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关于慈善,国际上有哪些研究值得关注? | 文献引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CSWS ,作者CSWS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CSWS”;该公众号是北师大民生保障研究中心(CSWS)官方宣传平台。


2020年,北师大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一共引读了6篇国际慈善研究文献。这些研究文献的内容涉及慈善的绩效指标、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慈善机构的地理距离对慈善捐赠的影响、伊斯兰福利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化进程、个人价值观与个人捐赠行为的关系以及公益筹款人的慈善行为分析等。


*题图素材来自PIXABAY。



2020年,关于慈善,国际上有哪些研究值得关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CSWS”;该公众号是北师大民生保障研究中心官方宣传平台。


#1 Using Charity Performance Metrics as an Excuse Not to Give
发表期刊:MANAGEMENT SCIENCE
发表时间:2020年2月
观点摘要:如今,公众的捐赠越来越理性,期待自己的捐赠行为更明智更有效。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慈善的绩效指标。该文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及定量分析发现:慈善绩效指标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理智”捐赠,但同时也给了大家不愿捐赠的“借口”。作者给出几条建议,一是当已确定捐赠时,人们会更关心善款分配问题。二是对于边缘性捐款者,比如潜在捐款者,或过去捐赠慈善少的人,他们更可能以自我利益的角度来为自己找不愿捐赠的理由。三是,提供积极正向的汇总信息可能会限制人们的“借口不捐赠”,因为这使得人们很难去分析细小的特定信息;最后,绩效指标是普遍存在的,非非营利部门特有,公司通过绩效指标来竞争,员工也经常通过绩效指标来得到激励和评估。

#2 Web disclosure of institutional information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 approach in Portuguese charities
发表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N PUBLIC AND NONPROFIT MARKETING
发表时间:2020年5月
观点摘要:考虑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社会公众要求非营利组织披露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该文研究了非营利组织(尤其是葡萄牙慈善机构)通过网络进行机构信息公开的问题。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一些变量,例如大小,年龄和财务报告证明等,定量分析确定哪种类型的信息及因素会影响葡萄牙慈善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公开。研究表明,被研究的大多数组织都披露了不同类型的信息,但其中财务信息更受关注,年度账目披露指数的披露水平最高;账目证明(有外部审计)和组织规模是影响被披露信息的最重要因素。

#3 How close to home does charity begin?
作者姓名:Duncan Grimson ,Stephen Knowles,Philip Stahlmann-Brown
发表期刊:Applied Economics
发表时间:2020年7月
观点摘要:本文对新西兰的土地所有者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试图分析:与本国其他地区相比,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倾向于支持以当地人或事为重点的慈善活动。研究最终发现利他主义半径会随着慈善机构位置远而下降:人们不仅喜欢在自己的地区支持慈善机构,而且慈善机构的所在地越远,人们支持它的可能性就越小。比如,居住在新西兰南岛奥塔哥的人们选择奥塔哥慈善机构的可能性是北岛居民的50倍。此外,居住在与奥塔哥接壤地区的人选择奥塔哥慈善机构的可能性是北岛居民的14倍,而生活在南岛其他地方的人则是支持奥塔哥慈善机构的北岛居民的可能性的3倍。这些发现凸显了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无关)在慈善捐赠中的重要性,对慈善机构有重要意义。首先,具有本地受益人的国内慈善机构可以期望筹集更多资金,而且无论慈善项目是针对人还是鸟类动物,该结论都适用。其次,如果具有当地分支机构的国家慈善机构能够根据捐赠者的位置指定捐款用途,则会筹集更多资金。

#4 NGOization of Islamic Charity:Claiming Legitimacy i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Contexts
作者姓名:Kaja Borchgrevink
发表期刊:VOLUNTAS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
观点摘要:本文利用巴基斯坦、挪威和英国(2012-2015年)的定性数据,研究了两个伊斯兰福利组织如何嵌入伊斯兰政治运动,成为“穆斯林非政府组织”。揭示了宗教在穆斯林非政府组织的话语、实践和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伊斯兰福利组织目前正在经历 “非政府组织化(NGOization)”的进程,而“非政府组织化(NGOization)”包括专业化和非政治化的两个过程,在转变过程中,不仅组织结构和法律地位发生改变,也意味着组织话语和实践、组织诉求合法性的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

#5 Personal Values and Choice of Charitable Cause:An Exploration of Donors’ Giving Behavior
作者姓名:Joanne N. Sneddon,Uwana Evers,Julie Anne Lee
发表期刊: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发表时间:2020年8月
观点摘要:已有研究表明个人价值观会影响慈善捐赠。但是,关于价值和慈善捐赠的研究中尚未研究细化价值观(refined values)与个人捐赠行为的关系。本文以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两个捐赠者样本为对象,用数据证明了捐赠者的细化价值优先次序与他们对9种不同类型的慈善事业捐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捐赠者价值观的研究有利于人们理解是什么促使他们选择慈善事业,并为筹款研究及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6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Fundraisers' Charitable Behavior
作者姓名:Genevieve G.Shaker,Patrick M.Rooney,Jonathan J.Bergdoll,Sarah K.Nathan,Eugene R.Tempel
发表期刊: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发表时间:2020年8月
观点摘要:1988年,罗伯特·佩顿(Robert Payton,1988)探讨了慈善事业是否是一种职业,并提出了非营利工作者的指导问题:“你是为慈善而活,还是靠慈善生活。本研究基于1663份样本对筹款人的慈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问题是:筹款人的慈善行为与其职业认同有关吗?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筹款人都比普通公众付出了更多时间和金钱,他们彼此之间比公众更相像。平均而言,筹款人家庭比一般家庭会捐出更多的钱,捐出的工资份额也更高。在排除异常值后,研究发现筹款人比普通美国人做志愿者的比例更高且志愿活动时间更长。作者认为筹款人确实为慈善事业而活,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的职业身份,筹款人的慈善行为和职业身份是相互交织的。关于个人慈善事业的职业规范也可能通过自我选择固有的慈善事业进入筹款而受到影响。未来的研究应更广泛地研究筹款人职业身份的形成及其结果。


推荐阅读

2020年,都在说公益“内卷”了,那究竟是怎么个卷法?怎么能够走出来呢?
朱健刚综述2019年中国慈善事业:治理吸纳慈善

- 公益同人共建共享的思想交流平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