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从歼10到歼20一直胜利中标的他们,却在这个领域落了下风

扬基帧察站 扬基帧察站 2019-02-22

【上期内容A:性能如此全面先进的国产“航母奶妈”,居然不是辽宁舰的菜?

【上期内容B:有志气的国家,是不会只把.338拉普阿弹给狙击步枪用的!



说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可谓鼎鼎大名。除了用于陆基/海基探测的“大家伙”之外,14所在我军机载雷达领域的代表作,那也是一抓一大把。诸如歼-8DF使用的148XB雷达,歼-10A使用的147X系列雷达,歼-11B/15使用的149X系列雷达,乃至歼-10C、歼-20采用的最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都是由14所研制生产的。


相比之下,身为航空系统内雷达航电研制的“国家队”,航空工业607所近年来在老本行里,除了歼轰-7A的JL-10AG之外,似乎也只有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说一说了。然而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领域里,他们却基本实现了“垄断”,装机数量还非常庞大......


而这个故事的开头,是从一架在军迷心目中地位曾经相当高的飞机开始的。




从鱼-2到鹰击-8,它差点让海军航空兵提前进入空舰导弹时代


强-5乙的艺术绘画,注意机头的绿色雷达罩


长期以来,由于只能靠歼-5甲和歼-6甲这类仿制苏联米格-17PF/米格-19P的凑合型夜间截击机,凑合着面对图-22乃至图-22M的威胁,中国空军对当时在研的歼-9等新型战机雷达的要求,并没那么多花头。利用更大的雷达孔径加大探测距离,能引导研制中的霹雳-4中距拦射导弹(测绘仿制“麻雀”),这就行了。


所以国内第一个提出多功能机载火控雷达要求的,反而是海军航空兵。


尽管自打把鱼-2航空鱼雷作为主要武器的那一刻起,强-5乙就注定是个未出生就落后的型号,然而谁说落后的型号就没有闪光的细节呢?


纯粹靠目视搜索,这样的简易鱼雷机也不是不能用,但肯定没法打仗


为了在茫茫大海上克服海杂波搜寻敌舰,为了利用沿海地形超低空隐蔽突防,强-5乙不仅需要机载雷达,需要的还是一部具备空空搜索跟踪、地形测绘、等高面测绘、地形回避和空地/海测距等能力的多功能火控雷达。


要是在强-5乙开始研制的1969年,国内能有达到以上指标的雷达可用,我估计就连苏修自己,都会不惜用S-125“涅瓦河”乃至S-200“织女星”这样的现代化地空导弹系统来交换。然而当时我们唯一的指望,是三年前抗美援越高炮部队击落的美制F-105D“雷公”战斗轰炸机残骸上,那部还算完好的R-14A雷达。


虽然在战史里,F-105一般是负责挨揍的,但作为一款单发重型战机,该机的很多细节功力,仍然是那个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十分渴求的


尽管当时政治运动的干扰也挺大,但根据R-14A雷达,山寨出317型火控雷达的首部原理样机也就用了两年。又过了两年,海军拨出一架里-2运输机作为实验平台,此时的317雷达也具备上机条件了,于是从1970年年底开始进行了四个月的领先试飞,到了第二年5月,强-5乙首架原型机也转场大场场站,装上了这套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雷达开始了密集试飞。


这一折腾就是六年,期间连当时最新服役的051型导弹驱逐舰都被调来作为目标舰,来验证317雷达的工作性能,足见海军对其重视程度之高。然而虽然对051型的50千米发现距离还算马马虎虎,但317雷达的抗海杂波、地形规避等多项关键指标仍未合格。


而且强-5乙身上别的一堆成品也没搞定,更重要的是,都要改革开放了,谁还能让您挂着鱼雷玩薄暮雷击啊......


不过就在这时候,划时代的鹰击-8号反舰导弹研制工作还真就挺顺,所以在1978年,大家又认真考虑了如何给强-5乙做个心肺复苏,挂上鹰击-8再战个二十年的问题。拜科学进步之福,317雷达的电子管这时候有了晶体管电路替代方案,于是配套改型机的317甲雷达(圈里也叫小317雷达,毕竟体积重量都小了很多)就此诞生。


虽然由于“飞豹”这时候也慢慢成形了,所以上马下马好几回的强-5空舰导弹机,最后还是安静地躺在档案里。但基本把317雷达的问题解决了的317甲雷达,那可是真造出来了,而且完成了初步试飞验证......


在一架强-5上进行搭载试飞的317甲雷达




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套技术让以色列人赚了大钱


在那个航空工业型号大下马的年代里,参照设计米格-21MF飞机研制的歼-7III全天候战斗机,还在论证阶段就能得到空军首长1000架大订单的事儿,本身就有些荒诞。而对比后来歼-7III加上改进型歼-7IIIA(也就是歼-7C/D)合一起只造了49架的事实,这就更加荒诞了。


歼-7C/D现在基本都在院校里作为教具发挥余热了


然而这事儿也不能苛责前辈,空军那时候是特别希望能少花钱多办事儿,让歼-7这样的小平台,装上一部比歼-8I的204雷达性能更强的单脉冲雷达(其中一个颇为悲壮的硬指标是,对米格-23正面发现距离必须不少于21千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被米格-23锁定之前发现对手,有机会进行战术反制),把最困难的这几年先扛过去,以后咱们就换三代机了......


