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用好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不吃亏

北京人大 2023-12-23
关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效益大家共享,治理成本也应一起承担。把生态环境保护从“无价之功”转向“量化指标”,让跨区域治理从“各自为政”变为“同舟共济”,是生态补偿的价值所在,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的生动践行。

  

最近,一场围绕黄河保护的“鲁豫有约”引发广泛关注。按照双方一年前的协议,黄河入鲁水质明显改善且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受益方山东省将向上游的河南省兑付1.26亿元生态补偿资金。而今,“君子之约”落地有声,也为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再添范例。
  所谓生态补偿,就是对个人或区域为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而进行的投入,或因其放弃发展机会而产生的损失加以补偿。简言之,就是“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偿”。近些年来,从提出“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到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再到各地细化文件、积极践行,相关规则体系日渐成型。以流域治理为例,北京与河北签订潮白河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江苏、安徽共建苏皖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广东、广西携手开展九洲江跨地区保护合作……通过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地缘相近、互补性强的地区实现了共治共赢,守护着一泓泓碧水,造福着一方方百姓。当前,生态补偿制度已涵盖森林培育、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方方面面,全国每年各类生态补偿资金总量也达到了1800亿元左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补偿成为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效益大家共享,治理成本也应一起承担。要看到,生态环境虽是一个整体,但在具体实践中,上下游、左右岸、堤内外等不同区域扮演的角色、能出的力气不尽相同。比如,河流治理方面,上游是治污“主攻”,其积极发力,下游水质才能从根子上改善;比如,大气治理方面,下风向地区再努力,上风向地区不积极控制大气污染排放,也注定事倍功半……可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正外部性,如果没有良性的利益再分配,就会出现“我花钱植树种草、他免费乘凉享受”的矛盾,当保护环境者“饿着肚子看风景”,治理动力必然会被消磨。把生态环境保护从“无价之功”转向“量化指标”,让跨区域治理从“各自为政”变为“同舟共济”,是生态补偿的价值所在,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的生动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至今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绿色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些年,从秦岭深处到祁连山脉,从洱海之畔到三江之源,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一次次理念革新、一场场攻坚行动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开来。曾经“雾霾围城”“污水横流”的景观大为改善,让美丽家园从蓝图变成现实;森林康养、休闲旅居、医养结合等业态蓬勃发展,助群众吃“生态饭”走致富路;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环保产业加速布局,中国攀上国际产业链分工上游……生态文明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让生态治理体系进入良性自发状态,激发可持续内生动力,是一项值得深化下去的课题,在统筹协调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当前有些跨行政区域污染问题依然难解,地方迫切希望建立补偿机制,但上下游地区诉求不同、协调困难。即使已经形成区域协同方案,但投入大多以财政资金为主,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仍处于破题阶段。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共赢思维,正确处理治理、保护和供给的关系,扩大生态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让更多生态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发展优势。以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线,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主体作用机制,多元共治、多方共赢才能成为常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创新机制,携手共进,久久为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将渐行渐近,锦绣河山也会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依托。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张雪松




【要闻】栗战书在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闻】王晨:坚持全民普法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 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中国
【要闻】中办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
【要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召开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蔡奇讲话 陈吉宁李伟魏小东殷勇参加
【要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二百四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一百九十三次会议召开
【聚焦】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决定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7月27日召开  李伟主持
【学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评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论“三农”工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