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征之苦,使人难忘”: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


在红军历史上,共涌现出三位博士,现年105岁高龄的涂通今将军是目前唯一的健在者。这位从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也是我国的一名开国少将和神经外科创始人。周恩来总理曾赞扬涂通今,称他是我们国家的红军博士,是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1988年涂通今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资料图片)。


从乡村娃娃到开国将军、从普通军医到神经外科专家,他用100多年时光,谱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实践了自己的信仰理想!


不同于其他军人“上战场,并取得胜利”的使命,涂通今用另一种方式戎马一生,他的“战场”就是手术台。


战争时期,在涂通今及其同事的努力下,先后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战士。解放后,涂通今以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学人才”为己任,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立志当红军


革命,是他自己的选择;

学医,是革命为他做的选择。


1914年10月,涂通今出生在长汀县涂坊镇涂坊村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在父母的拼命支撑和同族资助下,涂通今读了5年私塾、3年高小。


1929年,当红军二次入闽路过长汀县涂坊乡时,毛泽东站在高高的土堆上,激情昂扬的演讲吸引了众多乡亲。15岁的涂通今挤进人群,那是他第一次聆听了毛泽东的演讲。


(资料图片)


涂通今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29年10月,乡亲们在欢庆农历九月丰收节的时候,毛委员路过涂坊乡,他就住在同街的药店里,还在群众集会上讲了话,号召大家打土豪、分田地,用革命武装粉碎反革命武装。”


一个伟人充满感召力、凝聚力的举手投足、慷慨陈词,使一个从小就背诵孙中山遗嘱,天天盼着“耕者有其田”的穷孩子,深深地认同了革命的远景。那次演讲时间虽不长,但却激起涂通今想参加红军的愿望。


几经努力,1932年,在任区苏维埃代表的父亲的支持下,18岁的涂通今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年轻气盛的涂通今要求上前线,他想扛枪打仗保家卫国,然而,当时的苏区正处于反“围剿”斗争期间,人员伤亡人数与日俱增,红军急需医护人员。


在这种情势下,涂通今参军后立即被分配到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入院第二天有个考试,题目是“为什么要学看护?”乍一看题,涂通今这个高小毕业的孩子懵住了,猛然间,他想起医院大门上的一副标语:“为救护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学人才”,凭着这个记忆,他把这句话一字不落地写在答卷上。发榜时,他居然名列第一!


在做了8个月的看护工作后,涂通今被选送到位于江西兴国县茶岭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这是他医学人生的起点,也是他以医学“戎马一生”的开端。


1937年红军长征后中央教导师卫生处医务干部合影(右一为涂通今)


在红军卫生学校的紧张学习期间,涂通今加入了共青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员。毕业后,他成为了红3师8团(后与红12军合并为红9军团)军医。


勤学成博士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从福建省长汀县钟屋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涂通今作为随队军医准备出征。


出发前,闻讯赶来的家人捎来父母的意愿,希望涂通今能脱下戎装,解甲归田。此时已经20岁的涂通今经过了多次反“围剿”鏖战,已然坚定了革命的信心。他婉言拒绝了父母的心意,毅然朝着与父母不同的人生轨迹走去——从农民走向将军,从私塾学童走向留苏博士


险象环生的长征路上,涂通今不仅要对抗敌人、保存自己,更要照料伤员。过雪山、草地时,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痛苦和牺牲,却并不亚于战斗中的伤亡。对此,涂通今有着切肤之痛。


(资料图片)


有一次行军当中精神恍惚,涂通今一脚踏空掉下悬崖,幸好一棵树接住了他,才免于一死。每当忆及这段经历,涂通今总是心潮起伏、无法平静。良久,他总会淡淡地说:“长征之苦,使人难忘。”


长征到达陕北后。涂通今进入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习,他的医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949年,涂通今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四野入关后,他担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组建华中医学院,兼任院长、党委书记,成为独当一面的“台柱子”。


1951年,国家派200名学生赴苏联留学。涂通今作为30名医学生中的一名,被指定学习神经外科,为创建我国的神经外科做准备。年近40的他像20年前那样,回到了学生的位置上,神经外科对他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他没有退缩,思虑再三,涂通今决定放手一搏。


涂通今留学莫斯科(左一为涂通今)


基础不够好,他早早地起床看书;实践太少,他一个人躲在实验室中边看书边实践


4年的时间,他出色地完成了神经生理、神经内外科、神经解剖学等学业,还掌握了流利的俄语,他的论文《三叉神经节机器后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答辩全票通过。


41岁的他拿到了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副博士为苏联时代高等教育学历制度,相当于我国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了苏联医学科学院特别系学习。1956年回国后,涂通今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务。


他开创了从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术等手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的新局面。他还编译、编审了多本医学著作。


1958年5月,涂通今博士(中)主持我国首例经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手术并获成功。


1964年,涂通今被授予少将军衔。1971年后,任解放军总医院代理院长,主持全院工作。


亲笔定家规


涂通今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晚年,涂通今常跟晚辈们讲述他从放牛娃成长为红军博士的艰难历程。尤其是他在苏联留学期间潜心学习俄文的故事,使晚辈们大为触动。


他的孩子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更好勉励后人,他亲笔题下:“德才并举,品学兼优;耕读持家,慈善为人。”



同时也为后人提出了6条家规家训:


  • 一是传承客家人勤劳、简朴之美德,努力工作,勤俭持家;

  • 二是日常起居饮食,以有益健康、朴素大方为准,不攀比、不铺张;

  • 三是孩子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学有所成、精通本职;

  • 四是积极向上,突出政治,德才并举,品学兼优;

  • 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

  • 六是不依靠父母,不搞特殊化,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如今即便已经年迈,涂通今却从未失去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拿出要买按摩器的钱支援灾区的人民;他为长汀县的小学建起“希望书库”;看到学校里设备简陋,他将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捐给学校……


涂通今坚守初心,以淡然之心保持勤廉家风的故事在子孙后辈中口口相传。




“涂谋大业 红军博士 

救死扶伤 功德誉天下,

通今博古 军校师长 

辛勤耕耘 桃李满中华。”



(长汀县纪委监委  供稿 | 周元和  编辑)


激浊扬清,为时代明德!

欢迎关注福建纪检监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