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IPO“考核”前必须做的17件事!

行研君 IPO最前沿 2021-09-07
↑点击上方“IPO最前沿”轻松关注我们


企业上市可以在市场上获取大量资金,用来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发展经营,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成为了一家公众企业之后,品牌效应也随之被放大,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公司上市后还可以利用股票或者期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其忠诚度,避免日后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既然上市对于企业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各家企业也一定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也要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那么,企业在IPO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尚普君整理了硅谷知名投资机构 a16z 管理合伙人、前 OpenTable CEO Jeff Jordan将公司IPO的经验教训,总结为17件事,需要CEO在企业IPO前一两年做完。

合适的 CFO 就位


CFO是IPO阶段中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第一负责人,不仅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清算等问题要全面负责,还要对外的联络沟通问题负责,最后还要协助整个企业内部的资金募集与路演推销等各方面的工作。因此,一位优秀的 CFO 对公司是至关重要的,CFO已经成为企业资本募集过程中的有力推手。

打造有能力的财务团队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财务能力的门槛很高。公司领导层需要很好地预测业务,还需要能够非常及时、准确地进行结算。上市公司需要在每季度结束后几周内发布财报。

通常在初创公司,关键财务人员直接向 CFO 汇报:财务计划负责人,财务主管,财务主管,审计,税务。所有这些二级职位人员能力都需要很强。

公开市场的投资者讨厌负面新闻, 意外“惊喜”可能会使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但一个运作良好的财务团队可以帮助避免这些负面的意外。在IPO之前建立出色的财务团队是一笔很值得的投资。

建立稳健的内部行政与财务制度


早期创业公司一般都将资源分配到可以带来营收和利润的项目上去。因此,对行政系统的改善几乎总是推迟到公司快要IPO的时候才开始进行。

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无论是否IPO,都应该进行相关的建设,以确保公司稳定运营。这些制定缺陷是许多负面事件的主要原因,往往打乱IPO的节奏。而且改善行政、财务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帮助公司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利润。

组建合适的董事会


在公司的早期,董事会主要由主要投资人主导。但是,由风险投资人主导的董事会可能对 IPO 的准备造成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风险投资人没有上市公司工作或管理经验,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 CEO 和董事会在管理上市公司的问题上都没有任何经验的话,情况就不太乐观了。其次,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在独立或外部董事任职方面还存在许多限制。

CEO 需要确定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董事会中任职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投资人都必须由独立人士代替。如果想要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董事会,在公司上市后仍然值得信赖,就要尽早做这件事,在上市前夕对公司董事会作出重大调整的风险非常大。

选择合适的主承销商


选择能帮助其成功完成首次公开招股的保荐人、顾问和承销商,是任何拟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保荐人一般在IPO过程中担当较高级的角色,负责管理整个IPO过程,包括与监管机构联络,而承销商则负责定价、市场推介以及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说明IPO的定位。

拟上市公司向整个投资界进行市场推介以及建立投资者对交易的信心时,券商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变得更为显著。一般,担任上市项目保荐人和承销商的投资银行,其资历和经验正是交易背后的「品牌」,并且在许多方面,对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而言,这些资历和经验就是对拟上市公司的公开认可。

每家潜在牵头保荐人或主承销商,不仅对任何IPO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各有不同的风格和实力。一般来说,假如拟上市公司未来决定再次进入资本市场募集更多资金,IPO承销商多数也会参与公司未来的证券发行项目。规模较大,业务较多元化的拟上市公司自然会选聘规模较大、较多元化的承销商。规模较小的公司通常(但也并非必然)与本地或地区性保荐人合作。然而到最后,市场对拟上市公司选择哪家保荐人的看法非常重要(不论是多么扭曲或错误):承销商的声誉越好,拟上市公司的定价能力最强。


聘请合适的会计公司


确保有一个声誉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可以帮企业成功上市并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可以看品牌的领域,投资者认可的会计事务所不多,企业应该选择企业和 CFO 都愿意与之合作的,因为这是不可或缺的。

