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宝贝频繁刻板眨眼,是在卖萌吗?警惕儿童抽动障碍!
可能不是“熊孩子”,而是生病了。
一、什么是抽动障碍?
②复杂运动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
③简单发声抽动: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
④复杂发声抽动: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
二、抽动障碍病因是什么?
①约50%~60%的患儿存在非特异脑电图异常; ②少数患儿存在头颅CT的异常,如脑萎缩; ③部分患儿存在左侧基底节缩小及胼胝体减小,提示患儿可能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的异常和脑的侧化异常; ④PET研究提示患儿存在双侧基底节、额叶皮质、颞叶的代谢过度。
应急事件,如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与TS有关。观看恐怖电视和刺激性强的动画片导致的精神过度紧张、学习压力过重等也影响TS。 此外,家教过严、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理解和保护不足、惩罚和拒绝过多也与TS有关。
三、抽动障碍有何特殊表现?
首先,从临床表现来讲,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从临床表现来讲,分为以下几种:
其次,从分型来讲,分为以下几种:
其次,从分型来讲,分为以下几种:
四、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①起病于18岁之前; ②有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 ③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已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 ④除外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症、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①起病于18岁之前; ②以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不同时存在; ③抽动常1天多次,可每天或间断出现,抽动持续时间1年以上,1年中无持续2个月以上的缓解期; ④除外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症、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①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两者同时存在; ②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③起病于18岁之前,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持续时间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④排除其他疾病。
五、确诊前,还要排除一些其他疾病
表:抽动障碍与其他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运动异常
六、抽动障碍可引起的功能损害有哪些?
七、抽动障碍常见的共患病有哪些?
八、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①起始剂量小,待足够判断药物疗效后逐渐小计量加药;②保持最低有效剂量,减少副作用;③最小程度合并用药;④加用或停用药物时每次仅能改变1种药物;⑤缓慢减药,防止症状反弹加重。
急慢性应激可加重抽动症状,因此应教会患儿应对应激的方法及应对同伴排斥和讥讽的方法。对于合并ADHD、OCD等的患儿,亦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
2)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疾病的特征,儿童的表现是疾病而非故意调皮捣蛋,缓解家长的担心和焦虑,避免过度关注儿童的抽动行为。调整生活方式,密切观察和耐心等待抽动症状的消失通常是有效方法。心理咨询可缓解家长焦虑、紧张心情。
3)学校干预:学校老师和同学宣传抽动障碍基本知识,包容和关心抽动障碍儿童。因患病而影响学习的儿童,应适当减轻负担,鼓励儿童参加正常的学校生活,帮助其维持正常的伙伴关系,提高自尊心
4)行为治疗: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通过行为治疗进行干预,主要的方法包括:
习惯方向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HRT)
密集练习(massed practice,MP)
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
自我监察(self-monitoring,SM)
暴露和阻止应答(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生物反馈训练(biofeedback training)
自信心训练(assertiveness training)等。
但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HRT,已有充足的证据表明HRT可有效缓解抽动症状。其余方法尚缺乏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验证治疗效果。
九、抽动障碍的预后及预防
研究显示80%的10岁前起病的抽动障碍儿童青春期后症状可逐渐减轻,18岁时50%的症状消失;延续至成年的抽动障碍虽然不能完全缓解,但18岁后症状强度和频度有所减轻。部分合并其他行为障碍或精神障碍的儿童治疗困难。
参考资料:
1.https://www.clinicalkey.com/#!/search/tic/%7B%22facetquery%22:%5B%22+contenttype:VD%22%5D%7D
2.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for Tics (Tourette Association of America)(https://tourette.org/)
3.《小儿内科学》
4.《实用儿童保健学》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李翔
责任编辑:李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