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题目:定性研究概念与类型的探讨
来源 | 质化研究(ID:zhihuayanjiu)
编辑:学妹
一
题目:定性研究概念与类型的探讨
作者:风笑天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大多数文章中提到的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质化研究、质的研究指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四种译名不存在优劣之分,使用哪一种可以说只是学者的个人喜好而已。之所以更倾向于使用"定性研究"这一概念,主要考虑的是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习惯和误解,是为了更明确地告诉读者定性研究也是一种类似于定量研究那样的,有特定的哲学基础、特定的视角和策略、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技术的具体研究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定性研究首先分为以"深入实地"为特征的实地研究、以"专注于文本"为特征的各种文本研究,再加上以"研究对象数目"为特征的个案研究、以"建立理论为目标"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及以"影响和干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动研究,这五种研究方式可以看作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研究类型。
推荐:本文作者是一位知名的量化研究者,以量化的视角来看待定性研究,展现了不同于纯粹质性研究者的思维框架和叙述逻辑,本文可以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文献资料。
二
题目:质性研究如何教
作者:曾妮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质性研究如何教"这个问题伴随着质性研究在国内的推广而得到重视,但由于"研究方法的知识"以及"质性研究的知识"的特殊性,这一研究范式并不容易被习得。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经过四期的实践,已经在质性研究方法的教学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将这种经验总结为"浸润—反思"式学习,这是一种以"浸润"为先导,以"反思"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建和而不同的学习型组织和实施知行合一的案例式教学,使得学习者能够沉浸在质性研究的理解和行动之中。学习者既能够通过反思实现经验的及时转换和深度加工,又可以通过浸润促成内隐知识的获得和保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与参与课题研究(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有所不同。"浸润—反思"式教学不仅强调学习者实际从事质性研究的行动目标,而且更加重视其学习目标,并且赋予成熟行动者更多教育责任。正是因为课堂教学在质性研究的学习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认为,针对这种形式的研究和实践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推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研究者不但自己可以做好研究,还要教会别人怎么做好研究。这一篇是质性研究方法教学研究主题的一篇不可错过的文章。
三
题目: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
——基于NVivo10的质性研究
作者:李悦池 姚小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要:高校女教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了解其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对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119份访谈资料,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对高校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质性归因分析。研究表明高校女教师在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角色影响下,科研、工作与家庭不能良好兼顾,工作晋升压力大,投入和产出不均衡是导致其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推荐:职业倦怠是一个老话题,但是作者以新思路切入,特别是质性研究工具NVivo10的应用,这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范本:新瓶是可以装旧酒,而且能够出好文章。
四
题目
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
——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
作者:张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摘要:混合研究方法产生于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激烈争论,目前已经成为"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量化、质性和混合研究三种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认识混合研究方法,本文剖析了混合研究方法的类型和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用一个研究实例分析了"完全混合同时同等地位的设计方案",概述了教育研究中应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目的和意义,思考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启示。
推荐: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研究范式争吵了这么多年, 混合研究以其兼容并用的特点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的新宠,在2017年少数几篇混合研究的文章中,这篇文章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是值得参阅的一份重要文献。
五
题目:混合案例研究法:
混合研究法在质性-实证型案例研究法中的导入
