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榉溪 • 杏坛书院 ” 五周年记
(这是刚刚到榉溪村最早的影像记忆之一,两万多册藏书辗转多地,终于在榉溪婺州南宗落脚了。)
不知不觉来磐安榉溪整五年了。从2017年7月1号揭牌重启杏坛书院,到几天后的2022年7月1号,不管是对于杏坛书院来说,还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五年就是走出书房去直面现实特别重要的一步。从成功组团参与榉溪整体乡建项目,到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一把手突然离职,再到后来比较认可项目的县委书记调走,都是意料之外又在中国最习以为常的变故,也算是经历了一次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困局。
对杏坛书院来说,这五年来在诸多师友和当地乡亲们的激励、关心下,认真守住了一座民间书院的初心:有人来到书院,我们就认真分享交流我们在这座村子里的所见所闻,和我们恢复杏坛书院所秉承的理念,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应对。没人的时候,就多看书阅读,多记录保存一些文字资料,做一些外联宣传工作和打理书院的公众号。日复一日,转眼就过去了五整年的时间。回过头看望这忙碌有序的五年时间,内心有很多感慨,那是一种不再会有任何激奋、只想把一件件小事情做好的真实感受!
特别有趣的是,每次有陌生的客人来访后,都会关切的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和政府签订一份协议,万一出了什么事,把你们赶走的话就没有可以争取权利的身份?你们书院里挂了十几块政府职能部门的文化类活动场所牌子,每年有没有固定的补贴,没有的话为什么不去县里面要?那你们这些年又是如何能够生存下来,又没有稳定收入和来源,那未来书院发展的问题就是一个泡沫?每当遇到这些问题,真的是挺难回答的,这是一件非常复杂无序而具体的事情。我们来榉溪恢复杏坛书院,就是出于非常简单的初衷。因为榉溪村是孔子后裔婺州南宗的所在,这座古村落比任何地方更加需要有一座纯粹的书院,书院里有一批数量可观的文史哲类藏书,书院里有人在这里会每天认真看书阅读,书院里有人每天洒扫、打理日常的事务。所以相比于一份合同协议、一份体面的补贴、或者一个书院的未来发展大局,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逻辑。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人的身份去恢复重启书院。也没有什么团队,也没有中长期计划。平时就两个人,我一个,再加一个在这里长期无偿坚守的学生方山。有事情要忙的时候,身边朋友和其他的学生过来帮忙一下。相对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运营的压力。没有宏大的中长期计划,就可以走得更慢更安静一些。没有协议和固定的补贴,我们反而可以更加专心致志做书院的事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近、现代书院精神重启的脉络和案例,去学习和了解更多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乡建案例。这五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相对独立的节奏,慢慢推动传统书院精神的恢复和传承。我们没有能够支撑一座书院太多的学识和思想体系,和老先生们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传统书院相比较,我们只有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嘲。都已经在最基层的乡村了,又坚持下来一个五年了,还有什么可以顾虑和担心的……
目前书院的运营,都是尽量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去做事情,保持谦虚谨慎和朴素拮据的特色。政府解决场地使用和水电支出,我们也就不用过于操心基础功能保障的问题,目前主要的开支就在购买书籍增添书院藏书的费用,占了绝大部分。书院日常生活主要靠身边的朋友和学生,借着过年过节或者找个理由时刻惦记着给我们发红包,或者给我们的公众号使劲打赏,让书院的日常开支有个体面的保障。这些事情我们都记在心里,也特别温暖可亲。平时如果想要推动一些活动,就需要多方筹款准备。身边的好友,都非常珍惜我们在做的事情,一有听说都纷纷出钱出力帮助我们做点事情,这让对这方面不太擅长的我们在筹款的时候总是不至于太尴尬和辛苦。就拿去年,很幸运得到省宣传部时在榉溪村挂职的年青干部李戈辉同志的支持,多方协调沟通落实了一笔五万元的文化礼堂项目补助,把拖了好几年的三间亲子活动室二楼和三友画室的二楼做了简单的吊顶和隔断,来书院讲课的老师们来了就有地方住了。还有去年准备筹备举办【榉溪图文展】,整个展厅的装修布展和一本杂志书的出版,都需要很大一笔启动资金,我们当时手上连零头都还不够。著名山水画家王悲秋先生得知书院筹备榉溪图文展的事情后,不声不响让夫人取了十万元的现金,送到我们手里。河南驻马店的学生“翟哥”前后奔走数月,捐资三万余元。