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白露,全套《在水一方》送给大家!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邓丽君《在水一方》



▼哏德全葫芦丝《在水一方》


▼杜聪排箫《在水一方》


▼口哨、小提琴《在水一方》


▼笛子、古琴《在水一方》


▼萨克斯、钢琴《在水一方》


▼古筝《在水一方》


▼马头琴《在水一方》


▼其他版《在水一方》

白露

时间: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初十


中  文 名:白露

代表寓意:天气已经转凉

气候特点: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

风俗活动:祭禹王、酿白露米酒、品白露茶

风俗食物:清茶、米酒、龙眼、番薯

三       候: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

养       生: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白露 最美的节气,醉美的诗 !


白露是秋天天气转凉的象征,自古文人多悲秋,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渊明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萧瑟的秋天中,白露夜晚出现,清晨消散,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痴迷,为之作流传千古的诗篇。诗中之白露或晶莹,或圆润,或温暖,或寒冷,或思乡,千种风情,万种情思。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古代描写白露的诗篇里,感受环境的变化,感受古时的生活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移情白露,又以白露抒情,变化万千,令人向往,现在就来欣赏古代是如何描写白露的:


《秦风·蒹葭》

先秦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秋题牡丹丛》

唐·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凉夜有怀》

唐·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宿烟含白露》

唐·孙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郡中即事三首》

唐·羊士谔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悲秋》

唐·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送张光归吴》

唐·郎士元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相和歌辞·乌栖曲》

唐·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注:资料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管理员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