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做到81岁和霍金一起登上《时代》杂志?

明哥、朱珍 高山大学 2019-03-28


2018年4月,美国《时代》杂志发布名为“伟大的科学家--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们”特辑,共梳理出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101名科学家,包括霍金、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居里夫人等。其中仅有1名亚洲科学家入选,而且,他还是中国人。


文末附《时代》“伟大的科学家”完整名单。


*本文5876字 | 6分钟阅读

*责编 | Sophia


你认识这个人吗?


出处:《国家地理》, 摄影/陈定安


估计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他。即使报出他的名字,可能也没听说过。


他是,董枝明,古生物学家,今年已经81岁了。退休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IVPP)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恐龙动物学。

 

他刚刚入选美国《时代》杂志“Great Scientists”(“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名单,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中国龙王(China's Mr. Dinosaur)“,与霍金、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居里夫人等科学巨人一同入选,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

 

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也没有被评为院士,国内媒体上很少看到关于他的报道,看上去他的研究领域与人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可是,为什么美国《时代》杂志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


《时代》杂志“Great Scientists”(“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特辑封面,2018年4月出版


从《侏罗纪公园》说起


电影《侏罗纪公园》(1993年)海报,出处:IMDB


董枝明,太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入选《时代》杂志“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也鲜有媒体报道。

 

然而提到以恐龙为主角的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大家就不陌生了。1993年《侏罗纪公园》上映后蜚声全球,那些可爱的恐龙名字,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殊不知,《侏罗纪公园》里恐龙的名字都是由董枝明应斯皮尔伯格的邀请命名的。

 

董枝明曾把《侏罗纪公园》里的6位主演名字的首字母结合起来命名了他研究的一种恐龙,取名为“明星龙”(“Jurassosaurus”),意为恐龙中的明星。后来董枝明又放弃了这一名字,正式命名为“天池龙”(Tianchisaurus,属名),但是保留了种名以纪念电影《侏罗纪公园》


董枝明在云南禄丰进行化石挖掘,出处:《国家地理》


这就是董枝明;


第一个发现北极圈里的恐龙化石,在北极升起国旗的中国人;

 

享有“中国龙王”美誉的他已经给42种恐龙命名,全球无人能及;

 

无论国内外,凡是有恐龙化石分布的地方,他几乎都亲自考察过;

 

他和他的老师带队,让中国的恐龙研究从零起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恐龙大国;

 

世界闻名的两座中国恐龙博物馆,与他的贡献密不可分;

 

出版了相当多的恐龙作品,让青少年了解恐龙,热爱恐龙,在世界刮起“恐龙旋风“;

 

日本青少年评选“你最喜爱的十个人”,排名第二;

 

外国同行将一种恐龙的种名赠送给了他,董氏中华盗龙;

 

戈壁沙滩穿梭五十载,他用自己的足迹丈量恐龙的生命,解读侏罗纪时代的地球奇观;

 

他是中国龙王,China’s Mr. Dinosaur。


出处:1997年1月《Asian Reader》


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人


从1820年,英格兰研究人员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吉迪恩·曼特尔(GideonMantell)、以及理查·欧文(Richard Owen)等开始恐龙研究以来,全世界发现的恐龙有1000多种。从那时起,古生物学家们就开始了给恐龙命名的竞赛。

 

截至2005年,全世界历史上所有Dinosaurhunter(恐龙猎人)Top30名单里,董枝明以命名了42种恐龙位居第四名,也是当今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古生物学家(前3名已去世)。另外一个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以24种的成绩位居第十名。


出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期刊》,2010年9月


董枝明的成就不仅在于发现的恐龙种类多,而且命名的准确率也很高。董枝明的恐龙命名准确率高达64%,国际上同级别的其他古生物学家命名准确率仅为20%左右。

 

《自然》杂志报道,从1824年到2014年,命名的1401种恐龙里,16%的名称是重复的,32%存在其他类型的错误。

 

给恐龙命名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相当复杂和困难。找到恐龙化石,首先需要查找分类系统,确认是否曾经发现过。如果是新品种,则需要根据恐龙化石碎片分析可能属种和起源地,最后进行命名。

