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公众分享会会议实录(二)
良渚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
暨公众分享会
编者按:
2021年7月9日,“良渚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公众分享会在良渚古城遗址举行。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共有7位来自田野一线的考古学家分享了他们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心得,更有160名社会公众热情参与,与专家学者形成了热烈的互动。
为此,我们整理了7位专家的发言,经作者审核后将分期刊发,供同行和广大爱好者参考,沙龙讨论内容和部分公众的提问也将共同刊发。
需要说明的是,行文保留了口语化的文字,未做过多的修饰。凡有注释者均为编者所加。
★专家发言内容★
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聚落与文明要素
马明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各位老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这次会议本来是我们的孙院长要过来讲的,后来我被临时的调过来,因为我们两个做的是同一个项目,他做陕北北部,我做陕北南部。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几年在陕北做的心得。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背景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在陕北地区,它属于黄土高原的中间部分。东部到太行山,西部到六盘山,北边到阴山,南边叫秦岭,我们起名叫四方之地,还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里面有一个大致的特征,文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经历了仰韶文化晚期一个短暂的不稳定期之后迅速的恢复稳定。在这个区域内有基于定居农耕生业形态所需要的有效的生存空间,依据这个区域里面水系的密度(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必要的地势的落差(便于排水,不至于受到内涝水灾的危害)。
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是沙漠,为了好表述,我今天借用傅斯年先生一句话,把太行山以西的区域叫西高地。因为这个西高地既以黄土高原为中心,但是包含了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和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西高地范围
张星德老师讲了大的、宏观的格局,对我来说是茅塞顿开。我们在中国淮河以北的区域里面,特别是黄淮海流域里面,以太行山为界,包括山东,当时有几大集团。比如说在仰韶时期西高地是以仰韶为中心的,东边后岗一期和北辛是一个非常密切的文化圈。
西边的区域为什么画一个块状或者说面状呢?结合地理条件,基于水系发育可以看到它的生存空间就是面状的。东边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容易产生内涝灾害,新石器时代人类基本上是靠近太行山和秦岭余脉居住。这样一个条状、带状的生存区间,有的学者比如说段宏振先生就把这个区域叫做华北平原的文化走廊或者居住走廊(张渭莲、段宏振:《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文化走廊:太行山东麓地区先秦文化的演进格局》,文物出版社1999年),而大面积的这种华北平原腹地在早期的时候是不太适宜人类居住的,属于内涝区。
仰韶文化半坡期的文化格局
还有一个区域是太行山以西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整个仰韶时代这两千年是比较稳定的,这里的仰韶文化以西高地为核心向四面出现一个扩散的过程,到仰韶晚期有一个文化解体的态势。到龙山时期,下图所示的红圈的范围也就是后仰韶的那几个文化,也是碎了一地。许永杰先生在《考古学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距今五千年前后文化迁徙现象初探》,《考古学报》2010年第2期),公元前相当于今天距今五千年的仰韶晚期,在文化解体之后,四边文化群雄并起的文化传播的乱像或者说是史前春秋,呈现出一个非常繁盛的热闹的景象。
龙山时代西高地的文化格局——以六盘山为界,
两大板块,多个类型,东部板块为空三足器板块