尽早确定权威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便将其融入整个 IPO 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比如上市审计、财务报表、财务预测以及全面核算等。

引进可信的IPO咨询公司


IPO上市需要时间长,且流程复杂,往往需要咨询公司在帮助完成一些企业规划工作。

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他们需要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来帮他们做企业战略规划,评估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于是,IPO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直观来说,IPO咨询公司提供的是招股书中“业务与技术”、“募集资金运用”两大核心章节的研究撰写工作。

企业在选择IPO咨询机构时,至少应考核其两大指标。

首先, 行业研究实力。 判断其是否拥有自建的行业研究平台, 包括研究团队、 研究方法、研究基地等,是否拥有强大的行业数据体系,包括细分行业覆盖面、 持续跟踪研究等,是否拥有完善而稳固的渠道资源,包括官方数据来源、实地调研资源、媒体资源、IPO中介资源等。

其次,管理咨询实力。判断其咨询专家团队是否稳固,是否专业,咨询经验是否丰富, 是否有相关行业成功案例,在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市场两方面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此外,由于IPO咨询公司在IPO申报阶段,更多的是要配合券商的工作,因此,与券商团队的配合是否默契、工作衔接是否及时高效,也是考核因素之一。


在提交 IPO 申请前接触潜在投资者


企业应该在上市之前接触潜在的投资者。如果企业让其中一部分投资者、甚至所有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 IPO,长期持有公司的股票,那么企业在上市以后成功运营的几率就会升高。如果企业与这些投资者建立了良好关系,让他们慢慢了解公司,那么他们参与公司 IPO 的几率也会增加。

IPO 路演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企业与投资者会面,花 60 分钟时间尽量说服他们,让他们愿意投资数百万元买企业的股票。在会面前,他们对企业了解地越多,意味着他们在作出投资决定时处于越有利的位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家应该等待潜在的合适时机,然后再与银行家和投资者进行接触。否则,如果太早接触的话,会浪费大量时间,企业可以将这些宝贵时间花在业务增长等更重要的事情上。此外,企业还应该保持谨慎,不要过早或过全披露公司业务情况,因为有些投资者和银行家可能正与企业的竞争对手合作。

理清股权结构


随着公司发展,早期阶段累积的股权问题也会不断放大。例如早期的口头协议或者早期的合同工、顾问,以及不满的前员工。一旦申请上市,解决这些问题的风险就会增加。 越早解决,好处越大,因此在 IPO 准备阶段,一定要花时间提前解决问题。

谨慎地与公司沟通 IPO 计划


这件事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一方面,你应该并经常需要与公司沟通 IPO 计划,至少在管理层。但另一方面,承诺 IPO时间,定价,上市后股票表现等细节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可能会对企业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投资银行原计划在 2008 年 9 月 15 日星期日讨论 IPO 计划。但就之前的周末,莱曼兄弟宣布破产,全球金融系统陷入动荡。接着,牵头推进公司 IPO 事宜的美林证券也需要美国银行的援助(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证券,公司名称也改名为美银美林集团。)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集体陷入恐慌,他们的可自由支配的个人开支大幅减少,这意味着企业部分行业业务收入在一个周末就下降了不少。

因此,可以与公司广泛讨论 IPO 计划,但在具体细节上留有余地,以便应对意外事件。

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和创始人控制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有大量的激进投资者试图对上市公司施加影响。 这对公司来说可能是高度破坏性的,对于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来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特别是当他们无法获得支持性的公司治理工具时。

另一方面,反对激进投资者的关键手段(例如,给予创始人/CEO 强有力控制权)可能会损害公司的责任。

但是管理层和董事会确实需要主动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并执行下去。

让创始人/ CEO 获得对公司“全面”的控制,仍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都是创始人拥有或长期拥有控制权的科技公司。想象一下,如果激进的投资者在亚马逊遭受负面新闻之时,强迫 CEO 离开亚马逊,结果会如何?

