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堆肥桶比垃圾桶还多的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这里汇集着世界上最著名的IT企业
抬眼所见皆是通用、英特尔、微软、
IBM、甲骨文和全球最优秀的软件公司
被誉为“东方硅谷”
把厨余垃圾变成最有价值的土壤改良剂
6月16日,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多位伙伴协力推出的“堆陈出新”系列分享第二讲正式开讲。
班加罗尔的垃圾分散式处理模式
班加罗尔的垃圾分散式处理模式
不久后,在居民与法院的强力推动下,班加罗尔出台了垃圾分类政策,政府立法强制推行垃圾分类。
1、每户家庭分为2桶1袋: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可回收物袋;
2、个体、垃圾量大的产生者需在源头分类,保洁员上门收集,如果分类不好,保洁员有权拒收,以保证后端处理质量;
3、厨余垃圾分散式就地进行生物处理,或交给政府认可的个人或公司;
4、违反规定的公司或个人会被罚款。
1、避免长途运输,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
2、大幅减少焚烧和填埋带来的环境污染;
3、垃圾源头分类到户,可监督可追溯,提高了垃圾资源化的质量;
4、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显著减少终端处理量,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度。
班加罗尔社区堆肥的特点和实践
班加罗尔社区堆肥的特点和实践
班加罗尔厨余堆肥的主流处理方式为好氧堆肥。
虽然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实施好氧堆肥的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好氧堆肥是最有效的,成本最低,最容易管理,堆出来的肥料也是最好用的。
▲社区清洁工将易腐垃圾、椰渣和老肥混合倒入堆肥箱。
▲堆肥箱没有味道和苍蝇,堆出的肥可以用于小区花园绿化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己堆肥
▼
在社区的街边也可以堆肥
▼
连市政府的办公区内也开始堆肥
▼
而班加罗尔最主要的一个堆肥的地方,就是居民住宅区堆肥。
这是一个有504户居民的小区,堆肥前会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这个小区有1332户居民,已经做了7年多了。大概有1000个堆肥筐,一个筐大概能装13公斤的厨余,一天的垃圾储蓄量将近一吨。
有6个工人来管理垃圾的二次分拣和堆肥。精细化管理保证了保证它的堆肥过程,肥料的质量有保障,在当地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想买他们的堆肥产品。
这是一个度假村里的波卡西堆肥模式,一天要处理700多公斤的厨余垃圾。
如果管理不当的话,波卡西堆肥在有空气的情况下很容易发臭。但是这个度假村的堆肥桶密封的非常好,所以发酵非常成功,没有异味。
如此普遍的堆肥,会不会产生很大的异味呢?
张雪华博士介绍,班加罗尔在堆肥过程中非常重视蚊虫、异味和渗滤液的控制,他们会普遍使用一个叫“带菌椰砖(Bio-clean brick)”的东西。
▲带菌椰砖
顾名思义,“带菌椰砖”就是指在打碎的椰渣中加入微生物,这会大大提高堆肥的速率,而且也改善了管理难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区堆肥能够基本做到没有蚊虫,没有异味。
还有多家专门进行堆肥日常管理的社会企业,每天去堆肥现场查看,并根据肥料成熟度来销售。
堆肥-农业种植的链接也已经开始形成。一个社区堆肥和农民之间的平台被搭建起来,社区里堆出来的肥,如果检测合格,就可以直接送到农场使用,目前已经有几十个农场加入。
2019年年底,班加罗尔政府开始对从事堆肥的企业进行认证,目前认证了37家,包括堆肥原料生产企业、堆肥设施公司、堆肥咨询公司等等 。
▲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公司都在从事堆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家中或者社区内实践堆肥,社会对堆肥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堆肥产品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使得班加罗尔的生活垃圾显著减量。
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班加罗尔市的分散式堆肥模式取得了成效,但也面临着管理挑战:
1、“垃圾黑帮”利益集团依然存在2、市政府在垃圾管理上缺乏人力和经费,政策执行力不强(比如罚款和散户)3、堆肥还未推广到整个城市,大部分市民的分类意识有待提高4、部分居民可能重复缴纳垃圾管理费
尽管存在挑战,但其中不乏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
1、在社区范围内自主实现了源头分类和管理,每家每户自己分出厨余垃圾,纯度能达到95%以上
2、社区日常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确保无异味和虫子少,使得居民能够接受
3、社区堆肥实现了连续堆肥,每天社区厨余都能就地处理
4、环保NGO、政府、企业和居民自组织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环保组织带头实践和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并助力政策出台,监督政策的实施,同时向更多居民宣传和扩散成功经验。
如果你有更多疑问
欢迎添加小助手入微信群交流
▼
6月30日(本周二)19:30-21:00,“堆陈出新”系列分享第四讲正式开讲。
第四讲预告
时间:6月30日 19:30-21:00
主题:社区堆肥技术和管理
社区堆肥与家庭、集中堆肥的区别
常见的社区堆肥技术和模式
科学、规范地管理堆肥过程
堆肥成品品质与应用
分享人:
张雪华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理学博士,研究员
张诗文 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技术研发部主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万科基金会”
共同探究化腐朽为神奇的堆肥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