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好书100本,你看过几本?
来源:不止读书(ID:buzhidushu)
文 | 魏小河 编辑:学妹
本书单选入100本2017年出版的新书,总体偏向大众文艺,不学究,但是也不媚俗,当然也不科学、不全面、不高端。仅供参考。
12月
《早上九点叫醒我》
作者:阿乙
阿乙的最新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名来源自阿乙读过的博尔赫斯的一本访谈录。博尔赫斯提到要写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早上九点叫醒我》。但在博尔赫斯的作品里,阿乙并没有发现这部小说,便就用这句话——早上九点叫醒我——做书名。小说里,主人公宏阳喝醉后,向自己的内人叮嘱,让她做一个人体闹钟,到了早上叫醒他。次日晨,等到要叫醒他的时候,他的内人发现他已经死了:他把自己喝“死”了。
小说由此开始,通过对一场仓促、敷衍的葬礼的讲述,回溯了宏阳——一名曾被简单认为只是亡命之徒的文盲——如何利用自身的暴力优势和必要的诈术,成长为镇上闻人的经历。在这个人身上,没有爱情、信仰、义气和亲情。小说通过他,对逐渐消失的乡村及其人物进行了画卷式的描写。
《巴黎评论 · 作家访谈3》
作者: [美]《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3》收录的受访作家包括如下十五位:威廉•斯泰伦、T.S.艾略特、埃兹拉•庞德、艾伦•金斯堡、索尔•贝娄、约瑟夫•海勒、卡洛斯•富恩特斯、菲利普•罗斯、约翰•欧文、多丽丝•莱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托妮•莫里森、阿摩司•奥兹、V.S.奈保尔、石黑一雄。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
小说共 84 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
《传家之物》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艾丽丝·门罗的自选集,收录《逃离》《亲爱的生活》《好女人的爱情》等经典名篇。读门罗,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基因传》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存在主义咖啡馆》
作者: [英] 莎拉·贝克韦尔
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
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生活的故事》
作者: [美] 马克·斯特兰德
马克·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我们生活的故事》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诗集。
《哲学起步》
作者: 邓晓芒
《哲学起步》是著名学者邓晓芒先生构建个性化哲学体系的尝试,也是一种古典而现代、朴素又深入的智慧思考。
作者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来描述哲学的根本问题,并将自己多年的哲学研究所得融会其中,中西互镜,史哲相彰,抽丝剥茧,穷幽极微。
有助于初入哲学门径者领略思想魅力,一窥哲学堂奥,亦可使读者感到,哲学之于今天的我们并不遥远,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作者: 刘震云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新作。
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四人不一个县,不一个市,也不一个省,更不是一个阶层;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极为可笑和生死攸关的联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穿越大半个中国打着了。于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春灯公子》
作者: 张大春
这是张大春的旧作了,不过是在大陆首次出版。张大春也爱挖坑,《春灯公子》是一个系列作品的第一部,春夏秋冬,写在《大唐李白》之前,不过好像还没写完。
11月
《遥远的向日葵地》
作者: 李娟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李娟我推荐过很多次了,她的散文在这个时代是个异数,通透明亮,幽默自然。这本新书是李娟近两年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结集。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
等不及想要在书中去到这片“向日葵地”了。
一本小说
👇
《莫称之为夜晚》
作者: [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庄焰
阿摩司•奥兹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一位。他的《爱与黑暗的故事》颇受欢迎,这本《莫称之为夜晚》也是一本小说,关于一对年龄相差十五岁的情侣之间的故事。
一本短篇小说集
👇
《解说疾病的人》
作者: [美] 裘帕·拉希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卢肖慧 / 吴冰青
裘帕·拉希莉出生于1967年,是美国当代作家,《解说疾病的人》是她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九个独特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在袭以成俗的祖先传统与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被时代忽视的喁喁私语。
一本科幻经典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许东华
前段时间《银翼杀手2049》上映,引起了大家对前作《银翼杀手》的兴趣,顺带着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也重新被关注。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菲利普•迪克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从一天早晨到第二天早晨的二十多个小时,主人公里克•德卡德为了赏金追杀几个仿生人的过程。小说里的人类受到地球辐射尘的影响,相貌丑陋,很多在心智上都发生了退化,而仿生人却外表堂堂,多才多艺。当仿生人在外表和心智上无限逼近人类,甚至表面上已经超越人类时,人究竟何以为人?
读科幻,菲利普•迪克是绕不过去的名字。这套书还有其他四本书,分别是《少数派报告》《流吧!我的眼泪》《尤比克》《高堡奇人》。
关乎巴黎的八卦
👇
《巴黎浪漫吗:关于法国的传闻与真相》
作者: [英] 皮乌·玛丽·伊特维尔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是三联新知文库的最新一本,聚焦的是法国。对于法兰西,我们总是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好憧憬,然而真相又如何呢?法国人大都对婚外情真的“习以为常”甚至表示支持吗?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里居然可以随地大小便?
