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倪萍、章子怡、贾静雯的蜕变:孩子才是父母的起点

2017-03-31 radish 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我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起点,简单说父母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孩子物质条件的优劣,某种程度也为孩子所选择的启蒙教育设定了上限,父母的眼界格局影响了孩子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高度。 


我们研究书单,帮孩子选择合适他们的书籍;我们研究旅行攻略,带他们去体验在路上的经历;我们送他们学习才艺,让他们的人生在开始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可能性。


“要给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愿。 


所以类似于“不要断了孩子高贵的路”,“父母见没见过世面对孩子有多重要”的育儿鸡汤才会得到大家的追捧和讨论。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的内心本来就很高贵,孩子才是我们全新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的赤子之心,像水晶一样透明,在生活湍急的河水中,有时候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没有留意其所折射的光芒的话。 


1


前不久,在大型文艺类综艺节目《朗读者》中,央视两代当家女神倪萍和董卿同框,画面几多唏嘘,因为才58岁的倪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镁光灯下的她,曾稳坐央视一姐,甜美大方,从《正大综艺》到《春节联欢晚会》,她的位置是很多人目不能及的高度。 


韶华易逝,但是在倪萍从容豪爽的笑容里,我们却没有看见“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的伤春悲秋,“我们在苦难中变得更加坚强”,倪萍这样说到。她在节目中朗读了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中的一段,也首次在荧屏上谈及了自己多年来为子求医的心路历程。


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直到2014年才又回到《等着我》的舞台。


虽然这是个信息量以分秒计算和淘汰的时代,“物是人非”,“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最现实也是最残酷的规则,而倪萍的复出,温暖淡定,不仅磨砺了她曾被人诟病的“煽情”,也让人感到无情的时光里依然有妥帖的温度。 


“妈妈”是很多小宝宝在人生中第一个有意识的清楚喊出的名字,也是最强大的名字。“因为我是孩子的妈妈”,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和盔甲,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是妈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奋不顾身的勇敢、坚强和柔韧。


2


章子怡,起点也是很高。19岁出演《我的父亲母亲》成为谋女郎,一炮而红。20岁被李安导演选中,出演《卧虎藏龙》玉娇龙一角,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外国语影片。2013年,凭借《一代宗师》席卷各大电影节奖项。 


然而在这所有的光环之下,各种争论和非议从未停止,从巅峰到谷底,毁誉参半,就像她所扮演的玉娇龙一样,“功利”“野心”“强势”似乎一直都是章子怡的标签。 


2015年,章子怡有了女儿醒醒,在那些作品和人物之外,在那些是非得失之外,第一次开始有人用“柔和”、“温暖”、“淡定”来形容章子怡。比如在给醒醒办百日的派对上,汪峰的大女儿小苹果百感交集的哭了起来,章子怡温柔的把小苹果拉到身边,为她擦去眼泪。比如在某一期杂志封面上,章子怡抱着小肉团醒醒,眼神坚定却平静,似乎手中拥抱的是全世界最夺目的珍宝。 


“终有一天可以笑着说出那些曾经的遗憾”,这是章子怡某部作品里的一句台词,也许这一天就正是醒醒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因为孩子,会让曾迷失在名利场中的你明白“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从浮华重回赤子


3


贾静雯,《倚天屠龙记》里娇俏的赵敏,直男心中排名第一的大美女,曾经的她“奉子成婚”嫁入“豪门”,家暴、离婚、公开哭诉,抢夺女儿抚养权。。。“虚荣的女明星”,这是茶余饭后大家对此闹剧的评价。 


女儿“梧桐妹”回到了贾静雯身边,贾静雯带女儿上学、游玩,自己坚持健身锻炼,洗净铅华,在喧嚣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之外,做一个普通的母亲。 


“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贾静雯遇到了比自己小九岁的修杰楷,夫唱妇随恩爱有加,加上两枚大眼萌娃“咘咘”和“Bobo”的加入,贾静雯的人生圆圈闪着幸福的光芒,完美,圆满。 


在修杰楷被称为中国好爸爸和中国好继父的时候,贾静雯前夫孙志浩也不忘凑热闹,晒出梧桐妹给自己和继母的卡片,而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梧桐妹这么乖,证明贾静雯教的好啊!” 


