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襄博文物 | 佛寺发轫——黄褐釉陶楼

襄阳市博物馆 襄阳市博物馆 2023-04-30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因素,如风雨侵蚀、战乱频繁等,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建筑大多荡然无存,时代愈久愈是如此,我们只能从文献或文物遗迹中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汉代较为普遍地用于陪葬的陶楼模型明器,就是我们研究古建筑最好最直观的材料,可使我们一窥汉代建筑艺术的面貌。2008年10月,在樊城蔡越一个建设工地内发现了1座三国初期的大型多室砖墓,考古人员普遍被墓中前堂发现的一匹青铜马所吸引,或者对后室双棺内为墓主人陪葬的金银玉器所惊叹,而对清理西过道时置于中间已残破的陶楼没有过多关注,只认为就是1件普通的釉陶楼而已,与过去发现的东汉或者西晋釉陶没有多大区别。但到后来进入室内进行拼对、复原和深入研究过程中,才发现它是一件极不寻常的陶楼模型明器。
馆藏文物

陶器篇


黄褐釉陶楼↓


黄褐釉陶楼通高104厘米、进深31厘米、宽33厘米。体施黄褐釉。陶楼出土时,已倒塌,经我馆文物保护专家近一年的修复后才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目睹它的建筑神韵与艺术风采。
陶楼由门楼、院墙和二层楼阁组成。院墙的平面呈长方形,左、右、后三面墙顶盖双坡式檐瓦。前墙较高,上承双面坡屋顶,前坡下有两根八边形廊柱相承,廊柱和前墙以两横梁相连,后坡檐搭于左右围墙之上,形成门楼。两廊柱下有熊形柱础,内侧有两根拴马桩。前墙中部开一大门,两扇可开合门扉,门扇上部门枢装在门内顶部横额两端的圆孔中,下部门枢安在臼座内,门之相合处呈斜面,门下部有门限,每扇门扉上堆塑两羽人和一衔环铺首。大门右侧开一单扇小门,门扉上堆塑一羽人。大门左侧的墙下部有一个上为圆形、下为三角形的孔洞,可能是供家禽家畜进出之用。大门右侧前墙上开有一“井”字形花窗,花窗下有一熊。
院内有两层楼阁,底层楼阁前墙开一大门,两扇门扉,门扉上装饰竖向条纹,门上方墙上装饰网格纹和竖向条纹,左、右侧墙壁上方各有一长方形窗,五脊四注式腰檐,正脊和垂脊末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其上以四熊托起平座,平座四周施勾栏,平座上承第二层楼阁,四壁装有百叶窗,五脊四注式屋顶,脊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顶部正中立有宝刹(相轮),底座镂空,近半球形,镂刻出母子熊斗虎图案,上为七重覆豆盘状相轮,顶立一月牙形兽。屋顶有瓦垄,瓦垄末端模印圆形云纹瓦当。这件陶楼体量较大,气势恢宏,且细部刻划到位,是研究东汉至三国时期建筑艺术的杰作。

//    延伸阅读    //

该陶楼首先是中国传统的造型,门窗、屋脊、斗拱等莫不显示其为砖木结构的楼阁,整体与各地发现的陶楼模型没有大的差别。但细观该楼,又有一些特色鲜明的装饰,如大量的熊形底座、门上颈挂佛珠串的小羽人装饰及楼顶上的七重轮盘等。熊是中国古老的图腾,具有超人的能量和坚定的信念,后演化为佛教中的大力士。羽人是体生双翅能飞翔的神奇人,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承载着“羽化升仙”的思想,汉魏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在对道教依附和借鉴的基础上,羽人由升空的神仙变成了飞天、飞仙和天人等佛教形象。这也是佛教中国化和道教、佛教由混合到各成独立体系的发展历程。也有学者根据楼顶上的羽人和七重轮盘这些特殊装饰的研究,初步认定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浮屠祠”的模型,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楼阁与佛教相结合的建筑塔型结构,为研究当时的楼阁式建筑及佛教的传播与流行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由襄阳市博物馆提供,原文刊于襄阳市博物馆编著的襄阳文物丛书《襄阳瑰宝巡礼》,阅读原文请查阅该书。



襄阳市博物馆


 · 地址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号

襄阳博物馆


 · 开放时间 ·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

(参观者16:00停止入场,16:30离馆)

闭馆时间为每周星期一

(如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开馆)



 · 交通 · 

市区乘1、6、8、13、14、21、24、28

29、307、512、517、536、537路公共汽车到十字街站下车



 · TIPS · 

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文字:刘江生

编辑:李丹琰

校对:尹梦媛

审核:尤冬冬

终审:卓为健

运营:襄阳广播电视台

本公众号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得转发、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