作者:唐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现有案例研究方法本质上属于质性—实证型,其难以解释近年来多案例研究、案例调查技术、案例文献荟萃分析等案例研究逻辑的兴起。基于理论演绎逻辑,将塔沙克里等提出的混合研究方法论及其知识体系导入现有质性-实证型案例研究的思路、设计及成果3个方面,提出聚焦案例,将混合研究逻辑导入12个质性-实证型案例研究步骤的混合案例研究法。不仅更好地解释了近年来案例研究方法论界兴起的各种定量与混合研究思路,而且系统梳理得到了混合案例研究法的理论及知识体系。
推荐:本文作者基于混合研究的范式,创造性提出了“混合案例研究”的概念,这既是混合研究理念的一次落地,同时也是案例研究方法的一次延展,这种创新性思维和研究值得借鉴学习。
六
题目
扎根理论编码的“理论鸿沟”及“类故理”跨越
作者:景怀斌 中山大学
摘要:以基本社会过程为追求的扎根理论在揭示社会机制方面有独到作用。然而,在达成"理论"的思路、方法上,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理解不同,且理论编码过程实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鸿沟"。人类以"意义"为存在本质提示我们,不同文明的"意义"认知或思维方式有着扎根理论方法论的功能。中国传统的"故理类"思维方式可以转换为扎根理论的"类故理"编码——"类"是基于事物属性的类属抽象心智过程和概念表达;"故"是"类"的因果、条件或过程的关系化;"理"是"类"与"故"构成的事物作用机制的概念形式化。"类故理"是递进的理论抽象、超越过程,它能有效地填补扎根理论的"理论鸿沟"。
推荐:扎根理论执行中最难的部分是编码,这既需要反复操作的经验性学习,也需要思维建构的理论性学习,本文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类故理”思维和扎根理论结合,指出了一种的新的思考方向和本土化的尝试。
七
题目: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
——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
作者: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微信书写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如下特征的转变:人们基础生活开始遭遇到频频的颠覆;现实社会生活功能紧迫性的改变在倒逼着社会结构的种种转型;网络式平面化世界的日益凸显;信息的网络搜索而非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成为一种知识生产的常态;移动互联致使时空碎片化;去中心化生活空间形成;金融驱动消费时代到来;微信群上的点击互动、分享鼓励成为一种团体性生活的基本模式;与一种虚拟空间的群的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世界共同体的场景想象更为突出和真实。对人类学家而言,这种状况预示着一种微信民族志时代的来临,它是基于文化转型的一种觉悟。
推荐:在人类学眼里,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田野,是可以研究和发掘的宝藏,本文作者以其极为敏锐的学术嗅觉,将微信这种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手段纳入研究视野,并第一次提出微信民族志的概念,也是所有学术研究者都应该学习的范本。
八
题目
在新闻室做田野:
作为方法的新闻民族志研究
作者:白红义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民族志成为新闻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透过这种方法所揭示的新闻生产的"秘密"至今仍是我们理解新闻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字技术正在深入影响新闻业,在此背景下,这种研究方法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仍有其充分的价值所在。只是,在方法实践层面上,不同路径和不同环节都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推荐:本文对新闻民族志的概念进行了普及性的展现,对于民族志研究的学者是一篇很好的理解方法精髓的作品。
九
题目: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反思与建构
——从方法论的“中心-边缘”困境谈起
作者:李淼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揭示了质性研究方法 "中心-边缘"困境的历史与文化根源,及在此困局影响下非英美地域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化和失语的境地。英美质性研究方法与技术占据着主导智识生产的"中心"地位,非英美学者及其本土研究被贴上了未"现代化"的标签。为打破这一局面,本文着力问题化英美质性研究方法所依托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浅析中国哲学思想为质性研究留下的宝贵遗产(如整体观和变化观),以呼吁学界同仁投入到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问题的讨论中来。
推荐: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学术界仍处于学习、借鉴和模仿的阶段,但是所有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都将走向本土化,本文作者注意到了研究方法再“非英美地域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化和失语的境地”,并通过缜密的学术推理,呼吁国内学者投入质性研究方法本土化的道路上来。
十
题目: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
作者:何丽王建平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失独者丧子后宗教应对的表现。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5名有宗教信仰的失独母亲(3名佛教徒,2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者的宗教应对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死亡归因、智慧领悟、来世探索、仪式运用、宗教团体的支持。结论:失独者在丧子后会采用宗教应对,宗教是失独者哀伤平复历程中的积极资源。研究失独者宗教应对对于失独者的哀伤辅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推荐:这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篇研究,其特点是:首先,选题比较独特,如作者所言:“宗教在压力的应对领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其次,本文写作结构比较规范明了,适合质性研究者学习。
精彩回顾 点击标题查看
学术志2018开年大课,
大咖开讲,在这里你可以畅快学习!
最重要的是,
开年大课里的大咖课全部免费!
长按识别海报中的二维码,
点击“免费报名”之后即可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