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安:《西决》卖出100万册那天,他离开了我。
//
闪 光 少 女
003 期
—
大家好,我是斯斯
今天跟你们唠唠我的年少偶像
笛安
▲
一颗坚硬的少女心
和一个不言弃的小说家
我们是15年夏天认识的,那天朋友家宴。
我推门进去的时候,有人正在饭桌上朗诵诗歌,但他今天不是我们的主角。
就不展开讲了,主观镜头继续跟我走。
客厅里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
热络的谈论艺术和电影。
北京真的很神奇。压根不文艺的我,空降到了一群文艺工作者当中。
带我来的朋友,非常仗义,
进门就把自己灌醉了。
你正在看这篇文章吗?
让我坦白说,那天的你彷佛一只哈士奇,根本抓不住。
我靠在沙发上有一丝尴尬,正试图鼓起勇气,跟旁边的姑娘搭讪。
人类,在陌生场合格外需要一个说话的对象。
一切都只因为她太安静了,还有一点不知道在哪里见过、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我走过去了,我开口了。
然后就听到对方说:
“你好,我是笛安。”
嗡的一声,好像周二下午的电视机,突然满屏幕的雪花,我有些眩晕。
年少时期的偶像就在旁边,
我该说“好巧?”吗,还是应该上去加个微信?
我不知道。
我更不知道的是,
笛安正在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
1.
有人不知道“笛安”吗,
所以需要我这段老套的人物摘要?
80后小说家,年少成名,下笔老辣,29岁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上最年轻的女孩。
我的青春期,是躲在课桌下看她连载度过的。
永远刮着沙尘暴的龙城,
热烈凶狠的女人,隐忍沉默的男人,
喜欢她笔下的东霓,执拗,决绝,不可一世。
就是十几岁,
我们会在幻想中代入的,那个自己。
那时候,遍地都是报刊亭,
我们零花钱的1/3都用来买《最小说》。
笛安和郭敬明、落落、七堇年、安东尼这些名字放在一起,组成了我们的十八岁,也拉开了青春文学的大幕。
▲ 第一排左起:郭敬明、笛安、落落
第二排左起:安东尼、七堇年、消失宾妮
2.
我们不如,就从青春期开始说起。
02年,19岁的笛安独自到法国留学,拖着行李搬进了郊区。老房子漏雨,水从废弃的壁炉上滴下去,滴答、滴答,没有休止。
笛安像闯入鱼缸里的热带鱼。
透过玻璃,你能看得到外面世界所有的事情,
但隔着玻璃,你听不到任何声音。
那是笛安人生里一个绝对寂静的时刻。
想要制造出一点动静来,想要和自己说说话,编一个故事给自己看。
那一年,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姐姐的丛林》,被收录在《收获》里,作为中篇小说的头条。
我翻到那个时候的评价,说:
“这本书是送给那些自卑而懵懂的孩子看的,他们需要有一个人,用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你们就是天上的星星,即便小而黯淡,也总有自己不熄灭的光。”
上帝打了个响指,
笛安的才华从冬眠里醒来。
那个时候,她的博客每天都会更新,
20万字的《告别天堂》,两个月交稿,
然后以一年一本的速度,
完成了“龙城三部曲”。
▲ 西决 2009年3月出版
东霓 2010年6月出版
南音 2012年1月出版
在此之前,笛安的爸爸甚至不认为她有写作的天分。
更重要的是,她和时代的命运相撞了,
04、05年,是青春文学的高速成长期,
一个时代在新旧更迭。
拉开电梯门,
各大出版社都在储备更年轻的作者,
市场也为这一代的新人,双手奉上了礼物。
《西决》发售的第二周,加印10万册,
她的身份变成畅销书作家。
出版社结了两批版税,一批是首印的,一批是加印的,笛安看着银行卡上一长串的数字,发现至少两年,不需要再思考赚钱这件事情了。
在人生的高光时刻,
当时的男朋友,比她更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
忍不住问:你会不会离开我?
3.
09年的上海书展,笛安回国签售。
结束后,出版社负责营销的同事带着作者们开复盘会:面对读者和媒体,我们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
笛安在那一刻,想到了“长大”这个词,
一本书,是我百分百的作品,也是别人奋力的工作,读者会记住所有人吗?
把写作当作武器的她,冲杀到这里突然发现,没有人要和她战斗。
生活一个回手,结结实实的抱住了她。
怎么回事?
不理解的,还有当时的男朋友。
他们是大学同学,
学生时代,两个人都特别爱玩。
刚认识的时候,一起策划去北欧看同学,糊里糊涂报了个野鸡团,价格比别的团便宜一半,
可那个野鸡团,
让他们在北极圈里看到了极光。
笛安说那一天,
是她十年以后都拼命想记住的瞬间。
那个瞬间,是一种由衷的喜悦。
我们后来也称呼它为:爱情。
它让你产生一种,整个人焕然一新的错觉。
好像是有人推开了门,推开了一扇窗子,
一缕阳光照进来一样。
那种珍贵的错觉,是即使她的书卖500万本,1000万本,都不想换的。
可后来的错觉说:
你变了。
简单快乐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想要这么多?
好像一个音符错了,
不是你弹错的,也不是我弹错的,
可不知道是谁,把这首曲子停在了26岁。
笛安的生活已经走入了下一个阶段,
那个男孩没有跟上来,
他们在一起回国的第二个月分手。
4.