厕所文化、沐浴习惯、生育政策……这本书探索了45个贴在法国人身上的“刻板印象”。
大历史之外的小知识,政治经济之外的生活八卦,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个活色生香的法国。
噢,物理原来这么美丽
👇
《现实不似你所见》
副标题: 量子引力之旅
作者: [意] 卡洛·罗韦利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去年有一本科普书《七堂极简物理课》颇受欢迎,作者是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那本书很薄,但深入浅出,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
这本《现实不似你所见》是卡洛•罗韦利的新作。作者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
书仍然小巧,好读。
一个伟大的人
👇
《创造自然》
作者: [德] 安德烈娅·武尔夫
出版社: 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译者: 边和
18世纪,地球还有很多未知之地,人类还有很多宏伟的梦想。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一个重要的名字。
那时的科学探索,还有一些冒险的英雄气,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最高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
安德烈娅·武尔夫为写作本书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
一本“伤风败俗的书”的抗争
👇
《最危险的书》
作者: [美] 凯文·伯明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战
这是单读出版的第三本书。作者凯文·伯明翰,如副标题所示,写的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从查禁到合法,从贬斥到赞誉的故事,是一段作家、出版人、盗版商、律师和法官共同参与的冒险旅程。
关于禁书和解禁,关于自由出版和抗争,其中故事,犹如一场战争。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诗与画
👇
《万物归一》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译者: 芮虎
君特·格拉斯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本书不是小说,而是一本装帧独特的诗画集,共收录96篇诗文,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死、对世界的最后沉思;同时收录了60幅画作。
虽然衰老带来了种种磨难,死亡也近在眼前,一切重又看似可能:情书、自言自语、嫉妒、最后的哀歌、对社会的讥讽,以及幸福时刻……在这本书里一一呈现。
恶,就在我们身边?
👇
《邻人》
作者: [美] 杨·T.格罗斯
出版社: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看名字,“邻人”是个很亲近的词,但这本书的内容,却让人感到寒冷。
1941年的一个夏日,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的一半人谋杀了另一半人:所有的犹太男人、女人和儿童,共计1600人,仅7人幸存。镇上的犹太人被棍打、溺毙、烧死,这一系列恶行并非出自抽象的“纳粹”,而是拥有真实面孔和姓名的人们,这些犹太人所熟识的人:他们过去的校友、向他们买牛奶的人、与他们在街上闲聊的人——他们的邻人。
格罗斯在本书中以“二战”期间的波兰—犹太关系为讨论核心,揭开了人类现代史上公认的受害者波兰人在极端环境下残暴的一面,也引导我们思考普遍潜伏的危险:人类的兽性在何种情况会被激发?为何会有民族之间的仇恨?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民族失败和黑暗的历史?
10月
【小说】
我循着火光而来
作者: 张悦然
《我循着火光而来》是张悦然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
去年推荐过张悦然的《茧》,在80后这一代作家里,她一直在写,而且越写越好。这本短篇小说集孤独、决绝、冷漠的气氛,我很喜欢。
南方高速
作者: [阿根廷] 胡利奥·科塔萨尔
科塔萨尔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代表人物,不过在中国一直不是很受关注。之前推荐过他的短篇小说集《被占的宅子》,古怪而精彩。
这本书收录了《秘密武器》《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万火归一》三部短篇集,其中《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我很久以前推荐过,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打开脑洞,看看科塔萨尔吧。
奇点遗民
作者: [美] 刘宇昆
如果看点科幻,那么刘宇昆这个名字一定绕不过去。2012年他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头爱》一举斩获“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非常了不得。而且他还翻译了大刘的《三体》。
本书收录了刘宇昆的22篇小说,融入了科幻艺术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
【诗歌】
未知大学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波拉尼奥最有名的作品可能是《2666》,但他一直以诗人自居,非常珍视自己的诗作。得知病情的几个月后,他亲自整理自己几乎所有的诗歌手稿,即这本《未知大学》的雏形。
中文版诗集以《未知大学》为主体,同时收录作者此前已出版的另外三部诗集:《安特卫普》(2002年)、《浪漫主义狗》(2000年)和《三》(2000年),涵盖波拉尼奥1978—1994年间创作的几乎全部诗歌。
【文学批评】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詹姆斯·伍德是当代最负盛名的批评家之一,之前在这类推荐过他的《小说机杼》。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融合了回忆录与评论。我们看到一个来自乡间的男孩的成长历程,童年时代的阅读带给他隐秘的喜悦,他在阅读与亵渎宗教、文学与音乐之间建立起联系。
总之,如果你对小说这门艺术感兴趣的话,值得一读。
【纪实】
女性贫困
作者: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本书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等节目集结而成。重点关注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等在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是日本,但很多问题是想通的。
之前推荐同样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制作的关注“现代人的孤独老死”现象的《无缘社会》,也值得一看。
