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酒驾道歉获表扬,这部片子给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8-01-06 槽值 武志红 武志红

来源:槽值(ID:caozhi163)



吃瓜群众最近有些忙不过来。


从去年各路明星八卦,到开年的李小璐PGone风波,王思聪疑似挡枪刚火一会,还没缓过劲儿,教主陈乔恩又上了热门。


昨天,陈乔恩在台北因酒驾被捕,保释出来的陈乔恩随后发文道歉: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



但微博下面最高赞留言赫然是——李小璐:谢谢老铁了!


调侃笑过,才发现有这样的评论上了热门:无条件支持陈乔恩。



很难相信,酒驾这样严重的事,没有给这些人一丝警醒。


看风评,有的网友表示理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很诚恳。


有太多人评论,酒驾虽然是错误的,但很普遍。是人都会犯错,乔恩已经道歉了,你们不要再揪着不放了。




酒测值0.67、道歉反而还受到表扬,都是极不正常的。


一个成年人明知故犯,背后有千千万万个人替她刷评论道歉。粉丝公关式的诚恳态度,怎么都让人不是滋味。


网友们发出疑问:到底是谁酒驾,一溜儿说对不起,需要你们道歉吗?对自己身体负责?求求你们对路人负责吧!


酒驾,就是人祸。有些错,一次都不能犯。这件事有多严重,或许在没出人命之前,永远不知道利害。


网友现身说法酒驾不是小事/微博


人生只有一次,一醉毁掉一生。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说了无数遍的话,还是抵不过侥幸心和自以为是。



每一次酒驾都是杀人未遂


“我犯了什么错,我小孩才两岁而已,请你不要杀死我们两个……”



这是泰国公益广告《跟酒驾者求情是多余的》里的第一句台词。


两岁小孩的妈妈,抱着孩子,声泪俱下地控诉、拜托、请求……还是没有逃过酒驾者的车轮倾轧。



没有人想害死另一个人,但每一次酒驾,都是杀人未遂。


人没有上帝视角,也不如死神般看见灵魂。


所以被撞之人的那些话我们听不见,求情是没有用的,醉酒的人连自己都不认识。


控制不住肢体,人命就粘了身。


双颊潮红,双眼迷离,步态摇曳,害他们丢掉性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事。


酒不会犯错,但人会。足够轻视,带来足够量的遗憾。


记得2011年,高晓松因酒后驾驶被刑拘,最后被判拘役六个月,成为酒驾入刑后的第一个名人,庭审时,他也说“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2012年10月,演员王志文在上海酒驾被查,虽免于牢狱之灾,但影响依旧恶劣。


……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013年全球共125万例事故,而中国交通死亡人数占了20%。


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2015)/世界卫生组织


人不是九尾狐,只有一条命,说没,就没了。不管是路人,还是自己。


酒驾事故比例在减少,但案件数目依然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



惩罚相对较“温柔”


有人认为,这与酒驾的惩罚措施太轻有关。虽然罚款扣分双管齐下,严重的还要刑事拘留,但比起一些国家,还是太“温柔”了。


在澳大利亚,酒驾者的信息会被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包括姓名、年龄、本人照片、车牌号、被查处的地点和血液中酒精含量。


酒驾就意味着从此在当地“出名”。


一些东欧国家选择用牌照区别的方式提示他人,警方会给酒驾的车主发放以字母“O”开头的牌照,跟其他车辆区别开来,便于公众监督。


日本的《道路交通法》中,除了规定酒驾者本人要接受严厉处罚,还会对提供酒水的人、同乘的人实施处罚。


酒驾量刑最严苛的地区,酒驾一次甚至会被枪毙。


对比来看,中国对于酒驾的惩罚,确实算轻了。


甚至有人觉得,所有的处罚,都能拿钱、或者靠关系摆平。



去年2月份,厦门交警设卡拦查酒驾时查获一名37岁的酒驾女司机。


测量过血液酒精含量后,女司机倍处以记12分、罚款1000元并且暂扣驾驶证半年的处罚。


这位司机却反问交警:“这12分我能花钱买吗?”