东阳南马好友“虎哥”妈妈得知此事,当场捐赠五千元。县城的一干好友,丫丫姐、勇青兄、陆女士等都特意过来书院慰问我们。还有展厅装修布展过程中,数位远道而来的游客闻讯当场匿名捐赠有数千元。负责场馆基础改造的好友“小白”兄,自己也不宽裕,坚持少收工时费两千多元,说是自己其他帮不上忙,就少算着些工时费。好友临海五月文创,上下倾力帮助我们从采编开始,到排版设计,到场馆布展,一起辛苦了半年之久,才得以让这个展览顺利落地。这个五年来,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也是我们能够坚持下来最大的力量来源。如果说我们有一些功劳和收获,都是因为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面对这些温暖人心的点滴故事,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努力去做点事情去回报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
五年下来,我们也慢慢的获得当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在盘峰乡新任书记和乡长,得知我们靠民间自发组织筹备“一个人的村庄”榉溪图文展,多次到现场询问具体进程和困难,并积极联系县里相关部门,帮助我们申请了乡村特色文化场馆补助一项二十五万的资金。专门派了宣传委员对接这件事情,一心想着在过年前让我们拿到一部分补贴,好宽裕点过年。我们也是感到做什么事情,先认真努力付出,也许有一天就会得到启示和认可。第一笔十万元的补助已经到账,我们以榉溪杏坛书院的名义,把它捐赠给了“临海五月文创”,作为他们“临海百工”项目后期整理出版的专项资金。因为他们在临海老城自发挖掘、记录、保护临海的在地故事和传统文化,也快有六七个年头了,也是一直在坚守很不容易,是我们心中特别敬佩的一群年青人。他们“临海百工”的项目,就是临海在地文化的一座标杆。我希望能够让不多的资金能够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上去。所以剩下的十五万元补助资金,我们也已经打算好,等拿到后就作为启动资金去全力推动隔壁大皿村的图文展落地成真。希望书院能够在当前的时代之中,多推动一些在地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记录,从而得以回答传统民间书院一个新的文化赋能的命题。
这五年时间里,作为我们杏坛书院,还是要再次在这里鸣谢两位原政府主管领导。感谢他们前后在书院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原磐安县宣传部长陈新森先生,在当时我们书院所属“榉溪整体乡建项目”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独排众议让我们在家庙边上的小三合院先安顿下来,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可以着手书院恢复的各项事宜。陈部长是一位体制内不多见的爱书如命的人。中间有个插曲,当时彼此还不太熟悉的陈部长第一次来看望我们,就一一打开我们带过来为恢复书院准备的两万多册藏书,那八十几个大纸箱中的十五六个纸箱。一本本书目看过去,看得非常仔细。幸亏这些书籍都是文史哲中的经典著作和一些特别小众的研究书目,绝大多数来源于上海社科院杨宏声大哥的书斋藏书。所以陈部长在仔细翻阅之后,说我们不是来搞项目骗钱的,这些书是做学问用的。当场和乡里协调解决了我们的临时场地问题。我们也才得以能够在榉溪顺利落脚。
第二个要鸣谢的是2019年年初新上任的磐安县主管文体旅的副县长蔡新平先生,他来书院调研并看望我们。在得知我们头三年在榉溪恢复杏坛书院的种种努力之后,对我们提出的唯一一个愿望,希望能够落址回到南宋杏坛书院的旧址——“玉书堂”,去继续恢复杏坛书院的事情,非常用心。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开了两次现场办公会议,具体落实回迁项目的资金保障和推进进度表,以及“玉书堂”四合院内场地使用的问题。那一年正好全国孔庙保护协会的年会放在磐安榉溪举行,全县上下对榉溪的文化项目都特别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呼吁了三年希望落回到南宋杏坛书院旧址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真的非常幸运。因为稍稍熟知一些的县委书记和所在乡镇的书记都在2019年换届了,对于这个我们从长久之计出发考虑落回旧址的愿望实现,当时已经不抱太多希望了。当时有些喜出望外。在最基层做点事情太不容易了。
目前,我们杏坛书院书院完成了八大功能室的筹建和布置:1、【图书室】,有六个房间,将近两万五千多册文史哲类书籍;2、【汉声室】,介绍推广《汉声》杂志的编著出版成果和他们的精神;3、【 读书会讲堂 】,每月举行一场线下读书会,陈列和历次读书会主题相关的书籍;4、【家园+杂志室】,主要推广陈列《家园》杂志和《碧山》杂志,以及她们的成果和理念;5、【亲子活动室】,有三个单独的上下楼房间,提前预约可供来榉溪杏坛书院自驾游的家庭活动、休息;6、【三友书房】,开设《礼器碑》隶书书法课程,提供书法爱好者练习场所;7、【三友画室】,收集陈列一些榉溪村特有的老物件,给来榉溪写生绘画的师生们一个自由活动场所;8、【榉溪图文展】,展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28个榉溪村自己的故事。可以让到访的游客,深入了解榉溪村的民间风俗、信仰、医学、百工和乡村人物故事。看到一个日常之上的榉溪。
