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经典资源库: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陈子昂的这首诗,仅仅四句,二十二个字,却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这首诗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呢?且听专家详细讲解。

【诵读】

诵读专家:翟弦和(演播艺术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3141y101l

【书写】

书写专家:解小青(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教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314vnm2ee

【讲解】

讲解专家:蔡泽旭(北京六十六中学高级教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314xxwgi7


《登幽州台歌》讲解
专家 | 蔡泽旭(北京六十六中学高级教师)


大家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李白、杜甫等对陈子昂有极高的评价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文改革的先驱。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在政治上针对时弊,提出过一些改革的建议。作为谏官,他多次对武则天诸多弊政,例如任用酷吏、多疑滥杀、倡导告密、罗织罪名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表现出了杰出的胆识。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三十八首》等作品,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而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星,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都对陈子昂有过极高的评价。而且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也践行陈子昂的主张。使之得以发扬光大。仅凭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力,就可以知道陈子昂对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贡献有多么巨大。所以,他文学革新的业绩和优秀的诗文创作成果,可以说是永载史册、光照千秋的。

陈子昂为何写这首诗?
陈子昂的惨痛遭遇和燕昭王的从谏如流


《登幽州台歌》作于公元667年的幽州,当时作者作为随军参谋,随武则天的侄子建安王武攸宜,平定北方契丹统治者的叛乱。当时唐军屡战屡败,主帅阵亡,形势十分严峻,而武攸宜又是一个做事轻率、缺少谋略的人。陈子昂直言相谏,希望他能够分清智慧和愚蠢,分清勇敢和怯懦,清楚敌我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以长击短,战胜敌人。他还愿带一万人马打先锋。

武攸宜把他的建议当成是书生之见,拒不接受,过了几天,陈子昂再度进言献策,结果惹怒了武攸宜,给予陈子昂降职处分。陈子昂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满腔热情,却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内心的抑郁、不平和愤慨是可想而知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他欲诉无门,欲哭无泪,满怀激愤,写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昭王即位之初,一心想招揽人才,而人们对燕昭王的诚意抱有疑虑,这使燕昭王很郁闷,后来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古代君王千金买马头的故事。燕昭王从谏如流,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士争凑燕”的局面,魏国的军事家乐毅、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都投奔燕国而来,这使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

燕昭王二十八年,在大将军乐毅的统帅下,联合秦楚三晋的兵力打败齐国,连下七十余城,直入齐国首都临淄,并烧毁齐国的宫室和宗庙,报仇雪恨,威震天下,使燕国从一个内乱外患,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了一个富裕兴盛的强国,燕国因此也达到了全盛期,燕昭王也成为名垂千世的一代明君。陈子昂此时此地所怀念的古人,就是这位燕昭王。我们了解了陈子昂当年在幽州前线的惨痛遭遇和燕昭王从谏如流,招贤纳士,成就大业的一些情况。就很容易理解《登幽州台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表现的是一个爱国志士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愤


《登幽州台歌》的内容是这样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没有机会在古代见到燕昭王那样尊重人才的英明圣君,如今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尊重人才的后人,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孤独的我,只能留下伤感的眼泪了。

全诗只有四句,明白如话,不存在对文字理解的困难,但对于“后”字的理解却颇多有歧义。诗中的“后”,应该是指当今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而不是指“古人”即燕昭王之后,因为在燕昭王之后,招贤若渴的明君,也还是有不少的,例如三顾茅庐的刘备就是一个。作者在这里,是在慨叹自己没有机会遇见像燕昭王那样招贤若渴的明君,因而自己的抱负才华难以施展,作者主要的还是在慨叹自己的境遇,而不是在评判历史。所以“后”应该理解为作者所处的时代。

这首诗用最概括的话说,表现的是一个读书人或说一个爱国志士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愤。这首诗的情调是悲伤的,是不平之鸣,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叹息。他的内心还是渴望知音,难舍抱负,并没有完全绝望。如果他真的已经心如死灰了,那他就不会“怆然涕下”了。当然了,诗无达诂,我们也可以从更广义上,去解读这首诗,作者登台远眺,独立苍茫,因为这个台是古代的建筑物,不免会引起古今变异的感触,又因为眼前是空旷的天宇和原野,又不免会引起天地悠久,人生短暂,宇宙无垠,个人渺小的感叹。作者是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怀才不遇,所以又有些生不逢时的孤独感。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