是的,曾经的剑拔弩张和水火不容,因为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孩子,可以释怀,可以做到对这段未能善终的感情保持礼貌和克制,“外间纷扰再多,我也希望孩子的世界不会有风雨。”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爱护,也是孩子给父母的礼物,宽容和善良是我们从孩子身上所学到的最宝贵的功课。


4


不仅仅是明星如此,在我们每个平凡人的生活中,为人父母也是我们再度审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 


比如我八岁的儿子,喜欢玩儿Pokemon Go宝可梦,他对排兵布阵攻略的熟悉程度远超过我,可是却时不时完全不按牌理出牌,把一堆完全没有战斗力的萌物派上场。 


“你干嘛这样?根本没有用好吗?” 

“可是我就想试一下,好多招数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试什么试!不试我都知道打不赢!” 

“可是我可以看看这些招数啊,我觉得这样比打赢更有意思!” 


“比打赢更有意思”,这是我遗忘已久的一个关键,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赢不赢更简单直接,而“有没有意思”常常被忽略。我们也不是刻意的功利,而是不自觉的一步步往那个方向走,因为输赢的标准更容易被量化。 


“你这样做不行!”,“我早就告诉你这样肯定不会成功!”我们是不是经常这样和孩子说话?即使他们做的就是我们一眼就看出是错的,可是他们的挫败感究竟是来自于失败这个事实还是来自我们的否定?


“在育儿的路上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这句话不管我们多熟悉,我们还是容易忘记,同样容易被忘记的包括:离起点线越来越远的方式不一定是进步,也可能是后退。 


朋友芳家小朋友小新七岁,某一天傍晚,在Kumon补习班外等他放学,所有的孩子都出来了,小新还不见人影。 


他小小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你干嘛去了!你知不知道妈妈在等你!别人都出来了,你在磨蹭什么?!” 

老师跟在后面:“小新说今天想要多做一套题,这样他的积分就可以换礼物了。”(Kumon奖励孩子用答题数积分换一些小文具礼物) 


礼物?家里多得堆不下的玩具,他还需要什么?而且他就不是一个为了奖励愿意多付出的小孩,奖惩这套在家里都行不通还别说在外面。满心的疑惑。 


“妈妈,我看到这个!我想你肯定很需要。所以我要多做一些题,就可以换了!” 

小新拿出一副小朋友上课用的很简陋的耳机。 


突然想起来,因为前一天晚上,自己手机的耳机找不到了,她和老公有了口角,相互埋怨了几句说是对方把耳机放不见的,谁也没注意旁边的小新。 “妈妈,你现在高兴了吗?”小新期待的问。“很高兴!”眼中有泪光。


生活的匆忙让我们很容易焦虑烦躁,“孩子还小,他们不懂。”其实孩子都懂,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比我们更柔和。 


有人说人类对自己两岁以前的事情常常是缺乏记忆的,所以孩子让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圆满。其实不仅是两岁前,我们一路遗忘的就是这种简单和纯粹,孩子在提醒我们,慢下来,笑一笑。 


现在最饱受批评的一种观点是“我都是为了你”,其实宽容一些想,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真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影响的,“为了谁”并不是一个见不得人的理由,只要你不把它用作一种责备或者要挟。 


我们会为自己找那么多理由偷懒、挑食、偏食、晚睡,成年人有时候对自己很宽容很容易妥协。但是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当我们面对白纸一样干净清爽的孩子,我们愿意重回这个最好的起点。“为了孩子我要变得更好”。 


孩子的纯真和美好,还有我们和他们之间言语文字都所不能及的爱,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起点。 



小灯塔亲子教育理念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关注“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最走心的原创 | 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置顶小灯塔 | 不错过任何一次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