随着书院八大功能室的落成和完备,书院已经在常态接待来榉溪游学、访问的客人和朋友,提供非常丰富有趣的内容和项目,可以在榉溪四处走走看看,和三五好友呆上一整天。我们也相信随着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书院最终会成为朋友们来磐安旅游、来榉溪访古可以坐下来交流思想的地方……
在榉溪杏坛书院恢复重启五周年之际,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献给这个村子的。就把这五年在榉溪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来的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可以复述的当下,献给这座承载儒家耕读传家精神、孔子后裔生活着的南宋活态古村落!
《每一个可以复述的当下,就是历史和希望……》
榉溪 • 孔氏家庙是“婺州南宗”的精神所在,更是榉溪这座“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关键所在。门口竖着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石碑,在我心里却是一种在短暂彰显榉溪村显赫背景和历史文化价值之后深深的无奈。如果从2006年评上国保单位开始,面对国家级文保单位,我们喊保护和开发,不管是从所在县级城市磐安,还是在具体管辖区域内的盘峰乡政府,都倾注了这十五年来、四、五届政府的心血和关注,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珍贵的政策。可是,随着硬件的修缮和改观,随着配套嵌入当地文旅板块的整体发展规划,以及近五年来和省内外的儒学文化相关团体积极频繁互动,榉溪的当下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内卷化困局。
目前的状况是:传统古村落的景区化,并且以景区化理念逐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但是整村管理、运行的模式和理念还没有具体实施,有非常大的提升改进空间。
一、以“单次一过性”客流量为主导的旅游团大巴游,是廉价消费传统古村落的遗憾,是我们要警惕和防范的。它即没法产生太多的在地消费,更因为餐饮和住宿的统一安排,利润分布极不均匀。游览线路上的景点,更多的是赚到廉价无比的吆喝而已。特别对于榉溪村,到来的老年旅游团和大巴节假日旅游团,都是闹哄哄,从村头走到村尾就没有然后了。在榉溪村最令我痛心疾首的事情就是经常听到,那些老年团、大巴团来榉溪旅游参观完家庙之后,在家庙门口嘟嘟囔囔,甚至其实绝大多数在家庙里面就嘟嘟囔囔,说这有啥好看的,里面啥都没有,又小又破,还不如我们村留下的祠堂气派,还不如我们那边的孔庙、文庙气派。要知道,这可是全国仅有的三座孔氏家庙之一,是早在2006年就评上国保单位的重点文物。否则,那我们反复提倡的文化旅游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如果在榉溪村还实行按照每年旅游人头数多少的考核和发展标准,就是榉溪最大的问题,也是目前政府考核旅游指标的问题所在。
一直在想,按照目前的大数据统计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可以按照两个系统共同运行,分散统计函数分布。也就是增加另外一个统计数字大项目:一年内两次以上到游一个景点的人数统计,再加上三年内两次到游一个景点的人数统计。逐年、逐步增加这一项目统计数据的统计权值,才会正向引导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才能看到国内旅游内容整合型民宿成功区域的真实数据和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理念。
这几年游学也渐渐成为一个旅游市场的增长点。但是游学团队也是一样,榉溪村现在缺乏形成文字和执行内容的规范,以及相关的理念细则。那就需要对游学内容和课程进行公开化讨论评价,最终形成一本以榉溪村在地内容为主体、分不同年龄段的游学指导手册。不合格的游学内容和项目,就不可以在榉溪进行。游学课程的带队老师必须要进行闭卷考试,取得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主要以洪铁城先生的《沉浮榉溪》为主,旁及建炎年间靖康之难的背景典故、衢州南宗的背景典故、山东曲阜的背景典故等。