人生滚滚向前,她不敢停。
14年,笛安写完了她的长篇小说《南方有令秧》,讲一个女人从13岁到31岁的成长。
她书写命运的时候,命运也在书写她。
那个冬天,《令秧》的宣传期刚排满,
笛安就收到消息:爸爸住院了。
匆忙赶到医院,医生说要做穿刺检查,
笛安咬着牙说:做。
手术同意书签了十几张,
骨髓里,没有,肾脏里,没有,
最后才确诊,
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需要长期治疗。
守在医院门外,笛安心里满是绝望。
▲ 左一:笛安父亲李锐
右一:笛安
那个时候,女儿如如其实也才半岁,
像所有新手妈妈一样,她紧绷着。
谁也没有想到,黑暗会伴随着黑暗一起到来。
一次常规体检,如如的血样结果出来,医生提醒她报告显示血钾偏低,很可能会在夜里出现呼吸骤停,翻遍了文献,发现只有德国出现过一次罕见的案例。
谁也说不好接下来会怎么样。
上一代和下一代,同时落在笛安的肩上,
压得她喘不过气。
没有办法,只有苦熬。
一向敬业的笛安推了所有工作,
给合作方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道歉,
不分昼夜的扎在医院里。
撑不住的时候她总会一遍一遍地想:
“为什么又是我,会不会还有更糟糕的事?”
那真是一个漫长的冬天。
5.
真的发现所有坏事都走了,是第二年夏天,
爸爸和女儿相继好起来。
院子里的山楂树开花了,
笛安也开始动笔写新小说——《景恒街》。
这一次,Word 文档里的几百页,没有一页是从头到尾顺着写完。
那个叫天分的东西,拍了拍她的头,说:
“对不起啊,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笛安知道,它没有走,只是那个力量,已经不够推着她走到更前面的地方了。
故事从龙城走到了北京,女主角也从东霓换成了灵境,她花了四年,才写完这本书,比以前任何一本都慢。
18年末,我收到了签名版。
新的女主角是国贸 CBD 的精英女孩,
在英国留学,去大公司工作。能够自如的处理所有人之间的关系。
而在男主角关景恒身上,
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带着熊熊野心去创业,幻想成为另一个人,
奋斗,加班,把家改成办公室。
看完第一遍,我很想发信息告诉笛安:
成年人的爱情,
是我们都不再相信,能够为爱人放弃一切,
你最多只能为了爱情放弃一次周会。
而我心里更大的疑问,
是那个曾经跟命运奋力抗争的少女,去了哪?
6.
再见面,是我去成都,
邀请笛安拍摄《闪光少女》。
南方这几周都在下雨,我感冒没好,她说话带着鼻音,生怕传染给彼此加重病情,连火锅也不敢一起吃一顿。
挤在成都那个小酒店的沙发里,
我们聊起了后来。
笛安说她写《景恒街》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错觉。总觉得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人生。
好像把人生里面,经历过的一些时间找出来,摊开给你看。
中间有一段,灵境和景恒,
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一起,
但其实他们彼此都知道,心里是喜欢对方的。
灵境很失落,喜欢,又得装作不在乎。
笛安当时写了一句话:
“2013年就这样过去了,2014年就这样来了,他依然爱她。”
很平淡对吗?
但把它敲出来的时候,她心酸了很久。
我坐在对面抱着膝,望着她。
窗外的雨停了,太阳从云后出来,光落在她的脸上。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终于自由了的朱灵境。
笛安说,她还没有写出,心里的那本小说。
但命运指引她变成了一个职业小说家,一个好妈妈。
19岁,
你觉得,写作是武器,有它在你什么都不怕;
25岁,
你才发现,为了爱的人,你得把刀收起来;
过了30岁,
觉得写作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它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 最后,《景恒街》拿到了人民文学奖
屠龙少女一路披荆斩棘,
学会了所有的屠龙技法,站在山峰上,看着自己慢慢地长出了龙鳞。
写到这里,我脑海里闪过了这个画面。
拍摄的最后,我们在大学门口,抓住了一位笛安的00后读者,我问她,为什么喜欢笛安?
那个刚刚20岁的小姑娘,有点羞涩地说:
“有她在就觉得,我也可以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棱角的活着。”
在笛安的微博里,我看过一句话,
是她妈妈说的:
“一个女人,随着时间,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要求你去做妻子做妈妈。
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还有才华。”
我是斯斯。
很感谢,有闪光少女这个项目的存在,
让我终于有机会坐下来,
认真的跟她们聊聊天,
可能是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也可能是某一个当下,它停下来,望着我。
就好像是潜入到深海里,
触摸到一些亮晶晶的东西,
我珍惜每一次可以走近一点的机会,
也希望能把我看到的这一切分享给你们。
文字是不够的,明天,
好好梦会放出第三期《闪光少女》的视频,
如果你也喜欢笛安,想要了解更多的她,
欢迎到时收看,等我。
戳我回顾
第一期:网红有亏钱的吗?
第二期:年轻女孩到底能不能靠脸吃饭?
✨福利时间 ✨
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
抽两个幸运鹅
送笛安签名版《景恒街》
记得截图发给我小号哦
(有小号的就不用重复加啦)
感谢本期视频的品牌赞助
搭盒子 公众号
为两亿女性定制美丽
监制:斯斯
作者:斯斯 / 喻听话
运营:高玄 / 筱五 / 微笑鱼 / 果果 / 小仙女
Read More
▽
为我们点个“在看”
把你心里的闪光少女分享给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