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根据吴军博士2020年2月29日在高山大学和更新学堂联合出品的“科学公益直播”的课程整理而成,经老师审核后公开发布。
授课老师:吴军,著名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丰元创投创始合伙人,前Google智能搜索科学家。
很多人喜欢把医学分为中医和西医,这种分法不是很合理。因为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全世界的医学都是中医,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没有什么差别。去医院看病这种方式或者说现在给大家看病的医学出现的时间其实非常晚,直到16、17世纪才出现。相对人类文明史几千年,差不多也就是十分之一的时间。其中划时代的人物是哈维。他是怎么改造医学,让医学成为大家都觉得是一门科学的学问?简单来讲,就是实验加逻辑。哈维最有名的一本书叫《血液循环论》。他发现人的血液有两条循环通路,一条是从心脏出发到四周四肢循环,还有一条通路是从心脏出发到肺的循环。在哈维之前,大家接受的是盖伦的理论:心脏像泵一样单方向把血液推到全身各处去。哈维用逻辑的方法发现了盖伦理论的错误。他观察猪的心脏,每分钟大概跳多少次、每次大概能把多少血推出去;然后看人的心脏大小,根据人的脉搏等算出人一天能推出多少血。结果是一天能推出几吨的血。这在逻辑上就有问题:如果血液不循环,人怎么可能一天推出去几吨的血。哈维是完全靠逻辑发现问题,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实验。就是说他有一套理论假说,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它,而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讲究逻辑。不仅仅是医学,严格意义上现代的科学诞生以前所有的学问,都被称为前科学。①现代的科学是实证的。不可实证的东西不叫它科学,可以叫其他的知识体系;②整个推理过程符合逻辑。逻辑不通之后胡乱归结于上帝或别的因素,都是不行的。哈维就是通过实验和逻辑改造了医学,诞生出了新的医学。哈维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以实验为依据,不应以书籍为依据,以自然为师,不应以哲学为师”。就是说,古代先贤们写了什么东西不重要,今天做实验发现的东西对医学才重要。哈维这套理论推翻了西方从古罗马开始的整个医学。在天主教比较盛行的法国,他不太被接受。但在欧陆他却很受认可,这是为什么呢?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笛卡尔,因为笛卡尔在法国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①首先提出问题或假说。比如假定最近武汉出现的新冠肺炎是病毒而不是细菌造成的,这是一个假说。
②通过实验来验证,验证完会得到一个结论,光结论还不行,要能解释。这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很大的一个差异,就是说要能够有一套非常合理的方式来解释这个现象,然后这个结论可以推广。
③发现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发现新冠肺炎治好出院之后有复发的,“阴性”还可以转“阳性”,那么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接下来就会有一些新的办法来解决它。
这是一整个闭循环。它的好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个可叠加式的进步,这对医学的发展很重要。现代医学通过一套科学方法,使得很多发现成为必然。它有一套发现问题的方式,比如先通过现象来找原因,然后找治疗方法。最典型的就是杀菌这件事使得人类寿命大大延长。最早发现细菌致病是在19世纪,在维也纳有一个叫塞麦尔维斯的人,他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当时欧洲人口平均寿命很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婴儿很容易生病,很多婴儿常常活不过一两岁。二是产妇生孩子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在欧洲产妇的死亡率为10%,很多地方甚至20%,没人知道原因。塞麦尔维斯所在的医院是维也纳最好的医院,但产妇死亡率也很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度假,就由护士们来照顾产妇,反而死亡率下降了,他就觉得这件事奇怪。因为他所在的医院当时是维也纳的中心医院,要做一些科学研究,比如解剖尸体、动物实验。塞麦尔维斯就想到,会不会是医生们把某种毒素(当时他不知道有细菌的存在)带给了那些产妇。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就要求大家洗手、消毒。这个法子管用,但他是一个医生,不是医学家,他说不清楚原因,当时整个欧洲都不相信他这一套。真正让人们接受洗手、消毒这个观念的,主要是两个名医。一个是英国皇室御用的医生李斯特,他被称为现代手术之父。他发明了手术的消毒。还有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他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巴斯德发现了有细菌这种东西,“细菌”这个名称就是他起的。