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慈善力量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敦和基金会 Author 第五届竹林论坛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如今,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都可以看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美好社会的建设之中。但是,关于公益慈善力量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与实践。


7月17日-18日,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公益社会学分论坛在重庆举行。在论坛上,来自不同学科的公益慈善研究学者共同围绕“公益建设社会”的主题进行了多场思想交流,并提出了一些行动建议。本篇文章汇编其中的主要内容,供公益同仁参考。


*题图素材来自PIXABAY。



【开幕式】

关注公益慈善真问题?


如今,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都可以看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美好社会的建设之中。与此同时,公益慈善力量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新时代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同样需要多方思考。


赵万里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副院长


在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万里表示,“公益建设社会”是一句很好的口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仍然需要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赵万里指出,公益慈善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事业,要推动它向前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人才、有组织、有平台。他希望,公益社会学能够在中国社会学领域建立起来,有更多学者进入公益慈善领域。


唐山 敦和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敦和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唐山表示,竹林论坛希望为公益慈善研究的学者搭建更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呈现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各个学科学者一同关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真问题,深入本土实际,与公益慈善实践保持密切而持续的互动,产出对实践有用的理论和有效的知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主旨发言】

社会组织发展需转型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政策系教授陈友华探讨了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他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缺少稳定资源支撑,在疫情的冲击下,小微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社会组织数量超出了目前社会资源所能支持的规模;而公益慈善领域的低薪酬现象,则导致了这一领域很难集聚大量优秀的人才。


陈友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政策系教授


陈友华提议,在培育社会组织方面,政府部门既要管生,也要管养;而学者在研究社会服务的前景时,除了要了解社会需求,也要了解清楚“谁来买单”;基金会可以成立社会组织支持基金,帮助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社会组织自身也需要增强市场服务意识,实现规模化、连锁化、职业化、专业化,学习市场领域的兼并重组,发展单体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何雪松则表示,公益建设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化,迈向证据为本的公益。他强调,公益慈善需要关注两个指标:一是工作是否有效;二是工作是否高效,这些指标需要以证据为本。在何雪松看来,科学化的基础上,社会可以把好的研究转化为新的公益服务和项目;而在项目和服务复制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科研证据支撑其公益模式的复制。他建议,要迈向证据为本的公益,需要建立公益数据库,强化项目评估,并推广干预研究。


关信平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关信平的主旨发言,则以公益慈善中的志愿服务作为切口,展示了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规模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对于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这一问题,关信平基于“慈善公益动力三角理论”,建议社会培育爱心文化,通过教育普及利他精神,增强社会信任,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并完善回报制度。对于专业性不强这一问题,关信平指出,可以进一步细分志愿服务的专业领域以及对志愿服务专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推动专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加强对志愿服务的专业培训。


朱健刚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在闭幕演讲中指出,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在过去四十年间经历了脱嵌、反嵌和再嵌的过程,近年来,公益慈善逐步被治理吸纳,再嵌入到以党的全面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在吸纳的过程中,数字化公益慈善、企业公益、社区公益、宗教慈善等四股力量依旧值得人们关注。



【六大专题研讨】

多学科探讨公益建设社会新方向


在竹林论坛上,主办方共设置了六个单元的专题研讨,五十多位高校学者和实务领域的研究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就被遴选出的32篇参会论文进行交流和讨论。《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发展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海》等期刊编辑以及专家学者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


公益慈善组织:结构与关系


该专题主要围绕公益组织愿景和绩效逻辑、慈善民营化改革中的复杂关系、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抗疫实践、工青妇体制内合作机制、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多维嵌入,以及协商民主视域下社会组织界别的议题展开,在一系列具体案例中探讨结构与关系的合法性和行动策略。


志愿服务与集体行动


该专题主要就武汉疫情期间的志愿者行动以及志愿服务自我效能的研究展开,同时也探讨了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培育公民责任意识以及新媒体和慈善信托在公益慈善领域发挥的作用等社会议题,展示公益慈善在志愿服务与集体行动中值得关注的细节和经验。


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


该专题通过历史、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等多维度,厘清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公益慈善和国家战略的关系,在理论研究中追根溯源,同时分析社会组织目前参与乡村振兴的方法、策略和作用,为现实提供一系列理论研究支撑。


公益慈善与韧性社区


该专题则在国内社区议题的风口下,围绕社区治理展开一系列多学科角度的研究和思考,包括了探索韧性视域下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逻辑与路径、通过一个落地项目将共享理论引入社区治理议题,也引入了风险绩效模型、情感治理视域、社区治理共同体等概念和视角,从多个切口呈现了一个韧性社区的形成。


