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宣传简章

院长谈学院


学院介绍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源于1958年建立的安徽农学院农业机械系,2001年更名为工学院,目前在读本科生2066人,硕、博士研究生287人,留学生9人。学院建有安徽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和农业部南方主要作物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共建)三大平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1个。教学科研办公大楼10000平方米,拥有6000平米的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和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学院立足国家、区域和行业需求,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优秀人才。

专业学科  

人才培养 

学院聚焦“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以“党建领航 匠心筑梦”为抓手,打造“精匠讲堂”“工匠创新班”“党员工作站”“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工作品牌,依托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开辟网络育人新阵地,强化价值引领和能力塑造,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巩固运用专业知识。学院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热情高涨,近三年来,年均100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涉及省教育厅公布的A类竞赛14项。2021年参加省级以上竞赛人数超过900人次,获奖近350人次,荣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各类奖励100余项,取得了骄人成绩。

师资力量 

科学研究  

近三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到账1500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4项;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获国家首批线下一流课程。经过多年发展,学院目前在机械产品智能化设计、车辆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控制与检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农业生物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学术影响力。

社会服务

学院组建山区机械化团队、粮食作物机械化团队、智能农业机械团队等多个科研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紧密结合我省淮北地区农田水资源调控、配置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学院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安徽,服务地方,为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业生就业

学院专业设置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学科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广阔,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左右(数据统计截至当年8月31日),其中考研升学率33%左右。学院主动与行业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先后与中联重科、安徽环新集团、驰纬电气、中冶第十七局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教学和就业实习实践基地,为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创造了条件。

专业介绍

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围绕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地方、辐射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融合课程思政,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汽车、拖拉机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胜任汽车、拖拉机的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动技术、热力学与传热基础、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拖拉机构造学、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试验学、新能源汽车基础等。

就业方向:可就职于整车企业及其研发机构、国家地方检测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车辆及其零部件总成设计、制造、测试、评价,以及与车辆工程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车辆销售售后服务如营销、检测、维修、管理等工作,以及与车辆工程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教学条件厚实,师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形成以汽车检测及控制、汽车拖拉机测试与动力学、智能汽车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备专业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电力系统及农业电气化自动化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多样化、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配电技术、高电压技术、电气测量技术和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在电力系统、电气化等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相关企事业的业务部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1)办学定位准确、思路明确,特色鲜明。①围绕国家智能电网人才需求,多举措培养智能电网运行专门人才,形成了办学底色;②通过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融合建设,构建了农业电气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特色发展奠定基础;(2)办学条件良好。①师资力量强,拥有专职教师18名,其中,博士10名,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安徽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名;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20项;②实践条件佳,拥有电子、电气和电机控制等7个专业课程实验室,拥有电子综合应用创新、工业过程控制综合实践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等3个综合实验室,建有10个校外实习基地。(3)办学效果突出。①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2020年入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获国家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近三年,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②学生创新创业成绩喜人,近三年,本专业学生主持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3项、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和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达57项。③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95%左右,其中进入国家电网近20%、进入高水平大学读研率近30%、保研率居全校前列,进入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约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善于应用现代工具和管理技术,能够在机械工程和农业机械领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械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机床及加工、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液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1)专业方向就业前景好,本专业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了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程、机电一体化及机器人控制技术3个专业特色方向,就业率95%左右;(2)师资力量雄厚,拥有27名专任教师,高级职称1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与后备人选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课程1项,近3年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9篇。(3)构建了基于科研平台的双创育人平台,专业拥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近3年学生获校级及以上优秀奖励共计454人次,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55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3项,考研升学率30%左右。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总体目标,以“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工程实践能力、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能够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及相关机电产品装备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农业机械教学/科研/推广、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物理Ι、工程化学、计算方法)、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机械制图与CAD、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C语言程序设计、热力学与传热基础、电工技术、理论力学、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公差与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拖拉机构造学、农业机械学、智能农机装备设计与理论、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装备、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机电产品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规划与管理、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教育与推广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卓越工程师计划,2013年安徽省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首批国家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改革专业,2019年安徽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并重,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培养过程,形成了“农工结合”、优势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为社会输送数千名农机化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世界各地。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灌溉排水系统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技术,掌握现代灌溉理论与技术,并具有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水力学,农田水利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灌排机械与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

就业方向:能在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及农业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具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扩充学生专业知识面,形成了交叉性、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特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智能建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试验及检测、房地产开发、工程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CAD、工程材料、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建造技术等。

就业方向:工程设计研究院、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试验与检测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造价)企业、相关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岗位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本专业充分依托学校农林学科优势,加强学生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农业工程学科的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培养,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口径宽、就业质量高。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掌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运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胜任智能制造工程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管理、科研等工作,服务于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智能控制与PLC、数控机床智能设计与制造、智能设计与仿真技术、智能生产管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管理、科研等工作;以及从事与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智慧/智能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智能制造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最具发展潜力专业,也是学校汇聚相关领域骨干力量精心打造的重点专业,专业本着“强基”、“创新”的特色办学理念,兼顾工程技能与科研素质的培养,形成以机械电子、智能制造等为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笃学精工,至善致远

欢迎报考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责编:刘毅

审核:徐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