所以,榉溪村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是需要有一个清晰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去推动游客尊重和学习榉溪婺州南宗的历史文化典故。那是否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和举措:榉溪村平时可以接待一些老年团和大巴团,但是节假日就绝不主动开放这个窗口。坚持以小团和散客游为主。团队游要提前预约,不能超过榉溪村的接待体量和游览线路的最大客流量,这个太关键了。有一年突然来了五六百个游学的学生,整个村子都是学生,坐都没有地方坐,我们书院里坐满了没逛几圈就累了的学生。有一年三八节,整整来了五十几辆大巴车的游客,人山人海,特别是那几个小的可怜的厕所。我们一定要通过理念的提升,走差异化,才能保持维护榉溪的文化价值和珍稀性,以保持榉溪古村落的自然、古朴、宁静的气息。(说实在,我的家乡临海古城目前也是这个困局。看似热闹的背后,是临海两个古城区域内国保单位没有攻略也没有去过的游学学生,和十辆大巴车游客一下子就会把紫阳街挤成地铁的瞬间哽咽人流。)
自从浙江省在县级区域提出全域旅游概念之后,乡村旅游的同质化——短暂、批量化的停留时间,雷同、僵化的游览安排流程,就成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和困局。而这些难题和困局,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在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和展望中,形成了明显互相胶着的内卷化——看似就可以完成和实现的愿景,却总是一步之遥而无法跨越!
这是我们在榉溪五年的真实触动。作为儒家文化孔氏家族的血脉传承,和作为儒家文化宗族社会典型的榉溪村,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种高度内省的自我肯定和人文关怀!特别是今年过年前后,听闻国保单位 —— 榉溪 • 孔氏家庙,从之前旅游公司单纯的承包合同结束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很好解决后续承包或者确认开发保护主体的状态,结果就一直处于关门闭客的状态。甚至困到两万、三万一年承包费用、让人寒酸心疼的新合同询价商讨中。可能有读者觉得我在异想天开,在瞎操心国家旅游产业的现实问题。但是,书院的现实功能之一,就是观察、思考身边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所以也就不避长者讳,想到哪里就把它记录下来,仅供参考。
高度自省的自我肯定和人文关怀,之所以在这个当下显得是如此必要和迫切,是因为随着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政策法规高度的提升,最终以榉溪村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开发,都会回到在原住民的美学启迪、健康生态理念、和谐社区共建上寻找到这个时代的突破口,也只有从这三个突破口下狠力,往上走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局。第二个就是相关的本土文化土壤之下,原住民故事挖掘、整理、收集、宣传和肯定,也迫在眉急。这是往下走的突破口,最终如果榉溪村的村民,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作为婺州南宗最核心的这个村子的村民,他们如果没有能够从榉溪的保护、开发中得到文化上、精神上、理念上的熏陶和受益,那么整个榉溪村的婺州南宗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推广就是最大的失败。
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在呼吁、在梦想,磐安政府能否把榉溪村的孩子,作为磐安儒家文化的种子和突破口去用心大力培养。成立文化基金会,成立专项管理部门,全额出资组织带队老师,小学毕业就带他们去山东曲阜认祖归宗,游学曲阜。初中毕业后,就带他们去衢州南宗认祖归宗,游学衢州。高中毕业后,就带他们走访婺州南宗分布在周边的那些村子。这个花费不多,但是可以种下让这个婺州南宗发源地的下一代自豪、自信的珍贵种子。
目前榉溪村假设要从古村落的内卷化中走出来,第一步就是要让整体卫生整洁干净程度再上一层。村子大体上卫生有专人负责,干净整洁,美丽庭院整改也有几轮了。但是作为旅游接待的文化景区来看,基础还是太薄弱了。榉溪村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勇于承诺:在日常绿化区块管理和卫生整洁清理工作中,绝不使用除草剂的村子。可以用地被植物覆盖控草,和人工拔草结合。尽可能降低农药使用,通过合理修剪和土壤改良,防止植物病虫害。这样就可以防止除草剂和农药污染土地和地下水,防止对人体和后代造成毒害损伤,也可以避免造成小环境土壤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相信,一个夏天有许多萤火虫和虫鸣声的榉溪古村落,是值得付出和呵护的!每次看到全村打完除草剂后枯黄的道路,和刺鼻的气味。就会想,如果可能的话,引进生态种植和自然农法,让榉溪村的百姓日常种植跟上时代健康需求的脉搏,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用餐需求。
厕所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提高品质。家庙门口的厕所体量实在太小,游客体验感很差,经常排队。洗手液瓶子的清洗、烘干机的配置、优良纸张的提供、双休日和节假日需要另外加派的人员打扫巡查次数……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细节。
