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马谡
诸葛亮与马谡
我曾经去过几次成都的武侯祠,对祠中一副对联印象颇深:“能攻心則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末人赵藩所写,是对诸葛亮一生用兵和施政的肯定,很有些哲学思考的味道,极受后人推崇。诸葛亮南征,所采用的“攻心”战术,就是谋士马谡向诸葛亮提岀的。诸葛亮运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终于征服了孟获,解除了蜀国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和马谡善于“攻心”,但打仗未必是把好手。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未成功,便是证明。而马谡更惨,第一次带兵打仗,便全军覆没,直到今天,马谡是怎么死的,人们还是不清不楚,众说纷纭。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马谡是被诸葛亮杀的,并且下这个斩杀令的诸葛亮为此大哭一场,表达于心不忍却又不得不杀的矛盾心情,这便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书上记载,诸葛亮对马谡深加器重,在街亭失手前,一直关系不错,每次见面谈论兵法常常到深夜,诸葛亮怎么会挥泪斩马谡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发生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著名作家罗贯中描述道,诸葛亮为夺取天下,恢复汉室,于公元228年,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役。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是由赵云、邓芝带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一路由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突袭祁山(今甘肃);另外一路由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一定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马谡到街亭后,却自作主张地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副将王平劝阻时,马谡不但不听,还说:“我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都得请教于我,你王平手不能书,知何兵法?”甚至说出“置死地而后生”的一番歪理邪说。王平再次谏阻,马谡回绝道:“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大将张郃领兵抗击。张郃领命后,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
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掉违抗军令使街亭失手的主要责任者马谡。诸葛亮后悔极了,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杀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如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
诸葛亮一边哭一边还唠唠叨叨不断地自责,表达自己真的是于心不忍、不舍与悲痛。小说中这一段确实写的非常精彩,令读者无不为之感动和震撼。这个故事也应了流传于坊间的一句话“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其实,《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类似让读者流泪的故事情节。因为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肯定有人为贫苦百姓流泪。民间受《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影响很深,而早期刘备势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后来关羽张飞相继死亡,刘备御驾亲征,败于彝陵,然后托孤诸葛亮,身死白帝城,让人倍感惋惜。加上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刘备失意时,人们就会伤心不已。就是当时的皇帝——汉献帝也令人感到很可怜(我在《汉献帝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文中已涉及)。因此,在《三国演义》这部优秀小说中,让人感动流泪的情节确实很多,这也是令人百看不厌之处。我觉得这部小说应该称为《戏说三国》。就如同近些年火遍荧屏的《甄嬛传》《戏说乾隆》,千万别把这些小说或戏剧中的故事当成历史,其实都是戏说而已。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后,还主动把自己连降三级以示惩罚,从而表示自己应该承担街亭失手的连带责任。这一系列戏剧化的情节,在后来真的被艺人们编进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戏剧节目中。这几出戏的主角儿当然是老生诸葛亮,然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却是花脸马谡。但我今天不想戏说,只想探讨一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真假,或者说历史上的马谡到底是不是被诸葛亮杀的。
咱们先说说马谡这个人,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马谡,字幼常,在三国时代还比较知名,他祖籍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是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专门有一章《马良马谡传》。马良是马谡的哥哥,陈寿把他们哥俩放在一章里了。陈寿可谓是惜墨如金,给这哥俩作传,一共只写了500多字。
