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在行动】北京市西城区、平谷区的好做法——垃圾分类实践“不以事小而不为”

北京人大 2022-07-09
垃圾分类在行动


早晚收集时段延长 摇铃提示听取居民意见

定时收集的“时”之变


前门西河沿社区定时上门收垃圾。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加入到“垃圾不落地”的行列中来,如西城区的文昌社区从去年8月份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前门西河沿社区在西河沿街2018年7月试行“垃圾不落地”之后,去年12月,排子胡同和西后河沿街也引入了这种收集新方式,实现了该社区在平房区“垃圾不落地”的全覆盖。

    从随时可顺手扔垃圾到让“垃圾不落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被改变,而为了让居民们适应这个改变,各社区在定时收集中的“时”上花了功夫,在遵从民意上做起了文章。

    收垃圾早晚时段延长 再增中午时段
    每天早6点半到9点半、晚5点半到8点半,载有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垃圾收运车就会在文华胡同、文昌胡同及闹市口中街穿行,沿途收集文昌社区居民家里的生活垃圾并称重、记录环保积分。
    实际上,最初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时候,每天收垃圾的时间为早7点到9点,晚6点半到8点半,“但是总有一些居民反映收垃圾的时间段有点儿短,有时候就赶不上倒垃圾,于是我们就在今年初的时候调整了收垃圾的时间,早上和晚上各延长了一小时,一天内可以倒垃圾的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居民对于定时投放垃圾就没有那么焦虑了,会无形中接受度更强。”金融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杨坤表示。
    同样,实施“垃圾不落地”的前门西河沿社区,对于收垃圾的时段,除了早晚之外,还增加了中午时段,“我们社区中居家老年人不少,增加中午时段也兼顾了他们倒垃圾的需求。”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书记助理李彻嬴表示,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了,社区正考虑将晚上收垃圾的时段再延长半小时。


    摇铃影响休息?
    在哪儿摇居民说了算

    “垃圾不落地”中定时投放是原则,不少社区都采取了定点摇铃的方式,居民听到铃声,出门投放垃圾。但问题也接踵而来,有的居民就反映一早摇铃影响休息,有的居民还反映听不到铃声。
    文昌社区的解决办法是:经过协调,早上定时收垃圾时不再摇铃,晚上则照常摇铃,同时对有特殊需求的上门敲门;前门西河沿社区与居民反复沟通达成共识,哪儿摇哪儿不摇、哪儿铃声摇大些,都按照居民实际进行,让“小铃声”发挥促进社区和谐的“大作用”。“像排子胡同里面就有个三进的院子,住着50多户。一进门的住户中有上夜班、早上怕吵的,就不摇铃;而住在最里面院子的住户,压根儿听不到外面的铃声,我们就走进去,离近着摇!”李彻嬴说。

    

平谷大兴庄镇为何没有户外垃圾桶?


平谷区大兴庄镇周庄子村保洁员周春良开着垃圾桶车到居民家中收垃圾。

    

北京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走进已开满油菜花的平谷大兴庄镇乡间小路,北青报记者观察到,这里却找不到一个分类垃圾桶。经了解方知,去年开始,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农村地区的特点,大兴庄镇探索实施“垃圾不落地”,将各村的户外垃圾桶全部收回,并为每户发放一套室内分类垃圾桶,一套两个,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各12L容量,要求由村民在室内就地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每天村保洁员定时定点定人上门收取垃圾,并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进行指导。

  “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是难点。最早我们把垃圾桶放户外时,一方面是有些村民的分类意识不够,投放的精准率不高;另一方面也容易有味儿,有时还容易弄脏地面,很影响村容村貌……”对于为何收回户外垃圾桶,大兴庄镇镇长王桂金解释说,“我们采取这种‘定点定人定时’上门收取的方式,既能规范垃圾收运方式,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和二次污染,同时也能给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提高村民主动分类意识”。

 现在,保洁员们开着垃圾桶车,伴着扬声器里的音乐,居民便知道保洁员又要上门收取垃圾了,都会随时准备好自家的分类垃圾桶。“我们每个村选的歌曲还不一样,有的是‘洪湖水浪打浪’,有的是保洁员自己录的声音,现在大家听到音乐都已形成自然的反应。”大兴庄镇副镇长白文学说。

据悉,从去年5月开始,大兴庄镇就将周庄子、良庄子、西柏店三个村作为试点,推进“垃圾不落地”模式,“刚开始的时候不太适应,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每次吃饭,我们家现在桌上都摆两个盆,一个盆里装厨余,一个盆里装餐巾纸之类的,时间一长,孩子老人都能主动分类了。”周庄子村村民路艳说。


评论:垃圾分类实践“不以事小而不为”

 到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整整一年了。一年来,随着法规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对这件“关键小事”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如果说一年前本报记者调查了全市200余个垃圾桶站,得出了在桶的便利性、站的规范性、人的监督性等方面还有“三个差一点儿”,尚是一些表面的“短板”需要补足,那么到了今天,很多新的尝试和举措则应该从更加“有效管用”的细节层面予以夯实,才能真正让分类的主体——老百姓体会到看得见的“获得感”。

今天,如果我们重温一年前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于这项顶层设计当会有更深的感触。如条例中规定垃圾分类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就为“全员参与”奠定了法理基础。同时条例指出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服务体系”,这就在规定个人法律义务的同时明确了要更加重视“服务为先”,“引导为要”。

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年来,当我们将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付诸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许多问题还需要回到基层实践中找寻丰富的答案——例如“因地制宜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等多种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社区面积和桶站数量如何达到最佳“边际平衡点”才能便民、利民而不扰民?又如“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这些容器的位置、大小如何才能便于操作、让人们乐而为之?

在北京青年报记者此轮的回访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妙方”,很好地回应了上述思考。这些“妙方”,小到一个挂钩,固定桶盖不回落,便于百姓倾倒;细到一点改良,让提示音量可调节,不至于“循环播放”夜间扰民;便捷到升级生态小屋,集收集、洗涤、宣传等多功能为一体。这些办法有的是社区责任人实践中想出来的,有的是街道在不断和老百姓磨合中“碰”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居民献计献策而来的。办法虽“小”,成本也不很高,但是却以其丰富的“民间智慧”充盈了实践,实现了法治原则的“效力续造”;以“有效管用”的效果,把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往实里推了一步、往深里进了一层。

用善,则民亲之。在垃圾分类的未来征程中,希望更多的街道和社区垃圾分类责任人参与到“想办法”的实践中来,用更多的“妙招”“善举”让老百姓“接受分类”“乐享分类”。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编:张雪松


【要闻】习近平赴广西考察调研

【要闻】王晨在广西进行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时强调 依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要闻】蔡奇调研检查物业管理工作时强调   聚焦解决高频问题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陈吉宁张延昆一同调研检查

【要闻】久久为功办好两个“关键小事” 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良法善治成果  李伟调研检查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

【聚焦】全面建立田长制,林长、河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   本市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

【聚焦】今年“限塑”工作要点发布   集贸市场试点集中购销塑料袋

【学党史】用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党史——关于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四点思考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