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 | 井头山遗址新发现与新思考——早期中国人如何适应海洋

良渚博物院 良渚古城 2024-04-12


三星堆的再次发掘,
无疑掀起了一轮考古热。
你知道吗?
4月13日咱们身边也发生了一件考古界的大事儿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月3日,良渚博物院特别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的发掘领队孙国平老师,为大家首次揭秘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发掘过程与其带来的深远意义。 

【讲座主题】河姆渡之源:井头山遗址新发现与新思考——早期中国人如何适应海洋【时间】5月3日14:00-15:30【地点】良渚博物院二楼多功能厅【报名链接】



注意事项】1. 本次讲座名额有限,如报名成功后不能参加,请及时在“报名工具”小程序中取消报名2. 如因老师身体不适、自然环境灾害等特别情况需要终止或改期,将提前与报名成功者联系,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良渚博物院所有。3.报名成功后凭博物馆入馆预约码、身份证、健康码以及活动的报名码入场。入馆预约码请在良渚博物院的公众号“公共服务”中申请,活动的报名码可在扫描活动二维码后查看。4.本次讲座面向成人观众,为保证会场安静,谢绝带领12岁以下儿童入场5.请于课程开始前20分钟在讲解服务台签到集合,迟到20分钟以上谢绝入场。6.咨询电话(10:00-17:00):19967423272


讲座提要

近半个世纪前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空前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中国南方地区至少从距今6、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也与黄河流域一起有着并驾齐驱的社会发展水平,从而改变了黄河流域是中华远古文化发祥地的一元论传统历史观。

河姆渡遗址1977年发掘后的聚落遗迹面貌

而2013年在离河姆渡遗址不远的井头山遗址出土遗存表明,它是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以及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可构成中国海洋文化的主要源头;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余姚东部所在的宁波沿海地区,并由此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源头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井头山、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相对位置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基本探明了河姆渡文化来源于浙江沿海地区本地,也确认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起源区域,是中国人最早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宝贵案例。其中的少量稻作农业遗存与海洋经济遗存共生的情况,更表明中国沿海地区从早期海洋渔猎经济走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历史发展道路,对于长三角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井头山出土各类贝壳


井头山出土的主要木器种类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研究和重建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发源、全新世早中期海平面上升过程等重大学术问题的宝贵案例,堪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海洋文化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对宁波来说更重要的是,原本把以稻作农业作为主要生业方式的河姆渡文化作为宁波历史文化之源的记录完全加以改写,并把它置于广阔的中国沿海历史大背景下,确定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真正源头区域,因此,古宁波湾史前文化区之于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完整性的重要意义将由于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日益引起众多学科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自此也为把浙江打造成为海洋经济、文化大省和海洋强省、也为浙江契合“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找到了树立更高程度的文化自信的强大依据。


主讲人简介

孙国平浙江慈溪人,1988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浙江史前考古,现任史前考古室主任和研究员。参与或主持数十次野外考古发掘。其中,连续15年主持河姆渡文化代表性遗址——田螺山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已撰写和发表了《宁绍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问题探索》等数十篇考古简报、报告、学术论文和论著,参与或负责了《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起源发展与气候环境变化关系研究》等重要研究课题。曾应邀赴日本、英国、菲律宾、韩国、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做过学术交流和访问考察。2013年以来重点负责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