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式垃圾分类不学也罢

南洋富商 南洋富商 2019-07-25

家里垃圾如山的日本人(图源  网易号 今日霓虹国)


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些日本人把垃圾堆在家里,堆满房子也懒得扔;不少日本人变成低物欲的佛系青年;很多日本人践行极简生活。这些生活方式的背后,都与垃圾分类的极高成本有关。


日式垃圾分类也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反对。中部大学的武田邦彦教授就宣称:垃圾分类只是日本政府发起的一场全民洗脑。


日式垃圾分类的弊端在于,把垃圾分类投放变成繁琐的、耗费精力的事情,提高了民众的垃圾处理成本。导致的结果,是市民为了逃避垃圾处理的麻烦,而主动减少垃圾生产,甚至降低消费。


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学到了日式垃圾分类繁琐的精髓,大家因为不愿意做这种令人讨厌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主动缩减了日常消费,比如减少快递和外卖,以减少垃圾来源。


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垃圾分类。


01

垃圾分类会减少垃圾数量吗?垃圾分类并不能减少垃圾的总数量。无论你分为几类,垃圾总数不会有变化。但是,垃圾分类投放带来的麻烦,会让大众不愿意生产垃圾,并且减少消费,间接减少了垃圾的数量。


02

垃圾分类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吗?这得看哪方面。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垃圾处理的成本很大一部分在收集和物流运输上。垃圾分类以后,收集和运输的成本可能会更贵。


另一个成本是社会成本,或者说所有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垃圾分类后自己每天分类垃圾和倒垃圾所花费的时间,折算为自己的时薪收入;把更多垃圾桶对增加室内面积的需求,折算为房价;把垃圾分类带来的心理不悦,折算为心理成本。我曾写过一篇《垃圾分类的成本是一吨二万元》,你若感兴趣,可以去点击看看。


直接受益的是垃圾处理厂。干垃圾湿垃圾分开处理,降低了他们的处理成本。采用“干垃圾、湿垃圾”这种有歧义的命名方式,是考虑垃圾厂对干垃圾直接焚烧、湿垃圾发酵分解去水分。这是垃圾处理工艺优先,而不是生活方便优先。所以吃饭需要把餐桌垃圾分为三类,甚至鸡骨头和猪骨头也要分开。


按照这种规定,若是炒田螺吃不完馊了,你是不能直接扔的,得把臭田螺的肉一个个弄出来,把肉和壳分开。这种体验,想必你不会喜欢。


03

垃圾分类是必须的吗?不是。以前没有垃圾分类的年代,我们也过下来了。即使在极其注重环保的美国,很多地区垃圾也不需要分类投放。


美国这些地区的垃圾,会运到垃圾厂的流水线分类。专业工人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效率比市民在家里分类高很多倍,所以社会总体分类成本远低于日本式的垃圾分类。


04

中国还有填埋垃圾的土地吗?

中国有国土面积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大多数地区都是空地。现在的填埋技术,可以堆埋一片垃圾就盖上塑料布,再盖上一层泥土,防止垃圾臭气扩散。前面堆后面盖,臭气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尤其是上海这种沿海地带,海边是一望无际的泥涂,完全可以用垃圾填海。临港新城和滴水湖,就是围垦工程的典范。长江和钱塘江带来的滚滚泥沙,堆积出整个杭嘉湖平原,堆积出崇明岛,怎么会没有足够的泥沙去掩埋垃圾?


05

垃圾分类会增加回收利用率吗?

不一定。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精致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低于20%,大部分焚烧处理。欧洲某些国家的垃圾分类不如日本精细,但是回收率达到50%以上。排名第一的是德国,回收率甚至高达65%。以上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3年的数据统计。


日本垃圾分类细则(图源  搜狐)


导致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人不介意使用回收材料。比如售价昂贵的真力音箱,也标榜它的某些箱体是用回收垃圾再生材料做的。但是日本人比欧洲人更有洁癖,讲究干净,不愿意使用回收物旧料。


中国人也更偏爱全新材料做的精美产品。如果某种国产玩具或餐桌,标榜为“废旧回收塑料制造”,基本上就没法卖高价。国人喜欢标榜的是“保证全新料”,即使是纸张,也要标榜“全新原木浆”。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上个时代的消费观。近年来消费升级,指望普通中国人主动去买标注着“使用垃圾回收材料”的产品,并不现实。


原材料成本通常只占产品零售价很少的一部分,用旧料加工的难度高于新料,所以垃圾废料回收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越是生产力发达的国家,垃圾回收越不合算。


06

以前的中国没有垃圾分类吗?

并非如此。以前只是没有强制规定垃圾分类投放。有收旧电器的,有收旧家具的,有收旧塑料、废金属和废纸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只是由市场自发产生垃圾分类回收产业链。


近年来,排挤低素质人口、拆除棚户区和城中村、限制群租房、小区限制拾荒、限制电动三轮车、城市产业升级,这些改善城市品位的行为,损伤了拾荒人群为主要劳动力的自发性演化出来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以后必然走国家主导的垃圾处理体系。


07

垃圾分类是目的还是手段?

垃圾分类不是目的。环保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生活得更舒适。如果垃圾分类让生活更不舒适,它就是不可取的。


垃圾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垃圾分类只是方便了某些处理过程,但它不是必须的。


如果其他办法可以方便处理垃圾,比如混合填埋或者流水线工人分类,就不应该强行推广垃圾分类投放这种社会综合成本极高的措施。


08

垃圾处理效率提高了,垃圾总数会变少吗?

这个问题正如“石油开采技术提高了,耗油量会变少吗”一样。垃圾处理技术提高了效率,大众更不在乎垃圾的产生,垃圾产量会更多。如果你只需要打开家里的垃圾翻斗,把所有垃圾随手一扔,就可以把所有垃圾处理掉,你还会在乎垃圾数量的多少吗?


所以减少垃圾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反而是限制垃圾处理效率。


如果限制的是焚烧和填埋垃圾环节,必然导致城市垃圾堆积如山,引起民众不满。所以不能在这个环节卡住。从公共管理层的立场考虑,最佳方案就是卡在垃圾投放环节,日本的垃圾分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推荐阅读:

垃圾分类仍然只是一个笑话

地名规范化运动,会不会成为笑柄

996工作可能是你的最佳选择


上一篇:

不仅蔚来汽车,所有电动汽车都不值得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