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足10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拉开帷幕,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精彩纷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在5G超快速、低延迟、高带宽的支撑下,急救车如同移动ICU,实时采集患者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参数等数据,甚至可以将影像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供医生远程会诊。
记者从北京冬奥会5G急救保障IT技术支持集成商东华医为公司获悉,专门为北京冬奥研发设计的院前智慧急救解决方案融入了“上车即入院”和“移动的ICU”创新业务模式,通过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患者信息实时共享,赋能医疗机构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半年前,东华医为急救产品线研发总监梁强带着20多位工程师组成了研发小组,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院前智慧急救解决方案。也是从那时开始,20多位工程师日夜忙碌,为后续软件开发、设备调试和车辆改造流程节省出不少时间。 要想做到“上车即入院”,首先得对急救车辆进行数字化升级。根据方案,这些车辆在5G的支撑下,结合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将救护车上自动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医护人员的诊断、评估等相关信息,同步到医院急救信息系统。 “医院可根据患者情况,提前建卡和做好各种接诊准备工作,比如准备病床、救治团队、药品等,待患者抵达医院时立即展开救治。”梁强说,这就使医院从过去的“病人等医生”转变为“医生等病人”,从而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改造后的救护车更是一个移动ICU。通过集成车载设备,能实现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精细化监测,实时采集患者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参数、生命波形等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数字大屏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展现。此外,还可自定义需要进行报警设置的体征项目与报警阈值,当系统获取到超出报警阈值的体征数据时,将自动警示,提醒急救医生及时监控患者病情的变化,以便实施有效急救。 救护车上的院前急救,也能获得院内的远程帮助。“5G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能够打通救护车与医院急诊指挥中心的急诊绿色通道,辅助医院急诊专家进行连线,将急救车内全方位高清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生命监护设备数据、影像数据、急救电子病历等实时传送给医院专家。”梁强说,这就可以辅助医院专家及时对急危重病人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提升救治效果。 在冬奥会上“尝鲜”的这套方案,未来将在本市更多地方落地应用,服务更多市民。尤其是方案打造的院前急救一体化移动工作站,提供了院前病历、医保结算等一体化急救服务,能借助扫码终端读取患者电子医保卡,实现患者的医保、自付费用分解与结算。 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梁强又带着同事组建起值班小组。“我们准备好了!可以24小时全天候为冬奥会提供服务保障!”他说。作为今年冬奥会主要比赛场馆之一,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的运行和外围保障工作已经就位,即将在2月3日迎来中国女子冰球队的首场比赛。在观众入口处,呆萌的白色小机器人上岗“身份识别官”,它可以在短短1秒钟内完成对观众的8项信息采集。
昨天上午,海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及外围服务保障工作准备情况。五棵松体育中心外围保障组副组长、海淀万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聂俊杰介绍,聚焦科技赋能,场馆周边用上了很多智能设施。观众入场时,12台安全服务机器人提供无接触式服务。通过人脸识别、检票验码、识别身份证、医保卡等任何一种方式提供身份信息后,机器人可在1秒钟内完成身份验证、智能测温、健康码查询、疫苗接种情况查询等8项流程,从而实现观众安全、便捷、快速通行。 场馆外围,4台智能服务机器人为观众提供信息指引、互动答疑、全流程冬奥讲解等服务。场馆外围广场,增设了2台全息凝视摄像机和3台可变焦摄像头,大幅提升了应急指挥动态掌控能力。 此外,依托海淀科技优势,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周边所有涉奥小区都已完成智慧门禁等平安智慧项目建设,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年味儿十足的冬奥城市景观也已正式亮相。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投入运行,将陆续开展“冬奥有我,扮靓京城”志愿服务活动及多种形式的冬奥文化宣传活动。 聂俊杰表示,经过去年4月份和11月份两次测试活动的检验,五棵松体育中心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到运行管理、赛事组织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就绪。
近日,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启动为期3个月的“冬奥蓝盾”水务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全市16区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同步实施京冀协同执法,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水事秩序良好。
