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紫禁城在史上最强震中屹立不倒,秘诀是什么?
※全文5423字丨6分钟阅读※作者丨周乾※整理丨邱施运※编辑丨朱珍
授课老师: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筑家。
扫码回看课程视频👇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代表着中国古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
从景山眺望紫禁城,一片红墙黄瓦。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红色寓意刚强、炽热,护卫皇权,而黄色则是帝王的专用色。红与黄渲染整个紫禁城,显得无比庄严壮丽。
抗震机制
2016年5月,英国雄狮电视台与世界多个媒体联合,希望拍摄各国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相关的纪录片。当时,他们对世界上其他多个文化遗产建筑进行了模型振动台试验。
试验显示:西方以砖石材料为承重结构的古建筑模型在7度左右地震烈度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英国雄狮电视台的记者联系了我,希望对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开展一次试验,以探讨“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究竟有多强的抗震性能”,并通过节目的方式在世界多个知名电视台播出。
我们请来古建筑工匠,请他们严格按照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施工工艺,制作了南三所门廊的1:2.5的比例缩尺模型,安装于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实验室的振动台上,开始逐级施加地震力。
根据英国导演建议,由于西方观众不懂地震烈度,于是我们将烈度近似折算为震级,把地震波震级强度逐渐增加,一直加到了10.1级地震。这种地震的强度甚至超过了史上最强的智利大地震(9.5级)。
令人诧异的是,在如此强烈的地震作用下,故宫古建筑模型依旧保持完好,除了墙体倒塌外,建筑大木构架几乎无损,符合“大震不倒”的建筑抗震要求,也与民间传说的“墙倒屋不塌”古建筑抗震性能相符。
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古建筑优秀的抗震性能。故宫古建筑强大的抗震性能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地基分层而密实
故宫地基在外观上很像千层饼,由一层灰土一层碎砖交替分层夯实而成,我们称为人工地基。这种地基的优点在于均匀平整,上面的建筑无论多重,在地震作用下,下沉均匀。
另外,故宫地基里掺入了糯米。糯米具粘性,使灰土、碎砖粘在一起,像一个大面糊,即便发生强震也不会散开和倾斜,能让建筑保持稳定。 此外,在含有地下水的区域,古代工匠使用木桩穿透淤泥层,使得桩尖插在坚硬的岩石层上。木桩顶部有纵横双向水平桩,水平桩上位青石板,青石板上又为一层碎砖、一层灰土交替。
如此一来,紫禁城内即便有对地下水区域,古建筑依然稳固矗立在坚硬的地基之上。
当然,为了防止淤泥(地下水)中的木桩腐朽,古代工匠将桐树籽熬成桐油,刷在这些木桩上,能够防潮、防虫、防腐。至到今天,这些深埋地下的水平桩依然完好无损。
柱底平摆浮搁,檐柱略呈八字
故宫古建筑的立柱在安装时,并没有插入地下,而是平摆浮搁在柱顶石上。这样的处理,一方面,能避免插入地下的柱根糟朽;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强震产生的弯矩作用力将柱根折断。
地震时,柱底在柱顶石表面做往复的摇摆运动,并产生轻微的摩擦滑移;地震后,这些立柱的底部又像弹簧一样恢复到原来位置附近,但是耗散了大量地震能量。
柱底与柱顶石之间的摇摆、滑移产生的抗震方法类似于中国太极功夫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招式。这种抗震机制,在地震工程学上称为“隔震”。
除此之外,古代工匠在安装檐柱(即故宫建筑最外圈的柱子)的时候,会将底部稍微往外搬,使之呈八字状。这种做法,称为侧脚。
采取侧脚做法之后,整个建筑在构造上属于三角形结构,因而有利于建筑整体稳定。
另外,侧角也能有效降低建筑的整体重心,从而减少地震作用下建筑的摇摆幅度,使之保持稳定。
榫卯连接、斗拱拼接
榫头插入卯口中,便形成了也是重要的抗震机制之一。故宫古建筑的榫卯连接,至少有18种类型。