其实这个时候也就是仰韶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相对来说是比较衰弱的时期。到龙山时代初期仍然是形成了碎了一地的感觉,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命名石峁文化、客省庄文化、陶寺文化等等,包括太行山东边的后岗二期文化,西边的齐家和马家窑。其实我们可以把它拢一下,拢成一个双黄蛋,就是以绿圈圈的这个,就是在六盘山以东这个区域共同使用空三足器的各种文化,其实可以理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后裔的不同的区域类型,我们把它叫做空三足器文化区,空三足器是张忠培先生界定的一个名词。六盘山以西我们更多的看到它是继承了仰韶文化的传统,比如说马家窑和齐家,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彩陶或者是拟彩陶图案风格在演变,拟彩陶图案就是用泥条在夹砂陶上堆积出来的仿仰韶彩陶的图案。
总体来说从庙底沟二期到龙山时期,黄土高原东部已经有一个文化的整合趋势,尽管它们的陶鬲可以区分为双鋬鬲、单把鬲等等,但是都是空三足器。所以我画了一个绿圈把它整合起来,在这样一个区域里面后来出现了很多的石城和数以万计的聚落,包括石峁在内,这就是大型都邑城址存在的的文化生态,包括陶寺,有这么大的文化生态支撑起这几个都邑性城址。
据我们第三次文化普查的数据,在这样一个区域里面陕西榆林地区有4000多个龙山的遗址,延安地区也不少。因为我参与的工作,所以我知道他们调查的详细程度。后来到2016年在葭芦河,就是神木石峁以南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一千平方公里的河。我做了一个调查,大家看到黑色的点是三普发现的遗址,红色的点是我们新发现的,新发现的遗址还没有标注完。
葭芦河已调查区域成果对比图
2008年第三次普查时,葭芦河流域总共是108处龙山时期的遗址,而我们2016年专题调查已完成了680平方公里的调查,发现了246座龙山时期的聚落,有城址,有普通的聚落。三普的数据是我们专题调查实际跑出来数据的四分之一。我们拿一个标尺,因为它是一个最常见的普通的小河流,我们去量附近其他的没有能力完成覆盖调查的区域,核算一下龙山时期的聚落或者说史前村落是以数万来计算,密度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
甘肃地区三普的聚落,它们现在实际跑下来的遗址分布密度还要大。陕北葭芦河流域平均2.7到3平方公里之内就有一座龙山时代的聚落遗址,这个2.7到3平方公里是它村落使用的空间资源。当然了,它们的跨度比较大,达一千年。有的遗址已经废弃了,有的遗址刚刚产生,有一个不共时的问题。但是,同样以这样的密度或者说这种概率跟平原地区相比的话,平原地区始终比黄土高原遗址分布密度要小得多。
关于我刚才提出的水系密度的问题。这是张海老师给我做的葭芦河流域水系的发育图。葭芦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很小。它的支流发育为一级、二级、三级甚至到四级,蓝色线条的小河小溪到现在都是有稳定流水的,尽管水不大,像几个水龙头那么大,但是古代的水流量要大一些。水系之间所夹的台地我们称之为梁,支流将高原分割为一道道的长梁。那么一道梁上就会有一个遗址,或者说两个梁之间隔一个梁、空一个梁就有一个遗址。这样的话,可以看出河流的小支流把黄土大原分割成不同的小板块,每一个板块上就是一座遗址分布的范围或者两处遗址分布的范围。
葭芦河流域水系的发育和遗址分布范围
现在可以想像鱼米之乡或者说华北、华东平原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其实在早期的时候恰恰是黄土高原这个地区更加适宜人居,因为它的地势有非常大的落差,河流的发育逆向侵蚀切割会非常的厉害,把地下的含水层稳定的变成地表的径流。这样的话,在这个区域的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住人,每一个遗址距两边或者周边的任何一个溪流距离不超过500米或者600米。可以想象千沟万壑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面状的区域内都可以居住。而在平原地区包括关中平原地区,因为是河流冲积平原,逆向侵蚀不厉害,水系的层级发育就是一条线,所以人类只能沿着这个水线居住,而不是一个面状的聚落分布状态。关中以北的北方黄土高原上水系是像树冠结构一样的发达,而关东地区或者说像华北平原上是像树干一样的、线性的,这样的话生存空间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了。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大量的人上高原定居了,因为平原上人口大量的增加以后,必须得上高原,顺着河流往上走,逐水而居。
黄土高原这个地方的落差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不至于像平原地区有内涝,包括良渚在内的区域,聚落被做成一个高大的土台子,去人为地创造一个高差,以避免水患。黄土高原则不需要那样人工堆土成台,在旱作时代是非常适合居住的,没有水患之忧。