史书(主要是《三国志》)上说,马谡早年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等职位,在诸葛亮当政时成为其帐下参军,并参与军政大事的讨论,甚得重用。但在公元228年,马谡随诸葛亮进行第一次北伐时,丢掉了街亭,犯了重大错误,给蜀国造成重大损失。马谡的人生从此改写,其命运也变得扑朔离奇,众说纷纭。这是因为史书上交代的不完整,或者说史书本身有矛盾,这就是作者陈寿的不严谨之处,给后人留下许多谜团。当然,这种情况也给小说家罗贯中留下许多充分遐想和创作的空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天才作家罗贯中创作出来的经典故事。
马谡此人,后世多认为其是战国时期赵括式的人物。蜀国的一把手刘备凭直觉就看不上他,临终前特意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言过其实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但遗憾的是,诸葛亮似乎并未听进去刘备的话。诸葛亮北伐时,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可能,诸葛亮想给马谡一个施展军师才华的机会,结果他看走眼了,马谡率领的的蜀军在街亭惨败,也是此次战役严重失利,诸葛亮不得不退军汉中。马谡这一年39岁,可谓年富力强。
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为马谡感到惋惜,也为诸葛亮斩马谡的举动而感到惋惜,甚至不解。毕竟这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上真实的马谡虽然领兵打仗不行,但作为一个参军谋士出谋划策还是非常称职的。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征讨南中的时候,马谡就为诸葛亮提出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谋划,使得那次出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开头已讲过。
以马谡熟读兵书的本事,在军中当个参谋并不是混饭吃的,出的主意有的还很高明。当然,其出出主意尚可,真的带兵打仗,还确实嫩了点。这也导致他“街亭失手”。诸葛亮是不是就一定要“挥泪斩马谡”,其实这是《三国演义》作者为了将此书的故事情节写得更加跌宕起伏,刻意渲染而艺术加工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马谡在“街亭失手”后结局如何,那位“不严谨”的史学家陈寿在他写的同一部《三国志》中,却有着三种不同的记载,我们不妨都抄录如下:
其一,《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记载:“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大体意思是:向朗与马谡关系不错,马谡在街亭大败以后畏罪潜逃,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革职,并将其召回成都,后来二十多年闲得无事可做。马谡逃到哪里去了,后来抓住了没有?不得而知,因为陈寿在这一章中没有给一个最终的交代。
其二,《三国志·蜀书·马良马谡传》记载:街亭失手后,“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大体意思是:马谡在战败后被关进了监狱,但是很快就在狱中病故,诸葛亮为此还曾流了眼泪。从陈寿的文字中看不到马谡是被诸葛亮“斩”的情节,而是在狱中病故。
其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大体意思是:马谡在街亭失手后,诸葛亮将西县的千余户人家都迁回到汉中,并下令斩了马谡……陈寿一字没提诸葛亮在斩马谡时为之挥泪痛哭的事情。
从这三段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应该是综合了后两种记载,也就是在“戮谡以谢众”和“亮为之流涕”的基础上,艺术加工出了“挥泪斩马谡”这段令读者荡气回肠、热泪盈眶、感人肺腑故事。当然,罗贯中是否加进了一些野史或传说,不得而知。再后来,戏剧家们也据此编出了“失、空、斩”三出折子戏,搞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至于马谡在历史上的真正结局如何,同一本史书《三国志》就写了三种答案,这就是陈寿的治史“不严谨”,这大概就是个人写史的弊端,这种弊端在所难免。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陈寿并非不严谨,而是有意这么写,因为他写《三国志》时,因条件所限,也没有办法调查清楚马谡到底是什么死的,他找到的依据和材料仅仅提供了这三种说法,难辨真假,也难以取舍,于是就将这三种结果放在这本史书中的不同章节里,可能是想让后人找到更扎实、更详尽、更确凿的证据之后再进行补充。例如裴松之就给《三国志》作注,着实下了一番工夫,为后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功不可没。可以这样设想,陈寿如此写马谡的三种结局,也是另一种严谨,我们不能苛求他。如同史学家裴松之,虽然为《三国志》补充进大量史料,为后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没有为马谡的结局找到新的补充材料,这让后人对马谡的结局不得而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遗憾事……
应该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只是《三国演义》作者依据一部分的史料,又嫁接虚构出来的故事,不能把其当做历史书看待。当然,也有当代一些史学家没有真正看懂陈寿《三国志》中原文的意思。如某位历史学家在注译《三国志》时,竟将“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这句话翻译为:“马谡被捕下狱,被处死刑,诸葛亮流泪将他斩首。”这样的古文今译属于以讹传讹,违背了作者陈寿的原意,似乎有点把戏说当历史,更是一种不严谨。只能说这种史学家可能是受小说《三国演义》或戏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影响太深,沉迷于这类戏剧情节中难以自拔,从而又误导了他人。