燕尾榫,其榫头像燕子的尾巴,前面大、后面小,采用上下方向安装。安装后的燕尾榫节点,在水平方向很难产生拔榫。
透榫,也叫大进小出榫。榫头虽然可以拔出,但设计得特别长,所以即便发生地震,也能保证部分榫头在卯口之中。
箍头榫,用于建筑拐角处。箍头榫既是充满力量的组合,又在造型上呈现艺术美,是力与美的完美体现。 地震作用下,榫头与卯口通过不断开合和转动,能有效将部分地震能量转换成动能,进而使得建筑整体承受最小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持完好状态。
类似的抗震性能,还有斗拱。
从远处看,斗拱像一把把倒立的伞。在地震作用下,斗拱构件之间相互咬合、挤压,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
梁架低矮、墙体厚重、屋面板连片
故宫古建筑的墙体属于附属结构。墙体位于木构架下方,仅承担自身重量,其基本功能即为建筑提供保温隔热。
故宫墙体非常厚,如太和殿墙体厚达1.4米,因而有利于建筑内部温度的恒定。当然,墙体的抗震功能也是有的。墙体由砖与砂浆粘接砌筑而成,其硬度比木构架要大。因而木构架产生晃动并挤压墙体时,由于墙体的约束作用,木构架很难产生过大幅度的摇晃。
另外,故宫古建筑的屋架之上为屋面板。屋面板由许多木板连成整体,像一块蒙皮一样,提高了屋架的整体性。
排水系统
紫禁城全长960余米、总宽750余米,总体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相应雨水由北向南排、由室外地面(包括屋顶下排的雨水)的中间向两边排,最后汇聚于紫禁城的东南角,再排出紫禁城。
从北到南
紫禁城地势北高南低,北边的神武门比南面的午门高约两米。北部宫殿区域的雨水通过地上、地下排水系统排向南部的内金水河,再向东汇集到东华门附近的内金水河出口,然后排出紫禁城到筒子河(即护城河)内,最后由筒子河排向通惠河。
紫禁城南北向的整体的排水坡度约为2/1000,与今天的排水规范高度相符,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从中间到两侧
紫禁城里所有广场,包括皇帝走的御路、东西六宫的甬道,都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特点,使得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很快汇集到室外地面的东西两侧,然后再由东西两侧向南排。
从上到下
紫禁城屋顶呈上端陡、下端缓的曲面造型。上端陡,使得雨水能在屋顶上部迅速下排,而下端缓,则使得雨水在屋檐处尽量往前排出。如此一来,不仅屋顶不易积水,而且雨水也不容易逆着屋檐回流反渗,从而避免门、窗、柱等木构件产生糟朽。
另外,位于屋檐处、呈三角尖状的底瓦,称作滴子,有利于雨水汇聚成直线形式排向地面。
一些室外台阶被设计成锯齿形的坡道样式,称为礓䃰。礓䃰形式的台阶不仅有利于数量较多的人员上下坡道,而且非常有利于排水,避免雨水在建筑坡道处的汇集。
而在东西六宫区域的庭院内,屋檐下一般铺墁有坡道状的砖层(内高外低),我们称为散水。散水可避免雨水在屋檐处汇集,不仅利于排水,而且利于保护建筑基础。
另外,前朝三大殿台基上环绕着一排排汉白玉制的龙头,共1142个,我们称之为“蚣蝮”,主要起排水作用。在暴雨时期,1142个龙头同时排水,显示出“千龙吐水”的建筑奇观。“蚣蝮”形象的使用,巧妙地把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行了完美结合。
紫禁城里有内金水河,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排水,而且在于防火。紫禁城金水河呈弯弯曲曲平面形状,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接近宫殿建筑,以便建筑遭受火患时能尽快获得水源。另外,金水河的水汽也有调节紫禁城局部气候的作用。
小兽文化
屋顶小兽的数量与古建筑的等级有着对应关系:建筑的等级越高,小兽数量越多。紫禁城古建筑屋顶小兽的数量一般是3、5、7、9个,即均为阳数(单数),即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獬豸(xie zhi)、斗牛、押鱼。
故宫的太和殿屋顶的小兽数量为10个,在前述小兽的基础上增加了“行什”,紫禁城仅此一例。
小兽最初的功能是用来固定屋脊处的瓦件。屋脊(即两个屋面坡的交线)的泥背一般较厚,瓦件容易下滑。古代工匠为固定瓦件,常常使用铆钉将瓦件与下部的泥背进行拉接。
然而钉子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时,会因为雨淋而生锈,于是古代工匠在钉子顶部增加了一个琉璃质“帽子”,并将“帽子”制作成不同动物的形象,逐渐形成了小兽。 这些套帽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首先是仙人,名叫迦陵频迦,不属于小兽。
