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只是一个笑话

南洋富商 南洋富商 2019-04-13

很多环保组织在推广垃圾分类。说句不客气的话,现下的垃圾分类只是一个笑话。


垃圾分类必须按照当地的垃圾处理程序去分类。离开垃圾处理方式谈垃圾分类,根本就是玩弄人。


有些垃圾桶分为二类:可回收,不可回收。但是,在你了解当地的垃圾处理程序前,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垃圾可回收,什么垃圾不可回收。


比如说,下列垃圾哪些的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破碎的玻璃瓶,破棉布,旧房拆下的红砖,旧胶鞋,旧皮鞋,肉骨头,理发店剪下的头发,旧电线,废旧钢铁,旧电脑主板,锂电池,镍镉电池,锌锰干电池,地沟油,聚氨酯鞋底厂的修边废料,快餐店的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饭盒,快递包装的胶带纸,带铁钉的旧木材,BEATS耳机,JBL蓝牙音箱,报废的老式电视机,报废的劳斯莱斯汽车。


实际上,这些垃圾都可以回收,也可能都属于不可回收。关键在于当地的垃圾处理产业。



比如说,钢铁,在以前是认为肯定值得回收的物资,尤其是几十年长期缺钢铁的中国,废钢回收被视为重要事项。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情况变了,政府从严整治打击以回收废钢为业的小钢厂,大多数回收钢铁的工厂关闭,小件的钢铁不会再有回收市场。现在的钢铁产量比上世纪五十年代高了上千倍,钢铁已经成为极其廉价的物资。除了大件工业废钢尚有回收价值,小块钢铁都不会回收。



大多数的电子垃圾,可回收的材料并不多,而拆卸,整理,分类,付出的人工费用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具备可回收性。


塑料袋的回收价值越来越低,大多数塑料袋,以及一次性饭盒,由于高人工费和需要清洗带来的污染,已经没有回收价值。


即使是废纸,在越来越多地区限制造纸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废纸利用价值也越来越低。


当你把垃圾分类扔到垃圾桶,你以为他们会分类处理么?


事实真相是:大多数地区,垃圾实际上又混在一起,扔在垃圾场再处理。


所以,垃圾分类大体上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当然也有做得稍好的国家,比如日本,但是即使日本,垃圾分类也是不那么理想。因为垃圾分量处理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和专业的培训。



普通人根本不具备垃圾分类的能力。比如说,热固性塑料难以回收再生,而热塑性塑料容易回收再生,但是普通人是没有能力做判断的。


举例:

聚氨酯做的鞋底,人造革,弹性件,有些是热固性聚氨酯做的,比如大多数泡沫塑料,聚氨酯鞋底。但是有些是热塑性的,比如TPU鞋底。另外,普通橡胶是交连网状结构,无法用注塑机加工,而热塑性橡胶TPR是热塑性的。这种鉴别只有专家才能做到。


一些看起来外表相似的材料,比如玻璃纤维做的酚醛树脂玻璃钢或环氧树脂玻纤材料,是很难回收循环使用的,但是PVC硬质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的PPR和尼龙材料,是很容易重新回收使用的。多数市民并不能区分。塑料橡胶的品种如此之多,常见的就有几十种,远远超过未经培训的普通市民的知识能力。


我曾在美国一个大学校园里请教几位大学生:那个写着organic的垃圾桶,到底扔什么东西,蔬菜厨余,落叶,剪下的树枝,大块废木头,是否都算organic,废纸似乎也算。还有其他有机物,比如棉花,棉布,纤维素做的玻璃纸,算不上organic,如果玻璃纸算的话,做胶水的聚乙烯醇是否也扔进去。至于别的垃圾桶,如果是复合塑料膜的纸张,应该扔到paper还是plastic垃圾桶?当地的玻璃是否nonrecycle?他们也不知道。所以虽然有三种到五种分类的垃圾桶,大家还是乱扔,想必最后还是混在一起。



在中国,一辆报废的汽车是可以卖钱的。在有些国家,是需要花钱请人处理的。汽车的拆解和废料分类回收极其复杂,需要专门的人才和设备,场地。


前些日子,清远要造垃圾焚烧厂,酿成群体事件。在有些地方,垃圾更适合拿来填海。新加坡有几个垃圾填的岛,现在鸟语花香。浙江的温州台州都在大面积围海,这些地方的垃圾应该一股脑混一起,拿去填海更省事。


垃圾应该如何处理?淹没?焚烧?填海?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但是,一个趋势是:可以回收再生使用的垃圾越来越少,因为自动化带来的低成本,以及大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使批量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回收加工的成本,无论是玻璃,塑料,废纸,还是钢铁。


在某些国家,还会提倡使用再生纸,比如很多欧美的书本用粗糙的再生纸印刷。


真力的一些音箱,则标榜外壳用的是回收废料。


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用户更愿意买全新原料打造的商品。没有一家高端产品敢宣称自己的产品是用回收旧料做的。


大众和媒体更是声讨地沟油,废橡胶跑道,和用废旧塑料做的产品。



中国并没有真正打造出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垃圾处理这样的高尖端产业,却经常被人当作低端产业。


在没有明确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垃圾处理流程前,垃圾分类就是劳民伤财的一个笑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