 

恐龙是已经灭绝的物种,没有可以测序的基因组,通常只有少数骨头是已知的,因此很难区分不同的物种。很多被命名的恐龙,随着更多的考古成果出土,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细节和证据出现,会发现原来的命名是有误的,有些命名就失效了。

 

还有一些命名错误是由于恐龙的定义改变了,从而变为错误和无效,这是不可预料的错误。有一些早期的恐龙因为定义变化而不再是恐龙。

 

因为困难重重,董枝明的研究和命名成果越发可贵和有价值。

 

董枝明研究恐龙化石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手法,有时候碰到一些化石无法辨别,还会用舌头沾一下来分辨。董枝明说:“给我一块中国境内的恐龙化石,大体上我就能知道属于什么恐龙的,可能在哪个地层里出土的,有的甚至都可以看出来在哪个省或者哪个盆地出来的”。


董枝明的“恐龙人生”


董枝明从事恐龙研究50多年,如果从结缘恐龙算起,将近70年的时间。他这一生可以说全部奉献给了恐龙。

 

董枝明与恐龙的渊源是从13岁的时候开始的,当时念初一。中国恐龙研究的创始人杨钟健在青岛搞了一次恐龙展,董枝明看到后感到很惊奇,从此知道了地球上还有这样一种曾经占统治地位的庞大生物。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毕业那年得知杨钟健正需要助手,于是就报了名,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IVPP)。

 

杨钟健是中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1928年杨钟健带队考古挖掘了中国猿人第一块头盖骨。1953年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1957年研究室改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内,杨钟健的照片与达尔文、欧文悬挂在一起,供世人瞻仰。他为董枝明打开了恐龙研究的新大门。


杨钟健与青岛龙,出处:神秘的地球网


董枝明说,从杨钟健那里学到了很多,包括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执着的研究精神。

 

董枝明总结自己的“恐龙人生”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发掘整理四川自贡恐龙化石,第二是参加‘中加恐龙考察团‘”。

 

上世纪70年代,恐龙热席卷西方,而中国还只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当时世界各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大都集中在侏罗纪晚期,有关侏罗纪中期恐龙演化的情况还是一片空白。杨钟健对董枝明说;“我们必须覆盖整个国家,寻找新的标本来填补材料缺失的空白”。董枝明把导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自贡恐龙大发现


1979年12月,董枝明带领野外调查小组来到四川,经过他专业的判断,考察从广元转移到自贡县大山铺地区。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中侏罗纪的恐龙墓地群,这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恐龙研究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人能找到中侏罗纪的恐龙化石,已知几个化石点产出的材料也非常破碎。最终他们采集到了约计100只恐龙的骨骼,超过40吨的恐龙化石。其中大部分是蜥脚类恐龙——30英尺长的李氏蜀龙,巴山酋龙和60英尺长、脖子是身体长度一半的峨嵋龙。蜥脚类恐龙的头骨在世界各地都很少见,但光在大山铺就有5个被发现。


1981年,董枝明(左一)在自贡恐龙化石挖堀现场考察,出处:自贡网


此后经过董枝明的努力,在这里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山铺地区发现的恐龙总共有20多个属种,董枝明命名的就有8种。建设气龙、李氏蜀龙、太白华阳龙、沱江龙、大山铺晓龙等新属种的研究,填补了侏罗纪中期恐龙研究的缺失,把恐龙进化发展前后的历史串联了起来,连接了恐龙研究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勾勒出了恐龙生活的完整的侏罗时代。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出处:自贡世界地址公园官网

建设气龙,出处:自贡恐龙博物馆官网

李氏蜀龙,出处:自贡恐龙博物馆官网

太白华阳龙,出处:自贡恐龙博物馆官网


中加恐龙项目


1985年,董枝明帮助组织了在当时堪称科学研究经费巨资(总金额达到1500万美元)的中国-加拿大恐龙项目,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实地考察历时4年,同时在现场工作的人员多达50人。

