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两会“她”力量】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顾卫英:希望像昆曲一样的传统艺术文化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北京人大
2024-09-16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在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中,“巾帼不让须眉”,有很多女代表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她们自信而执着,她们温柔而坚定!

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声音,感受“她”力量……


海报人物

顾卫英

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

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并重。在数十年的传承工作中,我深知传承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这必将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有人把艺术家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艺术工作的美好性、科学性与繁复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人才培养、基因传承、生态保护和普及美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方面的问题。我从事的是昆曲艺术,我所在的单位是北方昆曲剧院,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因长江以北唯此一个昆曲院团,所以命名为北方昆曲剧院(而非北京昆剧院),也因昆曲负有儒雅之气,总理把昆曲喻为悠悠飘香的“兰花”。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她从元代长途跋涉,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几经失传消亡的当口,靠的是无数先辈艺术家及民间曲家们一代又一代、风雨兼程接力棒式的传承,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保住了一份无价的精神财产和文化基因,实为不易。作为华夏子孙后代的我们,是何等有幸!庆幸今天能看到、学到并接受到这份穿越百年的、沉甸甸的艺术典范。然而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新时代,数字化对传统文化发展产生的利弊,也引起了业内专家们的思考与权衡。像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文化是通过口传心授与代代相传模式传承下来的。很多艺术的精髓和绝活都长在活生生的艺术家们的身上,在传承工作中,如果传承不及时、不完整,往往会出现艺随人去、人去艺灭的传承困惑与传承风险。在疫情期间已经走了多位“大熊猫”级别的昆曲艺术家,其中也包括我的老师“昆曲皇后”张继青先生,们的离去使昆曲艺术受到了直接的损失。有些还未来得及传承的剧目,已成了永远的损失,且无力挽回。在传承工作中机器与技术是无法替代的。随着AI技术的兴起与运用,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我,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又很期待。担忧的是高科技人工智能、数字化时代会不会对我们的传承模式产生影响,期待的是人工智能能否为我们保存优秀艺术家的艺术密码?通过科学的方式保存一些像“密电码”般的艺术基因,为艺术人才培养助力赋能,确保传承艺术不走样、不变异。因此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为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权威性的专业监督委员会,昆曲艺术基因科学研究保护基地等,也让一系列保护措施与政策真正能落地生根。过去的一年,从我们的演出场次看,比疫情期间有了明显甚至成倍的增长,说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不断上升,对传统艺术审美的综合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不断上升,也说明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向好,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国家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我仍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让真正的国粹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提倡国人走进剧场看国剧,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真切希望像昆曲一样的大美传统艺术文化,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大美中国的画卷中增光放彩!(注:文字根据顾卫英在审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整理、删减





制图/责编:张雪松



【聚焦全国两会】北京市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等事项 尹力殷勇李秀领刘伟参加

【聚焦全国两会】瞄准未来趋势、发展所需、人民所盼——院士代表委员建言新时代首都发展

【聚焦全国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 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人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