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成小恶魔时,我给他做了一个安抚神器
1
如果你家有要按点儿上学的孩子,家里也没老人没全职阿姨,孩子爹也不能每个早晨指望得上,那么一天的开始你应该会跟我一样,眼睛一睁就像上了发条,简单洗漱,换衣服,下楼煮水,开火,做早餐,洗洗切切水果,烟火灶气之后眼看着到了叫醒服务,这个时候,行云流水般转动的发条就卡了壳,卡在了一身起床气的孩子身上。
说起床就能起床,说睡觉就能睡觉的孩子是每个妈妈的梦想吧,如无意外,他俩起床后都不求人,两张笑眯眯极具感染力的脸庞,带着自己的水壶从房间走出来,听着地板上细碎的脚步声走向餐厅,一个吃完了说还要吃,一个已经自觉地去洗漱穿衣,最后两个人在我出门闹铃还没响之前顺利地自己穿好了鞋,这样的一天,这会觉得上天在眷恋我。
但是,如果有意外,大清早的,我一个人就变成了一支军队。
我进房间把窗帘遮光布拉开,说“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随着床上两只身体的慢慢蠕动,弟弟睡眼惺忪地坐起来了,哥哥翻了个身继续睡去。见状我开始进攻模式,摸摸头,没反应,挠挠脚,没反应,放亮了嗓门喊“起床啦!”,也没用,于是我就拉扯他的两只胳膊,他一身软骨头从平躺变成坐姿,眼睛睁开一条缝,这时战争就正式打响了。我们自己应该也有体会,当被起床气吞噬的时候,身体是极度疲劳的状态,情绪是很容易波动的,没多久哥哥就开始哇哇大哭,哭得惊天动地,连喘气的机会都不给自己留。
这时弟弟拉扯着我陪他下楼,可是我怎么走得开,看着指针一点一点接近校车来的时间,一边是崩溃不愿意下床要我 呆在房间的哥哥,一边是即将崩溃得不到妈妈的弟弟,我一把将哥哥抱在怀里,拉着弟弟下了楼。每每遇上这种时刻,即使家里有十个帮手围着转又能怎么样?妈只有一个,当两个人都要妈妈的时候,其他人都爱莫能助。
2
魔鬼般的早晨从在床上大哭开始,于是接下来没有什么是顺利的。他摊在地板上,不愿意换上出门的衣服,不愿意用草莓味的牙膏,不想吃和昨天一样的早餐,弟弟和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追加了一个炸弹……举步艰难,出门闹钟已经响了,我就把他拉出门了。是的,穿着睡衣,没吃早餐,没刷牙,连一口水都没喝的他就这么去等校车了。
管教孩子是一段很漫长的使命,有些文章说它是当代女性快速衰老的元凶(特别是日后的陪读),我想元凶的魔力就是让你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我们对当下的细枝末节太过在意,同时对自己又太过苛刻,我们渴望完美的压力大过孩子自身能承受的范围。
这天早上我把他送上了巴士,看着巴士离开后,久久缓不过神,千言万语堵在心里,没有人知道这个奄奄一息的妈妈早上都经历了什么。不刷牙,穿着睡衣,甚至连水都没喝就走了,这一切都觉得堵得慌,但是当我写下这些再细细想来,这些小事到了今天都不叫事儿啊,顶多他上午饿到恨不得午饭就在下一秒,顶多他会被问上好多次为什么他穿着睡衣,顶多他一坐稳在巴士上就要到书包里找水喝,一切源于他的问题,所以五岁的他,需要自己去承担和面对。
在时间紧迫的早晨,我来不及感同身受,也无法在混乱的局面听他说些什么,所以,出门前,我和他说“Siggi今天早上实在太艰难,妈妈也很难,但是校车要来了我们需要出门,要不我们等你放学后聊一聊吧?”这句话非常冷静,没有威胁,没有教训,有的只是一个狼狈的妈妈发自肺腑想聆听孩子的愿望。
3
脑科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两岁的孩子,因为他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才刚刚开始发育,他的世界非黑即白,如果不被满足那只剩哭闹。三岁了偶尔还会发脾气,有了自我意识但是却没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那么四岁和五岁呢,他沮丧起来怎么还像一只小恶魔?
