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陪你读圣经] 2018年3月25日:棕枝主日

塔城 高塔与守城者 2020-10-11

本周日3月25日,称为棕枝主日(Palm Sunday),由这一天开始的一周称为受难周。这一周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下一个周日4月1日),或许是你更为熟知的一个节日 —— 复活节(Easter)。复活节被定为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这一周纪念的是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复活。在圣经的记述中,这一事件意义超群,它标志着上帝救赎工作的完全成就。圣子自己卑微以至于死,代替了人一切的罪恶过犯,使信他的人借着他的代赎重新与上帝和好,并在将来也与他一同复活。


正如耶稣所言:“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行自己的意思,而是要行那差我来者的旨意。那差我来者的旨意就是:他所赐给我的人,我连一个也不失落,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们复活。因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所有看见了子而信的人有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们复活。” (约翰福音6:38-40)。


今天我们想分享的圣经段落选自马太福音,记述的是受难周的开始,这一天耶稣骑着驴驹进入圣城耶路撒冷。他走向了十字架。


荣入圣城

马太福音 21:1-9(新译本)


耶稣和门徒走近耶路撒冷,来到橄榄山的伯法其那里。耶稣派了两个门徒,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的村子里去,立刻就会看见一头驴拴在那里,还有小驴跟牠在一起。把它们解开,牵来给我。 如果有人问你们,就要说:‘主需要它们。’他会立刻让你们牵走。” 


这件事应验了先知所说的:

“要对锡安的居民(“居民”原文作“女子”)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了;他是温柔的,他骑着驴,骑的是小驴。’


门徒照着耶稣的吩咐去作。 牵了驴和小驴来,把衣服搭在它们上面,耶稣就骑上。 有一大群人把自己的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从树上把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前呼後拥的群众喊叫着:“ ‘和散那’归於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天之上当唱‘和散那’。”


讲述了什么故事?

这一段记载讲的是耶稣以一个王的身份进入耶路撒冷,犹太人欢呼赞美,以棕枝迎接耶稣的到来(棕枝主日的来历)。


首先要说明的是,犹太人心目中盼望的“王”非常具体,他是旧约圣经预言和勾画的“弥赛亚王”。弥赛亚原本的意思是“受膏的”,可以用来形容祭司和君王。而在新约时代,弥赛亚成为一个名词,指的是“大卫之子”,即弥赛亚王,他是整部圣经旧约所指向的、上帝所应许的一位救赎人民的君王。


犹太民族屡次受外族侵占和压迫,新约时代的犹太地区受罗马政府的殖民统治,这也使得犹太人更加盼望“弥赛亚王”的降临,带领犹太民族脱离异族统治。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所言所行显明他就是预言中”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后裔“,万国万族的君王。因此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引起了民众的欢呼。


这段记载中引用了旧约以赛亚书和撒加利亚书对于“弥赛亚”预言(以赛亚和撒加利亚是以色列人的先知。这两卷书成书时间约为在公元前8世纪和6世纪)。“耶路撒冷的居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了,他是公义的,是得胜的。他又是温柔的,他骑着驴,骑的是小驴。”(撒加利亚书9:9)


耶稣进入圣城时如同谦和的君王。这位君王所骑得驴驹是借来的,而且没有鞍,只是用衣服搭在上面。民众欢呼“和撒那”,意思是“荣耀!荣耀!救赎到了。” 人群呼喊中的“大卫之子”以及“奉主名来的”,都是指代那位上帝亲自差遣的,预言中的应许之子、救赎之君。而棕树枝也表达对圣殿主人的迎接,因为公元前164年,马加比带领犹太人从希腊人手中夺回圣殿时,民众就摇棕枝表达欢乐。



我们读到了什么?

        如果要我写一个故事,写荣耀的王进入他的城,我或许会描绘他如何骑着高头大马,徐徐而行,俯瞰人群 。但耶稣这位真正的君王却骑着驴子谦谦和和的进城。对我这个现代读者,骑着驴的君王是一副奇异的画面,看起来一点儿也不高大上 。至高者以卑微的形象出现,这样的反差在圣经里贯穿始终:这位君王降生卑微的马槽,成长在贫寒的家庭,没有枕头的地方,如仆人般为门徒洗脚。


        对犹太人而言,骑着驴的君王却是他们期盼已久,因为有先知预言。他们挥舞着象征胜利的棕榈枝,大叫着和散那。他们以为这位君王来,是来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统治。但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君王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在几天后高喊:钉他十字架。


        这位君王来了。他的确是来回应那一声声“和散那(救救我们)”, 他来得永恒的胜利,但不是照着人期待的方式。他拯救,救人脱离罪的辖制,他得胜,胜过死亡的权势。这位君王头上所戴的冠冕是荆棘编成,他所走的路低微到被人厌弃。如果当时的犹太人会现在的流行语,估计会说,“原来你是这样的王”。


        即便是喧闹的人群浑然不知,此时骑在驴驹上的主耶稣却很清楚,他要走的路是十字架的路。喧闹中最清醒的那个,往往最孤独。


        这段还有一点让我注意,就是人们脱下自己的衣服铺在路上,以示对王的尊敬。一个人的穿着往往和自我形象紧密相关,期待自己形象体面是人之常情。但是当真正的君王到来时,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故事真正的主角是他。


      我是个非常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性格也很敏感。举个例子,每周都在朋友圈分享和信仰有关的内容,有时心里会顾虑家人朋友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狂热”,或者觉得我太“不理性”,说穿了是顾虑别人怎么看我。真正的君王来到时,他带来一种新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人活在神的眼中,以祂为乐。因而别人的眼光,不再是最紧要的。前两天和一位好朋友聊天,说到因为信仰而被骂的事。他淡然又幽默地说,是好事啊,何况是为主的缘故被谩骂,实在是有福。很感恩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让我看到这种自由和喜乐。


      自由地跟随,喜乐着高呼:“和散那!”

——塔城晓光



莱尔:这是我们的救主



他为了进城借了一匹驴驹,因为没有鞍,就坐在门徒铺的衣服上。这完全符合他侍奉的一切模式,他从未拥有这世界上任何财富,他渡过加利利海时,是乘着一艘借回来的小船。当他乘着坐骑进入圣城,他是骑着一匹借回来的驴驹。当他下葬时,他是葬在借来的坟墓里。



我们的主大有能力,征服大群人的意志,让他们迎接他得胜进入耶路撒冷。我们看到我们主贫穷,他借来一匹驴驹,在得胜进城时骑着。这一切实在奇妙,但也是合乎情理。我们绝不可忘记我们主身上有神性和人性的联合。如果我们只看到他出于上帝的作为,可能就会忘记了他是一个人;我们如果只看到他有受穷和软弱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他是上帝。但是上帝要我们看到,在耶稣里,上帝的力量和人的软弱联合于一身。我们不能解释这奥秘,但我们可以想到这点就得安慰:“这是我们的救主,这是我们的基督,他能同情,因他是人;但他也有大能施行拯救,因他是上帝。”



选自《<马可福音>释经默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