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F·工作坊 | 纪录片的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

IDF 2018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2022-03-25

工作坊顾问及导师

10月17日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 培育计划”联手 CNEX 打造的剪辑工作坊如期举行。工作坊顾问陈玲珍女士、张钊维先生,导师廖庆松先生、卡罗尔·迪辛格(Carol Dysinger)女士、道格·布拉斯(Douglas Blush)先生和徐小明先生与入选项目作者经过一番熟悉后,便进入了正式的工作坊课程。在观看了《来来》《孔子梦》《半世缘》《Father Christmas》四个作品的粗剪情况后,导师组与作者围绕作品进行了深一步的讨论,并最终确定了分组。从10月18日起,导师组开始了针对 4 个入选项目进行为期 3 天的一对一指导。并通过顾问讲座及项目成果展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围绕着纪录片剪辑这一主题向工作坊学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观点,完成了对入选项目的全面扶持。

CNEX 联合创始人、工作坊顾问陈玲珍女士

CNEX 联合创始人、工作坊顾问张钊维先生

10月18日当晚,工作坊顾问及导师组和此届入选项目作者共同出席了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仪式与红毯活动。

徐小明与卡罗尔·迪辛格

道格·布拉斯

入选项目作者合影

工作坊全体成员红毯合影

10月20日下午,工作坊的顾问、导师及入选项目作者共同观看了经过指导、修改后的项目成果,回顾与总结三天来的交流、收获与反思。其后,顾问与导师为作者们颁发了结业证书,“IDF 培育计划”工作坊圆满结束。

一对一课堂

有趣的课间瑜伽

工作坊结业,学员与导师合影

“IDF 培育计划”工作坊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为培育未来纪录片新生力量而设置的公益性项目。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IDF 将持续关注入选项目及其作者的后续发展,也将继续为打造中国纪录片事业与人才培养孵化基地作出不懈的努力。

另外,我们也为此次无法到场参加工作坊、却怀有极大兴趣的年轻创作者们做了一次“课堂笔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获益。


- 课堂笔记 -


廖庆松


一对一辅导项目:《Father Christmas》

剪辑者要学会‘自约’,挑选正确的影像让观众自己感受,恰到好处的拿捏才是最好的。剪辑时要注意影片的节奏感,同时人物本身带有的味道是很重要的。另外,要学会在观众的角度去看待素材,让影片自己告诉你信息。”

讲座重点

廖庆松老师在讲座中将剪辑类比作中国文学中的“赋”、“比”、“兴”。赋,即直抒其意。就如同好莱坞讲故事的方式,但缺点是太清楚、直接。比,则是用某个意象去解释另一个意象。兴,则类似于“以景传情”,用情感相同的不同事物传达信息。

剪辑师其实就是一直在跟自己对话,剪辑时不要被自我的意识所控制。导演从完成剧本到开拍的过程中,会经历多种外界因素,很多时候剧本其实已经改变了,而导演可能不自知,导致不能客观地看待素材。所以面对素材时,要保持“空无感”。

片子拍完后,导演看素材时常常会联想现场。因而廖庆松老师建议至少隔两周再看素材。

廖庆松老师分享了剪辑的几个原则:剪辑时,只有影像反馈眼睛这一个方向;直接感受影像时所产生的念头至为重要;至少看 3 遍素材才会清楚素材背后的含义;对于影像不要有好恶,而是用感觉去调整。

剪辑师可以跳过导演的执念,但要很清楚影片的核心,观察语言是否统一。


道格·布拉斯


一对一辅导项目:《孔子梦》

剪辑是个过程,不要为了结果而牺牲过程。在剪辑的过程中,要从片子整体去看,对每场戏的内容做笔记,用便签纸贴在墙上,概括出主要发生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线索。这样会使我们对片子的整体有更好的把握。同时,要懂得取舍。对影片结构有影响的‘彩蛋’要选择性舍去,或者在片中铺垫这个彩蛋。”

