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益人说 | 哭完之后,我们拿什么纪念李文亮医生?
纪念李文亮医生
撰文 | 唐苏
排版 | 坛子
难熬的一夜过后,“官方消息”传来了:
“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李文亮医生曾是一位普通人。2019年12月30日下午,他在同学微信群里发出了“武汉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的消息,为的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他的提醒被转发了出去。
本该有更多的人被及时提醒,做好防范。然而,2020年1月1日,武汉警方发布通报称,一些网民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经调查核实,传唤8名违法人员,并依法进行了处理。两天后,李文亮医生作为8人之一,收到了警方的训诫书:
“现在依法对你在互联网上发表不属实的言论的违法行为提出警示和训诫。你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
结果是,所谓的“谣言”一时止住了,但是,很快,比SARS传染力强得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暴发了。直到今天,疫情中新确诊的病例数量还在以每日超过2000甚至3000的速度增长。
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刊文谈及此事称,尽管新型肺炎并不是SARS,但是信息发布者发布的内容,并非完全捏造。如果社会公众当时听信了这个“谣言”,并且基于对SARS的恐慌而采取了佩戴口罩、严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动物市场等措施,这对我们今天更好地防控新型肺炎,可能是一件幸事。“试图对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实的信息都进行法律打击,既无法律上的必要,更无制度上的可能,甚至会让我们对谣言的打击走向法律正义价值的反面。”
在疫情的蔓延中,李文亮医生被誉为“新冠肺炎的吹哨人”。本意不是做英雄的他,成为了英雄。
如果公权力部门当时就重视了他和其他7位“吹哨人”的哨声,不是第一时间进行打击,而是基于对人的健康与生命的珍重、基于对SARS惨痛教训的记取、基于对自然的敬畏,第一时间采取了严防严控的措施,或许,今天不会有那么多家庭——其中包括李文亮医生的家庭——因为疫情中的隔离和死亡而破碎!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一个健康的社会,对谣言的打击,不该用人的生命做代价。
一个健康的社会,活着的、健康的、心存希望的一个一个人,才是根本。
1月12日,李文亮医生也因为发烧、咳嗽,住进了隔离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据报道,他是1月8日在缺少特殊防护的情况下接诊了一位82岁眼疾患者后开始出现症状的。那时候,官方通报“还在说没有人传人,没有医护感染”。
2月1日,李文亮医生确诊新冠肺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康复后有什么计划,李文亮医生说:“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至于疫情以后的事,还没想太多。”
然而,如今,年仅34岁的他,永远地和他还想为之做一点事的世界阴阳异域了——在2020年2月7日,一个难熬的、阴冷的深夜里。
许多人哭了,哭里有哀痛,更有愤怒。这些人和李文亮医生一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正直、正义的普通人。
但是,哭完之后,我们拿什么纪念李文亮医生?
我是一名基层公益人,在悲痛与愤怒略微平静之后,我相信:唯有重新集聚力量、信念,并不懈行动,才是对他,以及其他那么多在疫情中去世的人,最好的纪念。
这行动,首先是真心实意、尽己所能、积极建设地合力参与到当前无论如何不能再掉以轻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去,为更少人受感染和最终阻击疫情,身体力行地做一点事情。其中,很容易被应急体制所忽略的,是对疫情中更加脆弱、更加弱势的个人及其家庭的关怀与援助,例如疫中去世者的家属、疫中隔离者家中的老人与孩子、疫中的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罕见病人士、其他重症患者,等等。公益慈善组织尤其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各自的智慧和优势。
同时,从现在而不是过后开始倡导:对这次疫情防控前后暴露出来的体制与系统问题,进行反思、问责、纠正并建设完善。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公民言论自由和知情权的促进与保障。因为,强调再多次也不为过——真相,是挽救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持续记录和传播:在这次疫情爆发前后涌现出来的凡人善举,以及守望相助。正是这些凡人的善举和守望相助,聚合成了人类和这个世界的暖暖内含之光,告诉还活着的、将出生的每一个人——人间有情,值得!什么是活着的善文化传统?这就是。
最后,认真地想一想:如何使纪念持续地有力量?如何使教训和伤痛不被再次遗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