若水 冰心散文集《关于女人》的代言体性别书写
李 莹,李伟昉 威尼斯在莎剧中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以《威尼斯商人》与《奥瑟罗》为中心
姚 琳 《理查二世》:素材来源与改编出新
张振龙 论贾谊的交游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06 语言学研究
申少帅,辛永芬 豫北中原官话的小称形式和语义功能
张媛媛,罗言发 澳门多语景观的形成发展及其折射的语言运用演变历程
07 教育学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专题(1篇)
沈 骑,李晓阳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
于智恒,张 玥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SSCI数据分析
尹 猛,窦 芬 近十年来内隐理论领域的可视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刘文锴 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之现代化构建——从政府治理的角度
李劲湘 系统观念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三重向度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08 编辑学研究
刘曙光,管 琴 学术期刊主题宣传的丰富内涵与使命担当
何明星,李 佳 “因中国而变”——跨国出版集团在华业务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政治学研究
辛 菲
摘 要:“市场问题”是俄国民粹派拒斥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列宁早期直面资本主义命运的重要论域。列宁借助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社会产品实现论等,对民粹派提出的以民众贫穷阻碍国内市场、小生产者破产缩小市场为标志的国内“市场问题”与以社会总产品无法在国内实现须有国外市场为内核的国外“市场问题”进行系统批驳,阐述了市场本质、国内外市场地位与“边界”等市场一般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学说。列宁“市场问题”批判,为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遵循。关键词:列宁;“市场问题”;市场学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杨思涵,方 雷
认知性、规范性与规制性: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三维特性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制度治党的应有之义。组织制度建设蕴含着认知性、规范性、规制性三大特性,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制度框架来约束行为、规范秩序。党对组织形态的科学把握、对组织追求的主动赓续和对组织力量的理性确认,彰显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高度的认知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的首要原则和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原则贯穿党组织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体现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鲜明的规范性;党的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制度诠释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严密的规制性。关键词:党的组织制度建设;认知性;规范性;规制性
经济学研究
秦 青
经济内循环视角下省域产业供给网络结构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升供给体系的关联性和创新力,省域作为国内大循环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需形成结构合理、协调通畅的产业供给网络。利用河南省最近两期投入产出数据和SNA方法,对省域产业供给网络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网络内前向关联及位于网络中心、边缘位置的典型产业,揭示省域经济循环供给层面的总体概貌。研究发现,首先,中间品部门和最终品部门分别发挥直接前向关联和间接前向关联作用,对经济体系产生不同影响;其次,服务业部门在省域经济循环中的地位凸显;最后,河南省产业供给网络的内部关联性日趋紧密,融入省内、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程度进一步提升。
李麦收,高 星
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影响研究——基于动态模型和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摘 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中国重大发展战略,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城乡关系问题。基于2003-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和乡村振兴发展指数,通过动态面板数据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中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最大,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最小;第三,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存在基于经济发展的单门限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门限值后,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意味着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异质性;门限效应
陈 冲,杨自伟,张彩玉
动态股权:共同富裕在企业中实现的制度逻辑与路径探索
