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4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差点只能出动1/3:我军苏-27转场保障那点事儿

扬基 扬基帧察站 2019-04-05


最近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的歼-11B上镜率有点高。刚在西北大漠拿了“天鹰杯”,上周就在西沙永兴岛机场展开昼夜实战化演训(这个以后专门说),昨天又在华北地区场站出现,配合图-154M/D侦察机的出动展开演训。一连串行动直叫人眼晕,这“东北虎”(该旅旅徽)啥时候还有“影分身”的本事了?


机头侧面的红色编队标记线是该部参加2015年9月3日胜利大阅兵的纪念。


其实,这是来自同一支部队的三拨人马。参加“金头盔-2017”的是旅参谋长带的3架歼-11B和八九个飞行员,在南海岛礁适应性训练的是副旅长带的4架歼-11B和另一波飞行员,而在华北跟侦察机以及地导部队玩儿的是......我真不知道是谁带的队,但根据日常套路也应至少是4机。


副旅长飞行服右胸上是该部旅徽。


这种几乎同时放三波人到天南海北,本场还得留一半儿兄弟看家护院的设定,放在咱们刚有三代机的时候......要是这么干,不光师团两级领导得嘬牙花子,这是要把军区空军乃至空军和总部首长的心扯得稀碎啊。


三代机战备保障特别是转场保障的种种难点,对于之前还处于一、二代机混装,特别是以歼-6、歼-7这些设备简单的轻型歼击机为主的中国空军来说,绝对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们就以1996年“联合-96”三军对台联合军事演习中苏-27歼击机从华东某机场转场到闽东某轮战机场执行任务时遇到的麻烦举例说明。


中国空军第一个苏-27歼击机团当时的雄姿。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


要想战机能转场,总共分三步。第一步,让战机飞起来;第二......等等,第一步就有问题。引进的首批26架苏-27歼击机,这怎么就剩9架能出动了?这是因为引进飞机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中俄气候巨大差异会严重加剧飞机设备损耗这一点,结果用着用着当初买的库存就不够了,而“九五”期间空军装备维修经费此时已经花完了只能干着急,再追究责任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赶紧统筹安排看看都缺啥、再紧急拨款找到热(hei)心毛子采购,终于把随时能出动的飞机恢复到21架,达到了80%的要求。


总算到了转场这一步,相对来说容易点,无非是机上和地面导航设备保证飞行员能按时准确把飞机飞过去,跑道本身的强度满足苏-27这样的重型歼击机安全降下来这两条。但是落地之后能不能再次升空作战,又是另一回事儿了。为啥轮战机场自己就保障不了苏-27了呢?



这是因为当时全军的主力歼-6和歼-7,绝大部分连个火控雷达都没有,一般也就有个测距器,所以在地面检测时就不需要空调车;座舱里也没多少需要电的玩意儿,所以有个小蓄电瓶起动车就能点起来;至于驱动各种动作筒啥的气瓶,让充气车整点压缩空气就行。所以对当时绝大部分空军场站来说,四站连(制氧站,充氧站,冷气站和充电站)底下,有这些相比抗美援朝那前儿也没本质区别的简单设备就完全足够了。


说句题外话,如果我军批量装备过米格-23ML乃至米格-25PD(两型飞机均有出口记录)这类设备较为复杂的二代机/截击机,或许能够带动保障设备的进步,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然而苏-27能完全不开雷达只靠IRST(红外前视探测设备)打仗吗?启动座舱里的大量至少是机电式的仪表、平视显示器、导弹外挂管理系统、下视态势显示器等等复杂的机载设备,能用蓄电瓶车搞定吗?连充冷气充得都得是氮气。这些都得靠苏-27专用的保障设备才能解决。


原本苏-27系列飞机体积庞大、功能单一的多种保障车辆,如今已经被体积小巧、功能更全面的国产车辆替代。


然而,“一架就相当于十万下岗工人一年生活费”(时任军委某首长语)的飞机都买了两批近50架了,而且当时已经在进行引进生产线的谈判了,那么这些配套的保障设备多买点不行吗?


