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行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个月追踪报告(上)
垃圾分类在行动
垃圾桶设置的便利性“差一点儿”
桶站摆放的规范性“差一点儿”
管理责任人的监督“差一点儿”
记者观察:垃圾分类这些问题
期待“最佳选项”
由于垃圾分类工作实践性极强,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在《条例》的原则性框架之下,也产生了一些实际的争议。这些争议也许暂无标准答案,但是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和观念的普及,期望社区责任人做好“因地制宜”的大文章,能够寻求出“最佳选项”。
地下车库应不应该设置垃圾桶站?
尽管《指引》中已规定,固定桶站的选址应因地制宜设置在小区出入口、主要通道、地下车库等区域,方便居民投放和收集作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是否在地下车库设立固定桶站,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论。
有的小区在为桶站是设在地面还是地下车库而争论不休:像在望湖社区的某小区,最近的热门话题就是垃圾桶站是应该设置在地上还是设置在地下车库。对于不少开车一族来讲,都倾向于在地下车库设置桶站,“这样下地库的时候就可顺手将垃圾扔掉,省得要扔垃圾还得出楼门。而且,我们小区绿化那么美,放垃圾桶又有味又影响景观!”但也有不少居民担心在地下车库设立那么多桶站,会招蚊虫鼠蚁,“毕竟是在地下的密闭空间!这些害虫再顺着楼梯往家里爬,清除可就难了。”
有的小区因为地下车库没有垃圾桶,居民就将车里的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空瓶等垃圾扔在地库里,甚至形成了垃圾堆。“经常能在地库地上看到自发形成的垃圾堆,有人扔一个,第二个人看到也就扔那儿了!”家住花市枣苑的周女士说。
而对于在地下车库加装分类垃圾桶,一些物业、社区工作人员都表示不赞同。花市枣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在地下停车库设置分类垃圾桶,会有业主将厨余垃圾等扔到地下车库,而工作人员对于地下环境的清理要求要比在室外更高,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
望湖社区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地下停车场基本属于室内环境,通风条件也不好,如果设置桶站,清理不及时气味很难散去。尤其是夏天,还容易招来苍蝇蚊虫,必然要增加消杀的频次,“因此不建议在地下车库设置桶站。”
周末垃圾增量 清运是否应增加频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居民家中周末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比平日增加1-2倍,但很多社区仍按照平日的早晚两次分时段清运垃圾,这使得部分社区存在周末垃圾桶“冒尖”的现象。
“平时就早上上班临走扔一次垃圾。周末都在家,肯定垃圾会多。午饭后和晚饭后都会再扔一次垃圾。”家住丰台长安新城的孙女士告诉记者,社区一般有固定时段清运垃圾,早一次晚一次,平日很少见到垃圾桶放满。可每逢周末总是会看到垃圾桶“冒尖”,还有放不下的堆在了垃圾桶旁边。
按照《条例》规定,收集、运输生活垃圾的单位应当按时、分类收集、运输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根据生活垃圾收集量、分类方法、作业时间等因素,配备、使用符合标准的收集工具、运输车辆以及符合要求的人员。但《条例》并未明确规定清运的频次。
是否会增加清运频次,长安新城项目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周末垃圾量骤增,会出现垃圾满溢的情况,也会多派一些垃圾分类指导员,在下午时段进行清理,换垃圾桶。但如果增加清运次数,则需要与垃圾清运公司再进行沟通,看清运公司是否可以在周末增加频次,要考虑清运时段、垃圾量多少等问题。
责编:丁琦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