摘 要:基于对传统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及其在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分析,提出动态股权激励的理论机制能够更具针对性地解决现时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企业与员工之间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程度,切实促进企业与员工收入的增加。动态股权在企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升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不仅能够扩大共同富裕研究的理论视域,对我国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动态股权;共同富裕;制度逻辑;路径探索
法学研究
柴雨润
法官参与执行和解的实践逻辑及其限度
摘 要:法官参与执行和解虽然被排除在现有规则之外,却成为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经验事实。这一现象的形成既可归因于执行难现状、司法政策调控以及法院考核要求等外因激励,也源自执行法官偏好纠纷解决、追求共同合作利益以及个人职业满足感等内因驱动。法官的适度参与在客观上能够消除当事人的合意贫困化,找到当事人合作的突破口,最终促成和解方案的实现。然而过度的参与可能会带来“合意强制化”“调解曲解化”和“二次纠纷化”的风险,对此应坚持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中心的有限参与原则,将法官参与执行和解限定在释明和司法审查的范围内。关键词:执行和解;执行法官;意思自治;释明;司法审查蔡倩梦
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制度研究
摘 要: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具有双重效应,正面效应契合了反垄断法的立法精神,而垄断必要数据、减损消费者福利及阻滞创新等负面效应则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需要通过反垄断法予以规制。对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进行反垄断审查时,存在审查范围过窄、相关市场难以划定、救济措施欠佳限制了审查决定的作出等困境。有鉴于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的特殊性,应当增加交易额标准以扩大审查范围,采取符合数据驱动型企业特性的相关市场界定方法,并改进执法机构的反垄断审查工作重点。关键词: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数据;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审查刘文涛
论违法减资情形下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
摘 要:我国现行《公司法》安排的减资制度,本意是回应债权人利益保护,但是仅有程序规则,欠缺责任规则,尚不足以完全实现减资制度初衷。股东因违法减资对债权人承担的责任,与类推适用的抽逃出资责任、瑕疵出资责任,因应不同的行为及责任基础,系属相互独立的责任类型,应当为其设定独立的请求权基础规范。股东对债权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足以衡平违法减资对法益的损坏,不逾越股东有限责任的边界,也非放纵股东背信行为。从司法成本与债权实现效率的角度观察,也应当赋予债权人在违法减资情形下对股东的直接求偿权。 历史学研究
王向远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分期与“近世”问题——日本东洋史学的理论探索及其价值
摘 要:19世纪末日本的那珂通世最先以“上世/中世/近世”的西洋式历史分期法来撰写中国通史,接着内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说”并进行论述,后来宫崎市定予以继承和发展,且将“近世”与西洋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相对应、相比较,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亦即所谓“东洋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上古/中古/近古”与“上世/中世/近世”之间、“近世”与“近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渐明晰,“近世”的内涵逐渐得到确定和确认。“近世”既是“中世”后的时代,也是“前近代”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这样的“近世”不仅是东方史的分期术语,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性质的判断用词。“近世”论以及“上世/中世/近世”分期法,打破了以往以改朝换代为线索的史撰模式,将东洋史纳入了世界史体系,又颠覆了西方人关于东方历史只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历史这一刻板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史学理论价值,不仅对日本东洋学、东洋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20世纪后一百多年的历史学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美兰
想象中国的窗口:朝鲜汉籍中吴三桂形象的嬗变
摘 要:朝鲜汉籍中的吴三桂形象大致发生三次变化,主要分为献关降清前后、反清起兵时期以及兵败之后,分别记录在朝鲜正史、野史、士大夫的个人文集与燕行录等。这些汉籍中对吴三桂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从惋惜、尊崇到唾弃,其原因在于获取有关信息不够正确、及时。通过对吴三桂形象嬗变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朝鲜的政治立场与真实情感之间的碰撞如何被书写到文本中,剖析与政治利益相关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政治权力的关系,了解朝鲜王朝各种政治势力对中国的想象。 文学研究
李伟民
具有明确舞台意识的莎士比亚戏剧文本——《墨克白丝与墨夫人》
摘 要:《墨克白丝与墨夫人》是中国莎学史上出版较早的《麦克白》译本之一。张文亮强调《墨克白丝与墨夫人》与以往传统的“莎士比亚悲剧”不同,既表现了现代意识观照下夫妻之间的“平等”之“爱”,又是一部情感浓郁的“浪漫悲剧”。《墨克白丝与墨夫人》不同于之前和其后的其他译本,突出了剧本的舞台性,增添了大量表示动作、声音、情感和心理活动的“译注”,包括对名伶演出的介绍和评点,强调了话剧演出的舞台性质。王若水
冰心散文集《关于女人》的代言体性别书写
摘 要:散文集《关于女人》在抒情忆旧的同时,借男性话语重塑妻母形象,补足家庭中的男性反思视角,追溯女性困境的成因,体现出冰心战时的性别关切。她发展了早期的“新贤妻良母”观念,形成以女性健全人性和自然情感需要为根本的性别观,赞赏母性,亦肯定女性的多元选择。冰心融合男性叙述和女性立场,以两性和谐的理念体现出兼收并蓄、转化融通的东方智慧。关键词:冰心散文;《关于女人》;男性代言;女性困境;两性和谐李 莹,李伟昉