史书上记载的马谡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他读的书特别多,对兵法挺熟,诸葛亮与他聊天时几乎有点废寝忘食。说明马谡很讨领导(诸葛亮)喜欢,会把话说到了领导心里去,哪个领导不喜欢会说话的部下呢,况且他又有很高的军事理论水平。街亭失手这件事,主要责任还是在作为领导者的诸葛亮身上,是诸葛亮独断专行,力排众议,缺乏知人善任所致。还有一个问题,据考证,诸葛亮在得知马谡屯兵街亭的消息后,非常生气,骂马谡无能,害大军陷入死地。马谡率领的蜀军在街亭被魏军团团围住时,诸葛亮率领的大军距离街亭不远。当时有谋士建议诸葛亮率兵从后面包抄魏军,既可以两面夹击歼灭魏军,还可以解街亭之围。此事虽有风险,但可行。诸葛亮之所以没有那样做,是由于他做事太过于谨慎,担心万一有闪失,最终导致街亭失手,马谡全军覆没。即便如此,马谡还是冒死率兵从山上冲向山下的敌人阵地,拼命搏杀,后来幸亏被魏延救出,否则定会死于乱军之中。因此说,马谡不是一个胆小怕死之徒。
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在军事指挥上过于谨慎,这种人都有事必躬亲的特点。这特点一分为二,有好有坏,作为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连一个基层士兵被打板子超过二十下的,他都要亲自批准检查,这也是谨慎所为,是对他人不放心的毛病。所以,当魏国军师司马懿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断言说诸葛亮迟早会因为太操心而累死。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却也是操心太甚,所以只活了54岁。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这个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这个人对治理国家还是有些办法,他当政时,蜀国百姓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但他缺乏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敢冒险,也就难以有更大的成就。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过于谨慎就容易演变成一个人的短处。他虽然熟读兵书,但应用于实战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在这一点上,他和马谡虽然身处位置不同,却有一定相似之处,他“挥泪斩马谡”的行为,也算是惺惺相惜吧。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愧为古典文学名著,其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有关京剧三国戏,都是根据这部小说內容所作的再创作,受到人们喜爱,久演不衰。小说、戏剧的内容可以虚构,如失,空,斩的顺序就与历史不符。所谓“空城计”是失街亭之前发生的事,与马谡失街亭无关。如草船借箭,借东风,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一切只是作者在描述历史过程的大前提下,加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見解,编造、虚构、添加了许多戏剧性细节,増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吸引力,这是罗贯中创作小说成功的方面。从而使这部小说流传了数百年而不衰。如果他活到现在,得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有可能的。罗贯中要把诸葛亮塑造成“高、大、全”似的神,运用了“三突出”创作手法,于是好事都刻画在诸葛亮身上,错误都是他人做的,描述马谡的结局也如此。可以设想,罗贯中如果选取马谡在《三国志》中三个结局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有小说《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这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精彩纷呈。作者《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样的标题和文字描述,确是情节紧凑、惊心动魄。还如诸葛亮与马谡感情真挚的对话,都是很精彩的例子。往往史书上只有一句话,罗贯中便洋洋洒洒发挥到数千字,甚至不惜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但这么创作,确实使这部历史小说引人入胜。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说,历史有没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难。至少,弄清楚三国的历史真相,很难。为什么认识三国的历史真相会特别难呢?有史料太匮乏的原因,也有《三国演义》影响太深远的原因。
诸葛亮生前多次率军北伐而无果,其实这种结果在其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既已注定,因为第一次北伐是形势相对最好的时机,却因马谡街亭失守而宣告失败。所以罗贯中是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当做一个承上启下的大事件来描述,不可避免地加进了他的许多看法,许多思考,许多心血。以后诸葛亮及姜维多次北伐,纯粹劳民伤财而已,留下的只是遗憾。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感叹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