第二步就是围绕本土原生植株、传统花卉和蜜源植株为中心,打造一个立体绿化的古村落。生态理念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如果拥有一个四季常青,鸟语、花香不断,昆虫繁茂的古村落绿化立体景观,这是从根本上去追溯儒家文化的大同世界观——关心环境和生态,与大自然和土地和谐共处!目前,榉溪村绿化区块的植物种类单调,没有整体美学链接。两个进口公园,还有村里道路沿线的绿化缺乏日常精心的打理和维护,健身步道的修建所造成的路边植株空缺至今没有及时处理。如果能够邀请到诸如中国美院美丽中国设计院、同济大学古典园林设计专业等技术力量,把榉溪按照中国传统四时八节的本土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比如这个季节,可以闻到见到夏日三白: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可以不经意间见到薄荷、霍香、紫苏和凤仙花的身影),按照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审美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打造(不能按照现在的花坛、转角、边界和高速公路工程绿化苗木品种)。那相信五年十年之后,这里将会是是一个乡村美学的示范故事。宋代美学,在园林和山水画、花鸟画上的造诣,如果能够在一个南宋古村落落地,说不准就可以作为乡村建设环境改造新的突破口。
第三,榉溪村人口基数蛮大,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可分解垃圾数量不小。能否引进蚯蚓养殖技术或者热堆肥处理经验,就地在村子里完成这些垃圾的降解。即可以,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又可以为本村的有机种植和生态农场提供肥沃的基质土壤。从生态理念和格局上提升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力度和角度,是多维世界可以认真实现的美好愿景!
第四,就是孔氏家庙的日常管理,要有一些改变和转变,也只有这样去做了,才能得到来客的尊重和敬畏。而且下面讲的都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共场馆管理经验和理念,是值得当下的榉溪村认真对待的。a. 限制流量:每次进入家庙人数不能超过40人。不然无法保证参观质量,和认真感受历史文化的最低基本空间尺度。(入口设置z型可移动隔离分流通道。凭数字牌进出家庙。)b. 控制分贝:导游进入家庙之后,不得使用扩音器和小喇叭。还有,导游有责任和义务告知游客在家庙里面,勿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闹和大声说话,尤其不能私自敲击作为礼器的钟磬。家庙视频观看系统的音量也要控制在最低的需要音量。c. 着装正容:穿拖鞋、吊带裙、超短裙、小背心和光膀子的游客一律谢绝入内。榉溪家庙工作人员的着装,也要统一颜色和款式。d. 分场时间:过了中午十二点之后,关闭正门,所有游客和客人请从侧门进出。以示对孔子和祖先的诚意和敬意。e. 物与意会:家庙门口和里面的绿化盆栽,要有明确的儒家精神指向。“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最能代表榉溪的精神,所以除了太公树的品种南方红豆杉之外,家庙外面和里面四时的花卉盆栽要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主。f. 正心诚意:在榉溪村带队的导游或者地陪,要熟读洪铁城先生编著的《沉浮榉溪》一书,并且通过村里颁发的榉溪村导游准许证。杜绝黑导游,和没有感情和责任心的导游在榉溪带队瞎逛。可以培养十几位本村的导游,轮流上岗,介绍自己的家乡。g. 温暖互动:凡是,家庭自驾游带着孩子一家人来的,能够认真抄写磐安出版的儒学生活化专著《论语金句365》一书中的任何十句。就可以全家免门票,欢迎游览参观榉溪村和孔氏家庙。(我们可以免费提供,精心挑选和设计的笔墨纸张,再盖上榉溪孔氏家庙的印签,以做纪念。)h. 温馨留念:家庙门票要重新设计过,做成书签的款式(以家庙,水口,太公树,或者村子的航拍图等五六种为元素),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游客能够爱不释手。也可以购买一整套带回家留作纪念。
第五,要抓住一些榉溪村特有的故事和资源,打造一些亮点:洪铁城先生的《沉浮榉溪》一书就是榉溪村珍贵无比的故事和资源。能否围绕洪铁城先生写作这本书的历程,和竭力促成榉溪孔氏家庙评上国保单位的感人故事,做一个小小的独立展览馆。展示洪铁城老师在编著这本书中的有趣、有意义的片段,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和书信往来。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纪念式的展馆,走进这本书和洪铁城先生的心声,了解沉浮榉溪的故事起源和来历!
