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反复要查漏补缺更要坚定信心
关 注
新一轮本土疫情短短两周波及全国16个省区市。随着各项防控工作协调推进,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个别地区形势仍然吃紧。目前,本轮疫情传播链条仍在延伸,不时出现的新情况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风险排查一处也不能大意。
总体来看,本轮疫情呈点多、线长、面广态势,而在国内严格常态化防控大背景下,疫情短时间内传播如此之广,确实又有新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德尔塔毒株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筛查难度大,加之传播链条主要涉及跨省自驾旅行,人员足迹难追踪,景点人员轨迹交叉,很容易给病毒网状扩散提供温床。另一方面,处于本轮疫情风暴中心的额济纳旗、黑河市等,都属于我国陆路口岸,地处边陲,防控资源和力量有限,一旦病毒隐匿传播遇上大规模人员流动,很容易成为破防点。防控难度大客观存在,但也正是不断变化的疫情态势,暴露出既有防控体系中的缺漏和断点。比如核酸检测存在“时差”,地区联动沟通不畅,医院、学校等特殊公共场所协防不力等等。种种问题,既明示了风险,也点出了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的方向。
新冠疫情暴发已近两年,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依然胶着。放眼全球,疫情正在经历又一次反弹,多数国家再次面临“异常艰难”的冬天。欧洲多国新冠确诊病例数量大幅攀升,美国大部分较为寒冷的州疫情突现恶化,越南、缅甸、哈萨克斯坦等南亚、中亚国家不同程度进入新的疫情高潮。世卫组织通过跟踪发现,德尔塔毒株的新变体在英国越来越常见,甚至可能比原始毒株更具传染性。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决定了“外防输入”的压力始终存在,并会不断遭遇新的情况。防不胜防,更需严防死守,作为最早突围并守住战果的国家,中国国内目前总体是安全的,疫情可防可控,不必过度惊慌。“此轮新冠疫情在不到一个月就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这样的判断来源于成熟的过往经验,也来源于明显的防控成效。
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动态清零”,这是我们与病毒斗争的基本策略。一轮轮疫情阻击战和病毒歼灭战打下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常态化防控网络,而且随着高强度抗疫经验的丰富,应急处置工作更加及时高效。部署不过夜,落实不过夜,一旦病毒冒头,流调溯源即时开展,密接锁定次第铺开,统筹安排迅速到位,核酸检测有序进行,依托于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组织力、过硬的战斗力,很多国家无法想象并难以实现的“零传播政策”在中国化为现实。截至目前,我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过10亿,群体免疫初步形成,这无疑让我们在与病毒对垒中筑牢了“防火墙”。眼下“加强针”进一步全面铺开,科学防控举措不断构筑起强大的免疫屏障,夯实着我们赢得战疫的决心和信心。
秋冬季是防控大考,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刻也不能放松。疫情瞬息万变,每一波都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和破防隘口,警示我们这套体系仍要应时更新、不断完善。目前,对于这波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已抓紧修正,针对较为突出的核酸检测问题,要求检测机构“24小时服务”,对“愿检尽检”人群力争6小时内出结果,尽可能消除检测结果与病毒传播之间的“时间差”;聚焦口岸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防控压力大的现实,给予针对性帮扶,倾注更多防控资源;着眼疫情网状扩散的特点,进一步更新密接概念,以与病例轨迹时空重合的标准精细排查……长强项,补短板,将每一次问题的出现,都当作查漏补缺的信号,我们就能在与病毒的鏖战中保持从容,掌控抗疫主导权。
疫情防控事在人为,需要每个人全力而为。疫情防控具有典型的“短板效应”,落实到最末端,就看个人防控责任感这块板过不过硬,这方面,前车之鉴不少。个别保洁员违规操作、混用工具,导致“入口关”的机场破防;一个人隐瞒轨迹任性妄为,导致密接人数与防控难度陡升;一些药店在“四类药品”实名登记上掉链子,结果“前哨”失灵疫情扩散……眼下,压力测试还在进行,除了不厌其细地织密防控网,每个人也要堵上麻痹大意的思想漏洞,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报告相关情况、积极配合流调溯源、严格遵守防控措施、坚持做好健康监测,全社会就能织起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控大网。
与病毒斗争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最为宝贵的就是决心和信心。立足科学高效有力的抗疫体系,不断针对问题升级优化系统,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在动态防控中确保社会生活运转如常、安全无虞。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