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命名的那些尴尬事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原创
作者:梆博士 编辑:学妹
中国的大学命名有一个特点,
绝大部分高校你可以根据名字判断其大概在哪个区域,
甚至在哪个城市,
因为他们的名字就表明了必要的信息,
但是也有些学校仅仅从名字判断的话,就要南辕北辙了,
我们简单的枚举一下,
大家如有相关的案例,欢迎文底留言补充。
最“尴尬”的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重点高校,211,河北财政支持,
但是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毕业生也很大部分留在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的校址是在天津,而且一直从未离开过天津。
但其管理却是属于河北省,
是全国唯一的“异地办学”的211高校。
河北工大历史,
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北洋大学,
天津从1949年解放一直到1958年,一直是直辖市,
而1958年2月被撤销直辖,并入河北省,还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
然而1966年,河北省会又搬到了保定,天津恢复为直辖市。
这段历史可以简单理解为天津和河北来了个闪婚闪离,
但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当时的河北工学院,
作为这场不成功的婚姻需要分配的共同财产而当时天津是大城市,
而河北穷得连个像样的省会都没有,
该校师生本来就不愿搬迁,
他们直接上书国务院,
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高校等单位不宜搬迁”,
于是河北工学院就留在了天津。
而当时评211工程时,
河北省本来倾向于另一所根正苗红的河北大学,
但当时举全国之力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中,
发电机组核心技术研究中河工的专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再加上确实优势学科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突出实力过硬,
再加上当时该校毕业的国家领导人支持,
于是在关键的专家评审中压过了河大,
当时实际上让河北全省教育界面目无光…….
虽然都算亲生孩子,
在别人家养的打败了自己亲手养的,
这算怎么回事….
更尴尬的情况是,河北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的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生在天津生活时间长,根本不认同河北人的身份,
纷纷在天津就业,
为天津建设培养人才,
等于是苦哈哈的河北把有限的经费、优秀的人才直接培养之后送给了天津,
这可能是全国最尴尬的一个财政投入。
河北出钱,出优秀毕业生,最后都给了天津,
基本对河北省经济建设没什么贡献,
也使得这所大学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也就有那个河北人民最苦逼的说法了,
但大学整体搬迁基本不可行,
划归天津市管理河北又坚决不干,
于是这么多年只能维持现状,
等待后人去解决了。
最“风口”的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全国最著名的“两电一邮”的代表,
电子科技大学确实是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大风口,
所有的专业都是通信、电子、互联网等相关专业,
再有时下兴起的大数据、AI、新工科等概念的加持,
火了一波又一波。
不过,恐怕不少同学看到“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名时,
都会觉得,前面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
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
据说这个奇怪的校名的来源,
是因为80年代末,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本来想改名为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英文名都改成了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ESTC)
但同行是冤家,
另一家电子行业的老牌强校
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出反对,
你前面加上中国两字气势不就比我们压过一头了吗?
结果成都方面申请“中字头”的努力失败,
又好马不吃回头草,坚决不愿再戴回“成都”的帽子,
于是就干脆也不“中国”也不“成都”,
就叫“电子科技大学”了。
但“电子科技大学”如果简称就成了“电大”,
说出去不好听,于是还用原来的简称,还叫“成电”。
所以一般就是成电、西电和北邮,
是信息时代的排头兵,
这三所学校是那些考不上清华的工科生最物美价廉的选择,
毕业了,去军工单位科研院所,
去华为去中兴、
去腾讯去百度去阿里,
都是几百人的过去,成为最抢手、踏实认干的码农。
最“神秘”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可能不少北京本地的同学都不清楚帝都还有这么一所高校,
但实际上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虽然校名听起来挺土气,
但内涵秀出来吓死人。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直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懂得中国政治结构的同学都知道,
这个可比神马教育部直属,科技部直属要牛气多了。
一般在提前批招生,需要政审。
学生毕业大多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机要员的工作。
稳定、踏实,说出来上班的单位吓死人。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93年定现在的这个校名之前的名字,
说出来能吓跪一票人:中南海业余大学……
该校虽然规模不大,在校学生总共才不到2000人,
但历届校友中已有50余人曾担任省、部、军级和国家局级领导职务,
300 余人担任国家部委和各省司局级领导职务。
作为一所前身是给中央提供机要人员的特殊高校,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并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
属于提前批,就像解放军系统诸高校一样,需要通过政审。
不过北京还有所容易混淆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那个确实就是所高职…..