讲座重点

在面对全体学员的讲座中,布拉斯先生对纪录片作者提出了真诚的建议。

他提出,一部纪录片就是导演本人的名片,它可以使观众与投资方更清楚地了解你的风格。人物是一部纪录片的重点,他们的演绎可以使观众明白纪录片的主题。在结构上,除好莱坞三段式的叙述方式外,还存在很多不同的叙述方式。拍摄纪录片时应多加探索,不要过于紧抓预设,对故事的走向也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开场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开场可以给观众惊喜。开场白需要先抓住观众的兴趣,再慢慢叙事。

另外,布拉斯先生还分享了他的经历和故事。他笑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如同间谍片一样刺激。他本人的一部纪录片拍摄完毕后,故事只占原本构想的三分之一。所以导演应该跟着片子走,跟着现实的情况走,而不是让片子反映自己的主观意向。

最后,布拉斯先生表示,每一个纪录片作者都要明白,纪录片的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


卡罗尔·迪辛格


一对一辅导项目:《来来》

“以人物为主的纪录片,塑造主角时最好不要给人一种不经思考就说话的感觉。说话需要节制,多采取对话的形式,少用采访。”

“当影片有多个人物需要表现时,每一个人物都需要做一个时间线,每一个场景也需要。有一个时间线,才能把最能感染观众的镜头放在更合适的位置,更好地发挥作用。”

剪辑时应更倾向于先提出问题,再作回答,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揭示的过程要有技巧,话不能一次说白……不能过度引导观众,会使观众失去兴趣。”

“剪辑时要注意‘pinch and ache’,人物反应和造成这个反应的原因要相互匹配,不能相差太多,否则会有跳跃感。”

多做尝试,不要害怕破坏自己已经十分熟悉的剪辑框架。要不断地去观看、重组,修饰性的工作是最后的事情。”

“要想好自己的观众会是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哪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哪些是可以带来惊喜感的,哪些是需要晦涩表达不断揭示的。这样剪辑才会使观众更好地参与进你的作品。不要一味地迎合,要更好地引导带动观众。”

讲座重点

在卡罗尔老师的讲座中,纪录片结构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她提到,“完美是留给最后的”。在粗剪阶段,如果为了放映的期限过度修饰、剪辑,则会使素材失去生命力。作品的结构就像是建筑的地基,重要的不是修饰,而是挖掘和构建、思考更多可能的方式,细节部分的素材选择可以随需要替换。

纪录片工作者同时要避免防御性剪辑,不要害怕观看者的态度。要去探索素材组合的可能性。不一定所有观众都熟悉作者所熟悉的环境,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甚至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不同的。导演不能理所当然地开始讲述,应该考虑到观众可能处在不同语境下。因此,要对事件的背景进行一些交代,而交代需要用镜头语言。

导演的创作意图可以是自我表达(对导演而言表现的事物是已知的),也可以是探索(对导演而言表现的事物是未知的)。不要对素材抱有过度的预设。

尝试打散素材重组。镜头和文字一样是叙述故事的工具,用镜头所讲述的故事也应该像文字所写的故事一样可以被概括。因此剪辑过程中可以提出同一条时间线的镜头,尝试将它们所叙述的故事用一句话来概括。


徐小明


一对一辅导项目:《半世缘》

“人物的塑造,需要环境的支撑,而不是由他自己来自我介绍。剪辑时要区分出主角无意与有意的话,而不能只选择导演自己想要的内容。制作富有地域特色的纪录片时,导演带一名当地的翻译助理,能更有效率地帮助导演理解素材,也能看到除主角以外其他人的视角。”

讲座重点

徐小明老师建议导演在拍摄结束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素材,去寻找最适合这部作品的表达手段。

每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的拍摄方式。而且,监制、剪辑和摄影师会发现素材中很多导演本人没有发现的闪光点。

导演一定要试着重新看待自己的素材。因为导演一直在以一种自己的、约定俗成的方法在看素材,而作品是由观众自己去发现细节和信息的。

影像有它自身的生命,最终会找到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展现方式。要系统地、有逻辑地看待素材,这是一个建立影像语言的过程。

尽量多地保留自己作品的可能性。导演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会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感受。所以导演在拍摄结束以后,会更多地带着自己拍摄时的感受去看待素材。但剪辑师能给出另一个视角。

导演的个人意志容易与素材本身的发展方向产生矛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