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举行,人大代表听取群众对法规草案意见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北京市节水条例》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立法项目。据悉,8月份将利用两周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工作。
8月1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朝外街道人大代表之家举行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的意见。四名市、区人大代表和18名群众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据介绍,朝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围绕“两个条例”听取立法意见,截至8月15日,共有956名代表参加活动,征求了4800余名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到《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方面的原始建议2300余条,《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方面的原始建议1200余条。
人大代表听取并记录群众意见,坦言“只有听民声,才能真正让法落地实施”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是指对北京市建成区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城市更新首先要注重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此外要保障民生,保护弱势群体;还要坚持小切口立法,固化现有成果的同时给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朝阳区人大代表王正志介绍。
在群众发言环节,群众代表戚宇凡提出,老旧住宅房加装电梯的问题,应当依法经由相关业主表决同意,受益业主应参与分担加装电梯建设等。“如果受益业主之间没有问题,那么相关费用及后续运维费用由他们承担。”戚宇凡认为这样很合理。
群众代表胡东峰也针对城市更新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小区里老年人艺术活动队的活动空间几乎没有,演出道具放在街道的办公室里,活动也要借用他们的会议室。地下室一直没有改造,空着的房间很多,但都没有利用起来。”
“现在社区里都有一个人大代表工作室,可以接待群众,也有相关的网上平台,希望大家能在网上提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好的想法。只有听民声,才能真正让法落地实施。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吸纳更好的意见,将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朝阳区人大代表、吉庆里社区党委书记徐爱民表示。
植被浇水、中水利用、开源节流,群众代表多方面谈节水条例
王正志介绍,北京属于重度缺水的城市,全市每年人均水资源量是100立方米左右,这个数据是全国人均数据的1/20,是全世界人均数据的1/80。另外北京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区域有1108平方公里,这在短时间内没法恢复,因此创建节水条例迫在眉睫。
群众代表张云芳认为小区绿化带浇水方式可以从大水喷灌变为滴灌或喷雾形式,减少水资源浪费。“我们小区院里绿化比较多,但是经常打开水管搭在绿化带上就走了,半天才关上,水流得到处都是,非常浪费!”张云芳建议,不仅政府要改进相关浇水措施,也要对居民进行教育。
“多发展再生水的利用可以很好地减少资源浪费。”群众代表倪海平表示,“北京市的城市绿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在建成区里,绿地和树木都需要大量浇水,除了每年的雨季期间雨水多一点,剩下的三季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于树木和草地浇灌。如果都使用自来水就太浪费资源了。”
群众代表张灵宁提出的建议则让在场的人大代表频频点头。
“我们可以把雨水和一些空调水收集起来,比如在建设新小区时,可以先设计好,房顶做好防水,每层的空调水管都做好排水管的接入,每一层建筑下都有一个大型储水池,下雨时雨水通过房顶,再经过排水管进入到蓄水池里,经过沉淀过滤,就可以作为二次用水用于灌溉和种植了。”张灵宁说。
链接
北京市1.1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曾就制定《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下基层
此次“万名代表下基层”征求立法意见建议工作由市人大常委会统筹协调,各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围绕《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深入代表家站,面对面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8月下旬,各区人大常委会、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将汇总并反馈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农村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梳理意见建议,修改完善“两个条例草案”。
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介绍,近年来,在多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和检查法规实施工作中,坚持涉及千家万户的议题都请千家万户参与,听群众意见,大规模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进社区、乡村、基层单位,广开言路、问计于民。2019年,经市委批准,首次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2020年,开展“万名代表查身边,垃圾分类带头干”活动。
去年,就制定《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开展的“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中,担任市人大代表的全部29名市领导带头履责,与北京市1.1万余名各级代表共同深入家站听取意见建议。这次征求意见建议,具有市人大代表身份的市级领导同志也将带头深入基层征求意见建议,汇集民意民智,凝聚立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