制定长期的财务模型


从有收入的那天起,企业就应该开始建立长期的收入模型,甚至更早。这能让企业更清楚的了解真实的业务情况,引导企业专注于高杠杆领域。企业一定要经常重新考虑早期的假设,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应该有一个高度可预测的业务。

仔细审查损益表


梳理企业的盈亏报告,找出企业想要改变的部分,然后在提交 IPO 申请前进行改进。例如企业有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并不看好,或者利润率太低,或者长期来看,目前的定价不可持续,又或者企业没有对战略重大领域进行投资。在上市前做出改变是相对容易的,一旦上市就会困难得多。

上市公司 CEO 的短期管理压力经常被夸大。压力是有的, 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企业获得了合适的股东,并创造了正确的期望,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能够进行关于公司长期发展开诚布公的对话。亚马逊就是一个例子,一直有围观者不看好亚马逊,因为一直没有赚钱,业务大量烧钱。然而,贝佐斯已经给长期投资者这样的期望:他将把这资金投入到 AWS,国际增长以及Alexa 这样的产品来推动增长和价值增长。据了解,有几位投资者在亚马逊上市后持有股票长达 20 年,给他们的基金带来了大量回报。

不要 IPO 拖累业务


股市投资者都想看到盈利能力,或者实现盈利的明确路径; 他们往往更关注未来而不是过去。 在上市之前,投入推动增长。当企业在上市之前为盈利打好基础,比上市后容易太多了。

曾经一个成功的案例,企业在准备 IPO 时,要确保在申请上市的至少一年内,找到合适的管理人才,这样上市初期可以有效的减少支出增长。此外,企业持续的收入增长也向投资者展示了企业长期的杠杆能力。所以企业的股价能持续上涨。

仔细评估业绩指标报告


向投资者展示公司的方式,包括 KPI(关键绩效指标)和业务部门。这似乎很基础,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管理层应该努力为投资者提供理解和预测业务所需的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指标越少越好,投资者和分析师将跟踪企业提供的任何指标,因此给予他们最重要的高杠杆指标将有助于他们快速掌握业务的本质和核心,不要提供不重要的指标甚至错误的指标。

一旦企业报告了某个指标,就创造了一个期望和胃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就很难不提供该指标。所以一旦上市,要放弃“孤儿”指标,不管当时有多诱人。

运行内部季度财务流程


企业应该在上市前就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运行内部的财务流程。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真正这样做的企业却很少。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大或调整。企业必须在上市之前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无论上市与否,每一家优秀的企业都需要具备预测业务趋势的能力。

企业将需要解释清楚各项财务报表和 KPI,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才有财报电话会议。

让公司表现超过预期


当企业专注于为上市做准备时,很可能失去对业务本身的关注。但是只有长期的发展和盈利能力,才可能带来有一个长期成功的上市公司。

IPO 后在市场表现不佳的上市公司往往是上市公司在上任之初就没有达到预期的公司,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业务并没有宣称的那么好。

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

管理能力不足。

因此,寻求上市的创始人/CEO应该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推出新产品、或进入新领域,从而在上市后的1、2年内公司收入超过分析师的预测。

推出新的创意和产品然很好,但是一般最好等到企业上市后再拿出来。

但是,如果企业在 IPO 之后的多年内可能无法拿出有吸引力业绩,那么就应该考虑替代的退出路径(如并购),或者暂缓 IPO 。



前沿君墙裂推荐更多干货↓↓


 |   | 



行业研究报告(report88):服务于财经领域,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为金融人提供装逼素材,为韭菜们培训防割指南。


IPO最前沿(ipozqy):专注IPO资讯领域,聚焦上市、拟上市企业披露信息,证监会、交易所上市政策等,相关信息包括不限于:IPO最新政策(窗口指导意见)、IPO排队情况、IPO被否案例分析、募投可行性研究、行业研究等。企业IPO 并购业务咨询合作,请加小编微信:report369


点击这里,800000+份报告免费下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