讲到关于青霉素发明的故事,基本上都和弗莱明有关。弗莱明确实知道霉菌能杀菌,而且一直在养这种霉菌,也做一点实验,但实验时灵时不灵。为什么?因为浓度太低,他不是生化专家,不知道怎么提纯,怎么从霉菌中得到药品。从天然物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这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除了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还有弗洛里、钱恩、亚伯拉罕、希特利等科学家的贡献。弗洛里向弗莱明要了霉菌,接手了青霉素的研发。弗洛里的团队首先分离出了有效成分,然后知道怎么能够从霉菌中提取青霉素。到此为止,他们真正才算发明了青霉素这种药,但是和临床使用还是两回事。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的科研能力有限,就找遍整个英国的药厂(如葛兰素史克等等)来帮忙。并且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下,很多美国科学家也投入了研发中。后来因为珍珠港事件爆发,包括辉瑞、默尔克、施贵宝、礼来等世界上有名的大药厂也全都加了进去。这其中,弗洛里的组织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青霉素最终变成了可以使用的药品。待到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每一个伤员都得到了青霉素的救治。弗洛里团队里的亚伯拉罕、希特利后来发现人体对青霉素有了抗药性,他们了解青霉素的分子结构式后,稍微做了一些修改,就发明了另外一种抗生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孢。1957年,MIT(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成出了青霉素。生产青霉素就不再需要培养好多霉菌了。这是一个完整的科研流程,是现代医学的光辉典范。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出现,使得人类的寿命延长差不多10岁。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比传统医学,会发现检测设备对现代医学进步至关重要。但是很多看似先进的医学仪器也已经非常老旧了。比如心电图是110多年前的产品;
听诊器有200多年历史;
比CT更先进的核磁共振MRI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产品。
所以我们需要新的仪器,并且单一的仪器已经不够用了。现在我们经常在谈大数据,大数据对医疗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用相应的仪器24小时监控身体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做到早期预防,预防疾病比真的生大病再去医院看要重要得多。汽车里面有很多传感器,汽车出了一点小故障都能通过传感器记录下来,因此检修非常精准,非常快。
喷气式发动机像波音、麦道这些商用客机里有上千个传感器,每天的飞行就能产生几个G的数据,所以飞机检修是一件很快的事。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人身体里并没有这些传感器,我们只有很少的数据,从很少的数据里很难判断一个人身体是什么状况,所以人生病以后快速确诊都是一件困难的事。19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人口平均寿命是30多岁,1949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是39岁,今天中国和英国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差不多是80岁。对人类延长寿命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医学水平提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第一条,吃得饱。解决了温饱问题是最重要的。吃得饱、营养足、营养平衡是现在人长寿的首要原因。
第二条,大众卫生(公众健康,Public Health)。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投了很多钱去研究医学,经过十年努力,人均寿命才提高0.7岁。到了70年代,美国人改变了思路,以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也很简单,少抽烟、少吃糖、少吃肥肉,不要带着亚健康状态去加班工作等等。人均寿命一下子提高了2.3岁,差不多3倍的差异。所以预防疾病比治病重要得多。
第一件,纯粹医学,就是抗生素的发明。
第二件,属于大众卫生的范畴,自来水加氯气,把自来水变成饮用水的水准。这件事从发明至今大概100年左右,拯救了6亿生命(还有说是3亿)。现在每年还能拯救大概250万生命。
第三件,二战后使用农药DDT杀死疟原虫,这也拯救了好几亿人的生命。这件事跟医学关系不大,也是涉及公众卫生的事。现在疟疾在中国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但在东南亚国家还有。