抱着这种心理的人不在少数,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专门收购驾驶证分数的人。


除此之外,酒驾被抓的概率也较低。


由于警力限制,警方不可能做到24小时全城设卡检查酒驾,只能在某个特定时间,某几个车流较多的路口设卡。


目前,酒驾检查只能抽查,导致许多酒驾的人怀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抓到,于是铤而走险去钻漏洞。


朋友圈里,甚至经常出现各种“躲交警指南”、“查酒驾提醒”的信息。


对这些人来说,酒驾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交警抓住。


酒驾其实是一种赌博,司机在赌,能不能安全到达,会不会被抓到。


更可怕的是,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分析,当一个人第一次违法没有被抓住,第二次、第三次就会更肆无忌惮。


在酒驾行为上,这种侥幸心理会无限扩大,他们会认为,就算自己被查到了,那也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自己做错了。



传统的酒桌文化作祟


中国人喜热闹,平时少不了应酬聚会,也就免不了要喝酒。


好客之风,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敬酒时,总想让对方多喝点,客人喝得越多就越高兴。


酒量好还行,怕的是,只能喝二两的酒量,恰巧碰上使劲劝酒的人。


刚刚敬过酒,又找个由头再来一番。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不喝,就是不给面儿;

喝完了,不回敬,是不会做人;

喝少了会被挤兑,“不行啊,你看谁谁谁多能喝”;

基本不会考虑你的酒量。


于是一杯下肚,又接了一杯。


酒桌上,也许不是你自愿想喝,但总有人在强迫你,身不由己。



去年4月,杭州萧山的老陈受邀参加婚宴,回家路上,他醉酒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发生意外,抢救无效死亡。


老陈家属把宴请人、与老陈同桌喝酒的人一并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虽然老陈对自己的酒量应该有充分了解,但喝过了头,同伴就有义务提醒和规劝,必要时还应该采取措施阻止他继续喝酒。


最终,被告承担了相应责任。


历史上嗜酒的名人不少,酣饮之后的挥斥方遒甚至流传千古。但在今天,喝完酒后留下的,却有一个个悲剧。


喝了酒,乖乖找代驾倒也罢了,偏偏喝醉酒的人,都爱说自己没醉。


都说“酒醉心明”,有的人即使喝高了,心里却门儿清,生怕别人笑话自己醉了,会下不来台,于是竭力证明自己的酒量。


你说不定也见过喝完酒,却觉得自己喝得少、很清醒的朋友,坚称自己开车不在话下。


酒不仅能壮怂人胆,还能壮爱装B的心。


醉驾的人,也许侥幸没有引起车祸等严重后果,但只要一次失误,就足以毁掉两个家庭。


危险驾驶甚至成为身份的象征。有的“老总”就喜欢炫耀自己喝酒开车的光荣事迹,暗示自己“后台硬”,不怕被查。


“有钱有关系就行。”这种心理让许多人有恃无恐。


每一次的铤而走险,都是在挑战生命的长度,但勇敢,不是通过别人为他担心来证明的。


真正有脑子的人,能够让他的朋友、亲人感到安全。



多想想家人


澳大利亚一则视频里,曾问过一个揪心的问题:去年,我们洲的车祸死亡人数是249人,你能接受的人数是多少?


“应该,70个吧?”



接着工作人员让70人从路边走过,这些人慢慢走向男子,带头的是男子的妻子和女儿。



采访者说:“70人,大约是这样的。”


“那是我的家人”


这时,采访者再问男子,你觉得多少人合适。


男子回答:“0”。



每个人都会被牵挂,每个人都不想失去亲人。


酒驾的人有亲人,那些在路上好好地走着,从没预见过自己要遭受飞来横祸的行人,何尝不是别人的亲人。


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立场,察觉他人的真正需要。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但酒后不开车,起码让意外的几率变得更低一点。


毕竟,再好喝的酒,也抵不上一家人的长长久久。

来源 |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治疗你所有不开心。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你可能还喜欢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