 

加方负责人是国际知名古生物学家、加拿大国家博物馆馆长戴尔·拉赛尔·罗素博士。考察主要集中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和鄂尔多斯盆地,最终他们发现了13个恐龙新物种。这次考察工作对了解全球恐龙分类、揭示恐龙灭绝之谜、北美与中亚两大陆的连接和分离、远古动物群的迁徙及有关古地理、古气候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处:《探幽考古的岁月:中科院古脊椎所80周年所庆纪念文集》

出处:《探幽考古的岁月:中科院古脊椎所80周年所庆纪念文集》


恐龙研究生涯最后一站:云南禄丰


云南禄丰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杨钟健曾经在禄丰工作过。1938年,杨钟健和地质学家卞美年、脊椎动物化石采集家王存义在禄丰盆地“红层”中发现了举世闻名的禄丰蜥龙动物群,这是中国恐龙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由此奠定了中国恐龙研究的基础。

 

董枝明说,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只恐龙化石就在禄丰,禄丰是恐龙原乡。从1938年发现第一条恐龙化石迄今,禄丰境内已发掘出110多具恐龙化石,分为24科34种。为了保护这些恐龙化石,董枝明四处奔走集资,最终于1991年10月成立了禄丰县恐龙博物馆。现在恐龙已经成为云南禄丰的一张名片。


许氏禄丰龙,出处:中国网


2007年中国研究的恐龙属种已有160多种,超过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董枝明说,中国是全球恐龙研究的宝地,这里拥有从两亿多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所有的恐龙化石档案。而且是连续存在的,像书页那样可以翻阅。

 

尽管年过80,董枝明依旧没有停下他寻找恐龙的步伐。放弃了北京舒适的生活环境,隐居在云南禄丰偏远的山沟,附近都没有人居住,房子自己盖,电线自己架起来。经常是带上面包带上水背着包就会出去研究,要把发现化石碎片周边的每一寸土地都摸索清楚。他期待着,能在那里寻找到侏罗纪之前晚三叠世的恐龙。

 

董枝明说,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侏罗纪公园。


董氏中华盗龙


为了表示对董枝明科研工作的尊重和褒扬,外国同行将董枝明发现的一种盗龙的种名赠送给他,称为董氏中华盗龙。

董氏中华盗龙在皇家泰瑞尔博物馆展出,出处:维基百科


发现恐龙的意义 


恐龙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物种。它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灭绝,称霸地球长达1.6亿年。

 

为什么要发现和研究一个已经灭绝的遥远物种呢?

 

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恐龙出现在2亿年前,人类出现在大概在800万年前。


地球DeepTime(深时)图,出处:oxfordgeology.wordpress.com


和人类现在统治地球一样,恐龙也是曾经主宰地球的生物。地球遥远的过去与现在息息相关,塑造并影响人类的未来。生命与地球总是一起变化并相互影响。了解地球的过去,发现和研究恐龙的历史,有助于解读今天的世界,并预测人类和其他生物未来的命运。

 

前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视频制作人卓扬在知乎介绍,恐龙化石(包括其他古生物化石)的主要价值有两个:告诉今人远古时代的生物是什么样的;远古时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前者的意义在于进化学——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生物链是如何构成的?什么样的遗传性能够在进化中脱颖而出,从而避免灭绝?后者的意义主要在环境学——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地球生物会迎来什么样的挑战?人类应该如何作为,才能争得多一份生机?

 

在董枝明眼里,恐龙是未亡的生命,因为它们在地球的各处遗留下珍贵的化石,或许一切答案都沉埋在厚厚的尘土之中。

 

目前科学揭开的可能是所有真相的冰山一角,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大量的未知。恰如《时代》杂志在解读“Great Scientists”(“改变世界的101位科学家”)评选所用的标题“Candles in the Darkness“(”黑暗中的蜡烛“),董枝明即远古到现在漫长黑夜中的”蜡烛“。


