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干面是过日子,豆皮才是武汉人的真爱?
过早白月光
🌮
反过来,据说武汉人著名的至暗时刻之一,是在外地买豆皮结果买到千张,笑着流泪。
也难怪豆皮出了武汉知名度不太高,这玩意堪称碳水炸弹中的核弹,外地人光是看看就会胃部进入应激状态。
“豆皮香啊,有米有肉还有蛋。”我问浩子为什么爱吃豆皮,他回答。
确实香,但它也太结实了,又是糯米又是肉,撑肚子的食材集卡一样凑齐。每咬一口,都像巴在喉咙里,必须喝点什么,做顺滑剂才能吞进去,早上吃完,下午还像钉子户一样梗在胃里。
我又跑去问其他人为什么爱豆皮,得到的答案大差不差:豆皮的外层焦脆,和糯米的软彼此交织,香菇、肉丁在口腔里跳恰恰舞,笋子混进来伴唱,口感层次丰富,还比热干面更扛饿(热干面再次躺枪)。
“从小到大,没听谁说豆皮不好消化啊,未必糯米鸡、糯米包油条你都不吃?”
我猜,这或许是一种从小培养的技能。
之前,外地朋友来武汉旅游,呆了四五天,健胃消食片吃了三四板。别人内卷工作,武汉人内卷胃功能。
“看看别的胃,两个小时就消化完了,你呢?”
“不是不爱吃豆皮,而是现在,好吃的豆皮越来越少了。”朋友小刘住武昌,老武锅豆皮是他的白月光,后来老城拆迁,这个味道就此成为绝唱。
武汉过早三大巨头,热干面、牛肉粉、豆皮,前两位大街小巷遍地开花,豆皮却赶不上趟。
那么,一份好吃的豆皮,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夹起来,要是完整一块。皮和馅像刚谈朋友的时候牵手,紧密贴贴。一铲出锅就散了的,就是出道未捷身先死,还没吃,已经失了势头。
我专门问过,味美香的师傅说,散架豆皮可能是糯米的问题,不是现蒸的、或者铺的手法不对,都容易散。“以前,都是把糯米揪成一坨坨块状,铺上去的,牢固些。为了省时间直接摊碟子里,一整块倒上去,松垮,冇得那个巴(粘)在一起的劲。”
糯米有嚼头,码子要鲜。有些糯米,吃起来像塑料,不是太稀就是夹生,四叉八仰地横陈在锅里,没点生气。
现在为了出餐速度,蛮多店改用塑料盒子,放进保温箱,即拿即走。队是不用排了,但盖子一闷,水汽凝结,皮子搞得又湿又软,品相和味道都变差了。
热干面是,豆皮也是。
浩子的妈妈,年轻时在汉正街做服装生意,一大早就要上货点货,早上扎扎实实吃几块豆皮,才能抵住一天辛劳。
她说,那时候的豆皮干香,脆爽,“哪里会把什么卤水,就是臊子的味道和蛋香。”
我问过蛮多师傅,为什么现在兴把卤水,原因有二,“湿一点好入口,速度快,节约时间。二来浇了卤,味道更重,年轻人喜欢。”
时代变化,口味也跟着。越来越多人,专门找浇了卤水的湿豆皮来吃,或者单刀直入,“师傅,加勺汤”,豆皮店只能跟上。大水漫灌,都流到湿派这边。
不过,话说回来,口味这东西,千人千面,不讲什么对错,干也好,湿也好,吃自己喜欢的,有个什么问题咧?
