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抗震救灾精神述评

北京人大 2022-09-25

学 党 史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特大地震骤然发生,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

  面对严重灾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赢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以人为本、血肉相连
  ——凝聚不屈的力量
  绵竹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
  72小时内调集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驰援灾区;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资金紧急下拨,保障灾区群众生活物资急需;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
  与时间赛跑,与死亡竞速。8.4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震后第11天,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3年内,中央共调度、安排了各类政府性资金和公益性资金3000多亿元,确保灾后重建顺利进行。
  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共产党员以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的精神,书写了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感人篇章——
  地震发生那一刻,东汽中学教师、共产党员谭千秋张开双臂将学生掩护在自己身下,用生命诠释责任与师魂。
  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时任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兰辉强忍地震失去3名亲人的悲痛,不眠不休地投入救灾工作中。担任北川县副县长时,他勇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繁重、艰难的灾后重建工作任务,为保证群众走上“放心路”奔波于途,最后殉职在路上。
  地震发生后,1万多支“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始终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众志成城建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场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对一、一帮一。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央作出的对口支援的决策,19个对口支援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肩负着庄严使命,迅速奔赴灾后重建的战场。
  时任潍坊市抗震救灾援川前线指挥的崔学选,冒着余震造成的滑坡和飞石危险,带领援建人员踏遍了北川县桂溪乡的山山水水。2009年7月13日,因连续超负荷工作,他倒在了援建路上……
  援建者们不畏艰难、忘我工作,告慰逝去的生命,为生者点燃希望。灾区群众擦去眼泪、撸起袖子,发扬自力更生、互帮互助精神,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弘扬精神向前进
  民族精神的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一次次重大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
  “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抗震救灾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越是艰险越向前——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在一次次地震灾难中,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升华,中华民族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这种精神力量不仅是灾区重建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面向未来的胜利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作用,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坚持以防为主、综合减灾,注重将防灾减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源头预防。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绽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在经受各种考验挑战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来源:新华社
责编:史健



【要闻】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在京考察,蔡奇王东峰共商协同发展

【要闻】蔡奇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调度冬奥会疫情防控和筹办工作

【人大动态】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重点工作

【聚焦】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把“人民”二字贯穿人大监督全过程

【学党史】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十七

学习金句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