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征求意见 北京将制定超800项地方标准
《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203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征求意见稿)》)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北京将制定地方标准800项以上,实现地方标准覆盖全面。
面向2025年,《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北京将高标准优化中央政务空间布局,服务构建政务环境风貌管控治理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标准健全,标准化有效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标准化助推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和国际化服务环境优化。“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的标准化创新引领示范效应充分凸显。北京地方标准将覆盖全面,制定地方标准800项以上,平均制定周期在18个月以内。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60%以上。开展40项标准化试点示范,建成12个以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在京津冀区域标准化发展方面,将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30项以上,标准化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准化作用更加明显。
到2035年,北京将实现建成“科技标准创新之都、治理标准示范之都、生态标准引领之都和国际标准化交往活跃之都”的远景目标。
人居环境:重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标准研制
北京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标准,改善人居环境。围绕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计划,重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房“活力复兴”、传统商务楼宇及商圈升级改造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完善住房保障相关标准,切实提高基本住房质量。
交通:重点研制慢行交通、地面公交等标准
为构建现代化城市交通标准体系,北京将重点推进慢行交通、地面公交等标准研制,助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公路等标准研制。围绕站城一体化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完善规划设计、交通配套及综合评价等相关标准研制,打造“轨道上的都市生活”。
社会治理:标准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
无论是“吹哨报到”还是“接诉即办”,都将有标准可依。纲要提出,北京将重点推进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等标准制定与实施,推动首都营商环境整体跃升。健全基层治理标准体系,研制综治中心、社区建设和服务等领域相关标准,以标准化手段助推“吹哨报到”事项向社区深化。研制动态监测、数据获取和共享使用相关标准,推动“接诉即办”数字化转型,助力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北京服务”卓越体验。
生态环保:打造九条楔形生态空间城市“新风”系统
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制定生态环境评价及相关配套标准,以标准化助力构建大型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环境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完善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等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标准。
完善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进林地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居民绿色福祉标准化建设,打造九条楔形生态空间城市“新风”系统。
社会保障:推动环首都圈养老服务执行标准互通互认
完善与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相关标准,提升居民就业质量。根据需要制定实施困境人群服务、慈善服务、殡葬服务、残疾人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等保障服务标准。
巩固提升“三边四级”“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养老机构服务监测和评价标准,推动环首都圈养老服务执行标准互通互认。
依托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强化高品质生活性服务标准覆盖广度与深度,提升社群营销、云逛街、移动菜篮子等新业态新模式标准化水平。
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副中心标准转化为国家国际标准
以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对标国际领先的能效碳效水平,建立健全北京城市副中心节能减污降碳领跑者标准体系。围绕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标准升级迭代,建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及监管的全流程标准体系。鼓励入驻城市副中心的企业对标行业最优水平,提升标准化能力。
推动将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先进适用标准和规范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助力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际样板。
来源:北京日报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