董枝明简介



董枝明教授(Prof. Dong Zhiming),国际著名恐龙学家,博士生导师。1931年1月出生,山东威海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大学客座教授;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终身会员,日本福井恐龙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名誉馆长,云南禄丰恐龙研究中心主任。1962年毕业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 。曾获“竺可桢野外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野外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我国及东亚恐龙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时代》杂志“伟大的科学家”——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们特刊,所录入的101位科学家全名单】

Physics 物理学


1.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1942-2018


2.Isaac Newton 艾萨克·牛顿    1643-1727

 

3.James Clerk Maxwell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1831-1879

 

4.J. Willard Gibbs 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  1839-1903

 

5.Albert Einstei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1955

 

6.Paul Dirac 保罗·狄拉克  1902-1984

 

7.Lise Meitner 莉泽·迈特纳 1878-1968

 

8.John Bardeen 约翰·巴丁 1908-1991

 

9.Richard Feynman 理查德·費曼 1918-1988

  

 

Mathematics 数学

 

1.Rene Descartes 勒内·笛卡儿 1596-1650

 

2.Euclid Circa 欧几里得. 奇尔卡365 B.C.-275 B.C.

 

3.Muhammadal-Khwarizmi 穆罕默德. 花拉子米c.780-c.850

 

4.Georg Cantor 格奥尔格·康托尔  1845-1918

 

5.Carl Friedrich Gauss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1777-1855

 

6.Emmy noether 埃米·诺特1882-1935

 

7.Kurt Godel 库尔特·哥德尔1906-1978

 

8.Alan Turing 艾伦.图灵 1912-1954

 

9.Paul Erdos 保罗·埃尔德什1913-1996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1.Edward Cope 爱德华.科普1840-1897

 

2.Othniel C. Marsh 奥赛内尔.查尔斯.马什1831-1899

 

3.Georges Cuvier 乔治. 居维叶1769-1832

 

4.Joseph Leidy 约瑟芬.莱迪 1823-1891

 

5.Robert Bakker 罗伯特.巴克1945-

 

6.Luis Alvarez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1911-1988

 

7.Donald Johanson 唐纳德.乔纳森  1943-

 

8.Dong Zhiming 董枝明1937-

 

9.Jack Horner 杰克.霍纳1946-

 

 

Astronomy 天文学

 

1.Galileo Galilei 伽利略·伽利莱1564-1642

 

2.Tycho Brahe 第谷·布拉赫 1546-1601

 

3.Johannes Kepler 约翰内斯·开普勒1571-1630

 

4.William Herschel 威廉·赫歇尔 1738-1822

 

5.Henrietta Swan Leavitt 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1866-1921

 

6.Edwin Hubble 愛德文·哈勃1889-1953

 

7.Fred Hoyle 弗雷德·霍伊尔 1915-2001

 

8.Fritz Zwicky 弗里茨·兹威基 1898-1974

 

9.Saul Perimutter 索尔. 珀尔马特 1959-

 

10.John Kovac 约翰·科瓦克 1970-

 

 

Chemistry 化学

 

1.Linus Pauling 莱纳斯·鲍林1901-1994

 

2.Robert Boyle 罗伯特·波义耳 1627-1691

 

3.Antoine-Laurent Lavoisier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1794

 

4.Humphry Davy 汉弗里·戴维1778-1829

 

5.August Kekule 奥古斯特·凯库勒1829-1896

 

6.Dmitri Mendeleev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834-1907

 

7.Harold Urey 哈罗德·尤里 1893-1981

 

8.Robert Woodward 罗伯特·伍德沃德1917-1979

 

9.Dorothy C. Hodgkin 多萝西·克劳福特 ·霍奇金1910-1994

 

10.Roald Hoffmann 罗德·霍夫曼 1937-

 

 

Earth Sciences 地球科学

 

1.Rachel Carson 雷切尔·卡森 1907-1964

 

2.Charles Lyell 查尔斯.莱尔1797-1875

 

3.Louis Agassiz 路易士·阿格西 1807-1873

 

4.Alfred Wegener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

 

5.Jacques Cousteau 雅克·库斯托 1910-1997

 

6.Paul Crutzen 保罗·克鲁岑 1933-

 