慈善捐赠


该专题贯穿古今,既有立足于网络募捐、粉丝捐赠、集群捐赠等现代慈善募捐的分析,也有古代慈善历史,既剖析了当代慈善募捐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将中国古代的慈善故事进行追溯和再梳理,体现了中国慈善募捐的今天、明天和昨天,为现实开展募捐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研究基础。


社会企业与慈善市场化


该专题基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多维度探讨慈善组织的转型与发展方向,一方面,讨论了慈善组织合法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针对慈善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慈善组织如何向企业学习,探讨如何围绕财务可持续和服务可持续之间的观点。



【重点关注】

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21年,更是被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


近年来,公益慈善已经开始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助力乡村建设,通过一系列公益项目帮助村落焕发新活力,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舞台,在乡村振兴中扮演越发不可或缺的角色。


基于此,在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公益社会学分论坛上,“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成为专家学者们重点关注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过去:战争时代乡邦的教育启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参与,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然而,在乡村,是否也能出好的教育,产出优秀的人才?针对这一问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讲述了顺德的1941~1943年,探索当年义学传统与乡邦精神的内在互动关系。


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担任过顺德县长的顺德乡贤周之贞,创办义学,成立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朱健刚颇为在意的是,战争时期,这样的义学机构不在少数,然而,也正是这些看起来条件糟糕,或临时救济类的儿童教养院,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重要人才,教育效果奇佳。


当年慈善教育的效果源于哪些历史因素?回溯历史,朱健刚以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为例,从招生、经费以及教育三方面分析:


招生方面,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的招生方向不看一个人有多穷,而是根据家庭背景、身体情况以及道德品行判断这个人能不能在未来领导家乡。


经费方面,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一方面是由青云文社拨出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周之贞把家中的房产全部变卖换作办学资金,同时还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四处募捐。而学生进了教养院,不仅要读书,还要和老师一同建设儿童教养院,开展劳动,自力更生。


教育方面,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的教育方式是管、教、养、卫四位一体,师生共同生活,互相尊重,而学生也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我们过去的义学只要让没书读的孩子读上书就可以了,但青云儿童教养院要求学生掌握领导力,学会爱人,将乡和国联系在一起,吃苦耐劳,守望相助,立业助人。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众多不同领域的人才”。


朱健刚总结道,青云儿童教养院体现了乡贤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乡邦精神,“他们通过义学的方法培育当地具备现代综合素养的精英,引导他们建设国家和社会,实现士阶层对理想中国的想象。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国乡村曾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

 

挑战:乡村振兴渐热 

乡村归属感渐弱?


视野回到当下。按照“十四五”规划,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这项工作的“基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茹薪指出,乡村振兴可以促进乡村经济与物质水平的发展,推动传统乡村向现代化转型,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代化同样容易带来同质化,可能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


王茹薪引用了《乡土中国》的观点——地方性是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传承着数千年来符合中国人生存方式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王茹薪分析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地方性便面临着变异消亡的危机,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也可能弱化。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高天虹则认为,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主体性缺失的问题。高天虹分析道,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往往可以得到中央乃至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然而,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村民常常是获得方,而非供给方。


高天虹以一现实案例举例分析,在某组织扶贫项目的初期阶段,建设乡村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和政府,“其中,社会组织需要向政府寻求合法性,而政府也选择了该社会组织进行创新试验,村民全程游离在这场行动之外,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的计划。这时候,这种模式往往很难持续。”


在以上学者看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推进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村民组织的积极协作,而社会组织,恰恰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社会组织

在乡村振兴扮演的角色


针对乡村振兴可能面临的挑战,社会组织如何应对?


王茹薪认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其实在经历一段自我扬弃和重要转化的过程。王茹薪以民国时期的北碚乡村建设为例,指出:北碚开展的乡村建设是从组织自治和环境建设开始,实现了高效率的组织,以及对北碚原生环境的优化改造,同时,在地方历史、文化地理以及乡村仪式感方面着手,为北碚赋予了现代化的意义。


在王茹薪看来,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根植于地方社会的本土特征及地方民众的根本需要,并动员地方成员参与其中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过去的物质景观和文化遗存是重构乡村的客观基础;集体记忆是地方性认同的关键要素;而基于社会环境的优化改造是建设乡村的重要手段。”


现代化的村庄,同样可以千村千貌。从合供理论出发,高天虹基于对X组织乡村实验的研究中发现: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将服务使用者转变为提供者;而从全局上看,乡村振兴需要将“政府领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其中,社会组织需要充分降低政府与村民在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负面效应。