然而要在歼-7那个脑袋里塞下这么一部雷达,靠同样是607所出品的204雷达的技术,再怎么挖也没前途了;米格-21MF上面的那套苏制雷达的性能也没啥指望。这时候,没了装机对象的317甲雷达,决定站出来成为......


虽然服役前命运就大转折了,但谁还没个风光的时候


经过一连串改动,改头换面为JL-7雷达的317甲不负众望,抢在首架歼-7III原型机之前就完成了第一套样机的调试,并安装在米格-21MF样机上进行了初步调试。让人十分欣喜的是,这部雷达一上来就解决了从我军装备米格-17PF以来,长期萦绕不走的一大噩梦。


机头进气的战机,要想装雷达只能放在进气道里头。雷达孔径做不大,这个难题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是,进气道对雷达信号的漫反射和多次叠加,会导致雷达上显示虚假目标,等于自己对自己形成了假目标干扰。虽说厂家一般都会在附近整点吸波材料缓解一下问题,但显然不可能根除——如果能有这样的材料,咱们保不齐就在隐身涂料技术上领先美国好几十年了。


这个安装位置,其实不错啦


然而JL-7雷达无论是在米格-21MF上,还是后来在歼-7III上,都没出现过这类问题。归根结底,JL-7及其前身317系列雷达的“美式血统”和相对较好的工艺,使其雷达旁瓣信号很低,才从原理上基本消除了这一干扰。


于是乎虽然JL-7和JL-7A(装备歼-7IIIA,增加与平显交联以及空空导弹离轴发射功能)一共也没装备多少,但这部雷达体现出的良好性能,让空军决定投资发展改进型JL-7AG,用于改装现有的歼-8系列飞机,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歼-8E。


罗马尼亚是以色列版米格-21升级机的大客户。让二代机焕发青春啊,那也是门学问,慢慢说


后来以色列人琢磨给别的国家的米格-21改他们的雷达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进气道假目标问题,最后来找我们帮着解决了。由此形成的米格-21“枪骑兵”和米格-21-2000两大流派,帮着以色列赚了不少钱,也不知道给没给咱们分点。


虽然由于607所内部的一些事情,导致其在同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研制中被14所抢了先机——这个要说起来同样是一堆故事,以后再说——总之长远看来,使14所占据了如今国内机载雷达业务的主流;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复在歼-7/8的小头锥里折腾的经历,还真给607所折腾出了吃到今天的一笔财富。




从战斗机到教练机,只要有装机量,管他什么机


21世纪初,在歼-7E飞机基础上加装脉冲多普勒雷达(下文简称PD雷达)的歼-7G飞机开始研制。显而易见,围绕新机最大的蛋糕,还是在雷达头上。此时607所需要和已经通过多型PD雷达的装备(607所的JL-10AG还没有随歼轰-7A装备部队)占据主动的14所展开竞标。


要说给米格-21F-13系列发展出的“小机头”歼-7系列加装雷达,大家一早就想过。1995年,607所派人去英国商讨,如何在现有的226型雷达测距器的基础上,搞出226A单脉冲雷达,满足对现有的歼-7H飞机的加改装需求。折腾三年,部队也改装了几架歼-7H测试,发现其发现距离还是不行,抗杂波能力更是差矣,这样到1998年项目就下马了,飞机又装回了测距器。


对比一下就知道,米格-21F-13系列的头锥,安装雷达的条件那才叫相当有限


但不管咋说,论在进气道头锥里塞雷达,“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经验,607所确实更有底气。即使歼-7G的头锥比歼-7C/D小了很多,但他们仍然尽可能通过精心设计,使得这部技术上继承了JL-10AG(型号也被称为JL-10G),但尺寸又很迷你的雷达,达到了空军要求的技战术指标,比如最大探测距离就比14所的1410型要大6km。


中标后的JL-10G不仅装备在歼-7G、以及歼-7E的升级机歼-7L上,还以SY-80的出口代号装备在歼-7后期出口型飞机上,仅在定型后的前4年,就完成了200套雷达的生产交付任务。可以说,JL-10G是歼-7系列能够直到今天仍能执行一定作战任务的基础。


规模就是销路啊!


JL-10G的故事还没有完。随着“山鹰”飞机的“笨鸟先飞”,大量装备部队,适应空海军高级教练机使用需要,简化部分使用模式的JL-10GJ型应运而生,于是又是上百套的装备规模。


其实雷达尺寸比山鹰还小点


近期洪都开始往新机场搬了,教练-10“猎鹰”新批次的图片也随之曝光。之前交付空海军的,都是机头带有空速管,没有雷达罩的基本型;而这架飞机则是没有空速管,带有雷达罩的改进型,显然可以担负更多的训练乃至作战任务。


607所早就给外销系列L-15的雷达“安排上了”,自用型必然有对应型号


虽然他们能否在战斗机机载雷达领域逆袭还是未知之数,但从强-5乙起步,以歼-7系列磨炼,最终在教练机头锥里的方寸之间“占山为王”,607所在小型机载雷达领域的几番起伏,也不失为一段荡气回肠的往事啊。




炎炎夏日,出门是不可能出门的,这辈子是不可能出门的……然而显然不是人人都能天天宅着不动的奢侈,无论您是需要在野外复杂地形行动,亦或是体重较大需要保护踝关节,甚至是单纯的靴子爱好者,这款轻量化透气战术靴,是盛夏绝佳的选择


感谢新老朋友鼎力支持,我们会再接再厉,希望您的打赏变本加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