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古琴水墨电影《山水情》,龚一老师演奏。
这首《山水情》的相赠,是感恩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改变我们生命的人。此曲表达了一种传承关系:通过教导弹琴,将老琴师自己的精神品质传给了渔家少。最后离开他走向茫茫山野中,重重山峦、呼呼的风响,比喻和象征文士所要面对的处境。反衬了文士的品质。“志比天高”正是其本体,充满了隐喻性。
《山水情》下
© 点击上方绿标,聆听最美音乐
听琴·交流·请加鹿七弦:luqixian777
此曲是曾荣获数种大奖的动画片《山水情》 的主题音乐。后由龚一老师改为古琴独奏曲。原片叙述了细雨绵绵的秋日,山高水深,琴声悠扬。老琴师与渔童结下了高山流水之情谊的故事。古琴独奏曲《山水情》 情趣淡泊,意境幽深,犹如一幅老炼简洁的淡笔水墨。
《山水情》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匠人精神。在动画中中担任古琴演奏的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年逾古稀的龚一在多年以后提起这部电影,仍然对其精良制作念念不忘。动画中老琴师的弹琴指法与真正的古琴指法是相差无几的。龚一先生回忆,当时为了完成指法的动画创作,好几个画师围着他,从不同的角度画同一个指法,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实在让人钦佩。老琴师在归途中病倒在荒野渡口,渔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里歇息,老人感到宽慰。翌日,老人病体康复,取出古琴,弹奏一曲,琴声把少年引到他的身边。少年学艺心切,老人诲人不倦,两人结为师徒。秋去春来,少年技艺大进,老人十分欣喜。但慰藉之余,思虑如何使弟子更上一层楼。一日,老人偶尔看到雏鹰离开母鹰独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豁然开朗。于是携少年驾舟而去,经大川而登高山,壮美的大自然,使少年为之神往。临别时,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送给他,然后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少年遥望消失在茫茫山野中恩师的身影,顿时灵感突来,他盘坐在悬崖峭壁之上,手抚琴弦,弹奏着心之曲,倾吐着对人生的赞美,悠扬的琴声在山间回响。这部动画片可谓中国水墨动画片的颠峰之作,其画面之精美已经远远超越故事内涵的哲理,把中国绘画的水墨技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古琴曲《山水情》一直贯穿始终,为这部著作添上了点睛的一笔!
古琴在影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老人一出场,身无他物,怀抱一把古琴。老人从病榻上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古琴,并非常珍爱地轻轻拂试。古琴是老人与少年进一步相处的纽带,是教琴、赠琴情节的基础,更是师徒二人传达心声的媒介。因此对古琴和古琴曲的理解,成为领会剧中人物性格及其内心情感的主要元素。
在动画短片《山水情》中,古琴是礼乐文明的象征,也是文士精神的物化。影片开场,天地苍茫,寒风呼啸,一位身着白色披风的老人来到河边,衣襟被风吹开,露出怀中的古琴。古琴被装在套子中,只有长长的琴穗飘在外面。直到老人摔倒在地,嗡的一声琴响,老人作为古代文士的身份便明朗了。
《乐记》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君子就是有修养的读书人。区别君子与野老的标准,就看是否精通音律。老人把少年用柳笛吹奏的旋律用古琴弹出,深深吸引了少年,于是便有了后面的教琴情节。
师生切磋琴技,不知不觉中,几片丹枫静静飞落。静的是少年学而不厌的专注,红的是老人诲人不倦的真诚,而那悠悠下落的感觉,与古琴婉转的音韵相和。西方交响乐像刮到天际的狂风,将人的心灵也一同刮走。而中国的丝竹音乐则像是秋日从树上飘落的红叶,仅仅只拨弄心灵的一根细弦,却同样动人心魄。片中的画面,是音乐与画面的和谐统一。
《山水情》表达了一种传承关系:通过教授弹琴,将老琴师自己的精神品质传给了渔家少年,最后离开他走向茫茫山野中,重重山峦、呼呼的风响,比喻和象征文士所要面对的处境,反衬了文士的品质。“志比天高”正是其本体,充满了隐喻性,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
(看到童子跪下接琴的那一刻我哭了,瞬间戳中泪点。)少年随老师登上山巅,兴奋之情未消,便面临师生的分别。世事无常、情绪的大起大落,让少年痛心不已。他怀抱老师临赠的古琴,拼命追赶老师的身影。无奈之下,把对老师深深的思念,化作了绵绵琴声。相比初遇老师时自己清新的笛声、水边感动鱼鸟的琴声,此时的琴韵格外凝重深沉,倾泄的瀑布、奔腾的巨浪、茫茫的烟海、突现的山峰、潇潇的雨丝、翻卷的云纹,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澎湃,有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的苍茫,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概,有凌青云啸九天歌的豪情。其间老师谆谆教导的身影、师生同舟共济的经历、临别老师的嘱托,恍惚于高山大河之间,化作了宇宙天地的无限与永恒。老师于茫茫的云雾中的回眸一望,若人若仙。少年坐于悬浮浓墨之上抚琴,若山巅若云端。二人仿佛相忘于江海,又好似相知于山水间,而师生之间的伦理深情,已经与天地万物分不清。这便是琴艺的最高境界,也是道的境界。
琴者站在山巅,远望天际。天空中,两只山鹰在琴者的注目下,各自分开。琴者知道自己也该放手让少年自己去飞翔了。
文化的传承,就此延续,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