【散文】
记一忘三二
作者: 李娟
李娟的新作。不是像《冬牧场》《羊道》那样的大工程,书写的是近几年的点滴生活。依然好看。
孤独的城市
作者: [英] 奥利维娅·莱恩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本书作者孤身一人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不断地追问孤独的本质。
作者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为切入点,以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编织在了一起。
【摄影】
荒野之歌
副标题: 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精选
作者: [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这是一本野生生物摄影集。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
【漫画】
这里
作者: [美] 理查德·麦奎尔
《这里》是一本充满创意的漫画。它将镜头瞄准新泽西州的一间平凡客厅,在同一幅画面中穿越百万年,拼贴出“这里”在时间流转中的奇妙变化。
它对时空关系富有创新且意味深长的蒙太奇式重组,对漫画艺术、电影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版《这里》扩展为300多页的彩色漫画,于2014年出版,并于2016年获得安古兰漫画节大奖。
9月
01
一本感人至深的绘本
👇
《不可思议的朋友》
作者: [日] 田岛征彦
译者: 李秀芬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不可思议的朋友》是一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自闭症题材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平实、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是治井一马、小田阳介两位少年,他们从幼儿园时代就相识,直到29岁的今天,一直共同成长,持续着他们的友情。
绘本作家田岛征彦在淡路岛实地取材,历经三年才完成这部作品。在日本出版后赢得广泛关注,是一部难得的杰作。
02
一本可能惊艳你的中短篇小说集
👇
《五百万汉字》
作者: 阿乙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乙是70后这一批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这本书是一本精选集,阿乙委托对他作品最了解的特殊读者徐兆正精选出了阿乙自写作以来最好的十二部作品。如果没有读过阿乙,可以从这本书读起,一定会惊艳到。读过的,也可以从这本书回顾一下。
03
一本挑战你阅读经验的小说
👇
《故事的终结》
作者: [美] 莉迪亚·戴维斯 译者: 小二
出版社: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莉迪亚·戴维斯是当代美国的著名小说家,前年推荐过她的《几乎没有记忆》,其中有些篇章不好用“小说”来定义它,但它们独特,并且有魅力。我很喜欢这位作家,她对这个时代的那种破碎感、疏离感把握得特别好。
《故事的终结》是莉迪亚·戴维斯唯一长篇力作,值得一读。
04
一本喜欢读小说的人,都会喜欢的书
👇
《小说与我》
作者:王安忆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安忆不仅是小说家,也是一名老师。
这是王安忆关于小说创作的一本书,她从自身的创作历程谈起,论及成长经验、阅读积累等对写作的深远影响,又从类型小说、戏曲的结撰形式道出小说创作的基本要义,以工作坊的创作实践为例指点写作入门之径。
喜欢读小说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05
一本不一样的历史著作
👇
《维米尔的帽子》
副标题: 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作者: [加拿大] 卜正民
译者: 黄中宪
出版社: 理想国/ 湖南人民出版社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
一种非凡的历史叙述。
06
心理学/商业/营销
👇
《先发影响力》
作者: [美]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
译者: 闾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影响力》是近年很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那本书里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他在那本书里总结了影响力的六个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喜好、社会认同、权威、稀缺。
《先发影响力》这本书仍然关注“影响力”这一主题,补充了之前的原则,提出了影响力第七大武器:联盟。这本书不仅关于如何说服别人,也关于如何看破他人的说服术。
活在这个商业社会,不论什么人,都值得一看。
07
自然文学
👇
《游隼》
作者: [英] J.A.贝克
译者: 李斯本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本自然文学作品。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平坦的湿地上,J. A. 贝克追逐着一对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他描述这些活动,语言精确,且带有非同寻常的诗意。
自然文学,总是会让我们找到那种难得的寂静和安宁。
08
一本哲学入门书
👇
《世界哲学简史》
作者: [美] 罗伯特·C·所罗门 / 凯瑟琳·M·希金斯 译者: 梅岚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罗伯特·C·所罗门的 《大问题》之前推荐过,那是一本很独特,很好读的哲学入门书。那本书从问题出发,带领我们去思考哲学关注的问题。
这本书则是一本哲学简史,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感兴趣,这本书是不错的入门。
09
社会科学/生命科学
👇
《人体的故事》
副标题: 进化、健康与疾病
作者: [美] 丹尼尔·利伯曼
译者: 蔡晓峰
出版社: 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这不是一本关于人体解剖或生理构造的书,而是一本从人类进化史角度审视人体健康的书。
作者丹尼尔·利伯曼是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他在这本书里花了一半篇幅介绍了人类从古猿直立人到现代智人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进程,并讲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落入了当前失配性疾病频发的泥沼。
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不妨看看这本书。
10
《冒犯经典》
作者:魏小河
我的新书《冒犯经典》也上市啦!
