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间再无北洋大学

2018-03-07 十八 学术志


来源 | 学术志(ID:xueshuzhi001)原创

作者 | 十八    编辑:学妹


前言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天津大学,后河北工学院复校,即为现在的河北工业大学,而经历并校风波之后的天津大学再也恢复不了北洋大学的名号。这所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学,如流星般耀眼,也如流星般陨落。



自强之道,育人为本


1895年,刚刚经历过鼠疫洗礼的香港东华医院迎来了俩兄弟,他们并不是来看病,而是来参加一场考试。这场考试不同于中国传承千年的科举考试,而是效仿西方进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考。


1895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李鸿章恨恨地签下《马关条约》,这位最屈辱的爱国者72岁高龄还在思索着如何挽狂澜于既倒,用尽自己生命最后一口气为大清续命。同李鸿章一样思变的,还有时任直隶津海关监督的盛宣怀。这位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晚清重臣,终于在日本明治维新中找到了答案: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在盛宣怀的主张下,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除科举之外的人才选拔制度,一批新式学堂在华夏大地上点燃新式教育的圣火。此后的百年间,无论是战争还是文化浩劫,教育的圣火生生不息。北洋大学便是第一所新式学堂,中国高校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行龙图”象征着其绝对的地位,无数的人才将从北洋大学走向社会各界,他们正是盛宣怀所期盼的“自强之才”。


在香港东华医院应考的俩兄弟便是第一批“自强之才”。哥哥叫王宠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洋大学矿冶门,后成为世界最早的金属锑研究专家,他在国际上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锑王。弟弟叫王宠惠,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北洋大学法律科,后以法律科第一名毕业,获得中国第一张现代国立大学文凭,再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30岁便出任民国第一任外交部长,更是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从香港到天津,所去数千里,对于那时连雪都没见过的兄弟俩,北洋大学没有让他们失望,在这所大学里所收获的知识让他们的一生光耀十足。


1900年王宠佑毕业后不久,北洋大学矿冶专业迎来一位面容憨厚的大一新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位典型的技术男。他的梦想也如其面容般朴实,学习好工业技术来使国家富强。但是他没有成为某种金属之王,因为他经历了1905年的大事件——废科举,这让他赶上了第一波公派留学热潮。同样在耶鲁大学,他的眼界被极大地拓宽了。他认识到单一的工业技术是无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他转而学习经济学。世界少了一位“金属之王”,但多了一位经济学泰斗,他就是1957年提出“新人口论”的马寅初。2017年天津大学以马寅初的名字成立经济学院,他的半身铜像与刻有“行龙图”的北洋大学堂标志建筑相望而立。


在今天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北洋广场上,除了标志性建筑和马寅初半身铜像外,还有一尊半身铜像为后人瞻仰,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师生献上鲜花来祭奠这位英年早逝的伟人,他就是张太雷。1915年张太雷进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算是王宠惠的学弟,出身贫寒的他梦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带着母亲过上小富即安的日子。但在北洋大学期间,他深受李大钊进步思想的影响,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不容易践行的道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毕业那年,他带着同学们参加了1919年那场五四运动,见到了李大钊本人,并深受李大钊赏识。从那以后,律师不再是他的梦想,成为震碎旧世界的惊雷才是他要去完成的使命,那时候他才改名张太雷,原名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1927年张太雷领导广州起义英勇就义,享年29岁,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单从其履历就可知张太雷何等年轻有为,倘若没有牺牲,他也是一个能够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伟人往往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年纪一般都比较大,一生功勋卓著才被称为伟人。但是在我看来,舍弃个人之功名,而为民族家国之奉献,这样的人亦可成为伟人。


▲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


乱世行歌,七星灯火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学习之外,并没有打豆豆的环节。北洋大学建校之初,聘请美国人丁家立为总教习,参照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办学,为中国教育增加了打豆豆的环节。他将体育项目第一次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极大地释放了年轻人的朝气,开大学体育比赛的先河。1914年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将其扩展到摄影队、国剧研究社、篮球队、体操队等,开社会之风气,引领社会之潮流,成为今天大学社团的雏形。说来也巧,赵天麟也毕业于北洋大学法科,也是王宠惠的学弟。1915年,赵天麟总结北洋大学20年办学经验,提出“实事求是”四字校训,一直承袭至今。


一所大学的精神体现,第一在校训,第二在校歌。1934年,时任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这个后来充满争议的人物提出征集校歌,这对于师生来说又是一件新鲜事。次年他邀请了著名词作家廖辅叔和著名曲作家萧友梅为北洋大学撰写校歌,“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传唱至今。


三十年代的中国,早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东北大学被迫解散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日本雄踞东北虎视眈眈,北洋大学也自此开启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流亡岁月。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为了保留中国教育的血脉,平津高校陆续内迁。众所周知,这次内迁诞生了中国高等教育最闪亮的明珠——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还有西北联合大学,由北洋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组建。之所以西南联大声名赫赫,而西北联大默默无闻,究其原因,我认为西南联大组建高校后来都复校了,延续了自己学校的理念。而西北联大中,除了北洋大学艰难复校之外,北平大学荡然无存,北平师范大学演变为北京师范大学,但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北平研究院归属中国科学院,早已不复当年之锐气。


