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登记在别人名下,法院就拿你没办法?法官劝你醒醒吧
执行法官找到她
她胸有成竹、不急不慌
现在坐在拘留所
又为何痛苦流涕?
究竟发生了什么?
👇
该女子王某,近些年因债务纠纷被多名债权人起诉至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欠款累计达300万元。
判决生效后,她不仅分文未履行,还拒绝向法院报告财产。
2019年5月,申请人马某向案件经办法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说王某在某公司上班,可能有工资可以执行。
法官根据线索找到王某所在的模具公司。她在此担任外贸经理一职。得知法官来找时,王某气定神闲:“我把公司的事情交代下就走”。
此时,法官发觉王某将一辆宝马车的钥匙交给了公司员工……
法官决定就王某的车辆情况和经济来源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发现
这辆宝马车的出资人是王某的一个直系亲属,车辆行驶证登记在模具公司名下。该出资人职业是一个清洁工,家在农村,家境一般,根本没有出资买宝马车、养宝马车的能力。
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车自从2017年买来后一直由王某使用,购车凭证上都是王某的签名。
原来,王某于2016年获得了一笔60多万元拆迁补偿款,个人消费比较高调,平时收入大多用于购买高档衣服和居家消费,一副富家女的做派。
法官这下才明白了,为什么当时刚找到王某时,她这么淡定。像很多“老赖”一样,她以为车子没有登记在自己名下,出资人也不是自己,法院就无法强制执行。
在一系列证据面前,王某彻底崩溃,在拘留所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法制意识的淡薄,对法院强制执行的无知。
日前,黄岩法院以王某隐匿财产、高消费等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而王某也在公安侦查期间督促家人积极履行了近50万元债务,并且把车送到了法院扣押场所等待处置。
普法笔记
本案被执行人王某在有财产可用于履行债务的情况下,不仅不向法院报告财产,还通过将车辆登记到他人名下的方式隐匿财产、规避执行、享受高消费生活,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司法权威,因此受到法律惩处。
本案执行中,执行法官扣押的是车管所注册登记在非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关于车管所的“注册登记”和所有权登记之间的关系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一下: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以登记为物权取得要件,动产以交付为取得要件。而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法》特别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问题是,目前我国尚没有设立机动车产权证,只有车管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车辆进行注册登记。因此,一些人误以为“注册登记”在谁名下就是谁的,只要驾驶“注册登记”在别人名下的车辆就能瞒天过海。事实上“注册登记”凭证不能等同于产权凭证。
如果被执行人长期固定驾驶某一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车辆,实际上就是控制、占有该动产(车辆),人民法院可以先行扣押再进一步作权属判断。如果查明实属被执行人所有,则予以处分并且涉嫌构成拒执犯罪,近年来仅黄岩法院就发现了4例,其中2个被执行人已被追究了刑事责任,2名正在移送起诉。
当然换个角度看,真的只是一时借用,却被法院扣押了,真正的所有权人还是有充分的救济渠道的。法院也不会简单化地处理此类车辆,一般会询问“注册登记”人,进一步查阅购买、使用、保险等相关凭证,如果确实借用或租赁,也会解除扣押;如果“注册登记”人不服的,还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提起异议之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条释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条 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来源: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
好文推荐
最高院最新意见:律师费、违约金和借款利息之和不能超过年利率24%!
陈兴良教授告诫办案人员:无论有意还是无心,办冤案就该永远钉在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