仍然是书评集。仍是是以读者的身份,去与每一本书碰撞。仍然没有什么大道理、大发现,只是把读书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和你分享我读到的好书。
7月
01
《三十三年梦》
作者: 朱天心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理想国
出版年: 2017-7
朱天心的新书。书很厚,写的是关于去京都的记忆,她在第一篇文章里说,“我第一次来京都(1979年)至今,樱花已经开过三十三次了。”所以,书名才叫做《三十三年梦》。但三十三年,当然不仅仅是京都,还有半生回忆。
杨照的序文里说,《三十三年梦》从“三三”的灰烬中升起,记录了一个人如何忠实、忠诚地穿过多变的时代,穿过不变的京都地景,寻找并看守自我灵魂“自由”的过程。
02
《悠游小说林》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艾柯哈佛诺顿演讲集
译者: 黄寤兰
出版年: 2017-7
这书我很久之前推荐过,是由安贝托·艾柯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六篇讲稿结集而成,也出版过,这是重版。作为一个有企图心的读者,当然需要读一读。
03
《作家们》
作者: [美] 巴里·吉福德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Writers
译者: 晓风
出版年: 2017-7
这是一本戏剧集。在这部合集中,作家吉福德以看似荒谬的方式展现了作家们真实的人生切片。这些作家,包括海明威、加缪、普鲁斯特等文坛巨匠,想来应该很有意思。
04
《我的爱情生活》
作者: [日] 荒木经惟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译者: 杨庆庆
出版年: 2017-7
这书是《东京日和》姊妹篇,荒木经惟和阳子的随笔。在书中,阳子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向我们讲述了她和丈夫荒木从初识相恋到步入婚姻,执手相知的点点滴滴。
05
《知识分子》
作者: [英] 保罗·约翰逊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原作名: Intellectuals
译者: 杨正润
出版年: 2017-8
本书保罗·约翰逊尽情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茨、莉莲·赫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
06
《欢迎来到猴子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原作名: 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译者: 王宇光
出版年: 2017-7-20
几年前,读过一个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集,很有意思。所谓黑色幽默,黑色是底子,是人生本来的荒诞与不幸,幽默是对这荒诞人生的反击,是用对荒诞的荒诞,来反衬人生的荒凉。
这一本也是短篇小说集。冯内古特将人类在当今社会中变成了战争机器、科技产品、金融产品的傀儡的悲剧命运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呈现得淋漓尽致。
07
《火车上的中国人》
作者: 王福春
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6
页数: 240
王福春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十多万公里,拍摄万余张底片。《火车上的中国人》精选其中114张,包括37张以往画册中都未出现的作品。
这些黑白纪实摄影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打麻将、集体做广播体操、带宠物上车……那个火车时代,真的过去了。
08
《红豆生南国》
作者: 王安忆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6-19
页数: 216
王安忆最新的中篇小说集,收入《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三部中篇小说。三部小说的故事分别发生于中国香港、纽约和上海,讲述了生活在这三个城市的“都市移民”的故事,他们的青春,爱与孤寂。
我看王安忆的长篇少,但看过一本《众声喧哗》,中篇,很不错。这本的题材,很有意思,值得期待。
09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 [美] 约翰·奥莫亨德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张经纬 等
出版年: 2017-7
作者是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教授,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
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想要了解人类学,所想看看。
10
《可怕的中年(全10册)》
作者: [英] 贾森·黑兹利 / [英] 乔尔·莫里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7-7
这是一套每本56页的小手册。
题目很有意思—— “如何搞砸约会” “如何假装没喝醉” “如何假装年轻” “如何假装好丈夫” “如何假装好妻子” “如何假装小众” “如何假装超脱” “如何躲掉烦心事” “如何假装好爸爸” “如何假装好妈妈” ……
用英式幽默诠释成年世界的一个个赤裸裸的事实,让你看过之后不禁翻着白眼笑到飙泪。
6月
01
《智惠子抄》
作者: [日] 高村光太郎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原作名: 智恵子抄
译者: 安素
出版年: 2017-6
这是一本诗集,关于爱情。
1911年,28岁的高村光太郎结识女画家长沼智惠子。
1938年,在与病魔苦斗多年之后,52岁的智惠子死于肺结核。
三年后,高村光太郎出版了纪念诗集《智惠子抄》,这部诗集是他们三十年来爱情的见证。
晚年,他独居于岩手县的山间小屋中,自耕自食,终日与记忆中的智惠子为伴。1956年,73岁的他也因肺结核病逝。
《智惠子抄》记录了两人从相恋的不安、婚后贫穷又幸福的生活,到智惠子患病仿若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以及决然离去后诗人的一系列生活光影。
02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作者: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原作名: 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译者: 晏可佳 / 段炼 / 房芸芳 / 姚蓓琴
出版年: 2017-6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把地球的生命比作一天,我们人类的生存只不过是最后一分钟的最后几秒,微乎其微。
当我们以这样的尺度去回顾过去,通常历史中的王权争斗、权力更替都变得不足为道。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甚至思考的维度也发生了变化。
《时间地图》正是大历史叙述的开创之作,这本书打通了时间线,将人类的历史置于生物圈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之中,讲述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大历史”。比尔•盖茨称它“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03
《与火同行:卫·林奇谈电影》
作者: [美] 大卫·林奇 / [英] 克里斯·罗德雷
出版社: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17-6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肯定不会错过大卫·林奇。他是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黑色幽默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豆瓣第一神片《穆赫兰道》就出自他手,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云里雾里,多年后重看,确实赞叹不已。
在本书中,大卫· 林奇回顾了四十余年的电影创作生涯,涵盖了《穆赫兰道》《蓝丝绒》《双峰镇》等代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他的电影通过对人性最幽微部分的探究,带我们进入神秘而富有力量的潜意识世界。
04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An Autobiography
译者: 王霖
出版年: 2017-6
作为侦探小说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己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之前看黎戈的书里提到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很感兴趣,这回自传重版,期待一读。要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不仅仅是个作家,她同时还是旅行爱好者,与爱人周游世界,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她的生命,一定很精彩。
通过读过她的书,再认识这个人。
05
《影像叙事的力量》
作者: 【美】斯蒂芬• 阿普康(Stephen Apkon)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在多屏世界重塑“视觉素养”的启蒙书
原作名: The Age of the Image: Redefining Literacy in a World of Screens
出版年: 2017-6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生存在影像时代。纯文字被逼到狭小角落,影像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媒介。
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关于文字的,如何应对这个更为复杂的影响时代?如何获取相应的“视觉素养”?