而且还有所骗人的野鸡大学叫“中国电子科技学院”,
在百度上还能搜到他们的官网……
最“民办”的长安与东华
在大学改名的风潮中,
大部分学校都会起一个牛气冲天的校名,
但长安大学则是典型的改校名失败的例子。
当年受90年代末-21世纪初世纪大扩招,
以及“985”“211”工程的刺激,
一批传统工科强校纷纷迈上了多元化建设综合大学的道路。
虽然补齐那些缺失的学科并形成战斗力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但转不了型咱们可以靠改名嘛!
反正对于当时绝大多数高考考生报志愿主要看校名的情况来看,
换个高大上的校名真的能给自己学校分数线提不少。
长安大学的实力实际上相当雄厚,
211工程工科强校,其桥梁,隧道,公路,车辆工程
等专业的水平都是全国一流。
该校原名西安公路学院,实际上在行业内非常响亮,
在全国高速公路大发展的背景下,
其毕业生很多成为总工、设计师,
当然也有很多成为交通局的贪腐官员,
毕竟公路建设是投入巨大的领域,
对于有抱负的青年来说,长安大学的王牌专业绝对是货真价实。
但换的校名——长安大学,
本来想取十三朝古都长安之意,
大气磅礴典雅厚重,
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听起来就和不少民办三本高校一样。
尤其是在民办高校扎堆的西安,很难从一堆民办高校中区分出来
这也成为其更名的一大伤。
类似的还有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
原名为:中国纺织大学。
本来“中国纺织大学”这个从1985年开始,
已经用了15年的校名实际上并不差,
和学校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接,
并和该校以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服装设计等纺织
相关行业为优势的定位非常相称。
而且“中国纺织大学”的校名里还自带“中国”二字,
高校圈里的人都明白,想在大学名字里加上这两个字得有多难。
但也不知1999年该校的校领导怎么想的,
因为当年一时的纺织行业不景气,
害怕影响学校招生
就改成了现在的“东华大学”。
结果,就跟民办学校区分不开了。
最“错位”的河北大学、
河南大学、江苏大学
一般来说,以省来命名的大学都会设立在省会城市,
我们潜意识当中也会这么认为,比如河北大学应该在石家庄,
但是,很多河北省内的学生可能都不知道河北大学在保定,
而不是石家庄,
更别提全国的老百姓了,
同理,河南大学在开封而不是郑州,
江苏大学实际上并不在南京,而在镇江。
就不再赘述。
简单说说江苏大学,
江苏省外的同学可能90%以上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以前的发展中行政区划的变迁导致的错位。
江大的命名也和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有关,
南京从1927年到1949年解放期间一直是国家首都,
就像现在的北京一样属于中央直辖,
而江苏当时也像现在的河北一样处境尴尬,
其省会一直就设在镇江。
一所位于镇江这个GDP在江苏省内排名不高的地级市的高校,
在江苏这个名校林立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里,
能拿到以省为名的高规格,
江苏大学确实也是很不容易。
南京有南大,苏州有苏大,无锡有江南大学,
所以基本也不会去眼红江苏大学这块金字招牌。
最“中央”的地方大学
前几天,朋友圈被一则新闻刷屏,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成立,
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改制更名而来,
驻地在河北省廊坊市,
而另一所容易混淆的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首都北京,
还有一所中国刑警学院,坐落于辽宁沈阳。
还有一所类似学校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隶属于司法部
坐落在河北保定市,
这几所大学都是中央、中国命名的,
但是基本都在全国各地,
类似的还有中国医科大学在沈阳
中国药科大学在南京
中国民航大学在天津
中国矿业大学是北京和徐州,
中国石油大学是北京和青岛,
中国地质大学是北京和武汉。
未来筹建的中国能源大学、中国康复大学在山东
这些挂着中国字样的大学很多人认为在北京
但是实际上分布在各个地方。
▷本文为学术志原创,如媒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部分资料参考资料各大学官网等
各位读者觉得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大学命名?
欢迎文底留言补充
▼
三天两晚
学君和你一起死磕论文
今日推荐公号
☟
考博圈
考博成功经验的分享,
各种论文、学科干货不时发放,
揭秘考博中不常为人所知的事情
☟
《北大清华教授不足七成教本科:“教授全员上本科讲台”还有多远?》
《女人渣鉴定指南》
☟
扫码关注可获取更多文章及考博经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