大众卫生(有时也叫公共卫生)可以认为是一个学问,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产业,它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然后让我们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和娱乐,让我们的社区变成一个很安全很健康的社区。大众卫生和医学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区别。医生是治病,大众卫生是从源头防治人们生病或受伤。大众卫生鼓励健康的生活行为,比如少抽烟、少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还有就是遇到大灾和瘟疫的处理,这就涉及到很多非医学的东西,比如政府的管理。(1)全社会的疾病预防。比如给儿童和成年人接种疫苗,这对降低婴幼儿和孩子、老年人的死亡率有很大的帮助。
(2)健康教育。比如烟酒危害的教育等。
(3)制定安全标准。如食品安全、施工安全等。
(4)跟踪疾病的传播以及追踪暴发的起始点等,做好预防瘟疫。
(5)为社会提供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因为需要治病,医学研究当然是需要的,那为什么要发展大众卫生呢?简单来说就是,预防疾病的投资回报比相较于疾病发生之后再去治疗,要高很多。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块钱,那可能就需要投到大众卫生事业上,因为效率更高。发展大众卫生的好处,第一是省钱,第二可以让人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从事大众卫生的职业非常广,可以列一张很长的单子。大众卫生是一个涉及到全社会全行业的产业或事业。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1)急救人员。美国有很多急救员,我原来在Google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有急救的证书,他们可以算是志愿者或者以前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美国消防站的消防员都会急救。(2)餐厅检查员。餐厅安全不安全,食品安全不安全,这些人是把关的。这件事做好,很多疾病都可以避免掉。(3)营养学家。教你怎么吃得更健康很重要。中国的营养学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但营养学和大众卫生结合其实还没有开始。(4)流行病学家。这次新冠肺炎暴发,世界卫生组织派一些专家到中国调查流行病,有一些是专科医生,大部分是流行病学家。(6)社区规划师。规划住宅区人不能太密、医院要有足够数量、楼不能建得太高等等,都是大众卫生的一部分。(7)公共政策制定者。中国其实很缺这方面的人才。一旦遇到疫情,到底哪个政府部门真正对它负责,没有结论,所以有时我们得成立一个临时的办公室(或工作组),实际上政府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件事。(8)卫生师。卫生师其实就是中国过去的赤脚医生,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比较多。他们不一定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但他们能解决问题。他们也在大众卫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当时瘟疫横行(主要是霍乱和天花),引发一些零星的大众卫生从业者和组织机构、自发的来做一些事情。最早他们做的事情和我们今天在武汉做的一样,就是执行隔离和检疫措施。
慢慢的在美国东部的一些城市比如费城、巴尔的摩、纽约、波士顿等开始设立一些委员会,专门从事大众卫生事业。他们在没有瘟疫的时候就干一件事,推广疫苗。大家觉得要活得长光看病不行,于是人们首先清理城市环境和治理污染,比如英国治理泰晤士河;然后监督供水和废物处理;明确社会责任。到19世纪大家才意识到,生病不再是个人的事情,很有可能会给社会造成负担。
也要感谢科学进步,19世纪人类开始意识到微生物是万病之源,洗手、消毒等习惯那时候才开始慢慢养成。护理行业真正的发展实际是20世纪才开始的。以前只有医生没有护士,最多有一些护工,后来南丁格尔开创了护士这个产业。
还有就是社会福利开始健全了,大众卫生有些问题才能解决。比如母婴健康,得给产妇足够长的假期,她们才能获得好的身体,才会把婴儿照顾得好,婴儿死亡率才会下降。
比如世界开始对精神病患者给予照顾和救助。发达国家都是由国家出钱把精神病人照顾起来。
还有就是公共卫生的教育,财政上要有专门的大众卫生拨款。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政府一定会在大众卫生方面有巨大的投入,这也是很大的一个产业。中国很多职业没有打通,也没有和大众卫生联系起来,这方面会得到加强。其次全社会的卫生意识会得到加强,包括不吃野生动物。然后很多相关产业会出现,比如用大数据预测疫情发展、可能的风险等等。最后我相信,在未来,整个大众卫生教育会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中国已经正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发达国家的公民对大众卫生教育有一个基本的素养,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老百姓的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大学,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