《影像叙事的力量》的作者不仅追溯了文字与图像在思想表达和人际沟通上的发展演化史,还介绍了如何掌握“影像语言”的内功心法。
在这个时代,总有一些新东西需要不断学习。
06
《汪曾祺集》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6
河南文艺出版社的“汪曾祺集”10本终于出完了。早先已经出版了《邂逅集》《晚饭花集》等5本小说集,这回出版的《独坐小品》《塔上随笔》等五本,正好是散文。
喜欢汪曾祺很多年,终于有一套好书可以入了。我一向喜欢这种自编文集,周作人的文集很多,看来看去,还是那套自编文集最喜人。汪曾祺当然也是如此,因为这才是本来面目,有时间线索隐藏其中,别有滋味。
07
《创新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
原作名: The Innovators:How a Group of Hackers, Geniuses, and Geeks Creat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译者: 关嘉伟 / 牛小婧
出版年: 2017-4
记得之前看吴军的《浪潮之巅》,看得非常爽。一部科技公司史,写得如此心潮澎湃,让人佩服。
这本书,我也抱着同样的期待。
艾萨克森在这本书里回顾了200年的数字化进程,从第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创造者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说起,细数了这一群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者。
他们包括第一台通用型的电子计算机的创造者莫奇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八叛逆”、天才图灵、英特尔的格鲁夫、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等。
这样磅礴的书写企图,当然值得期待。
08
《照夜白》
作者: 韦羲
出版社: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副标题: 山水、折叠、循环、拼贴、时空的诗学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山水画的书,作者是一位70后画家。对于像我这样对山水画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一本入门之作,悄悄偷窥中国山水画的辉煌和意趣。
另外,韦羲的文笔很好,它的写作没有那么学究气,同时兼具文字的美感和知识性,当然还有他个人的见解。我刚刚看了个开头,会继续读下去。
09
《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
作者: [法] 劳拉·马基 等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Un été avec Proust
译者: 徐和瑾
出版年: 2017-5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当然,这也是一本人人都谈论但很少去读,就算去读也很少读完的书。
如果对文学感兴趣,《追忆似水年华》迟早要看。不管早看晚看,《与普鲁斯特共度假日》或有所帮助。
这本书是八位学者阅读普鲁斯特小说的心得体会,分为“时间”“人物”“社交界”“爱情”“想象的事物”“地方”“普鲁斯特和哲学家”“艺术”八个章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10
《寓言集》
作者: [墨]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Confabulario
译者: 梁倩如 / 刘京胜
出版年: 2017-7-1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1918 - 2001),是与路易斯•博尔赫斯相媲美的拉美幻想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融合了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体的特征,将想象与现实结合,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这次出版的《动物集》和《寓言集》是阿雷奥拉的代表作。喜欢拉美文学的,可以一试。
5月
01
先来一本
小说
👇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
作者: [英] 萨尔曼·鲁西迪
写书写出生命危险,很少见,但是给鲁西迪碰上了。1988年,他的小说《撒旦诗篇》触怒了穆斯林,伊朗宗教首领霍梅尼悬赏600万美元处死他。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鲁西迪受追杀隐匿七年后的首部作品。气势宏大、文笔 汹涌、内容博杂,小说影射和讽刺了多位世界政治领袖,争议不断。不过,这部作品出版以来好评如潮,获奖频频,斩获英国惠特布莱德奖、欧洲亚里斯提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值得一看。
02
再来一本
不一样的游记
👇
流浪到故乡
副标题: 一名行吟诗人的奔宁山脉之旅
作者: [英] 西蒙·阿米蒂奇
奔宁山脉是英格兰的脊柱,山顶长约四百公里的奔宁步道贯穿了约克郡、诺桑比亚郡,一直延伸至苏格兰境内。诗人阿米蒂奇的故乡就位于步道南端。
二〇一〇年夏天,他由北向南徒步回家,身上一文不名,全靠为沿路居民朗诵诗歌来换取旅费,其目的在于“测试我本人的名声,更是测试诗歌在当今世界的地位”。
这一壮举为BBC、《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作者也被誉为“现代行吟诗人”。此书就是诗人自己对这段旅程中所遇风景与人的描绘与感悟。
03
下面是一本
关于小说“后台”的书
👇
小说修辞学
作者: [美] 韦恩·布斯
《小说修辞学》出版于1961年,以后再版多次,被列为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经典之作。
本书主要讨论了西方小说的历史发展,梳理了小说技巧及其理论的演变,批判地考察了现代有关小说的流行观点,建立了经典的现代小说理论,为现代小说创作、批评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中提出的一些观念和术语,如“隐含的作者”“不可靠的叙述者”等,均为当今叙述学领域的经典术语。对小说“后台”感兴趣的,值得一看。
04
下面是一本很有意思
的文学批评集
👇
不负责任的自我
副标题: 论笑与小说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詹姆斯•伍德近年名声很大,文章毒辣而有眼光。本书收录了24篇文章,谈论的对象既有《堂吉诃德》《安娜 • 卡列尼娜》等经典文学,也有乔纳森 • 弗兰岑、拉什迪等重要现代作家。之前推荐过他的《小说机杼》,非常有意思,这本书当然也值得期待。
05
然后是一本
关于苏联解体的书
👇
大国的崩溃
副标题: 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作者: [美] 沙希利·浦洛基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全书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