威尼斯在莎剧中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以《威尼斯商人》与《奥瑟罗》为中心
摘 要:莎士比亚将《威尼斯商人》和《奥瑟罗》这两部戏剧的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威尼斯,寄寓了深刻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作品通过对威尼斯人利用海洋环境勇敢开拓海洋经济的赞颂,美化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海外殖民探险和海盗活动,从而具有鼓励英国国民积极投身海洋经济的政治效果;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呈现了威尼斯的外族移民与改宗问题,体现了本国民族与外来民族融合的必要性,并站在发展海上商业帝国的高度,强调了犹太移民带来的资本优势;威尼斯参与的具有宗教背景的战争及其军事战略布局,暗示了英国在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战争失利后转向海洋扩张的军事意义。两部莎剧从以上三个方面揭示了17世纪英国转向海洋发展战略的政治意义。关键词:威尼斯;政治地理学;《威尼斯商人》;《奥瑟罗》姚 琳
《理查二世》:素材来源与改编出新
摘 要: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有着繁杂的素材来源。莎士比亚根据其写作目的,对相关史料进行选择性的安排和使用,对主要角色进行了立体刻画和明暗式处理,突出了角色的情感力量,建构了宏大的想象空间,缔造了一场伟大的道德和政治的因果盛宴。该剧对史料的创新改编凸显了作者对情感力量的认知和掌控,以及对君王德行、君臣关系等王权政治问题的严肃思考,表达了其对僭越行为的否定和对强大君主与国家的渴望。张振龙
论贾谊的交游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摘 要:贾谊的人生及文学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学创作都受到其交游的深刻影响。长安时期,贾谊受到名师指点,其创作在学养上具备了很高的起点,题材全面而丰富;融洽和睦的同僚关系及文帝的信任与包容,使其养成了犀利而自信的创作风格;而突如其来的政治谗害又给他带来了格外沉重的心理打击。长沙时期,贾谊一度痛苦消沉,但痛定思痛后,他对此前交游失败教训的反思也体现在辞赋与奏疏的创作之中。梁国时期,贾谊成功地处理了与文帝的关系,在长期的反思与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其政论文创作走上了巅峰,其交游人格也达到了真正的成熟之境。关键词:贾谊;人生阶段;交游;创作
语言学研究
申少帅,辛永芬
豫北中原官话的小称形式和语义功能
摘 要:豫北中原官话的小称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六种,即儿化、附加前缀“圪”、附加前缀“□[·au]/小”、附加后缀“子”、附加后缀“□[·nau]/妮Z[ȵiau24]/□[·ȵiou]/□[·ȵio]”和混合叠用。混合叠用属于小称强化式,又可以分为“圪+儿化”“□[·au]/小+儿化”“□[·au]/小+圪+儿化”和“□[·au]/小+□/[·nau]/妮Z[ȵiau24]/□[·ȵiou]/□[·ȵio]”四个小类。语义功能上,儿化的扩展能力最强,已由词法层面扩展到句法层面,其用于名词的原始小称义开始受到磨损。目前,强化式“□[·au]/小+儿化”已经发展成为豫北中原官话最活跃、能产性最强的名词小称形式。张媛媛,罗言发
澳门多语景观的形成发展及其折射的语言运用演变历程
摘 要:澳门开埠时葡籍人口占了一半,此后在澳葡政府管治的400余年间,葡语一直是澳门的唯一官方语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判断澳门的语言使用状况从一开始就是中葡双语。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英国在东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加上香港这个英属殖民地从20世纪开始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澳门在中葡双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英语,形成了迄今为止的中英葡三语格局。这一语言运用演变历程说明,任何国家和地方语言生态的形成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长期竞争和妥协的结果。 教育学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专题(1篇)
沈 骑,李晓阳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
摘 要: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学科建设问题备受关注。现有研究存在学科整体发展规划的视角缺乏、对学科属性和归属问题认识模糊、学科发展的问题意识和路径意识明显不足等问题,亟须加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语言学可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教育语言学视域下,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应坚持政策指向和问题导向,采用超学科研究范式,实施学科整合战略,确立其独立学科地位,以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词:教育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属性;学科建设;语言教育规划于智恒,张 玥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SSCI数据分析
摘 要: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持续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以2000-2023年期间发表在CSSCI期刊的高等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机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热点演变等维度进行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团队,高等教育科研实力雄厚;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高等教育公平、“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线高等教育等九大主题是持续热点。高等教育研究应进一步丰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注重解决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以史为鉴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加强前瞻研究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竞争力,丰富研究方法并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研究合作。关键词: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热点;计量分析;CSSCI尹 猛,窦 芬
