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丙寅回忆录(三十九):刘佑全——我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典型

LYCAEUM 蓝色木Lyceum 2020-10-11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点右上角“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文章哟~


作者

李丙寅

李丙寅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93岁

往期回顾:

36.周口地区中学教师短训班小分队——在淮阳的两期一年(1972.2-1973.1)(上)

37.周口地区中学教师短训班小分队——在淮阳的两期一年(1972.2-1973.1)(下)

38.李丙寅回忆录(三十八):工农兵学员时期(1973.2-1977)


李丙寅回忆录

刘佑全

——我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典型

39


大概在1974年,刚放寒假,我家在校内中四排住时,一天晚饭后,我去东一斋学生宿舍看看。整个楼中只有一间屋子没锁。我敲门进去,只有一个学生在那儿,我问他为何不回家,他说,想多看些书。这就立即吸引了我对他的注意,就同他谈话了解情况,得知他正在为图书馆写一篇《周总理在河南》的书评。我马上看重这位学理科的学生有好的语文素质,也很对我的脾气。接着了解到他当过民办教师,还曾在开封师院于商丘办的短训班学数学,这样表明理科基础也好,真是个好材料。于是就约他一起到户外谈谈。我俩就近围着六号楼边走边谈,整个校园静悄悄的,天冷,也无人在外散步。也不知走了多少圈,也记不清谈了些什么,总之,感到“孺子可教也”。临近春节,他父亲来信说,如他不回去过年,就要找来,他只好回家,但说要早来。我立即联想起古人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认为他是忠于祖国的人。

第二学期一开学,我就找了这位学生刘佑全,和我所了解的有学英语要求的王淑英、赵吉昌组成一个秘密的或称为地下的英语学习小组。因为当时仍在文革期间,而河南南阳地区还出了一个“马振扶事件”,即该公社中学一女生因不愿学英语而自杀的事件。该女生留下遗书:“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对此,江青等人的文革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迫害学生的反革命事件,该校老师、校长均被判刑。所以,我这个英语小组绝对不能让人知道。不久,王、赵放弃,只有刘佑全坚持到底。到他毕业前已能读文革前商务印书馆(该馆和中华书局是全国两家著名的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学编《化学专业英文文选》上下二册。后来刘佑全说,他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的英语成绩就是这一学习打下的基础。


刘佑全是我以感情灌注起来的学生。他毕业时因在“批邓”中奉命代系革委会写了批邓文章,在“四人帮”倒台后,系革委的头头挨批,牵连于他,于是给他开除团籍处分。本来有可能留校任教,却被发回老家夏邑县农村,在杨集中学教书。在他心情极不好时,我写信安慰他,鼓励他。以后全国招研究生,我给他寄资料,抄写上两届研究生的试题。他读研后,家庭困难,我给他寄钱。收了一两次以后,他声明再寄就不从邮局取而作罢,改给他家寄布,说给孩子做衣服。在他读完硕士后,我说服他爱人让他继续读博士生。这些事过去我从未宣扬。2000年6月9日,他积劳成疾去世后,《光明日报》《河南日报》都作了报道。化学化工学院领导让我在全学院教工会上讲讲他的事迹(在校上学时),大家肯定了我是一个能发现人才并能培养人才的教师,这时我已离休多年。


未完待续





我们


蓝色木Lyceum

期望与诸位作知识与美的逍遥游。

新浪微博:@蓝色木Lyceum

投稿邮箱:lyceum2018@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