06
一本关于纽约的
非虚构写作
👇
双城故事
副标题: 今日纽约最坏以及最好的时光
作者: [美] 约翰·弗里曼
全书以小说与纪实结合的手法,通过细致的描写,沿袭新闻工作者的传统,记录下生活在纽约的各行各业人士的故事。这本绝妙的、动人的纽约故事集,正是向这座危机中的城市发出的警铃,令人反思大都市的发展前景及未来。
07
一本关于阶层困局的书
👇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 [美] J.D.万斯
美国人的阶层跃升之路,同样艰难。
J.D. 万斯的这本动人的回忆录,记述了美国底层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以“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08
一本回忆录
👇
长夜漫漫路迢迢
作者: [美] 尤金·奥尼尔
1939年夏天,大战阴影笼罩的旧金山,在一座俯视着湾区、名为“道庵”的房子里,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尼尔,开始撰写在内心深藏多年的自传戏《长夜漫漫路迢迢》。
他决心将自己家中不可告人之事毫无保留地诉诸笔墨。往事如幽灵般纠缠不休,逼他非写不可,否则永远不得安宁。这部自传性剧作成为奥尼尔代表作。
09
关于台湾文学的黄金时代
👇
人情之美
副标题: 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
作者: 丘彦明
《人情之美》是一部有人情味的台湾文坛八〇年代回忆录。作者丘彦明回忆在《联合文学》工作时期,与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高阳等12位文学大家的深情厚谊。喜欢这些作家的,可以看到很多细节。
09
一本脑洞漫画
👇
方向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一本很奇特,很好玩,很烧脑的漫画书。
马修以极简的画面语言构建了一 个庞大无比的迷宫,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穿大衣的人跟随莫名其妙的箭头,从一维跨到多维,从微观转到宏观……
有人评价这本书“不着一字,尽得伤感”;有人以为这是一本“沙之书”,有着无尽的意蕴。
4月
01
先来一本
看见名字就很感兴趣的
👇
《论邪恶》
作者: [美] 亚当·莫顿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On Evil
译者: 文静出版年: 2017-3-1
定价: 32.00元
这本书看到名字就很吸引人,毕竟邪恶是一个很令人着迷的话题啊。邪恶来自哪里?它根植于人类的本能深处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连环杀手?
长期以来,邪恶虽令心理学家、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们深深着迷,但其概念依旧极其难以言说。《论邪恶》试图来解答这个问题。
02
再来一本现代艺术
👇
《现代艺术150年》
作者: [英] 威尔·贡培兹 / Will Gompertz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译者: 王烁 / 王同乐
出版年: 2017-3
定价: 65.00元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很可以欣赏古典艺术,但是现代艺术则有点伤脑筋。为什么画几个几何图形就可以是艺术品?为什么把小便池签个名就可以是艺术品?为什么把罐头招贴印一印就可以是艺术品?
现代艺术到底是什么鬼?普通人该如何欣赏现代艺术?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这本书是现代艺术史 ,也是一本现代艺术的普及书,虽然我不打算成为艺术家,但是知道知道他们这帮艺术家到底在玩什么,为什么这么玩,还是很有必要的。
03
👇
下面这本非常期待,关于我们这个时代
《五十四种孤单》
作者: 普玄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
出版年: 2017-4
定价: 49.00元
之前,我在不止读书推荐过《无缘社会》,那是一本关于日本孤独老人的纪实作品。而这一本《五十四种孤单》,是关于中国孤寡老人的生存状况,更贴己,也更有时代意义。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孤宿老人的人生际遇、当下生存和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了解、思考。
这本书中记录了54位孤宿老人的故事。
04
再来一本小说
👇
《儿童法案》
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hildren Act
译者: 郭国良
出版年: 2017-3
定价: 39
这本书是伊恩·麦克尤恩的新小说。虽然并没有读过全部的麦克尤恩,但是非常喜欢他的风格,这本新书,据说是近年麦克尤恩的最好发挥,值得期待。
05
一本非虚构的典范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作者: [美] 盖伊·特立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原作名: Fame and Obscurity
译者: 范晓彬 / 姜伊敏
出版年: 2017-3
定价: 65.00元
非虚构写作的魅力在于真。读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美国社会的一个切片。《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描绘了纽约城中不太为人所知的人物和事件,特立斯捕捉细节的功力凸显无疑。
《大桥》讲述的是建设纽约韦拉扎诺大桥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流动修桥工的生活。
《走向深处》由11篇美国社会知名人物的小传构成,这些人物基本上涵盖了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
06
一本关于书与生活的书
👇
《时间的果》
作者: 黎戈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240
定价: 39.80
黎戈是我很喜欢的作者。之前推荐过她的《因自由而美丽》以及《各自爱》。她写读书随笔,写得很体己,很私人,读起来像日常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生活随笔,亦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字感觉。
《时间的果》是她的新书,和她以前的书一样,书里有关于读书的,也有关于生活的,“叶舟”是读书那一边的,“根岸”是生活那一边的。期待。
07
一本小说
👇
《鱼王》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Царь-рыба
译者: 夏仲翼 等
出版年: 2017-4
页数: 644
定价: 78.00元
《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
王小波说,“翻开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就听到他沉重的叹息。”这本书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
