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7月15日起向公众开放。市民参观积极性高,截至昨天晚上7点半,开放首日至7月24日的门票已经被预约一空。票已排到7月25日下午,想去看展览的市民朋友需抓紧预约了!7月15日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这座红色新地标的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大型雕塑《旗帜》气势如虹,《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276个人物与583块汉白玉融为一体,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旗帜
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旗帜》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伟大历程而意气风发的气概。
大型雕塑《旗帜》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雕塑的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这样一面迎风招展、气势如虹的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伟大历程而意气风发的气概。”
《旗帜》的整体造型庄重、朴素、概括、简洁,一目了然,蕴含着强烈的精神指向,既是永远向前的党旗,也是一座永恒的丰碑。雕塑坐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正北侧中间,座台高5米,总高8.1米,金色的党徽光辉夺目。《旗帜》的基座高1米,旗帜部分高7.1米、长21米,象征1921年7月1日。当参观者走近这面旗帜时,会被这一片大红色感动,火红的党旗是血染的风采,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象征。
雕塑外部以不锈钢板材进行手工锻造,以微妙变化的弧面、曲面、平面构成明快、爽朗的体面,形成流畅富于韵律的线条。由于受光面的不同,使得阳光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光影,具有流动感,象征不断砥砺前行。雕塑的座台由32级台阶构成,端庄厚重。当人们拾级而上,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党旗的神圣与肃穆。雕塑与环境和谐一体,红色的旗帜、绿色的植物、白色的汉白玉基座与台阶,三色相得益彰。
《旗帜》的创意在于巧妙运用具象到抽象的转换,吴为山介绍说:“将具象旗帜转换为曲与直的变奏,既通过造型语言本身隐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难曲折的革命历程,也形象地展现了无数共产党人高擎旗帜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而旗帜在纵向上微微前倾的立面,也减弱了观众因视距不同而带来的视感变化,不论走到多远,这面旗帜始终向你招展,始终给你以向上奋发的崇高激励。”
此次创作历经两年半,前后易稿16次,从初创到最终完成,通过无数次研究、推敲、打磨,达到完善,其中也凝聚了电脑制作团队和大批工匠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心血。
信仰
71个人物再现共产党员宣誓场景
四大板块、十二组场景、71个人物……大型雕塑《信仰》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员庄严宣誓的场景。雕塑主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昌透露,以“宣誓”情节为核心意象,以“宣誓”动作为基本形象的创作构思和造型叙事,在迄今为止的所有群雕作品中均未有过。 “由南至北、由动到静,我们将雕塑分为四个板块,依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追求叙事性和运动感,创作组设计了八一南昌起义的火线入党、卖报孩童、铁路工人罢工、刑场上的婚礼、五四运动、早期建党领袖、青纱帐中的敌后武工队、红军长征过草地、狱中女党员、吹响全国解放号角、开山筑路、抗震救灾这十二组场景,将统一的宣誓动作置于不同的历史场景中。 雕塑中的71个人物形象,参照并凝聚了上千个出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当中有的有现实原型,有的综合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代表性人物。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1人,如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周文雍、陈铁军、缪伯英、林祥谦、小叶丹、马本斋、赵一曼、江姐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0人,如黄继光、雷锋、王进喜、孟泰、郝建秀等;改革开放新时期7人,如小岗村农村改革先行者、女教师、科技工作者、抗洪救灾战士、抗震救灾战士和“坚强娃”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3人,如海陆空士兵、航天员、维和部队、武警、劳动模范、百岁老红军、科学家、教授、消防员、高铁勘探员、国企干部、社区党务工作者、IT精英、抗疫护士、女法官、女大学生和6位少数民族代表等,还有1名少先队员。“除了3个儿童形象,其他人物都是共产党员。”吕品昌补充说。 《信仰》长15米、宽4.5米、高6.85米。其整体造型南低北高,从人物动态到山石形态都讲求一种向前的律动,体现建设伟大工程的坚定信仰。
伟业
65位人物形象展现各行业群众风采
《伟业》体现推进伟大事业的伟业丰碑。