西南联大昙花一现,而西北联大将教育的火种留在了西北。1938年教育部拆分西北联合大学为五所独立的国立大学,今天的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医学院等均源自于那次拆分。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抵抗这次拆分,坚持北洋大学的名号,激怒众人后带着北洋大学200多名师生愤而前往四川复校,后又辗转贵州多地,只为保留纯正的北洋血脉,直到1946年返回天津复校。李书田,他抗议教育部指令,用严苛的北洋制度要求其他联合高校的师生,他触犯众怒被其他院校的学生用木棒撵出办公楼,他固执己见不屑于与其他高校为伍,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伙人,也不是一个听话的教育家。但他是一个好校长,他在激荡的岁月里保留了北洋的名号,只因这是一所有着特殊意义的大学,北洋的名号不能从他手中失去。


1937年迁入西安的各大高校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山西临汾失守,日军直逼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西迁的师生再迁至汉中,先经闷罐货车到达宝鸡,再徒步千里到达汉中,一路过渭河,越秦岭,渡柴关,涉凤岭,跋涉千里。这一路上,北洋师生高唱北洋校歌,虽艰难困苦,但意气风发,这种境界像极了乌台诗案后的苏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938年,汉中这座小城迎来了一大群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穷困潦倒写在脸上,但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西迁的高校在一座天主教堂安顿下来,部分北洋学子则安顿在七星寺。当时的办学条件与电影《无问西东》中展现的西南联大并无多少差异,烂泥房子,门窗失修,夏雨冬雪均无遮拦。所不同的是,西北联大没有“静坐听雨”的境界,所有人都在为升学而拼命学习,因为成绩不合格会被开除学籍。1941年在七星寺分校就读的师昌绪(国宝级材料科学家)就是一个夜读的典型,他与舍友高景德(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因学习时间不同几个月都见不到一面。用“刻苦”来形容这群学生已经显得有些无力,“拼命”或许才能表现这群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状态。七星寺灯火通明,当地居民为了描述学生刻苦学习的状态,将之称为“七星灯火”,并以此勉励自家孩子学习。化用苏轼的《定风波》来表达我对“七星灯火”的敬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风停雨晴已是满腹纶经。


▲油画:《七星灯火》


世间再无北洋大学


时间来到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并校定名天津大学,成为众多以省市名称命名的大学之一。1952年院系大调整,天津大学遭受重创,很多优势学科并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高校,虽也得到一些强势学科,但是失去的远远大于得到的,校址也由桃花堤迁入今天的天津七里台。1958年,河北省委恢复河北工学院,即为后来的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想恢复北洋大学的名号,各方校友也一直在致力于恢复北洋校名,但一直徒劳无果。


北洋,这个带有深深历史烙印的名词,这个让李书田不惜触犯众怒也要守护的名号,最终在1951年9月22日消失了。承继北洋的天津大学,在新时代开启新的征程,但世间已再无北洋大学。


我在详细了解北洋大学校史后产生了一种羞愧感,羞愧于我们这个时代已无“七星灯火”之精神,而是在游戏人生中迷失自我,羞愧于自强之道在育人的理念存亡绝续,羞愧于自己在浮躁的社会中未能坚守“实事求是”的信念。学子的家国情怀一再让位于现实,个体的功名利禄穿上理想的外衣,这是我所感受到的羞愧感。


我无意谈高晓松式的大学之道,只是在了解历史之后产生的一种喟叹。无论是北洋大学还是西南联大,他们都是可爱的,只有可爱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可爱的人。这才是我眼中教与学应有的模样。


天津大学的校徽主体是“北洋盾”,在校园的方方面面仍保留着北洋的印记,天大人也经常自称北洋人。但是有些东西是回不去的,那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学不会,也学不像。所幸的是,天津大学在那些伟大的人所订立的框架下不断发展,各方面成果都无愧于曾经的北洋,核心的东西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扬,只是它不再叫北洋大学而已。


北洋大学,曾名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堂,落址天津。

1895年10月2日,盛宣怀首创,丁家立任总教习,开现代教育之先河。

1899年,第一届学员毕业,王宠惠活得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

1913年,北洋西学学堂改名国立北洋大学。

1915年,校长赵天麟拟定校训“实事求是”。

1935年,校长李书田邀人谱写北洋大学校歌。

1937年,西迁西安组建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西迁汉中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45年,天津收复,国立北洋大学复校,李书田第二次出任校长。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天津大学。


56年短暂而漫长的岁月,北洋大学只是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天津大学标志建筑


作者简介:十八,追求十分,爱好有八。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在读。


学术志开学送好礼时间:3月6日—3月8日


点击图片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