装备落后就要采购新装备,这是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但长期处于经费有限+装备技术水平低(用不着怎么保障就能用)的现状,又使得部队在采购装备时往往存在重主战装备、轻保障设备这种惯性思维。


前面提到我军第一个三代机团一度只有9架苏-27能飞,就是这思维闹的。再比如刚才提到的苏-27配套空调车,这东西1996年卖18万美刀一台,相对3000多万美元一架的苏-27看起来还不算太贵,但如果要让苏-27可能要转场到的机场,都置办齐这些设备的话,以当时的眼光看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没话可说,苏-27来都来了,只能把本场的这些鸡零狗碎一起运过来。然而又一个问题来了,当时全军一共就10架伊尔-76,很多东西都要靠它运。比如同一场演习,为了让14架歼-8B歼击机转场过来,这就用了12架次伊尔-76运它们的鸡零狗碎。



不便空运的苏-27配套空调车。


当然苏-27当时的地位就跟现在歼-20似的,有各种资源的优先调配权,然而像空调车这样的一些特殊保障车辆,对不起,有权也不好使——因为伊尔-76装不下,只能另请高明用铁路运输了。总之等到诸神归位了,“撒手锏”们才能重新在轮战机场上拔地而起。


而为了在比本场环境更加湿热、不利于电子器件保养,缺乏更方便的固定维护设备(例如苏-27远大于歼-6/7的体型导致机棚/机窝等设施无法容纳)的轮战场站完成任务,机务官兵们还付出了比以往细心百倍的工作,才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联合-96”这次震慑分裂势力的大演习。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一个好,吃了苦头之后不会被困难吓倒,而是向更高的目标奔跑。“联合-96”并不是我军三代机跨区乃至全疆域机动部署的结束,而是开始。同年9月,苏-27归建后不久再次转场,参加“西部969”新装备检验性演习。之后,我军的苏-27歼击机先后转场青藏高原检验高原使用能力,转场西北大漠检验飞机极限航程和大风沙环境维护、还在西沙永兴岛机场上第一次留下了三代机的印记......



一次次奔跑的背后是空军保障体系的步步进化。1998年8月,总部增加了2.75亿美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苏-27飞机的后续保障,除了用于采购一批必要的航材之外,还用于修理厂检测设备升级和人员出国培训等。这一被称之为“9808工程”的项目,使得空军修理厂初步具备了对苏-27的故障部附件修理能力,不再需要等待俄方交付或维修,而使得部队出现战斗力缺口。


1998年11月,独立于空军司令部的空军装备部正式成立,从制度上保障了装备保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后不久,由于我军苏-27机队使用强度远超设计,导致大修高峰期大大提前,空装统筹重组空军原有修理厂,压缩规模集中兵力,通过包括自筹资金在内的种种手段尽可能加快大修能力的形成。2002年9月26日,原济南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的一架苏-27歼击机历经近一年的大修后重返蓝天,标志着国内初步具备了对苏-27的完整自足保障能力。



大修后的苏-27歼击机由于需要重新涂装,而我军涂装一般采取近似色原则,导致同型机涂装出现了色差。


逐步建立对苏-27的自主保障能力,正是苏-27国产化第一步的核心内容,使得在2000年前后台海局势高度紧张期间,全军仅有的两个苏-27歼击机团能够保证以更高的强度出动。随着国产化苏-27(歼-11)的生产装备,部队对引进和国产的苏-27逐渐能做到完全不加区分使用,自主保障能力的效果初步体现。


在国产化程度更高的歼-10系列和歼-11B服役之后,我军不仅初步实现了以三代机部队为主战力量的建设目标;而且由于吸取了苏-27的装备经验,新型战机特别是歼-10系列飞机普遍在研制阶段就更加重视保障能力,因此建立保障能力的过程比当初苏-27要容易很多,并初步实现了高原高寒环境和海洋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的保障。二十年前大家拼了老命凑出来的80%完好率,如今已经是三代机部队的常态,甚至是一些尖子部队的底线。



如今三代机部队长期跨区驻训已成常态。去年,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抽组驻训分队跨越整个中国,前往东海一线开展长达半年的轮战;同期,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改装后派驻两个分队同时开赴对日和对台两个方向驻训轮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轮战阶段所有战斗起飞飞机均一次启动成功。

.

而“虎头旅”这次组织部队分处三地轮战驻训,特别是歼击机分队首次整建制登上永兴岛机场展开跨昼夜实战化训练,更是开创历史之举。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支部队都曾在我军近年组织的自由空战竞赛性考核中斩获“金头盔”。


尽管相比越来越齐全的装备门类,我军在保障体系上仍有很多遗留问题留待解决,而且还在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和外军的差距仍然客观存在;但全面经历过各型三代机在各种环境下保障的中国空军,已经有信心迎接歼-20等新一代作战飞机批量装备部队之后带给保障工作的更多新挑战。



关于武器装备保障这些不被人注意而又真切地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种种细节,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和我们的微博@yankeesama的帧察小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