大型雕塑《伟业》体现的时间跨度自20世纪40年代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品集中展示这段历史时期内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宏大场景,其中,新时代以来各行业群众的精神面貌是表现的重中之重。 雕塑主创、清华美院教授曾成钢介绍,《伟业》最终表现65位人物形象,男性47位,女性18位。人物身份定位包括:工人、维和部队官兵、港澳人士代表、艺术家、高铁乘务员、解放军战士、作家、农民、工程师、个体服务业代表、党政干部等。雕塑中所表现的各行业代表,全部来自于真实的人物原型。在党史研究院的帮助下,创作组选取了各行业二百多位时代英模,从中提炼人物的精神面貌、姿态动作以及服饰工具特征。 《伟业》梳理出了一条以工农联盟为基石,走向新时代的情节线索。以最后部的“分田到户”为起点,向前推进,到西面的工人代表、奥运火炬手和东面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是第一个段落,反映1978年至2012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这部分向前到雕塑最前端,是第二个段落,反映新时代。两个段落通过运动员高举“火炬”和“旗帜”的形象进行连接,突出了伟大事业“薪火相传”“代代接力”的深层意象。 雕塑前端正面分为三层,最下一层中间是党员干部,两边是大国工匠和现代农民,代表党在伟大事业中的全面领导地位和我国工农联盟的国家性质;第二层中间是军人代表,两边是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第三层是两位宇航员,代表我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伟业》通过微小人物与微小事件案例,如“大学生村官”“扶贫攻坚”“邮政快递”“援外维和”“体育精神”“台胞归国”“建设绿水青山”等,凸显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成就。每个人物都昂首挺胸露出微笑,双眼微眯眺望前方,象征对伟大复兴的希冀与憧憬。雕塑“前行”的群像体现推进伟大事业的伟业丰碑。
攻坚
生动刻画67位攻坚勇士形象
医务工作者逆行奔赴一线、汉藏筑路工合力抬起铁轨、科技工作者手持蓝图……大型雕塑《攻坚》生动刻画了67位攻坚勇士形象。雕塑主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奇瑞介绍:“雕塑远观如同一整块巨石,象征着伟大斗争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气势,喻义万众一心、坚如磐石的意志;而近观则化为十二组群峰叠起的人物群像,山势与人势合一,展现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百年史诗。”
《攻坚》以汉白玉打造,长15米、高8米、宽5米,分为12个场景。正面主视角以新时代脱贫攻坚为核心,包括开路先锋、高原蓝图、抢险救灾、石油会战、红旗天渠、搏风击浪6个场景,背面则展现了铜墙铁壁、飞夺泸定桥、为了新中国、人民小车、极地科考、建设家园6个场景,浓缩了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攻坚故事,歌颂了攻坚勇士们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67位攻坚勇士中,既有认真作业的电力、石油、钢铁工人,也有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战士群像;既有手持蓝图的院士,也有支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凯旋的八路军,也有正在修建红旗渠的“铁姑娘”。“这些都是曾经感动中国人心灵的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王进喜、雷锋、钟南山的影子,但又不是具体的某个英雄模范人物,而是体现他们的共性。”杨奇瑞解释。
其中,开路先锋中的人物动态就是对脱贫攻坚主题的一个纪念性定格。“汉族工人代表着坚毅朴素的劳动者形象,被我称为‘中国队长’,和他一起合力抬起铁轨的是一个略带稚气的新时代藏族青年,两人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中团结协作。”杨奇瑞透露,原本两人的扁担做得比较直,专家看了以后建议扁担中间应该略弯一些,体现出负重的感觉。
追梦
73个人物形象涵盖56个民族
大型雕塑《追梦》展现了56个民族和14个职业代表及儿童形象,体现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实现伟大梦想的昂扬激情。 雕塑主创、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介绍,《追梦》以“团块结构”作为主体造型语言,73个人物形象融入主体之中,形成团结一致、阔步前行的恢宏阵势。作品中,56个人物形象代表了56个民族,将各民族的生活场景、民族风情进行了诗意化表现。14个职业人物代表涵盖农民、工人、新经济工作者、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军人、科学家、法官、医生、教师等,此外还有4个儿童形象。“其中,汉族设计为农民形象,也就是说,这一个人物身上有双重形象。整体加起来一共就是73个人物。”李象群解释。 “为了把作品做好,每一位创作者都悉心研究,无论是写实的情景再现,还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不能仅凭灵光闪现、随意编造,或无感而发。它需要艺术家真正深入地了解形象。”为此,这73个人物形象大部分由鲁美的学生、教师、艺术家担当模特,创作团队的部分成员和他们的朋友也成为了这些形象的原型。“我们尽可能找不同民族的模特,有一些确实不容易找到的,就选择特征相近的模特。可以说,这些人物形象都来自我们身边,是现实生活中最鲜活的、最真实的、最善良的和最美丽的人物形象。” 为了更好地展现民族特色,创作团队还精心查考民族文献,研究民族服饰,悉心揣摩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在充分表现细节的同时,生动展示人物的姿态与神情,富有层次,气韵生动。“作品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最后方的人物手里拿着‘杏’,寓意着‘幸福’。” 谈及创作感想,李象群说,“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彪炳史册,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隽美画卷正待继续描绘。《追梦》必将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审美意义,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和催人奋进的力量,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