而在民众政策遵从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康静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得出了社会组织在其中扮演催化剂的结论。康静表示,在过去,当一个政策推行的时候,政府部门和目标群众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社会组织介入后,主要是为两者提供新的互动模式,并从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引入专业服务和发展基金,帮助和激励群众适应新的政策,实现更好的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苑莉莉,通过贫困治理视域福利经济与慈善经济的比较研究指出,如今,不管是发展福利经济还是慈善经济,本质上都是政府职能在转化,从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而在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形成慈善经济与福利经济有效互补的格局,在提前介入并形成相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基础上,推动可持续的发展治理格局。


“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

单元作者及论文


1.《义学传统与乡邦精神——对1940-1943年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景燕春:宁夏大学行政管理与社会学系讲师

朱健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2.《共识治理: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合供研究——以X组织H扶贫实验为例》


果  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  鑫: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天虹: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3.《地方性再生产的时空逻辑——基于民国时期北碚乡村建设的理论分析》


宣朝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王茹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4.《贫困治理视域福利经济与慈善经济的比较研究》


苑莉莉: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社会组织:民众政策遵从的催化剂——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康 静: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果  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刘志鹏: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



【期刊编辑见面会】

打造公益慈善研究的社会共同体


在长达两天的论坛交流中,专家学者和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指出了青年学者在公益社会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完善之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启发。此外,本届论坛还延续了上一届“期刊编辑见面会”环节,《社会》主编肖瑛、《学海》编辑毕素华、《中国行政管理》编辑高乐、《社会发展研究》编辑罗婧应邀出席,与青年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期更好地助力青年公益慈善学者拓展学术交流、提升研究能力。


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会议现场


唐山认为,竹林论坛初步实现了搭建多学科、跨领域、开放多元的交流对话平台的目标。过去数年,也通过搭建公益社会学平台链接到了更多的专家和期刊资源。下一步,期待成立公益社会学专委会,链接整合更多关键资源,持续支持和鼓励公益社会学学者去探究真问题,做出真学问,一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表示,希望通过竹林论坛,成立公益社会学专委会,纳入社会学体制中,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形成关于公益慈善研究的社会学共同体,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同为中国公益社会学开创更加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优秀论文】

公益参与与社会建设的

观察、思考与行动建议


在竹林论坛上,主办方共设置了六个单元的专题研讨,遴选出32篇参会论文进行交流和讨论,五十多位高校学者和实务领域的研究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论坛设置了“最佳论文”评选的环节,由每个专题研讨的主持人和评论人从当组论文中评选出一篇优秀论文。


最终,郑广怀/王梦宇、经凤/周晨阳、吕小康/姜鹤/童笑男、周如南/戴影/任霏、肖棣文/章高荣和宣朝庆/王茹薪,十四位学者的六篇论文获评本届竹林论坛 “最佳论文”奖。


第五届敦和·竹林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1.《越透明越有钱?网络募捐项目筹资水平与信息公开的关系》


郑广怀: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王梦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2.《社区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偏好及调试——基于“风险–绩效”模型分析》


经凤: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周晨阳:重庆工商大学本科生


3.《中文志愿服务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吕小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姜鹤: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童笑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4.《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多维嵌入及行动策略——以S公益慈善联合会为个案》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戴影: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

任霏: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


5.《儿童保护、资产建设与社会企业参与——以e农业计划的运作为例》


肖棣文: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章高荣: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6.《地方再生产的时空逻辑——基于民国时期北碚乡村建设的理论分析》


宣朝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王茹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六篇“最佳论文”分别围绕《公益慈善组织:结构与关系》《志愿服务与集体行动》《公益慈善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与韧性社区》《慈善捐赠》《社会企业与慈善市场化》六个方向,多学科多视角探索公益建设社会的新方向,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具体建议。


加强自身了解


在参与美好社会的建设之前,公益慈善同样需要明晰自己的定位和扮演的角色。


其中,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需要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力量。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戴影、任霏通过共同完成的论文《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多维嵌入及行动策略——以S公益慈善联合会为个案》分析道,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对其上级业务登记主管单位、其他业务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动策略性嵌入,可以获得资源整合机会和行动合法性。


同时,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通过渗嵌,可以对会员管理、服务和联合行动,实现政府的政策和资源上传下达,资源整合以及认同的建构强化。此外,以S慈联为例,S慈善协会、S慈善联合会以及S慈善基金会这三个组织共用一个秘书处,可以通过互嵌实现职能互补,形成灵活的运营模式。总体而言,多维嵌入能为组织带来不少优势。


