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震《唐诗宋词的风骨气韵》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点击关注 ► 聆听最美好声音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大家好,我是康震。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所作,杜甫为什么会在成都写这样一首诗呢?说来话长,早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二年,即公元758年至759年前后,杜甫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复杂的政治斗争,杜甫被免去了左拾遗这个官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个官实在太小,俸禄太低,不久关中地区发生旱灾和饥荒,杜甫无奈,只好带着家人弃官而走,他们先是来到了秦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想寻求朋友的帮助,后来又赶赴同谷,也就是现在甘肃省的成县(康县)一带。无奈在甘肃省境内,他的生活生计问题始终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犹豫再三,他只好下定决心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的年底,带着一家人奔赴成都。整个这一年可以说杜甫是逃难的一年,逃荒的一年,真是越逃越荒,越逃越难。


那么这次离开长安,也离开了洛阳,杜甫一生当中再也没有能够回转。这就意味着他永远的离开了当时的政治中心,也离开了他赖以施展政治抱负的重要的都城。来到成都,也许可以暂时缓解他在生活生计上的困难,但却不得不永久的告别了政治中心,这对杜甫来讲,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幸运的是他来到成都后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尤其是当时的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成都尹相当于现在成都市的市长,剑南西川节度使相当于当时川西地区的最高军政首长。他的老朋友高适此时也担任彭州刺史,也就是现在四川成都西北一带。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杜甫总算是在成都安了家,建起了著名的草堂。所以我们说这个草堂也是白手起家在众人帮助之下共同建成的。


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八月秋高风怒号”这指的是农历,如果换算下来应该是在9月份。这一场秋雨秋风,让杜甫刚刚建好的小家受了一点挫折,他作何感想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个三重不能具体来算,他说的是茅草做房顶是言其厚,也是说风太大了,把三重茅的房顶都得掀走了,如果这个茅草屋顶刮到地上还能捡起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房顶飞的还挺远,远远超出了追赶的范围。


更可气的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大家不要误会,杜甫绝对不是在骂南村的那些小孩子,而是一种无奈的自我解嘲。这些孩子太不懂事了,看见我们家屋顶刮跑了,不管我唇焦口燥的去呼喊,抱着我们家屋顶就到他们家去了。这说什么呢?杜甫就够穷的了,这屋顶也是大家伙儿给他盖起来的屋顶,可是南村的那些贫农比他更穷,以至于孩子们看见这飘来的屋顶(茅草)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公然抱茅入竹去”,说明那边的雨漏的更厉害。


所以我们说杜甫写诗总是话中有话,看似写了一句,其实带出来的意思倒可能胜过十句。这样一段极具黑色幽默的描写,恰恰意味着一场大风,一场大雨,穷苦的人们那真是各有各的忧伤。



杜甫接着写道:“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漏点雨咱也认了,最关键的是床上这被子它也不争气,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钱,总是不换棉絮,这棉絮时间长了都凝成块儿,盖在身上一点都不保暖,反而觉得冷飕飕的,加上孩子小不懂事睡相难看,一脚一踹,本来棉絮就不抱团,这小脚一踹,把棉花套子彻底都踹得乱了套了。


所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外边在下雨,房子里边也在下雨,裹着被子不暖和,小孩子一踹棉絮还给踹乱了,你说诗人此时此刻心头能不乱吗?乱的就像下的这雨一样。


不过如果只是下雨下的大家一团糟,那跟平常家的雨也没什么区别,杜甫之为杜甫,就在于总有画龙点睛之笔,他说:“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我睡不着,主要还不是因为漏雨,主要还不是因为被子冷,主要还不是因为棉絮让孩子给踹乱了,是因为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坐在床头发愁一直坐到天明。


他这一句与李白的两句诗特别的相近,李白说:“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半夜三更坐起来一个劲的叹气叹的什么呢?叹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如此破败,在风雨当中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乱呢?所以,我们说杜甫的忧伤有小家的忧伤,但更有大国的忧伤,在这样一个风雨破碎的雨夜里,杜甫想到的是小家淋着雨,大国难道不是也在风雨当中吗?


所以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什么时候才能有千千万万座宽大明亮的房屋,让我们这些穷苦人都住进去。这是什么理想?这是孔孟的理想,这是儒家的理想,儒家是什么理想呢?孟子曾经表述过这样的理想,我们把这一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分给百姓5亩大的宅地,种植桑树50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丝绸了,蓄养那些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吃肉了。每人家里都有耕地,官府不要去骚扰,干扰他们的生产,几口人家就可以不挨饿了。孔子孟子都是这样的理想,杜甫作为一个儒者,也会传承这样的理想。他多么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所以他甚至为此不惜下了一个誓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啊,只要大家能够马上住上这房子,我们家的人受冻挨饿都甘愿如此。孟子曾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我们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杜甫的境界似乎比孟子还高一些。他自己的孩子还没有照料好,他自己的家庭还很贫困,但他却依然为了大家的幸福,宁愿牺牲自己。


我想虽然“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誓言没有在当时实现,但仅仅作为一种思想的表达已经非常的可贵。所以我们说,后人为什么说杜甫是诗圣,一方面是指杜甫在诗歌艺术方面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杜甫在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创作方面,可以说是开创了与新的艺术的道路。更重要在于杜甫的道德和精神的境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杜甫去世的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他无法归葬到他的老家河南巩县,直到过了40多年之后,他的孙子杜嗣业历经坎坷,多方筹措,才将他祖父的灵柩迁回了老家,中唐的大文人元稹专门为杜甫撰写了墓志铭,在这篇墓志铭里,他高度的赞扬了杜甫的成就。


墓志铭的大意说,杜甫的诗歌成就向上继承了风骚的传统,向下开启了诗歌创新的先河,兼具各家之所长,自从有诗人以来,没有人的成就能超过杜甫。人们常常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雄放恣肆的诗歌,也许是可以跟杜甫相媲美的,但是如果论起排比声韵,沉郁顿挫集大成者,那李白和杜甫相差的还很远。


所以可见杜甫创作诗歌这种“民胞物与”(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出自宋·张载《西铭》)的精神,这种关怀民众的精神,真可以说是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像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举起了一柄道德的火炬,它不仅温暖着当世的人,也久久的温暖着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诗圣就是诗圣,他写下的诗篇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难忘的心史。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