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杰摄
——2022年1月6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们忠诚履行首都职责,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全市人民以更加激昂的奋斗豪情,开启首都现代化新征程。 ——我们全力以赴冲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精心组织实施、反复测试演练,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市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努力,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紧要处落好“五子”,持续改善民生,首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涌现出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细胞焦亡抗肿瘤免疫功能重大发现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生了“长安链”等一批具有重要产业带动作用的底层技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一)深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完成总规、副中心控规实施评估和核心区城市体检,总体实现总规实施第一阶段发展目标,首都规划体系得到历史性深化和完善,“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强化。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加强统筹协调,拆违腾退土地3316公顷,留白增绿925公顷,完成桥下空间、街巷治理等各项年度任务。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项目进展顺利。推动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二)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发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推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推进人才支撑行动。成立中关村、怀柔、昌平国家实验室,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顺利,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政策和机制创新,推动科研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生态持续改善。 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引擎”带动作用,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北京成为全国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区。主动作为、高效协同,率先实现两个新冠疫苗上市,国内首个特效抗体药研制成功,累计生产新冠疫苗50亿支,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系统设计智慧城市架构,加强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大数据上云上链共享,“七通一平”数字底座成型,突出底层共性技术攻关,发挥全域孵化平台牵引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一批数据灯塔项目,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运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稳步推进。加快建设车路云网图深度融合的软硬件体系,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迭代升级。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首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狠抓项目入库落地,制造业投资增长60%以上,民间投资持续活跃。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积极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率先实施34项全国引领性政策,上百个标志性项目落地,10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金融等重点领域开放明显提速。首都机场第五航权国际货运新航线开通,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0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超过50%,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开市。 全面完成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新增52个,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更大范围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全城通办”,在餐饮、超市(便利店)等9个领域实行场景化综合监管,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制定实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措施,指导企业合规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市属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四)以绣花功夫治理城市,城乡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促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机制,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推动形成北苑二号院、望京小街等社区和街区更新模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7个,老楼加装电梯418部。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钟鼓楼周边等区域腾退取得明显进展。 狠抓交通综合治理,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专项行动,行车乱、乱停车问题逐步改善。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革公交运行体制,95%以上常规公交线路纳入智能调度。整合重点站区管理机构,朝阳火车站投入使用。新开通9条段城市轨道线路,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48公里,地铁运行质量效率国际领先。 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次实现六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土壤污染得到全面管控。新增造林绿化16万亩,再添2个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密云水库蓄水量创历史最高,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5.64米,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市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设施农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粮食、蔬菜、生猪生产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平原新城、城市南部地区、新首钢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不断推进。对口支援合作深入开展。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机制,集中破解历史遗留房产证难办等27个高频问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5%。滚动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物业服务覆盖率超过95%。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回天有我”画出基层治理同心圆。 (五)有力有效保障民生,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形成“一抓三保五强化”工作模式,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支持推出广受市民欢迎的普惠健康保险。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筹集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6.1万套,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突出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着力提升养老助餐服务质量,努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 坚定有序推进“双减”工作,全面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1.3万个,新增中小学学位2.8万个。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和爆款文创产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成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整合,地铁站、火车站、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实现全覆盖,“一村一室”建设短板全面补齐。举办第七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等系列活动,群众冰雪运动蓬勃开展。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加强液化石油气等安全监管,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行驶、违规充电等问题治理。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加强电气热等供应协调,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稳妥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处置,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首都保持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深化双拥共建,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首都军政军民团结持续巩固。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首善标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抓好中央第六轮巡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坚定推进绿地认建认养及公园配套用房出租等规自领域问题整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4项、建议838件,办理市政协提案1205件。提请市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12项,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22项。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整合组建市区两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全面加强督查考核。深入实施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一般性支出压减35.5亿元,“三公”经费缩减3%。在保障城市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绩效管理考核制度,推动实现降本增效。制定“严肃工作纪律、改进调研会议”的规定,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调研,以市政府和部门名义印发公文、召开会议数量进一步减少,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世纪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取得的,十分不易、难能可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中共北京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向各兄弟省区市,向驻京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主要是: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内需恢复偏弱,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多重困难;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明显,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系统作风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要直面问题,尽心竭力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厚望。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力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等指标按国家要求落实。 各位代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在即,这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筹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挥下,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以跑秒计时的状态、压线冲刺的干劲,一体推进冬奥防疫和城市防疫,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赛会组织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彰显“双奥之城”独特魅力。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我们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上的重要致辞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中央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在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首都发展优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强化规划战略引领,推动形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 严格执行首都规划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持续推进总规实施。坚持把总规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完成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确保规划刚性约束落到实处。尊重城市历史文化,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深入开展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第二批基本无违建区创建,留白增绿978.5公顷,建设50处休闲公园和小微绿地,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高质量发展城市副中心。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推进三大文化设施、东六环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加紧建设运河商务区和特色小镇,着力承接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功能,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积极构建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平谷线、京唐(滨)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深化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施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推进官厅水库生态修复。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促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二)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筑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若干措施,加快形成高效的新型举国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 聚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抓住科学研究和创新范式变革机遇,整合科技资源,创新组织形式,全面建设国家实验室,加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在未来科技前沿领域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取得更多基础原创成果和底层技术突破。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以集约高效为目标,改革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空间统筹,优化资源布局,提高专业化创新服务能力。支持专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吸引天使、创投等资本在园区聚集,引导开展长期投资、硬科技投资,形成以公共平台、底层技术、龙头企业等为核心的多样化创新生态。 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加强战略谋划,布局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前沿产业项目和产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引擎”,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突破,加快新型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生物前沿技术突破和转化应用,加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优化调整高精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分层分类精准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独角兽、隐形冠军和科技领军企业。 