唐代莫高窟壁画的迦陵频迦就是仙人的原型。
仙人骑凤,寓意逢凶化吉。
龙,是天子化身,寓意帝王、皇权。
凤,是百鸟之王,寓意天下飞禽,带来天下太平。
狮子,是百兽之王,寓意天下走兽。
天马是古代战神,可腾云驾雾、追风逐利。
海马是古代神兽,可畅游四海,英勇忠诚。
狻猊,外号披头,是龙的第8个孩子,跟狮子一样勇猛,吃虎豹。
押鱼,是海中神兽,可兴风祈雨、灭火防灾。
獬豸,是独角神兽,象征刚正不阿。很多政法大学、法院门口,都有獬豸造型的雕塑。
斗牛是一种龙,为镇水兽,常在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
最后一个,行什,仅在太和殿出现,第十只小兽。有人认为这是猴子造型,其实它有翅膀,是传说中雷震子的化身。中国木构古建筑怕雷击,它有防雷的寓意。 故宫古建筑屋顶的小兽造型,是古代镇物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人希冀国泰民安等美好愿望的反映。
No. 1
与现代相比,故宫的古建筑抗震系统有何异同?
在减震、隔震等抗震机制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古代工匠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但不能用科学原理进行解读。
例如:现代在建筑里加入阻尼器或其它耗能装置,可减轻建筑的震害;故宫古建筑里糯米、榫卯、斗拱等的运用,基本也发挥了类似的效果。
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一方面要推进科学进步,另一方面要多学习古人的智慧,研究其中的机理,包括防火、防雷、防虫、排水等方面。
No. 2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故宫是否通过建筑设计实现降温?
紫禁城建筑,整体冬暖夏凉,主要得益于两点:一、非常厚的墙体;二、屋顶瓦面之下厚厚的泥背层(一般20-30厘米厚),赋予了建筑良好的隔热性能。
另外,内廷建筑隔扇和槛窗外面挂有很多帘子,内廷各个院落内在暑天时会搭凉棚,以上均有利于祛暑。紫禁城还有五座冰窖,每座冰窖可以储藏五千块冰。
夏季时,皇帝会安排相关人员把冰块分给后妃和大臣等。这些冰块既可以掺在水果里食用,也可以放在透气的盒子里,使之自然融化而发出凉气,进而使得建筑降温。
No. 3
故宫建筑还有什么其他有趣或有用的设计?
音响效果方面,紫禁城里的畅音阁,类似于今天的国家大剧院,皇帝在畅音阁对面的阅视楼内听戏。畅音阁一楼的顶板设计了凹形的藻井造型,能像喇叭一样进行扩音。另外,畅音阁一层地板之下设有五口井,有的是空井,有的存储有水。这些空井和水井可产生共振效果,使得演员表演的声音得到放大,并能够清晰地传到皇帝耳朵里。
外观保养方面,紫禁城屋顶的瓦面,采用了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衬托出紫禁城的皇权与威严。
建筑采光方面,紫禁城古建筑的屋檐端部向上翘曲,这种做法称为“反宇”。“反宇”避免了太阳光直射入室内,且实现了夏天正午时分太阳光进入不了室内,而冬天正午时分的阳光能够恰好照入室内最深处。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冬暖夏凉的古建筑智慧之一。
No. 4
故宫未开放的区域是什么样子?未来,故宫会不会全面开放?
我们的老院长单霁翔先生曾经说过,尽量把故宫最大程度地开放,展示在公众面前。2018年底,故宫的开放区域也达到了80%。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非常支持故宫古建筑开放。建筑开放了,才有人去管理它、维修它,我们也容易发现建筑漏雨、开裂的问题。此外,公众能够更好全面地学习欣赏故宫古建筑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至于故宫未开放的区域,由于它们尚未完成修缮,因而无论其外形还是其内部陈设,都不适于立刻对外展示。因为故宫古建筑研究及修缮人员有限,我们只能有计划地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管理和保护,满足开放条件时再适时开放。
推荐阅读
1 | |
2 | |
3 | |
4 | |
5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高山大学,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