但周如南认为,维嵌入也存在风险和困境,主要体现在对公益慈善行动的限制以及多方联动时的协作难度方面。他指出,官办平台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以从运营入手,在秘书处内同时成立政府关系维系和公共关系维系的专职部门,并保持多方力量共同成长,平等协作,以此嵌入图景,在公益建设社会过程中,发挥其最佳效用,互通资源。


在《社区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偏好及调试——基于“风险–绩效”模型分析》中,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金风和该校本科生周晨阳则以社区治理为切入点,探讨社会组织在助力建设美好社区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经凤表示,在对三个地区六个社区分三阶段进行调研后可以发现,在不同阶段、不同角色都应该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治理的作用,形成多元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经凤指出,政府在社区治理资源配制中的主体作用,应该树立有效的治理资源竞争机制,选择一部分优异和困难的社区打造示范区,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社会意见,协调政府在社区治理的资源角色供给关系,兼顾公平和发展两个方面的需求。而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社区支持型的资源,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政府与社区之间争取参与协商的机会,当然,也更需要社会组织在社区当中开展服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


实行针对性策略


值得关注的是,投身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多方还需要针对性的策略。


在儿童保护领域,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讲师肖棣文从三个部分介绍了其与该学院助理教授章高荣共同撰写的论文——《儿童保护、资产建设与社会企业参与——以e农业计划的运作为例》。研究发现,以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不仅要关注资源的再分配,还应该为所有人争取参与社会生活的公平机会。


肖棣文认为,针对儿童的社会保护除了需要保证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也要关注如何给儿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他举例道:目前,已经有社会企业正尝试通过让农产品走出贫困山区,以此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家”,在助力乡村建设的同时,尝试融入更多儿童保护的公益元素,比如成立“青螺学堂”。


不过肖棣文也指出,虽然如今来自社会各界的公益慈善力量在儿童保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面临着在“帮助更多留守儿童家庭”和“农产品专业化、商业化”上进退两难的困境,又或者是参与乡村资产建设和发展持续盈利两个社会企业目标之间的冲突等,在他看来,这些困难,需要社会多方一同探索平衡点。


社会组织筹钱筹人


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社区治理,社会组织都需要链接包括款物和志愿者在内的多方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和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网络募捐逐渐兴起。讨论网络募捐组织的透明问责,对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互联网公益生态尤为重要。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郑广怀和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梦宇在《越透明越有钱?网络募捐项目筹资水平与信息公开的关系》中指出,经过实验分析发现:


互联网募捐项目的信息披露情况确实能够提高项目的捐赠收入,其效果受到组织类型的影响。其中,与公募组织相比,非公募组织的完整性会产生负面影响;从个人项目来看,它的及时性能够影响项目的捐赠收入,但充分性和完整性与之没有明显的关联。另外,项目发布时间越长并不代表就能获得越有效的捐赠。


而在志愿服务激励方面,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吕小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姜鹤和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童笑男在《中文志愿服务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验证》中指出,为了激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探索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姜鹤介绍,目前志愿服务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共同影响,需要用更系统化的框架分析志愿者的工作需求和资源因素等。其中,工作需求指工作所需的生理和心理成本,主要来自组织层面;资源因素则是一些激励性因素,如外界环境资源以及个体特质,其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个体特质,它对个体的情绪意图、行动和思维模式产生很强的影响。


根据定义,研究小组进行了志愿服务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开发,并通过验证发现,中国版的志愿服务效能量表有比较好的测量学指标的稳定性,可以用于测量中国情境下各类志愿活动中的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自我效能评估。姜鹤表示,接下来,研究小组还将继续探究在线平台能否在中长期提升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满意度、持续意愿,以及是否真正起到了长期的干预作用,并为现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END/




项目简介



敦和·竹林计划旨在资助青年慈善研究学者开展理论与实证深入研究,打造竹林学者共同体,提升慈善研究特别是慈善文化研究对学界和公益慈善领域的影响。而竹林论坛作为竹林计划的重要项目版块之一,旨在搭建一个公益慈善领域的多学科学术交流与对话平台。


2019年至2021年,竹林论坛连续三届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的公益社会学分论坛上举办,意在探索公益慈善与社会学融合,扩展公益慈善交叉学科研究,以期丰富和完善慈善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促进慈善研究更好地作用于社会发展。在本届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的闭幕环节,本论坛继续被评为“优秀论坛”。至此,本论坛已经连续三年获评“优秀论坛”。




主办单位





联合传播单位





汇编整理 / 马妤

值班编辑 / 刘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