08
一本关于电影和生活的书
👇
《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
作者: 卫西谛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224
定价: 42
作为半个影迷,我的观影之路的指引者,一直都是网络上活跃的各位影评人,我比较喜欢的有云中、木卫二,还有卫西谛。博客衰落之后,卫西谛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写了,去年底,他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卫西谛照常生活)上开始了一个长达一年的观影计划,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并写下影评,如今这个计划已经进行了20个星期,很佩服。
这本书是他的电影随笔的合集,多年来一直看他的博客,现在可以在纸上看到那些文章了。
09
一本适合闲时读读的书
👇
《朝话》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页数: 264
定价: 45.00元
这本书可以闲时看,它不是系统的学术讲演,而是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运动时期,每日朝会上与研究部同学们的部分谈话辑录。
这些谈话,关于人生修养,治学方法,也关于社会文化等问题。听智者谈话,是很怡人的事情。
10
地理入门
👇
《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第11版)》
作者: [美] 阿瑟·格蒂斯 / 朱迪丝·格蒂斯 / 杰尔姆·D·费尔曼
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全彩插图第11版
原作名: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译者: 韩慕康 / 孙颖 / 黄润华
出版年: 2017-4
定价: 228.00元
在豆瓣看到的介绍,还蛮吸引人的,毕竟历史、地理,是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常识。可是我们大多数人,虽有好奇心,却不曾真的好好了解过。
这本书,或可作为地理学的入门。全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
3月
01
《午夜起来听寂静》
作者: 周云蓬
这本书是周云蓬的诗集,只要听过他的歌,就会知道,他除了会唱,更会写,而且写得好。我很喜欢《清炒苦瓜》那张专辑,很轻,很灵,里面每一首歌都是一首诗。这本书精选收入周云蓬1999年至2016年间的诗作,其中有一些已经收录在《春天责备》里了,有一些则从未发表过。这本书是要读的,请老周赶紧出新专辑吧。
02
《被占的宅子》
作者:[阿根廷]胡利奥·科塔萨尔
胡利奥·科塔萨尔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还没有读过他最有名的《跳房子》,不过前两年读了他的一本小书,叫做《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已经见识到他神奇的脑洞,和独特的写作方式。
本书收录了《彼岸》《动物寓言集》《游戏的终结》三部短篇集,其中《彼岸》为中文首次出版,据说这本是第一辑,还会有后续。期待。
03
《世界哲学史》
作者: [德国]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这是一本很厚的书,如书名所示,写的是哲学史,作者是德国人。哲学史的书,我看了不少,因为记性不好,又懒,所以看新书温习,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本书我正在看,拿在手里怪重的,优点是写得特别明畅好读,和之前看《西方现代思想史》一样过瘾,并且他有不少篇幅写到了20世纪,这个很多哲学史都没有。
04
《极简进步史》
作者: [英国] 罗纳德·赖特
又是一本文明史读本,不到200页,但信息量很足。不仅梳理了人类自石器时代直至21世纪的今天,文明发展中所经历的好与坏,还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思,提醒今日的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要跌入陷阱之中,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灭亡,以及人类物种的灭绝。想看。
05
《路边狗》
作者: [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米沃什是享誉国际的诗人,不过他的思想随笔也是非常好读,并且值得一读的。之前在这里介绍过他的《被禁锢的头脑》,那是一本关于知识分子在极权体制下如何生存的书,结构比较完整。这一本《路边狗》则是一本随笔集,题材多样,读起来没有那么紧张。
06
《老家》
作者: 刘汀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写故乡的书。如果关注不止读书比较久,会记得我推荐过很多相似主题的散文集,比如前不久写过的《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以及《山中的糖果》《匠人》等书。所以比较关注这个主题,因为这也是我自己所面对的生命主题,离开家乡,漂泊不知所至。刘汀的这本书主要写的还是亲人,期待一读。
07
《散步去》
作者: [日] 谷口治郎
《散步去》是享誉欧美的日本漫画大师、《孤独的美食家》作画者谷口治郎的代表作,和我们一般以为的漫画主题不同,这本书写得不是少年英雄梦,也不是少女情怀,而是小镇上的日常生活——攀爬过微缩的富士山景,观察富有生趣的动物,欣赏不期而至的风景。
08
《致薇拉》
作者: [美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致薇拉》是纳博科夫写给妻子薇拉的书信集。他们的婚姻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纳博科夫几乎所有的作品,均题献给薇拉。这些信写于1923年至1975年,其中大部分写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纳博科夫的信中大多是最普通的内容,日常的生活、自己的创作、朋友的交往等,还有他自己为薇拉设计的填字游戏和字谜。从这些信件里,可以看到纳博科夫身上所具有的,同时也是他认为艺术家所应有的宝贵精神:好奇、柔情、善意和激情。
09
《此时此地》
作者: [美国] 保罗·奥斯特 / [南非] J·M·库切
又是一本书信集,写信双方为灭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和南非作家J·M·库切,我并不知道他们俩是怎么结识的。不过我挺爱看这种不那么正式的文字,从这里,方见作者卸下盔甲之后的本来面目。本书收集了他们俩从2008到2011年的书信对话,触及从文学、艺术、阅读、旅游、人生、死亡、家庭、婚姻、友谊和爱情等各种话题。
10
《百怪图谱》
作者: [日本] 京极夏彦
喜欢京极夏彦笔下的妖怪世界的,不要错过。这是他的妖怪画文集。收录了35幅京极夏彦亲自绘制与配文的妖怪版画作品。很适合收藏啊。
2月
01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白先勇