很遗憾,因为他们大脑还没完全长好,儿童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在6岁开始触及发展的顶峰,到20多岁才能发育完毕。在这之前他们是无法自主调节情绪的,取而代之他们的情绪被杏仁核控制着,杏仁核在人受刺激时会发出信号,让人可以去攻击或逃避,这种攻击表现在情绪低落时候大哭大闹,依依不饶。
4
在任何时候的疏导,原则都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尝试尝试
1. 问题的触点
2. 启发式提问
3. 用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1. 问题的触电
用描述事实的方法打开这个话题。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天下午接哥哥回到家,我们边吃着他最爱的黄桃边聊天。可以说这是我们家一种默契的习惯吧,每当什么不开心或者开心的事儿发生之后,我们都会找个时间坐下来回忆,偶尔想起来,这样的沟通真的是很治愈。
2. 启发式提问
“你还记得今天早上吗?妈妈很困扰,你是不是也很困扰?对不起妈妈没让你吃饭,洗漱,穿衣就拉着你出门了,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吗?”
用这种温柔,有爱,又能给自己的后悔下个台阶的启发式问法,我满心期待着他接下来的回答。
同样的问法也适用于弟弟,当他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还不能很好解释问题时,我和麦会给提供一连串细节,比如“你起床时感觉特别不好,你睡够了吗?”或者“你饿着肚子就出门了,是这样吗?”直到我们觉得他理解了这个问题。
3. 用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处理问题就要把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建立连接后,我和哥哥就在同一个频道跳跃了,哥哥很中肯地说,“早上很累,都不想起床,但是你把我拽起来了。”
非常能理解,对床的依恋是人的本性啊,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周末,最大的原因就是能赖床,在暖暖被窝里磨蹭一段时间,更别说我妈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了,那也是会激怒我的。等他说完,我插空说“这样的早晨真的是很糟糕,妈妈不喜欢这样的早上,大家都吃不上早餐就要出门,你上午肯定也很饿。”
“要不然我们想想下次怎么样能避免这么不愉快的早上吧?“我继续......
Siggi想出了好多种解决的方法,但是不正经,话题越来越不着边,最后连睡不醒就不上学了,早晨醒来吃一勺冰激淋,从窗户上绑一根绳索直接飞到校车上,穿着某套深爱的睡衣上学,我饶有兴致地都用记下来了,别以为我这是接受喔,都还没承诺呢。
一轮头脑风暴想出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低估了孩子的我突然觉得自己想象力特别局限。
在这种半开玩笑的对话里,我把不正经清单放在他面前,一个一个地复述出来,于是我谈到规则,以我的经验来说,规则无非三种问题:绝对原则,相对原则,和绝对自由。绝对原则是那些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安全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能从窗户跳出去;相对原则,就是那些可以商量,只要他能说服我,我就能变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早上吃雪糕,需要说服我;绝对自由,一个自由的圈子,我可以支持他做任何喜欢的事情,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啦。
当然最后,我俩也约定好,早睡早起精神备儿好。那些马拉松式的晚餐,催促到嘴皮子都要破掉的睡前程序,无止尽的绘本阅读,道晚安后怎么都不睡的拧巴,统统都需要刻意缩短,一切到位才能保证第二天早晨那两张笑眯眯极具感染力的脸。你看,一个规则的设立改善了一系列行为上的问题,实在太值了。
虽然用这么长时间去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早上时不时还是起不来,情绪依然会在同样的地方被触发,这种求助信号瞬间就能激活“抽离模式”,还记得那天早上你没有吃早餐就上学去了吗?你记得你自己设定好的规则吗?
于是,这场情绪风暴在没有触发之前就被抽离开了。
6
你会问了,那小小孩听不懂说不清,怎么抽离呢?