同样,榉溪村的业态引进,除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业态链本身。需要,用当下开始慢慢意识到并且在逐步流行的社区营造理念去管理和融合。每一个新的业态在引进之前,在商讨认证的阶段,是否可以组织老的业态恳谈会。帮助新业态全方面了解榉溪村,以确认进驻之后更加有归属感。在引进落地之后,是否可以组织欢迎会,邀请所有业态、乡镇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一起交流沟通,为日后长期落地共创一个融洽的社区交流氛围。
第六,曲阜北孔和衢州南孔目前已经基本上占据了儒家学术圈的大比重和儒家地位在国家层面的权重比。那么,我们榉溪村整体的保护和发展,就必然面对把资源、努力方向放在学术领域和政府关注度上,然后这个度如何把握的问题?不然的话,很容易就势必落入“田忌赛马”的悖论语境之中。在和一些民间的人士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大家都隐约担忧这个残酷的事实。在想,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先放低身姿,去积极参与国内外儒家学术圈的活动,比如提供场地、申请分会场、邀请外地学者来定期讲课、组织本地学者参加会议和加强与北孔曲阜、衢州南孔之间的联络走动等等。这个需要县里成立专项资金和人员,不提大口号,不简单横向对比衢州和曲阜,扎扎实实多做实事和小事。比如说,把从榉溪婺州南宗发脉出去的周边六县一市所有这些孔氏村落的脉络和现状,收集整理出来。那么,我们心中对“婺州南宗”这四个字就有了一本清清楚楚的细账,有了一份详实的资料。这对于榉溪婺州来说,将是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资料。也是对于,我们提出“婺州南宗”所在和“江南孔子后裔最大聚居地”的完美底气所在。也是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无比的史料文献。等我们把家底摸清了,再主动去交流个十年时间。就不会出现前几天榉溪村民群里转发的尴尬和无奈,浙江老年电视大学2022年1月新出版印制的《浙江文化印记》一书中,在浙江儒家孔氏南宗里面,还是只字不提榉溪孔氏家庙。无视2006年榉溪孔氏家庙评选国保单位的事实。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七,每年的九月二十八号公祭活动,如何开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想与其向外,不如内求。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如何带动从榉溪发脉分出去的将近三万多人、分布在以榉溪为中心五十公里左右(天台,仙居,东阳,永康,缙云等附近比邻县市。)的榉溪孔氏一脉的诸多村落,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加强走动,从而激发和引发他们去积极主动关注榉溪的保护理念和发展方向,去积极主动了解榉溪的变化和积极付出,去积极主动参与榉溪的保护和开发……构架这样一个大的方向和可持续方案,用十年时间来慢慢改变现状,用小资金去撬动大蛋糕。比如,设立一个基金会或者专项资金。比如假设磐安县政府每年设立50万元的定额项目,邀请这二三十个村子里的孔氏一脉的孩子,分批来参加榉溪孔氏家庙的公祭活动;邀请他们来榉溪做“寻根祭祖”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邀请他们和榉溪村的孩子一起分批到衢州、曲阜去“寻根祭祖”。我想,挖掘、保护、开发榉溪婺州南宗这块文化珍宝,需要讲述一个长期、落地、可持续的故事,只有先把这一支孔氏一脉的人心聚起来,能够让更多的这一支孔氏一脉的孩子们能够觉醒对于孔氏先祖的荣耀和责任的认知。用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家风教育去撬动婺州南宗榉溪的保护和发展,去推动整个磐安儒家文化的生活化,是切实可行的长期愿景。这是一个可以在浙江省内构架,以儒家文化作为背景,以横跨浙中数个县市的婺州南宗传承为脉络,特别温暖人心、振奋正气的乡村文化建设项目!
来榉溪五年了,感触特别多。这些问题和建议就是我们坚信能够温暖人心、能够汇聚人心的憧憬和理想。希望有一天机缘成熟的时候,这些都能够慢慢的落地和推动,为榉溪这座南宋古村落的开发保护,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杏坛书院历年回顾:
/您的转发就是对原创公众号文章最大的支持/
长按二维码
关注杏坛书院
更多卢震老师读书笔记可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