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故事 • 到你那里
这期我们想跟你分享塔城小光的诗:到你那里。
上帝在哪里呢?你是否追问过这个问题,你有答案吗?有时候我们自以为与上帝同在地方,并非上帝的所在。
到你那里
(作者:塔城小光)
到你那里
到穷人那里
在醉酒宴乐中找不到你
你在穷人那里
他们因你得以充饥
到你那里
到盲者那里
在自以为能看见的人中找不到你
你在盲者那里
他们的眼被你开启
到你那里
到得大麻风的人那里
在自觉洁净的人中找不到你
你在麻风病人那里
他们因你穿上新衣
到你那里
到妓女和税吏那里
在扔出石头的人中找不到你
你在妓女和税吏那里
她们在你脚前哭泣
他们为你摆设宴席
到你那里
到客西马尼
在昏睡的人中找不到你
你在客西马尼那里
彻夜祷告汗如血滴
到你那里
到各各他地
在山下找不到你
你在十架那里
默然不语流血献祭
到你那里
到天国那里
在地上的坟墓中找不到你
你在天上宝座那里
日夜守望圣徒安息
到你那里
到羔羊婚宴那里
在哀痛的葬礼中找不到你
你是新郎在宴席那里
与众圣徒一齐欢喜
到你那里
因你到我这里
而我是穷人、盲者、病人、妓女、税吏
到你那里
你从不撇弃
现在,你在哪里
愿我到你那里
上帝在哪里呢?我是个基督徒,却常常忘记这个问题的答案。
上周的主日敬拜中,有一段讲道很有意思。牧师拿着一个面包走下讲台,分给了坐在前排的三位听众,每人先拿到一小块面包,接着牧师又一次分给他们每人一块,后来又如是分了一次。
第一次拿到面包的时候,人们的脸上往往流露出好奇和兴奋,第二次的时候就有点稀松平常了,第三次开始觉得“我该拿这些玩意儿怎么办呢?”,可能就随手放在一旁了。
这真是一个贴切的比喻。当我们不断领受各样教导(面包),在信仰里被满足着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走出去,不分享给穷乏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不停填饱自己,那么结果就是,我们变得”过度饱足“,更多的面包(属灵喂养)不再令我们兴奋、满足、感恩,也不再对生命有影响力。我们开始评价和比较不同的教会、不同的讲道,开始在内心挑剔讲章的细节。而这一切,可能是因为,我们实在吃得太饱了,不被分享的面包堆成浪费,再多的教导也变得索然无味。
我和小光都是做科研的,久居象牙塔中,再加上显著的内向性格,自我中心几乎是最需要时常警醒和悔改的罪。有一次在小光所在的大学散步,我们聊到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也习惯了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平时做着体面的工作,周末开着车去教会;无论是生活、工作、信仰,都安居在与我们自己相似的小圈子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以为常。丝毫不记得自己是何等少数的一部分人,丝毫想不起这个世界上还有大多数活在饥饿、痛苦、挣扎、孤独中的人。在良好的自我感觉里,我们已经习惯假装这世界并不存在穷乏人。
那个时候,十字架不需要背负,它成了脖子上体面的装饰;教会也不再是救生艇,而是游艇。
小光的卧室墙上贴着梵高的画《The Potato Eaters》(吃马铃薯的人),他说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穷乏底层人。而小光这首诗对我同样是一个提醒,主在哪里?路加福音中,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我没有枕头的地方。”耶稣不曾有过这个世界追逐的名声、地位、 财富,他常常与底层人、穷乏人同在,直到如今。那么,在这个高举自我、各人专顾自己的社会里,我又是谁呢?我看得到身边的、远方的穷乏人吗?看到了,我愿意放下生活和心理的舒适走近他们吗?
而我若不与主同去,我为什么自称是跟随主的呢?
主在哪里呢?
主不在自我实现的野心里;
主不在自我图谋的聪明里;
主不在自我满足的欲望里;
主不在自我欣赏的虚荣里;
主不在自我欺骗的谎言里;
主不在自我怜惜的忧愁里;
当我们陷在自我的世界里,主不在那里。
为罪人舍命的主不在自我的世界里,祂不在自恋的精英俱乐部里,祂在穷人、盲者、病人、妓女、税吏那里。你在一个主不会去的地方等候主吗?主可能并不在那里。你想要遇见主吗?祂在穷人、盲者、病人、妓女、税吏那里。
——塔城数子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
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圣经•马太福音16:24》
往期精选:
[陪你读圣经] 穷乏者和安慰者 The Poor And The Comf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