7.Lonnie Thompson 朗尼. 汤普森1948-

 

8.Stephen Schneider 斯蒂芬. 施耐德1945-2010

 

9.James Lovelock 詹姆斯·洛夫洛克 1919-

 

 

Archaeology 考古学

 

1.Howard Carter 霍德华.卡特1874-1939

 

2.Gertrude Bell 格特鲁德·贝尔1868-1926

 

3.Giovanni Battista Belzoni 乔凡尼·巴提史达·贝尔颂尼 1778-1823

 

4.Jean-Francois Champollion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1790-1832

 

5.Pierre-Francois Bouchard 皮埃尔. 弗朗索瓦. 布夏尔1772-1832

 

6.Hiram Bingham 海勒姆·宾厄姆1875-1956

 

7.Kathleen Kenyon 凯斯琳.凯尼恩 1906-1978

 

8.John C. Trever约翰·C·特雷弗1916-2006

 

9.George Bass 乔治.贝斯1932-

 

10.Leonard Wooley 伦德纳.伍利1880-1960

 

    The Leaky Family李奇家族

 

11.-Louis Leaky 路易斯.李奇 1903-1972

 

12.-Mary Leaky 玛丽 . 李奇1913-1996

 

13.-Richard Leaky 理查德. 李奇1944-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

 

1.Sigmund Freud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856-1939

 

2.Thomas Hobbes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3.Wilhelm Wundt 威廉·冯特1832-1920

 

4.Margaret Mead 玛格丽特.米德 1901-1978

 

5.Alfred kinsey 阿尔弗雷德·金赛 1894-1956

 

6.E.O. Wilson 爱德华.威尔森1929-

 

7.Marsha Linehan 玛莎. 莱恩汉1943-

 

 

Genetics 遗传学

 

1.Gregor Mendel 格雷戈尔. 孟德尔1822-1884

 

2.Charles Darwin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

 

3.Francis Crick 弗朗西斯·克立克1916-2004

 

4.James Watson 詹姆士.沃森1928-

 

5.Rosalind Franklin 罗莎琳.富兰克林1920-1958

 

6.Marshall Nirenberg 马歇尔·尼伦伯格1927-2010

 

7.Paul Berg 保罗.伯格 1926-

 

8.J.Craig Venter 约翰·克雷格·文特尔1946-

 

9.Francis Collins 法兰西斯.柯林斯1950-

 

10 J. Michael Bishop 约翰·米高·毕晓普1936-

 

11.Harold Varmus 哈罗德.瓦慕斯1939-

 

  

Medicine 医学

 

1.Louis Pasteur 路易·巴斯德1822-1895

 

2.William Harvey 威廉姆.哈维1578-1657

 

3.Edward Jenner 爱德华.詹纳1749-1823

 

4.Marie Curie 玛丽·居里1867-1934

 

5.Rene Favaloro 勒内.法瓦洛罗 1923-2000

 

6.Christiaan Barnard 克里斯蒂安.巴纳德1922-2001

 

7.Jonas Salk 乔纳斯·索尔克 1914-1995

 

8.Albert Sabin 阿尔伯特.沙宾 1906-1993

 

9.Ian Wilmut 伊恩·威尔穆特1944-

 

10.Luc Montagnier 吕克·蒙塔尼耶1932-

 

11.Robert Gallo 罗伯特·加洛 1937-

 

12.Gregory Pincus 格雷戈里·平卡斯1903-1967

 

13.Elizabeth Blackburn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1948-

 

14.Carol Greider 卡罗尔·格雷德1961-

 

高山大学

一所以“科学复兴”为使命,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校训,致力于给创业者、企业家培养科学精神的新型大学。由长城会创始人文厨先生创办,由前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张首晟、清华大学教授鲁白、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学院创始院长Tom Mitchel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等联合发起并作为校董。

*高山大学2018级招生已经启动,每年仅录取30人,一同探索科学,寻找真理。


高山大学报名申请:

No Education, Only Learning.

点击阅读原文

填写高山大学申请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