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加快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敢闯“无人区”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围绕高精尖产业急需领域,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落实“朱雀计划”,加快引进项目经理、技术经纪人等多层次人才。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更多勇于创新突破、勇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家。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需求侧管理,顺应数字化趋势,持续实施“五新”政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出20个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区块链、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和超高清显示等产业集群。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指导支持平台企业在合规中转型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全面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争取落地一批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积极吸引更多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全力支持新三板改革,用好北京证券交易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打造绿色金融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有效激发新供给新需求。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统筹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适度超前安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高水平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深入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纵深推进“两区”建设。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实施园区(组团)发展提升专项行动,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在人才服务、知识产权、国际收支、跨境贸易等领域实现改革突破。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服务贸易、先进制造等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格局,提升航空“双枢纽”国际竞争力。扎实推进中德、中日等产业园建设。 不断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加快推进第四使馆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优化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布局,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落实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实施新一轮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化京港、京澳、京台交流合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扎实推进5.0版改革。坚持从办好“一件事”入手,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带动更大范围的告知承诺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数字政务建设,推动更多事项由网上掌上“可办”转向“好办易办”,让企业和群众享有随时在线、集成便利的政务服务。实施好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着力在细微之处改善城市品质,让城市更加智慧、生活更加温馨。 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全面落实四级规划管控体系,全力打造“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终端,扩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覆盖面。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建设为示范,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为试点,大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老旧楼宇、老旧厂房等6大类更新项目,完成老楼加装电梯200部以上,支持配合央属产权单位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市场化更新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街区更新和商圈升级,推动形成更多示范性强、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样板。 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重点整治医院、商圈、学校等周边地区堵点,推广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开展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推动停车改革向路外和居住小区延伸,做好停车智能服务。加快轨道微中心建设,提高重点站区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加速多网融合,提升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换乘便利度,编制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优化改造轨道交通既有线网,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与滨水道路、园林绿道互连互通,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不松劲、不懈怠,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出台节水条例,深入开展“清管行动”,完成第三轮城乡水环境治理。优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连通性和安全性,确保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圆满收官。 完善多元参与基层治理格局。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健全配套制度,提高12345市民热线接通率,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进一步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做实网格化服务,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坚持不懈抓好两个“关键小事”,促进居民养成生活垃圾自主分类良好习惯,推动垃圾回收市场化体系全覆盖;持续治理物业管理突出问题,更多发挥业委会作用,形成多元协商共治合力。继续办好“向前一步”节目,架起市民之间的连心桥。 (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充分认识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优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产品销售体系,支持科技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保持粮食、蔬菜生产持续增长势头。研究制定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农产品品牌,打响“北京优农”金字招牌。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消除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精品民宿与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乡村全面振兴样板村。依法依规管好农村土地,出台零散配套设施用地政策,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加快新型集体林场建设。提升农民培训质量,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实现5万名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打造城市均衡发展重要活力区。着力提高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深入实施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京西地区转型发展,提升新首钢地区城市功能品质。落实城乡结合部减量发展行动计划。制定生态涵养区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深化结对协作,决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支援合作成果。 (七)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传承发展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化“四史”教育。保护利用好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资源,促进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发展。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倡导光盘行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厚重底蕴。推动出台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统筹“三条文化带”建设,落实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推进琉璃河、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工程项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传承发展,留住城市历史文脉。 更好实现文化惠民。支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办好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博物馆之城”,广泛开展“书香北京”全民阅读活动。抓好重大革命、历史、现实和北京题材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焕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等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园区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深化市属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漫步北京”计划,精心设计旅游产品,优化提升旅游线路,做深做优文旅服务。创办北京文化论坛,办好中国艺术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活动。 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就业优先,实施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计划,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广泛听取意见,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整体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双减”工作,完善学校考评机制,强化教育督导,促进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出台政策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促进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建设新一轮高精尖创新中心。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努力提供优质便利养老服务。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提升社区养老驿站服务质量。鼓励市场化专业机构参与提供助餐等养老服务,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让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 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改革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畅通基层预约转诊渠道,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加快发展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强化医院科技创新带动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打造国家全民健身典范城市。 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做好住房供地保障,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研究适应多子女家庭的公租房政策,调整建设标准和配租办法。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首都安全无小事”,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防范,以过硬举措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评价制度,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采取有效的工程和管理措施,提升河道、城市积水点等重点区域的灾害防御能力,推进城市老化管道更新改造,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优化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预报预警水平,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增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管理能力。 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监管执法,做好城市消防、森林防火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全面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抓好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健全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大力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严密防范涉恐涉稳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首都安全稳定。 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人民防空工作,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中央第六轮巡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 着力树牢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落实全面依法治市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把政府一切工作都纳入法治轨道。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重点和新兴领域立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不断提高执法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着力强化担当作为,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坚持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完善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健全专班推动工作机制,事不避难、一抓到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继续做好12345市民热线服务,深化“每月一题”和“服务包”等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局处长走流程”,进一步提高惠企便民服务效率和水平。始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厉行节约,深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格控制政府机关运行成本。认真做好统计监督。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化能力。 着力推进自我革命,切实做到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层层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依法依规、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百年征程铸伟业,双奥之城启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勇毅前行,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闻】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要闻】新年“第一课”,习近平深刻阐述了这些重大问题
【关注】一图回顾2021年9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要点
【聚焦】热词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奏响新时代最强音——2021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曲青山:深入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关注2022北京冬奥】北京冬奥组委介绍市场开发等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