关于《红楼梦》的解说和著作数不胜数,而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白先勇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
他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白先勇借此细读机缘,仔细比对“庚辰本”与“程乙本”的差别,掂量一字一句的千斤之重与微妙意蕴,得以重新发现失落已久的“程乙本”《红楼梦》之美。
02
《职人志》
黄靖懿 、严芷婕
这两年,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匠心精神”,而“匠”其实就是“职人”。职人”一词来自日本,专指“传承守护着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并通过双手制造出良品”的生产者。职人对于制作有很执着的坚持,对自己的职业怀抱着极高的热情,不懈地投注心力于磨炼手艺,为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作品而努力。本书作者,两位对传统手工艺神往已久的90后设计系台湾女孩,在老师鼓励下花一年时间寻访隐藏在台湾各地的老手艺人。选取52种代表性行业,52位老字号传承人,以民国旧报纸+手绘的新形式,记录下正在凋零的传统手工艺之美。此外,她们对职人的工作场景、制作工序和工具都有相当细致的描绘,让读者除了欣赏作品之余,更可通过工具的形与象,细览职人的世界。
03
《从投票到暴力》
杰克·斯奈德
“冷战”结束后,人们信心满满地宣称促进民主的传播能带来稳定与和平,然而战火和冲突、流血和屠戮依然持续不断。卢旺达大屠杀、科索沃战争、频繁发生在印度和高加索地区的族群冲突始终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为什么民主化常常导致民族主义冲突?为什么有时冲突又没有发生?为什么国际社会的介入反而使冲突不断升级?本书以这三个问题为核心,深入研究了民族主义的四个经典案例:曾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德国、英国、法国和塞尔维亚。通过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指出,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敌意文化间的“古老仇恨”,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如今,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困境。作者评估了避免民族冲突的不同方案,继而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政策,以防止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04
《小说课》
毕飞宇
《小说课》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毕飞宇曾这样说:“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05
《大裂》
胡迁
《大裂》正如其名,是一本伤害之书。而这本书是作者胡迁对青春的一部反思之作。在这本小说集中,有15个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均怀抱同样一个任何人都无从回避的问题:如果注定有一场残忍的败仗,那你打还是不打?胡迁用爆裂的文字写作,用层层意象铺设出一条条离开“这里”的路,我们或许身处这里,可总要知道离开这里最远的路在何处。
他的小说中每一抹淡到几近透明的草灰蛇线都有繁复意象,语言平静,一丝滥情自溺的赘肉都没有,落在地上,望似滚珠,若去拈起,才发现是水银,凝重荒暴能让人从头裂开到脚,剥掉了一身的皮。
1月
01
《文章自在》
张大春
ღ 这是张大春继《认得几个字》之后又一本有关文化的作品。他以七十余篇文章演绎文章之道,既谈他对文章写作和当前语文教育的看法,剖析常人习焉不察的种种说话恶习,也示范各种写作技巧。同时征引苏洵、鲁迅、胡适、梁实秋、毛尖等古今名家文章各一篇,进一步阐述文章妙趣、语言美好。
张大春自己这么说:“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不过就是取法乎下而不知伊于胡底,到头来我们所接收的成果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
02
《春秋来信》
张枣
ღ 《春秋来信》是著名诗人张枣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七年前,张枣因肺癌在德国图宾根去世,享年48岁;七年后,张枣的这本《春秋来信》精装本出版。这本书的篇目由诗人生前亲自编定,收录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一共六十三首。凭借这本诗集,张枣为汉语贡献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他也成为当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中的第一首诗《镜中》,现已成为张枣流传最广的作品,歌手周云蓬、钟立风分别为其谱曲,广为传唱。张枣的诗歌声誉,仍然还在与日俱增。
03
《毒木圣经》
芭芭拉·金索沃
ღ 芭芭拉·金索沃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美国人文领域最高荣誉“国家人文勋章”获得者。迄今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其中有5部全美销量超100万册,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毒木圣经》以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作为叙述者,将历史的洪流与人性的幽微交织,犹如一片绚烂神秘的森林,美丽凄切,令人震撼。故事讲述了普莱斯牧师带着妻子和四个女儿从美国来到比属刚果,把种子、蛋糕粉和圣经带进了遍布毒木的丛林。牧师眼里,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满是需要救赎的灵魂。然而,他不但没能拯救那些“无知”的土著,反而将一家人拖入了危机四伏的动荡人生。
04
《只是孩子》
帕蒂·史密斯
ღ 这本书是理想国的精装再版。《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书中讲述了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05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尤瓦尔·赫拉利
这是《人类简史》作者的又一本关于未来的力作。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zui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查看:《2017年新闻传播学年度书单(50本)》
点击图片查看:《2017社会学年度书单(100本)》
学术志
是学术中国、知深的新家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学术知识服务不变,欢迎回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