豆皮我吃了蛮多,老通城、严老幺这种必吃榜单上的且不提,其他店也吃了不少。吃过才有发言权,味道好不好,舌头尝了才知道。
西大街豆皮大王,2007年开张,小时候吃的人,现在都结婚生伢了,徐师傅一口大锅,一个蚌壳,仍然刮得飞起。周边拆的差不多了,“拆迁之前,能做一天是一天咧。”
1988年,徐师傅在大智路老通城店里,第一次拿起锅铲。2006年老通城拆了,第二年,他跟老婆在西大街另起炉灶。
他家蛋光据说很受欢迎,蛋光不加糯米,纯蛋皮包裹各种馅料,我一直没吃到。吃过的盆友可以分享下口感。
味美香豆皮(湿)
📍地址:洪山区广八路92号
老板家里三代做豆皮,爷爷是豆皮大王高金安的师兄,妈妈在楼林美酒楼做了十几年,后出来自创门户,年纪大了,又把技术传给了他。
他家豆皮偏湿,糯米提前用卤水浸泡,臊子除了笋子、香菇、瘦肉,还有腐竹。老板说,这个创新是从他妈妈开始的,“武汉夏天热,干子容易发酸,而且太厚,也不好进味。”腐竹软,口感好,吸收卤汁多,臊子更香。
广八路十几年,来的最多是武大学生,学生们爱这一口卤香味。老板说,好多人毕业了,甚至出国了,还会带伢来吃。
曾记豆皮大王(湿)
📍地址:汉阳区墨水湖路中百超市旁
豆皮大王高金安的弟子曾志成创立,店里还保留着粮票,有情怀。
他家豆皮的特点,size超大:香菇、笋丁、肉丁都切得超大块,糯米提前撒了卤水,量比一般的足,颜色也深,看起来有食欲,像豆皮plus版本。
整块豆皮在锅里呈圆形,不包边,是最传统的做法。围观的时候,街坊偷偷戳我,说认准他家老师傅,他来做,不会错的。
初看,门头平平无奇,就在我思索是不是定位错了的时候,接连进入的街坊打消了疑虑。
蛋光味道好戳我,在嘴里有点像家家ta的鸡蛋饼。糯米是孝感的,细长条,蒸好之后把点胡椒、盐,均匀搅拌。码子都是瘦肉,好评,入味但稍稍有点柴。
他家也有卤水,牛肉熬出来的,出锅一般不把,顾客要求的话可以添一勺。
铁棚子是我给起的名字,实际上武汉蛮多过早店都如此,都叫铁棚子,像一家神秘的餐饮连锁公司。
两口大锅,旁边小炉子,滚着师傅用炖红烧肉的方式烹制的码子,她家豆皮偏干,皮子枯脆,口味没那么重。推荐我来的朋友说,他家味道蛮怀旧,像小时候家家楼下开的。
///
今天,由“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出品的《风味原产地·湖北篇》开播,第一集对准武汉,主角就是豆皮。
豆皮终于出息了,得知此消息的朋友纷纷感叹。
现在做豆皮的店,基本都开了二十年往上走,师傅们也都是从早期的老通城、民生甜食馆和后花楼等学来的手艺,做到现在。
过早是个勤行,师傅们年纪大了,蛮多都把手艺传给了屋里伢。但也有一些,不愿意继续,“又累又苦,三点就要起来,我不想让他搞。”
翻阅《武汉小吃》,里面记载老通城豆皮的做法,磨浆子、蒸糯米、炒码子,从前期准备再到现场制作,一环扣一环,麻烦得很。手艺难,出锅慢,不好量产,成为豆皮店越来越少的原因。
一切追求速度的年代里,讲究精细的豆皮像个遗老遗少。
“这么一看,豆皮有点浪漫的,”同事月月说,“坚持的人愿意做,爱吃的人愿意等。”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了吧。
最后,我不怎么爱吃豆皮。
倒不是抵触,只是把爱更多播撒给了牛肉粉、热干面、生煎包。轮到豆皮,就有点爱无能,像凑合过日子的中年夫妻,不到万不得已,那一口很难咬下去。
假设整个个人过早排名,豆皮可能只勉强排得进备胎池子。
当然了,这主要是我的问题,毕竟身边很多人,对豆皮死心塌地。豆皮毒唯浩子,有空甚至要过个江去汉阳吃,他说:
“武汉人不能失去豆皮,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CREATOR
EDITOR/编辑
PHOTO/摄影
DESIGN/设计
小羊
minshawkwan
coco
TOPIC
你最爱吃哪家豆皮?
SELECTS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