你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安抚神器就是这个了,叫冷静瓶子吧。
弟弟玩具被抢,情绪立即失控了,如果我正好在旁边,就会把他抱起来去找这个水瓶子,带着他大力摇晃,这时瓶子里的物体就会随着水流疯狂聒噪地跳跃和旋转。
“你好沮丧啊,这就是你的感觉!”我握着瓶子让他继续观察,“你看他们慢慢地都沉下去了,如果我们一起深呼吸,你就能像这些物体一样安静下来。”
聒噪的瓶子充满魔力地安抚着,他的呼吸慢慢均匀,情绪也趋于平静,这时他的脸上只留下的道道泪痕。任何情绪上的问题,都是要处理完情绪,才能再去处理问题。
做法简单到不行,我做了三种
第一种: 亮粉瓶子:亮粉(glitter),空矿泉水瓶子,水
让他们自己做,亮粉会洒得到处都是,为了让收拾起来可行,在桌子上垫上一块纸板,把该接得都接住,还不用因为脏乱让自己乱了阵脚。纸板玩完一撤,桌子还是整洁如故。
第二种:海洋瓶子:婴儿油,亮粉(glitter),染色剂,空矿泉水瓶子,水
这个水油分离的液体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水面还悬浮着一滑板高手,好像无论怎么晃动,那个滑板选手都不会被水淹没。托孩子们的福,我研究了一下怎么做,材料在家里就地取材,晃动起来柔和到都犯困。
第三种:乱七八糟的瓶子:手工材料,空矿泉水瓶子,水
这个瓶子是他们给一岁的小堂妹做的玩具,这些五颜六色的pom pom球看起来都让人心情愉悦。我们特地用枪胶把瓶口封死,就能放心大胆任随意玩了。
这些瓶子并不只是安抚神器,它是孩子们亲手做的手工作品,瓶子里面的东西都是他们的喜好,在用的同时也带来感官的多重享受。
情绪失控是孩子再健康也不过的表现了,可以去避免累,饿或者过度刺激的那些触发点,尝试一些分心的途径,再附加真正的爱和接纳,孩子才能把每一次挫败和沮丧,转嫁成了长大的机会,也只有不断去刷新的亲子关系,才能让我们慢慢走到孩子的内心。
晨宁 在纽约 2018年9月
「 作者晨宁,坐标纽约,用三年打造了一片家里的蒙特梭利乐园,哥哥Siggi(5岁),弟弟Magnus(2岁),我们的日常就是儿戏。这里有我们创造的游戏,好玩的,好东西,旅行,还有基于儿童心理学的育儿小故事。」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看看我们的故事|亲子生活 可以 很好玩
扫二维码关注“儿戏国“
回复关键字就可以定位相关文章啦
回复「差异」看怎么不焦虑自己孩子的差异
回复「专注力」看如何保护专注力
回复「秩序」看如何让宝宝学会收拾玩具
回复「二胎」看怎么处理同胞冲突
回复「电子产品」看如何控制屏幕时间(2-10岁适用)
回复「情绪」看情绪管理,哭闹怎么处理
回复「育儿方式」看冰岛人怎么育儿
回复「男孩」看养育男孩
回复「睡觉」看睡整觉,分房睡(非睡眠训练)
回复「带饭」看可爱餐盒
回复「死亡」看如何面对外婆的离世
回复「数学」看数学对话游戏
回复「英文阅读」看自主阅读,讲故事,学前阅读技能,字母,音韵,语感
回复「无字书」看怎么讲故事孩子爱听
回复「橡皮泥」「角色扮演」「拼图」「积木片」「身体游戏」「乐高」「魔术」「纸巾筒」「纸箱」「泡泡」「冰块」「小猪佩奇」「旅行游戏」看相关游戏
回复「艺术启蒙」看怎么保护艺术天赋,怎么在家做艺术启蒙
回复「画画手工」手工贺卡,树叶玩法 ,画中画
回复「STEM」看科学游戏(火山游戏,小船历险,汽车轨道,颜色游戏,牙签建筑师)
回复「买买买」看玩具展,桌游,角色扮演 玩具,低幼玩具,童装,宜家买什么
回复「亲子游」看冰岛迪士尼 纽约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