芦山峁地形图显示的落差,无水患之虞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大量的数以万计的村子分布在高原上,而且是面状,空间利用率非常高的有效生存空间内,有几万个村子,养活起了大量的城,现在我们不知道这些城有多少,在南流黄河两岸的北段这一段,一直到阴山有大量的龙山时代城址。
从2019年到2020年,我在跑一个调查,陕西境内光榆林就跑了6个县,发现了370多个城,将近400座,现在还没有跑完。我推算了一下,陕西包括延安在内大概有600多座龙山时期的城址,有的400到500万平方米,有的几千平方米,中间大量的就是100万到50万或者20万这样的规模。养得起这么多城,包括还有一些没有石头城的目前调查没法发现,比如说芦山峁这种都邑级别的中心聚落。这么多城址和都邑聚落,它一定有一个像生态系统一样的基层社会群落在滋养这些城邑。这些石城的年代上限是从距今4800年甚至4900年,下限到3800年。
距今4800—3800年出现石城聚落近1000座
下图所示,左侧这是最早的城,榆林市吴堡县后寨子峁遗址石城墙,距今5000到4800年。稍晚第二张是横山县金山寨遗址,第三张图片是石峁遗址,第四张图片是李家崖遗址石城墙,越往后墙体越成熟,墙体越厚。早期都是非常单薄的,就是单层的石头垒砌。后来石峁文化崩溃了以后,这些城没有完全废弃,还有人居住,一直被沿用到了商代,如李家崖文化和我们所说的晚期朱开沟文化。它们把陕北地块给分了,所以他们都占有了这个城。
龙山时代早期至商周时期,河套地区石城聚落在文
化内涵、聚落形态层面表现出的密切联系与文化传统
早期第一座城的器物,仰韶晚期的相当于我们说的泉护二期的年代。
北方地区石城聚落第一期主要陶器
(仰韶晚期4900—4600BP)
这是庙底沟二期最晚一段的陶器,相当于陶寺早期的这批东西。其实在石城建造的鼎盛期,数量做多的时候,而是这个时期,就是庙底沟二期包括陶寺早期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以石峁和神木寨峁遗址为代表。这时候的城面积变大了,但是新增加的城的数量并不是最多的,所以城出现的鼎盛期是在庙底沟二期,下限就到二里头时期之前。后来这批东西被李家崖这批人沿用了。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区域里面始终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土著文化系统,你把它叫石峁文化也罢或者是晋中地区的也罢,它们属于一个大文化的两个亚类。但它始终有一个稳定的系统,从龙山一直下来到西周中期,长达近1500年的时间。正是因为有这样稳定的系统,才支撑了稳定城的聚落系统。
北方地区石城聚落第三期永兴店文化陶器
(4100——3800BP)
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至商周时期陶鬲演变
谱系图所反映的文化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内蒙古曹建恩老师他们做的黄河流域东岸的调查。发现的石城也有大有小,这个层级化就非常的明确。这个时期代表性遗址就是石峁。石峁出现时已经是内外三重结构了。最近这几年在石峁做皇城台,原来判断是宫城,现在从其他几个来看,感觉可能是一个相当于宗庙区和贵族墓葬区。因为它石头包着不能解剖,所以我在芦山峁做了一个解剖,石头里面包的就是这种材质,加宽成一个大型的夯土台,在上面构筑礼制性建筑。在石台上还有玉器雕像一样的石头,另外它这个龙也像二里头墓葬里面龙的形象。
石峁皇城台遗址(东南—西北)
芦山峁的选址和石峁又不一样,它是在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上。河流把U字型的区域包在里面,约100平方公里,里面的居址分布非常的散,跟石峁城墙环绕的圈状空间布局不同,选址的地形特征也不一样。芦山峁的典型陶器是陶寺早期文化的,我们认为它就属于庙底沟文化最晚段的区域类型,距今4500--4300年左右。
延安芦山峁遗址区位图
芦山峁顶部就是一个主梁,上面有几个驼峰状的山顶,被人工加宽、改造成方形的平台,平台上面构筑建筑。2016年到2018年终于清理出来了,它的房子也有奠基的现象。
芦山峁遗址格局
F2猪下颌骨奠基坑
芦山峁的四合院的建筑,和二里头和凤雏联系起来的话,它们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刚才张老师说的东北红山文化的那些冢、庙、坛,有神性,我们这边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人间烟火的东西。
大营盘梁台地轮廓院落布局
最近这两年我们在山上发现了一些迹象,破坏很严重,被村民用推土机推掉了三米。前面盖房子的那一块是宫殿的建筑,后面还有一块没有挖,也是宫殿建筑。现在挖开的叫小营盘梁,残存有房屋的残迹,可以看到我们用白灰线状划定的区域。这个建筑遗址编号小营盘梁F1,基址面积将近700平方米。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礼制建筑单体面积也达到600—700平方米,并非孤例。小营盘梁F1坐东朝西,可能是宗庙或社,而大营盘梁宫殿建筑是坐北朝南的,所以芦山峁这边有类似于宫殿建筑,还有大型的宗庙建筑的痕迹,边上就是同时期的墓葬,虽然被盗了,但是里面还是有玉器的。还挖了几座小型的墓葬。
小营盘梁宗庙建筑建筑F1