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员明达介绍,此次专项执法行动由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牵头,统筹协调全市16区涉水执法力量,以北京的两大赛区、功能区及周边水环境保障工作为核心,以朝阳、海淀、石景山、延庆、顺义为重点区域,对水环境、水工程、节水、排水、供水、水资源、水土保持、水文、地下水等九方面领域进行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200次,联合执法74次;清劝滑野冰、冰钓及违反疫情防控、在水域聚集未戴口罩等现象1072人次;对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在官厅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垂钓、设置拦河渔具、偷倒垃圾渣土、商户经营排水超标等违法行为行政立案11起。 为强化8小时外的执法力度,根据易发生违法行为的高峰时间节点,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探索推行了“错时执法”工作机制。例如,重点区域启动周末无休模式,加强清晨及夜间执法,强化对时间、空间的精准管控,将“错时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打消部分违法者的侥幸心理。 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后,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各区分队分别联合河湖管理单位对辖区内117家在施涉河工程进行事中事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石景山区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赛区唯一一座雪上项目竞赛场馆,冬奥会期间将举办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比赛。执法人员对该项目的节水器具使用情况、排水设施和供水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了涉水全链条综合检查。下一步,还将继续监管其用水情况。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25日起,市水务执法总队联合延庆区张山营镇政府、延庆区生态环境局等8部门在官厅水库库区开展了水环境保障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重点针对官厅水库库滨带保护区内非法捕鱼垂钓、滑野冰及不安全游河人员进行执法或制止清劝。据统计,联合检查组现场制止违法行为85起,对在官厅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垂钓的,依法立案查处2起并曝光。 此外,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还设置了监督举报服务热线和邮箱,发动群众监督。员明达表示,“1月初至今,多起举报已全部得到处置。” 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冬奥会服务保障车辆一旦突发故障,将送进“方舱医院”进行“治疗”。为了在车辆检修维护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北汽集团专门在靠近场馆的区域设置汽车“方舱”,为330辆保障冬奥会的EU7纯电动车提供检修服务。
1月21日,奥运车道正式启用,服务保障车辆就此上路,其中包括由北汽集团提供的330辆北京EU7纯电动车。疫情给服务保障工作增加了新的挑战。冬奥会期间,如果车辆出现问题,就需要一个同时满足维修条件和防疫要求的空间。保障团队参考“方舱医院”的形式,决定给服务车辆配备一个检修“方舱”。 三个多月前,北汽蓝谷营销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王劲锋就踏上了寻找“方舱”之路。 “这些地方我都实地考察过了,当年买房都没这么上心!”王劲锋在北京市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方舱”是从全市既有的60多处4S店中挑出来的,他每天逛场地就得走两万多步。 他解释,“方舱”除了要距离场馆近,场地大小、设施、人员、维修能力都得满足一定条件。如果保障用车出现问题,基本可以在两个小时内送到方舱接受“治疗”。 场地有了,如何满足防疫条件?根据此前设计好的方案,一旦车辆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三次消杀,其中包括将车辆开入烤漆房内进行60摄氏度的一小时高温烘烤。维修期间,所有的维修作业人员穿全套防护服,使用专门的工具及配件。考虑到疫情风险,检修师傅们吃、住都在“方舱”,全程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坚守到3月下旬。 冬奥会期间,北汽集团组成了一支囊括研发、质量、咨询等环节的200多人服务保障团队,提供产品、技术与服务支持。服务保障人员24小时值守,在服务站点附近统一租住,保证工作与生活两点一线,不接触其他社会人员。 作为车辆技术工程师,邢龙龙的工作堪称是为冬奥用车“保驾护航”。这330辆电动车运抵北京交付前,他已经检查了三轮,交付后又查了三轮。330辆电动车虽然行驶在外,但保障团队全天在线。大数据平台每两个小时就会汇总一次这些车辆的监测数据,邢龙龙会根据车辆动力电池状态等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协助和干预。他的手机里存着十几位驾驶员的电话,驾驶员有了问题会第一时间找他,他逐一进行沟通和解答。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家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冬奥会是国家的大事、是咱北京的大事,我能贡献一份力,这是我的骄傲!”邢龙龙说。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薛睿杰
【要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要闻】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李伟讲话
【要闻】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人民时评)——冬奥盛会,我们准备好了①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李纪恒: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聚焦】运用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 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聚焦】喜迎冬奥会 文明过大年——首都文明办致广大市民的倡议书
【关注2022北京冬奥】履行庄严承诺 谱写华彩乐章(走向冬奥)
【关注2022北京冬奥】冬奥场馆 既有颜值又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