近十年来内隐理论领域的可视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摘 要:探讨近十年来内隐理论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 数据库2011年至2021年的605篇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近十年来内隐理论相关研究的发文量逐年攀升,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对应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合作网络,在内隐理论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网络和有影响力的核心研究团队,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后发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成就、动机、增长型思维模式、心理干预、群际关系、抑郁等相关主题方面。关键词:内隐理论;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刘文锴
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之现代化构建——从政府治理的角度
摘 要:政府治理是中外合作办学治理的重要方面。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明晰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内涵,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基调是服从党和国家对外开放工作大局,中心任务是提质增效,基本保障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现代化特征,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精细化等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中存在的“管理”“监管”思想依然存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运用不够充分有力、治理制度建设滞后、其他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规划和引导不够等问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应从坚持治理理念、运用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建立协同共治机制、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精细化引导等方面加强建设。李劲湘
系统观念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三重向度
摘 要: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观念视域看,时代新人培育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个体、社会与国家层面均具有深远意义。要坚持导向性与系统性有机结合,把握长效性与时效性辩证统一,贯彻主体性与社会性相向同行等原则,筑牢“信念基石”,把握时代新人培育工作的价值引领和“正确航向”,加强时代新人培育中的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编辑学研究
刘曙光,管 琴
学术期刊主题宣传的丰富内涵与使命担当
摘 要:新时代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应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学术期刊的主题宣传不同于时政报道、文学作品以及大众生活、知识普及类期刊中的主题宣传,内涵更为丰富,需要有范式想象力、概念理论创造力、话语叙事力,构建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学术期刊的主题出版,应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学术期刊的主题宣传,主要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重大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理论厚度。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主题宣传,需要构建作为国家指针的、广泛的哲学体系,并为其不断提供营养。学术期刊的主题宣传是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学术追求真善美,其中有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时空的内容和价值,应当保持一定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期刊;主题宣传;使命担当
何明星,李 佳
“因中国而变”——跨国出版集团在华业务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摘 要:跨国出版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布局中国出版市场,在出版物贸易、产业投资以及合作出版业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此期间,跨国出版集团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不断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以满足中国出版市场的超级需求。“因中国而变”成为跨国出版集团不约而同的选择,其在华业务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向——出版物贸易从版权输出到专业数据库出口,产业投资从发行、印刷到新媒体和教育培训,合作出版从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到助力中国出版“走出去”。对其进行探讨,将为21世纪中国出版如何更好地发挥跨国出版集团的作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出版强国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