小营盘梁宗庙基址南侧的高等级墓葬M1
M1这个大墓葬被盗了,盗墓的下去刚好就是墓主人的位置,据说有很多的玉器。侧面和脚下都有殉人,其中左边的殉人头被斩首之后,是被绑着的姿势。最近复旦大学给我做的这几个人的基因分析:中间墓主人和红山文化区域的Y染色体比较吻合,左右侧是和良渚区域比较吻合,脚下是和磁山系的吻合,也就是说墓葬里面不是当地人。另外又在这座墓的边上了挖了一个小墓,墓主双手、双足都被砍掉,手上戴了两个玉琮,头部有用人头骨做的杯盏。这是一个很小的墓葬,手脚都被剁了,却还随葬这么多的玉器,身份就比较奇怪了。
这个时期的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从青海到太行山边上,出现了大量的白灰面的房子。不管是大聚落、小聚落,大房子、小房子,几乎每一座房子都用白灰抹地,然后抹墙裙,有的地方用红色涂踢脚线。这个时期从老虎山到桥村到芦山峁,整个区域里面出现了大量的泥抹子,跟现在的泥抹子相当。地面上火塘那一块用黑彩绘制,踢脚线是用红彩绘制。这与石峁彩绘壁画应该是有一个关联的。
陶质泥抹子与现代泥抹子
后寨子峁遗址白灰地面与墙裙上的彩绘痕迹
芦山峁遗址出了一百多件筒瓦和板瓦,在厢房这一块房檐的位置出了不少,再就是三个主殿,反而是其他的地区不出。
芦山峁遗址出土的仰瓦(上)和筒瓦(下)
甘肃灵台采集的瓦材,当时有一些人认为可不可能是西周的,现在看来是龙山时期的。
宝鸡桥镇、神木石峁、灵台的蒋家嘴,还有甘肃东部的硷头村。整个泾河上游到宝鸡地区,包括陇东地区一直到黄土高原,到山西这一块都出瓦,跟宫殿是同时期的。因为甘肃南佐遗址出了一间大房子也是六、七百平方米,墙还有两米多高。
有一些陶器上塑造出了屋顶的形态,可能是在屋檐这个区域使用的。另外跟宫殿或者是封闭式院落相关的排水管,这也是老虎嘴的遗址,这一块有垮塌下来以后有17节的排水管连接在一起,有红色的灰陶,根据它出土的陶片来看的话,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或者到龙山早期阶段。
瓦和早期排水管出土的区域也是画的红圈,这个红圈刚好是刚才画的空三足器的圈,后仰韶东边那一支,这一支从六盘山以东到太行山之间,南边到秦岭,北面到阴山,就这样一个四方之地的口,有很多吻合的地方。
龙山时代瓦与排水管的发现与空间分布
这个时期,比如说芦山峁出土了很多的玉器,而且都是不同地区的风格,有的神面跟良渚非常的相似,上面的眼睛显然不是良渚的风格。但是那个石厨刀显然就是。玉器普遍用在建筑或者说夯土台奠基上。有的时候挖一个坑就放一件玉器。
在大量的石墙里面夹有玉器,从石峁到芦山峁到桥村都是这样的现象。
这个时期文化呈现出非常的稳定的现象,以各种陶鬲为中心。同时,普遍出现了外来的因素,包括张老师刚才讲的东北地区的石材建筑,我们这个石城的出现跟它也有一定的关系。
芦山峁与石峁、陶寺的关系
这个时期陆续有一批来自于西边的人,比如其中有一批来自内蒙古的白敖包遗址。在白敖包挖了60多座墓,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偏重石墓,而且随葬的陶器大量都是齐家文化的类型。与这种偏重石墓和器物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可能有一批移民直接就过来了。
第二类是使用蛇纹的,跟甘青地区的蛙纹变形有一定的联系。西边用彩陶,这边夹砂陶上就用泥条,做成模拟的蛙纹。这种东西跑到奈曼旗、昌平,然后又沿大兴安岭西侧,又跑到外贝加尔地区了,跟那边有一个互动。
甘青宁地区对河套及大北方的文化辐射
此外就是来自于良渚的钩形石刀,在陶寺发现有大量的半成品,证明那边有作坊,还有来自于各地区不同玉器的聚合,包括我刚才说的墓葬里面不同人基因过来。
各地玉器的聚合(陕西石峁、延安和山西清凉寺玉器)
1.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基于比较大的坡度地形,又是在季风区,河流的层级发育非常的完善,或者说非常的发达,形成了树冠状河流或者说水系的分布状态,从而形成了非常有效的生存空间,使这样这个区域形成了“面状”居住的区域,不像东部冲积平原地区的“带状”的分布区,跟黄土高原的“面状”居住区形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分布空间上的区别。《尚书》和《夏本记》中关于黄土高原雍州这一块在旱作农业时代,对黄土的看法属于上上田。现在那个地方很干旱,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属于上上田。因此在这样环境下就发育出了非常大的、稳定的文化区。
2.大规模聚落和人口基数支撑下的区域力量及都邑的出现,代表了这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新高度。
3.各地区的文明向西高地强势化的聚合,成就了龙山时代黄土高原都邑文明,可以视为早期区域国家的初步形成。目前怎么样界定它,一般都认为它跟五帝时代的黄帝部族有关系。
这些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内容。
谢谢大家!
了解更多
新浪微博 @良渚博物院
bilibili@良渚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